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1: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立足于2017年版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地方历史人物为线索,从人物视角出发,利用书信、文稿、历史图片进行情境构建,塑造富有历史体验感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显学生在课堂上和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利用问题牵引,调动学生思维,更有利于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生合作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课程形式方面,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法,通过合理编制、兼顾学生学业水平差异的学案,力求获得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在内容设计方面,积极利用校本资源与地方史料,由历史人物的个人选择出发叙述历史脉络,帮助形成历史认识,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从宏观上来看,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本单元“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内容的延续,也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内容历史背景上的补充。从微观上看,本课共三个子目,分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第一子目讲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前期的国内政治、经济局面,在内容上兼顾了历史叙述的完整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三子目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工农武装割据到长征胜利会师的艰辛历程。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性掌握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使其对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有知识上的成长,更是对其家国情怀构成的丰富,能够使核心素养得到渗透与培育。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在经历了初中历史课程后,对历史课堂上的探究、解读等教学方法不再陌生,程度较好的学生已掌握初步的史料解读方法,但在感悟革命精神在当代的时代价值、拓宽时空视野等方面仍需进行素养培育,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学生在上本节课时平均年龄约为十五周岁,在心理阶段上已处于青春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思考开始具有思辨性,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辨析与探究活动;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内驱力转化等方面仍与成年人差距较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选择体验感较强的教学材料,妥善安排教学内容,并更多进行互动教学,避免“一言堂”的课堂氛围与灌输空洞的爱国口号的教学模式。 学习情况分析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在初中教学中接触过“工农武装割据”“长征”等概念,对于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相关历史有所了解,但对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国内政治经济情况以及“官僚资本”等概念比较生疏;值得一提的是,有关本节课内容的文艺作品较多,这无疑为本节课的教学降低了难度。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唯物史观:在第一子目中,学生应理解国民政府一定程度上完成统一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了解官僚资本主义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在二、三子目中,能够从经济角度入手解读共产党选择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历史地图等材料辅助国民政府统一、长征等历史内容的教学,提升学生看图识图能力,促进时空观念的培育。 史料实证:通过多样式史料的互证与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特点;通过历史图片、一二手史料的呈现,解读共产党被迫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及长征历史,借此增强学生史料实证意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托,对本课教材中的结论性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尝试揭示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与历史逻辑,在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及使用史料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进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通过历史人物视角引入,辅之其他历史材料,在知识的获取中让学生感受到背叛革命的国民政府难以扛起带领中国走出近代危局的历史使命,体会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筚路蓝缕的过程,在对本地历史人物的再发现中体会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感悟长征精神在当代的时代价值,认识到当下美好生活的不易,在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对革命历史的认同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国民政府统治的社会特征;共产党探索新道路的历史背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和意义;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内涵、意义;长征精神的理解。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地图 原始文献 历史图片 视频资源 地方博物馆资源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学案导学教学法 学法:情境探究学习法、材料解读学习法、小组讨论学习法
导学案设计说明
本课搭配导学案以“教-学-评”一体化思想构建,兼顾了学业水平不同学生的需求与课前、课中、课后不同时段的学习。学案由以下部分构成: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知识梳理、概念补充、时空定位、课后习题、课外资源。课标要求与学习目标能够为学生建立导向目标,也是学生在课后能够达成的理想状态。知识梳理可以在预习中帮助学生提取知识点,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是其记忆课堂知识的理想抓手。概念补充则着眼于课堂中因课时等原因难以细讲的概念,学生阅读相关概念也有助于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时空定位则以时间为序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梳理,渗透历史时空素养。课堂任务则与课件任务相结合,需要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在当天完成,教师得以在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强化记忆与运用。课后习题精选近些年相关高考真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对高考真题的把握提升应试水平。在课外资源部分,教师精选了如今互联网的相关书籍、视频资源,通过二维码的形式为学生进行资源传递,最大化地利用了互联网学习的便利性,给予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板书设计
