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1:0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最本质的认识,包括对发生各种历史问题原因的解释,对同一类历史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等。它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运用历史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认清历史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李尚英学者《关于“康乾盛世”的历史分期问题》一文中的观点,盛世分为四个阶段:清朝由乱入治,始成盛世时期(康熙二十三年至康熙四十七年);盛世由停滞走向发展时期(康熙四十七年至乾隆十六年);盛世达到顶峰时期(乾隆十六年至乾隆六十年);盛世由盛转衰时期(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十八年)。可以界定“康雍乾”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而乾隆皇帝统治后期则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 本课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为基础,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主要导向,结合学生对清朝前中期的基本知识认知,结合清朝前中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提炼“盛世”这一核心概念对其进行相关介绍,创设相关情境,重新对本课涉及的主要知识进行整合,用“盛世”的概念串联本课。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要求与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从行为动词来看,清朝统治者奠定疆域的措施、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发展的表现属于识记层面,而清朝前中期疆域奠定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世界潮流下中国社会面临的统治危机属于理解层面,学生应通过本课的学习构建起两者的基本逻辑关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识记奏折制度、军机处、文字狱等体现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关键史实,理解和前代相比该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识记清朝统治者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基于此理解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识记康乾盛世后期清朝出现的危机,从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的第2课,在时间范围上上启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以康熙(1661-1722在位)、雍正(1722-1735在位)、乾隆(1736-1796在位)三朝为重点。本课讲授的内容多为政治、社会领域,与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呈并列关系,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清朝前中期中国社会的整体认知。 2.本课子目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本课共分为“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3子目,分别讲述了康雍乾时期统治者通过各项措施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清朝统治者在奠定国家疆域版图时所做的努力以及康雍乾时期开始出现的统治危机。本子目讲述的“君主专制加强”的内容为第三子目讲解“统治危机的初显”的内容埋下伏笔。 3.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对比 统编版初中教材对本课基本史实的讲授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的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基本均有涉及。经过对比发现高中教科书中增加了皇帝的勤政传统和奏折制度的出现奏折制度在过去的中学教科书中基本被忽略,其实它的重要性不低于军机处,其出现还早于军机处。除此之外,本课更进一步阐释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 1.已知:本节课面向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通过对初中3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本课提到的军机处、文字狱、疆域奠定的措施、清中期农民起义、闭关锁国政策等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 2.能知:通过初中时期语文、历史学科的学习,高一学生已较大程度地掌握阅读文言文原始史料,并且具有一定教材梳理和材料归纳能力。 3.想知: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与初中相比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引导学生研读原始史料、图片史料得出相关历史结论。通过基本学情调研发现高一学生对从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认识清朝前中期社会较感兴趣,求知欲和探索欲较强。 4.未知:学生对清朝前中期中国社会的了解多停留于疆域、社会经济、君主专制等方面,且每一方面知识点的独立性较强,尚未对清朝前中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形成系统认知,对该时期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了解较少。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地图及相关文字、图片史料等探究活动,能够准确清朝统治者经略边疆的措施及具体地区,了解清朝疆域版图概况;通过比对明、清、现代不同时代的中国地图认识清朝疆域奠定的承上启下意义;创设情境,通过了解“乾隆的一天”重点学习奏折制度、军机处的性质和地位,深化对“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了解;通过观察表格归纳信息、阅读教科书与文字史料认识清朝中期面临的内外部的统治危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清朝在文化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清朝前中期中国的国际形象以及清朝舆地图的相关内容,从“盛世”的角度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将17-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基本状况进行对比,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趋势下客观评价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清朝疆域奠定概况,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通过归纳表格信息、比对地图认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培养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大势所趋下中国社会的局限,认识中国在此时便落后于世界潮流,关照当今现实,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清朝前中期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难点:清朝疆域奠定的重要意义、世界潮流趋势之下中国面临的危机及落后原因