政治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外交 经济 王稼祥的三次选择 历程 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原因 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意义 选择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选择支持毛泽东领导革命 原因 红军长征 转折点:遵义会议 意义与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王稼祥图片、生平、评价及纪念场所,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王稼祥的成就,由王稼祥的青年时代引入全课(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请部分学生讲述自己在参观王稼祥纪念园时的感悟) 了解王稼祥生平 王稼祥是安徽皖南一带知较为知名的革命家,其纪念园就坐落于芜湖某中学校园内,以“熟悉的陌生人”入手导入全课,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主题的呈现埋下伏笔。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与王稼祥的第一次选择 展示王稼祥青年时期前往苏联留学后给友人的信息,设置学案任务1:给王稼祥回信,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并引出问题:基于国民政府的统治,应该在信中写入哪些信息呢? 在这个问题提出后,可以将问题细化为“从哪些角度”撰写回信,让同学结合课本第一子目内容进行关键词概括,并通过语言向“政治”“外交”“经济”三个预设结果靠拢。 教师:政治上,在北伐战争进行途中,汪精卫蒋介石背叛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遭受巨大损失,而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的诞生也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在此之后,北伐战争仍在继续,但性质已然发生改变。请同学们结合时间轴与地图,看看南京国民政府是如何继续进行北伐的。 在这一阶段的叙述中,教师可以有意避开“名义上统一全国”和“济南惨案”两个知识点,为之后的设问与探究埋伏笔。在讲授统一的过程时候可以将“皇姑屯事件”等非重点知识点放置于导学案处供学生自行阅读,避免影响课程主体结构。 教师: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然而,教材中却在统一前面加上了“形式上”,为什么南京国民政府并非真正统一了中国呢?我们对比两个时期的地图来一探究竟。 通过探究两幅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军阀林立,理解“形式上的统一” 教师:在统一的过程中,最为著名的外交事件莫过于济南惨案,请同学们翻阅课本历史纵横部分,阅读济南惨案相关文字。 在济南惨案发生候,国民政府试图通过国联等国际组织提出抗议,并寄希望于欧美列强调停。(展示材料)但欧美列强同样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孱弱的国力根本无法给国民政府足够的外交支持,而在北伐结束后,国民政府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虽然起到了一定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展示解读材料)被称为黄金十年,然而我们如果进一步探究民国时候的经济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展示材料),伴随经济发展的,是日益膨胀的帝国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在了解了国民政府的统治现状后,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对国民政府的统治特征进行归纳。 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也被远在莫斯科的王稼祥看在眼中,面对革命的低潮,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觉得前途渺茫,正相反,他在信中说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更可怕的是不接受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好好找到失败的原因,不能只怨天尤人,更不能重蹈覆辙。要败而不馁,再接再厉,一面努力争取胜利,时刻准备接受考验,特别是失败的考验。我认为这才是一个革命者。1928年,22岁的王稼祥作出来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立志回到国内参加革命工作。 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特征,通过材料分析与解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国民党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使学生更能理解王稼祥所做出的选择。 学生结合课本前两段“形式上统一全国”、历史纵横“济南惨案”,第三段“经济状况”等内容进行概括。 尝试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过程以时间轴的方式进行呈现。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与补充材料,理解国民政府在外交与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与局限 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 锻炼学生归纳概括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通过时间轴与地图的呈现,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国民政府虽然完成了统一但也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培育学生时空素养。 以材料探究的方式进行国民政府统治情况相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老师引导下的自主阅读材料并尝试得出结论,锻炼其历史解释的能力 在得出国民党不能救中国后,自然而然地可以引导出王稼祥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通过“王稼祥的回信”与本目开头形成首尾呼应。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与王稼祥的第二次选择 过渡:1930年,王稼祥从莫斯科启程,途经西欧与上海进入苏区工作,同一时期从莫斯科归国的还有王明、博古等人,王稼祥理论扎实,但缺乏在一线工作的经验。但与同期试图迅速接管根据地工作的王明、博古等人不同,王稼祥选择了观望与等待,他期待着能够与一线经验丰富的毛泽东交谈,终于在1931年的一次会议中,王稼祥见到了毛泽东。 这一部分的内容在《疾风知劲草》等书籍中有详细描写,通过故事性较强的讲授可以拉近革命者与学生的距离,也为之后王稼祥的第二、第三次选择做铺垫,并引出任务二:补写人物对话。 教师:王稼祥在当晚与毛泽东彻夜长谈,他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细节,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为王稼祥介绍当前的中国革命道路。 