五、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为辅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策略设计 该课主要讲授的“康雍乾”统治时期享有“康乾盛世”的美誉,本课以“盛世”为切入点,在对“盛世”一词进行基本介绍和旧知回顾后,分为“盛世”表现、“盛世”保障、“盛世”危局三部分进行授课。“盛世”表现包括疆域、经济、文化、国际形象等方面,重点内容为疆域部分(对应本课第2子目 疆域的奠定);形成“盛世”的保障离不开权力的高度集中和统治者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集中体现为该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应本课第1子目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盛世”危局主要分为内忧和外患两个部分进行讲授(对应本课第3子目 统治危机的初显)。因此,本课基于此立意及其衍生的教学逻辑,对本课子目的组织顺序进行重组。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教师介绍“盛世”的定义和概念。盛世指在较长时间内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现象。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哪几个盛世? 预设答案为西汉的汉武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展现课本相关部分的【学习聚焦】栏目 【引入主题】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被誉为我国古代的“三大盛世”。为什么清朝前中期的中国社会被“康乾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是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回答教师设问,学习过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两朝盛世的内容。 利用“盛世”一词的定义进行导入,引入本课主题;回顾在前半学期所学知识,对“盛世”的内涵有更具体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熟悉感;设置关于康乾盛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教师分析】提及康乾盛世,乾隆年间户部右侍郎于敏中在称赞乾隆皇帝的诗词中提到:“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他提到,当时的清朝是千载难逢的盛世景象。那么该时期社会的“盛世”表现有哪些? 【史料呈现】 第一,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第二,人口突破三亿; 第三,经济发展,城镇繁荣,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国家财政储备雄厚; 第五,《四库全书》等著名的大型文化工程的完成; 第六,在周边各国及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地位与美好的形象。 ——摘编自郭成康等《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教师总结】从材料中可主要归纳出政权的确立与巩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国际形象等方面。 (一)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过渡】大一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华民族的情结。经过数千年的蕴蓄积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开拓进取,到了清朝康雍乾时期,终于实现了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而舆地图是一个国家主权和领土的主要凭证,历朝历代最重舆地图,清朝也并不例外。 【史料呈现】《康熙皇舆全览图》、《乾隆内府舆图》 《乾隆内府舆图》的绘制上补足了《康熙皇舆全览图》中缺少新疆、西藏部分地区的测绘。 【教师提问】为什么康熙时期没有对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进行实测?(预设学生答案:地区叛乱) 统治者在治理边疆上做出哪些努力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 【师生互动】教师检验学生预习成果(说出清朝统治者治理边疆的主要地区和相关措施),教师对内容进行细化补充。 ①蒙古:1757年击败准噶尔部;设立盟、旗二级统治 ②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 ③西藏:政府册封达赖班禅;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史料呈现】 (一)大皇帝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 …… (十)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所有噶伦以下的首脑及办事人员以至活佛,皆是隶属关系,无论大小都得服从驻藏大臣。 ——节选自《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图片 体现:驻藏大臣是代表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章程》体现了清政府在法律层面上对西藏地区进行管理。 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⑤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理藩院专管民族事务;在内地设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引导学生提炼以上信息,引导得出清朝前中期统治者实行的边疆政策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治理形式多样;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过渡】该时期除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之外,广大的国土边疆也不免受到外敌的侵扰。 ①雅克萨之战爆发,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②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探究活动】探究1:阅读表格与材料,认识清朝疆域奠定的意义。 【史料呈现】 像康乾盛世那样对边疆地区真正实现了长期的稳定的有效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边疆地区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地的汉族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以经济文化纽带联系在一起成为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一个整体——这一切都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摘编自郭成康等《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教师分析】 根据材料与表格,从统治者收复台湾、对抗沙俄的措施可看出统治者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该时期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是最为直接、长期且稳定的,无论是内地十八省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形式多样的治理措施,都生动体现出统治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所做的努力。在努力下,清朝疆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大家可以联系近年来的钓鱼岛事件等进行思考我国的主权问题。 【史料呈现】 “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 ——《清世宗实录》卷八十三 为什么材料说到清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 对比明清两朝地图,发现清朝是中国古代疆域的定型时期,走向了疆域大一统的极盛时期;对比清朝和我国当今地图的异同,清朝是近现代中国疆域变迁的发端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二)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形象 【教师补充】结合14、15课相关知识补充清朝在其他方面的盛世表现。 总结归纳材料中体现的方面:版图、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国际形象。 回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康熙时期没有对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进行实测?”由于该时期新疆、西藏地区出现叛乱,且叛乱尚未平定。 从教科书上找出清朝统治者治理边疆的主要地区和相关措施,汇报预习成果。 总结所学知识,归纳提炼信息,得出清朝前中期统治者实行的边疆政策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表格和材料中体现出的“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的信息,提炼意义。 对比明、清、当代的中国地图,寻找异同,认知清朝疆域奠定在前后时代中的重要意义。 补充知识,重点掌握赋税制度的新发展以及清朝总结性大型典籍的编纂成就。 呈现系统性的宏观史料,使学生对清朝盛世的全貌有基本了解,理清课堂教学脉络。 引入并解释清朝的舆地图,使学生对清朝的疆域概况有基本了解,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指向唯物史观水平1;针对舆地图设置问题,以小见大过渡到对疆域的学习。 在教科书的支撑和教师的指导下,准确定位清朝统治者治理边疆的具体方位及其做出的努力,将 史事定位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论述,指向时空观念水平2。 通过阅读表格、地图、文字史料,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认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奠定的伟大意义,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中的古今联系;强调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在清朝即为我国的领土,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指向历史解释水平2。 通过分析清朝疆域奠定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合理性和重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关照现实,形成对现实问题客观全面的认识。指向家国情怀水平2 和水平4。 整合课本知识,对盛世的表现进行补充,使学生对“盛世”的概念形成全面了解。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皇帝勤政 【史料呈现】“乾隆的一天”表格和“为君难”石印 【教师分析】与前朝相比,清朝前中期统治者具有勤政传统,主张亲力亲为,但这也对皇帝个人的政治才干提出更高要求。 【过渡】“乾隆的一天”表格中有“奏折”和“军机大臣”字样。 2.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奏折制度 【探究活动】探究2: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史料呈现】清朝红漆皮奏折匣图片。 雍正帝要求湖南布政使朱纲密查湖南巡抚王朝恩,朱批说:“汝其事事留意,看其居心行事,倘少有不妥处,密奏以闻。”为了防止朱纲隐情不报,特别告诫:“如稍隐匿,不以实告,欺蔽之咎,汝难辞也。”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总结】统治者利用奏折制度和部分地方官员高效地秘密协商,单线联系;与此同时也编织起了完善的官员监督网络。 3.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军机处 【回顾旧知】在“乾隆的一天”表格中提到了“军机大臣”,那么军机大臣所属的机构是军机处。回顾初中知识,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设置之前经历了哪些变化? 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南书房,可见皇帝逐渐摆脱贵族的约束,皇权日益膨胀。那么军机处的出现是否延续并加剧这一规律? 【史料呈现】 世宗时,因西北用兵,设立军机处,后遂相沿未撤。从此以后,机要的事务,都归军机,唯寻常本章,乃归内阁。军机处之权,就超出内阁之上了。六部长官,都满汉并置。而吏、户、兵、刑四部,尚侍之上,又有管部大臣,事权不一。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中国史纲》 (嘉庆皇帝)谕: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枢垣记略》卷一四 【教师分析】作为中枢秘书机构的军机处在政治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是皇权意志的体现。 4.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文字狱 【史料呈现】查嗣庭试题案 1726年雍正年间礼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某省主持科考,试题出的是「维民所止」,出自《大学》。但这句话却被人送到雍正面前,说「维止」二字乃是去「雍正」之首的意思(雍正无头),雍正轻信大怒,令查嗣庭斩首,后死于狱中。 ——据《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整理 【教师分析】文字狱的实现加强了统治者对社会的思想控制,形成“万马齐喑”局面。 5.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乾纲独断 【过渡】奏折制度、军机处和文字狱的实行都体现该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统治者将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乾纲独断,大权独揽。 【探究活动】探究3:【小组讨论】结合具体史实,清朝皇帝实现大权独揽有何利弊? 提示:请同学们先梳理清代之前统治者加强皇权的制度建设,并归纳其产生的弊端。 【教师分析】从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开始,皇权都没有实现统治者预想的独尊,受到其他势力影响。那么清朝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提高朝廷统治效能。从朝代发展的脉络来看,这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发展达到顶峰。但与此同时,决策大权仅仅把握在皇帝手中而不加任何约束,皇权逐渐走向僵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分析“乾隆的一天”日程表与“为君难”石印,认识康雍乾时期皇帝具有的勤政传统。 结合史实,分析图片和文字史料,了解奏折制度的内涵及其加强皇帝对官僚机构控制的逻辑。 回忆初中所学知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的创设与性质。 分析两则材料,对军机处的地位和性质产生辩证评价,扫清误区。 跟随教师讲解,分析文字狱案例,在情境创设中体会该时期统治者思想控制的严密。 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教师给予的提示进行分析,畅所欲言,讨论大权独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利弊。 通过对读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从中解读信息,共同指向皇帝的勤政传统和奏折制度的形成,形成互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回顾初中所学知识,认识清朝前中期皇权不断加强的大趋势,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军机处这一中枢秘书机构的设立过程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认识军机处的性质。通过呈现看似矛盾的两则史料,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史料、自主归纳提炼信息的能力,明确军机处的性质。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 在情境创设中体会当时统治者对思想文化领域的严密控制。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对“大权独揽的利弊”问题进行论述;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合理选择史料对特定历史问题进行论证探究的能力。