设问:此时的中国革命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呢?我们将结合一幅幅油画与同学们一同学习。 教师:展示油画《南昌起义》,借助油画介绍主要领导人物,结合地图材料叙述南昌起义过程及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南下受阻,转向湘赣边界井冈山一带,并展示南昌起义的意义。 展示油画《八七会议》,结合油画与毛泽东发言让学生理解毛泽东开始萌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历史契机。 展示油画《秋收起义》,结合地图与毛泽东对起义军的讲话,引导学生得出难以攻打城市,需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结论,并随之阐明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展示油画《井冈山会师》,结合油画与毛泽东发言让学生理解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 展示油画《三湾改编》、古田会议,解读其主要内容,让同学理解军事改革真正使得红军有别于旧军队,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提供军事保障的重要意义。 结合地图概述长征前国内已出现大量革命根据地,展示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成果。结合当时的歌谣等内容讲述土地革命对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给王稼祥同志讲完了中国的革命历程后,我想对于在苏联饱读革命书籍的他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中国选择了一条与苏俄截然相反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请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大家提了很多很有道理的方面,比如农村人口庞大、军阀割据等。我们来看看毛泽东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展示材料)在此之外,我们还不能忽略的就是毛泽东个人的努力,在此期间,毛泽东写成了大量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的文章,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教师:这一部分的内容较多,我们借助时间轴进行复习。(与学生互动)这个过程,也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也启示我们只有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才可能取得成功。 教师过渡: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也随着王稼祥与毛泽东来往日益密切,逐渐被王稼祥所接受,他逐渐放弃自己在苏联接受的教条知识,认为毛泽东的道理“是那样的具有说服力”而毛泽东也评价王稼祥“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人”,两人的关系也日益密切。然而好景不长,同样由莫斯科来到根据地,有着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博古等人逐渐将毛泽东孤立起来,不认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被排挤出了权力核心,尽管王稼祥在这一时期站在毛泽东一边,却也无济于事。而就在此时,王稼祥在战斗中遭遇重伤,这一对老友与中国革命的命运走向了未知,我们也将由此进入最后一个部分“红军长征”,看看青年王稼祥做出的第三次选择。 聆听历史情节,将自身置于历史情境中进行学习 结合油画、地图等内容对革命历程进行,记忆关键知识点 进行小组讨论,尝试从几个方面回忆此时期中国社会基础 通过王稼祥回国,让课堂视野随着王稼祥回国而来到中国革命历程上,完成过渡并未之后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通过问题与任务的设置,为知识点的学习设立目标。 在本部分内容的授课中,由于知识点较为零散,多以单个历史事件的方式出现,学生容易出现记忆模糊等课堂状况,加入油画作为抓手有助于集中课堂注意力,同时,在讲述根据地与军事行动相关内容时候加入地图,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革命过程。 在“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相关知识点,利用王稼祥与毛泽东的谈话设置小组讨论问题,提高课堂参与度,也让人物线索更加紧实借用毛泽东的“回答”引导学生从社会存在出发回答问题,渗透唯物史观思想。 根据米勒的记忆理论,短期记忆只能保持七个左右的元素,此部分内容较多,应该在此处进行及时复习,强化课堂效果,尽量减少遗忘。
三、红军长征与王稼祥的第三次选择 过渡:王明博古二人不懂军事,便利用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控制红军,这也为长征埋下了隐患。 教师: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并讲述此时期由于伤势较重,王稼祥在担架上开始了长征。从王稼祥的视角来看,长征开始的第一场战役湘江战役损失巨大,通过地图与材料展示此时红军指挥的水平难以保障革命进行,借王稼祥之口让学生认识到,红军已经来到了生死攸关的境地,必须召开会议商讨更换领导人,为遵义会议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情境上的铺垫。 教师:从王稼祥的倡议讲起,讲述王稼祥的“第三次选择”,并为学生播放《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片段。 概述遵义会议的内容,为同学讲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教师:结合地图,讲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长征故事,这一段历史由于平时相关文艺作品与初中历史已多有提及,可以进行合理略讲。 从毛泽东的话出发,讲述长征的伟大意义,并结合王稼祥带回共产国际指示引出“长征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以长征精神作为全课正文部分的结尾。 观看相关影视片段,记忆遵义会议相关知识点 回忆复习初中所学长征过程的内容,着重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与长征精神 以王稼祥代表当时的红军官兵思考红军未来的方向,增强了课堂的历史感。 从和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此时课堂已经进行了三十分钟左右,接近青少年的注意力极限,安排影视片段相当于给予了一小段缓冲时间。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哪怕是《伟大的转折》这种由省委宣传部出面背书的影视作品,仍然包含有一定的艺术创作成分。 有助于学生感受长征的漫长与艰难,培养时空素养。以王稼祥在长征后的经历引出结论,再一次强化人物线索
课堂小结 通过树状图的方式进行总结,并在总结的最后指出王稼祥的选择正是时代的选择,以此进行从个人到时代层面的升华,接续最后一页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长征永远在路上”的表述,从人物线索与课堂主题两个层面收束全课 前后照应,升华本课主题,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思考自己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应该选择的人生方向
教学反思
本课主线采取的是人物线索教学,通过王稼祥的青年经历串联全课。本课时间跨度较大,历史概念比较多,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多次尝试变换教学方式,如材料探究,小组合作以及引入影视资源等,力求避免课程枯燥乏味。同时本课仍存在以下不足:1.使用了地方人物穿线,其难以直接推广于其他地区的教学中;2.史料较多,即使有教师的引导,也会使部分学生有学习上的挑战;3.因为考虑到课件中已有较多材料,未放置过多需在课上探究的材料在导学案中,可以考虑更高效地在课堂上利用导学案以提升授课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