三、“盛世”危局: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内忧:人口膨胀之危 【探究活动】探究4:同学们能够从图表中归纳哪些信息? 【教师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人丁(口)、田地(亩)、每人平均亩数的变化趋势,得出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之下,人口快速增长,但人地矛盾逐渐加剧。 【教师设问】那么在人口平均亩数逐渐降低的时代中,土地兼并的情况有没有得到缓解,亦或是更加严重了? 高、曾之时……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洪亮吉《意言 治平篇》 【教师分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贫富矛盾激化。在人地矛盾加剧、贫富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的三重压力之下,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嘉庆年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 【史料呈现】嘉庆帝颁布的“罪己诏” 变起一时,祸积有日。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舌敝唇焦,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予唯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诸臣若愿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则当挂冠致仕,了此一身,切勿尸禄保位,益增联罪。笔随泪酒,通谕知之! ——《清仁宗实录》卷 274嘉庆十八年九月庚辰 2.外患:闭关自守之危 【过渡】在前面的教学中提到伏尔泰对中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1793年,乘兴而来的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对华贸易的窗口。 【史料呈现】 英国礼单:装有110门大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天体运行仪、地球仪。 ——【英】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在象征先进工业文明的礼单面前,清朝统治者的态度却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见其自守封闭的天朝上国意识。 【教师分析】在行动上,清朝统治者也在官方和民间严限交流措施。(根据教科书梳理) 在教师引导下,依次分析1661-1812年清朝人口、田地和每人平均亩数的变化趋势,并与先前所学的“经济繁荣”“疆域拓展”知识点相联系。 轻声朗读《罪己诏》内容,体会嘉庆帝的情感,感受清中期的社会危机之深重。 阅读材料和课本p82“问题探究”部分史料,将二者的态度进行对比,认识统治者自守封闭的天朝上国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表格数据并发现规律,结合时代背景对清朝的人地矛盾、资源危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统治者的立场理解该时期社会危机之深重。 阅读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象征先进工业文明的“礼单”与清廷统治者天朝上国态度的史料对比,结合教科书史实,从统治者故步自封的心态和行动上理解中国在清朝便失去了跟上世界潮流机会的观点。
四、课堂 小结 盛世危局之思:世界潮流下的危机 【史料呈现】 “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 【教师小结】中国人没有认识到的“历史真相”是什么?那么放在世界潮流中思考,这一历史真相是什么呢?作为具有强执政能力的清朝大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传统小农经济的潜力已被挖掘到极致,保留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而此时的世界潮流是资本主义潮流,在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还有着殖民扩张意识。当传统的农业文明和新兴的工业文明相遇时,正在向衰世凄凉的中国正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产生文明的错位,进而才产生了历史的悲剧。那么历史的悲剧是什么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揭晓答案。 扩宽学习视野,在中西对比的视角之下,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大势中思考中国在世界中的定位,深入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 将18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文明错位的角度理解中国落后西方潮流的原因,拓宽中西对比视野;结合中国落后的原因关照现实,居安思危,反思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培养家国情怀。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遵循这一原则,本课前后设置了4个以学生为主导的探究性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梳理归纳信息得出历史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如探究1:阅读表格与材料,认识清朝疆域奠定的意义;探究2: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探究4:同学们能够从图表中归纳哪些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设置了开放性较强的历史论述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如探究3:【小组讨论】结合具体史实,清朝皇帝实现大权独揽有何利弊)。基于本课主要史实已在初中有所讲授的特点,本课设置多个回顾旧知的环节,帮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深化理解新知。 本课以“盛世”为基本线索,考虑到“盛世”一词涵盖的范围较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此本课将第15课 明至清中期的经济与文化关于清朝前中期的成就以及第14课“学习拓展”部分中的赋税改革措施的内容整合,与本课第2子目“疆域的奠定”一同构成本课的第一部分——“盛世”表现。在此基础上,本课以“盛世”为核心清晰梳理了本课三子目的逻辑关系并对其进行整合和编排顺序调整。 如此前提到的,本课涉及的主要史实学生已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因此在结合学情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把握教学重点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注意并进行灵活调整的。在具体史学方法的讲授方面,本课的教学设计仍存在诸多不足,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