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测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测试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1 11: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看万山红遍,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4)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5) ,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6)风萧萧兮易水寒,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7)至易水上, ,取道。(《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8)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9)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 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0) . ,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二、课内基础知识(10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蓟北(jì)???谄媚(xiàn)??绯薄(báo) 长歌当哭(dàng)
? B、浸渍(zhì)??谍血(dié)???桀骜(ào) 博闻强识(zhì)
? C、解剖(pāo)??攒(zǎn)射??赁(lìn)屋???叱诧(chà)风云??
? D、弄堂(lòng)?饲养(sì)??创(chuāng)伤??殒身不恤(yǔn)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竖子不足与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D.夫晋,何厌之有?????????????沛公安在?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 C.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 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武阳色变振怖,群臣怪之(怪,责怪)
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侍卫)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原谅)
C、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要,通“邀”邀请)
持千金之资币(币,钱币)
D、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真诚)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全)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都有活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沛公军霸上???
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④烛之武退秦师??
⑤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 A.①④/②③/⑤⑦/⑥⑧??????????B.①④/②⑥⑧/③/⑤⑦?
?? C.①②④/③⑥/⑤⑦/⑧??????????D.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9题)(1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①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②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檥(yǐ):通“舣”,使船靠岸。②指王翳:(把项羽)指(给)王翳(看)。王翳,汉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扎寨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归属
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鸿门宴》是把项羽放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之中和紧张的局势之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塑造项羽刚愎自用和多情善感的形象。而本文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通过几个连续的事件集中笔墨塑造项羽优柔寡断、勇猛刚强和知耻重义的形象。
B.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表现了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项羽哭泣,写出了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C.项羽面临败亡时,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
D.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作者凭借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使全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9、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3分)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3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3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0、此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名著阅读(7分)
11、下列各项中,对《巴黎圣母院》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3分)?
A.弗比斯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克洛德暗中跟踪,藏在旅店阁楼里。当看到他们两人亲热时,他妒火中烧,向弗比斯开枪射击,然后跳窗而逃。爱斯梅拉达吓得昏了过去,并被巡夜的兵卒紧紧围住。人们都说是她杀了弗比斯。
B.在游行队伍簇拥下,愚人王伽西莫多丑陋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心花怒放的神态。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尝到自尊自爱的欢乐。可人群中突然闯出一个的秃头人怒气冲冲地掀掉了他的冠冕,折断了他的圭杖,撕碎了他的道袍,伽西莫多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双膝跪倒,温顺得像一头羔羊。?
C.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在一条幽暗的小巷里,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伽西莫多抢走。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皇家卫队经过,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克洛德逃走,而伽西莫多被擒获。?
D.当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听甘果瓦说爱斯梅拉达是他的妻子时,阴森森的眼睛差点冒出火来,当他确定甘果瓦与少女缔结的只是名义婚姻,没有任何男人碰过她时,脸色越来越开朗了。?
E.在沙特雷法庭上,巴黎总督判伽西莫多罚款、鞭刑并示众一小时,当书记官向耳聋的预审官说明伽西莫多是一个聋子后,引起预审官同病相怜的悲悯,将伽西莫多的示众时间减半,而后在改动过的判决书上签了字。
12、“我可不愿意这魔鬼般的人再来找我。”甘果瓦想。于是他追上了堂·克洛德说: “等一等呀,副主教先生!你对那位姑娘——也就是我的妻子——关心,那挺好呀。你想出了一个妙计,把她救出圣母院,可是你的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个好主意。假若我有办法不让自己的脖子给活结套住也能把她救出来,你说怎样”——《巴黎圣母院》
?克洛德想出的妙计是什么?而甘果瓦又有什么好主意?请简要概述。(4分)
六、文化经典(5分)
13、阅读下面的《论语》语段,回答问题。(5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公冶长》)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③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注:①已矣乎:算了吧!指孔子恐其再也见不到“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而叹息。已,止也。②讼:咎责、忏悔,检讨之意。③食:通“蚀”,指日月亏蚀。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成己达德,除了可以通过深切反省自己的过失外,也可以借重别人的经验来反省自己,从而达到目的。   B、真正的君子,心地光明磊落,不必担心犯过,也不必担心别人看见自己的过错,知过而能改。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并不希求人根本不犯错,而是要人从检点过失中学习、长进。   D.孔子对世人发出“已矣乎”的感叹。“已矣乎”这三字是表示没有希望的叹息语气,而“吾未见”则有强调的意味,足见孔子对于“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绝望。   (2)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3分)   答:
七、现代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 题(8分)
①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 30 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③4点30 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 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 时40 分, 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 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 6 时 15 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 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 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节选自《别了,不列颠尼亚》)
14、从新闻结构来看,选文第一段属于哪一部分?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大意。(2 分)
15、第⑤段中的“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是什么?这两件事物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16、“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八、语言文字应用(4分)
17、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选择两处修改。(2分)?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垂询,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1)将 修改为
(2)将 修改为
18、?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 ??删改后的下联:

九、作文(40分)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
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科
第二阶段考试答案
1(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层林尽染 (3)到了颓圮的篱墙 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我轻轻的招手 (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既祖 (8)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9)尤使我耳不忍闻 (10)不在沉默中爆发
2、D
3.C(A都是是省略句,B都是判断句, D宾语前置句,C被动句/陈述句)
4.D(A结构助词“的”/到;B依靠/趁机C只是/回头;D因为)
5.B(A、怪,以之为怪/C、币,礼物/D、如果,果真)
6.B(使动/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名词用作状语)
7、B跟随
8、A
9(1)纵使江东父老兄弟们怜惜我而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纵、王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2)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然、见、陵各1分)
(3)损害秦国而使晋国获得利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阙、唯、图各1分)
10、
「参考答案」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谪人形象。(总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1分)他不避人间坎坷,视险为夷,以险为乐,超脱旷达,(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征1分)让人体会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形象意义1分)(3分)
11、 AE(克洛德用尖刀刺杀,没有开枪;E项预审官并未听清内容,也没有“引起同病相怜的悲悯”相反将伽西莫多的示众时间增加了一小时。)(3分)?
12、克洛德的妙计是:教堂只许被看到进去的人才能出来,所以甘果瓦可以进教堂和爱斯梅拉达换穿衣服;把她替换出来。甘果瓦的主意是:因为流浪汉们都是勇敢的,埃及人都喜欢爱斯梅拉达,所以可以挑动他们攻打教堂,趁混乱,救出教堂里的爱斯梅拉达。(4分)
13 (1)D孔子对于“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是重视而不是绝望(2分)
(2)(3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免犯错,不要怕;犯了错,也不遮掩;(1分)重要的是能对自己的过错,切实检讨反省,勇于改正;(1分)并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从而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1分)
14(2 分)导语部分。(1 分)英国结束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或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乘“不列颠尼号”离开香港标志着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1 分)(意思对即可)
15、英国皇家游轮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游轮象征将要结束、远去的英国政府对香港的统治,紫荆花图案象征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3分)
16、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3分)
17、?(2分)不得体的词语(每修改一处1分)
? 不吝赐教? 鼎力相助? 惠赠?
改正? 竭诚为您服务? 全力相助? 敬赠
18、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2分)
19、作文
父亲的笛声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著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魂。
【点评】:作者以笛声为线索行文,而又把父爱熔铸于笛声之中:年少时爱父亲,其笛声最美;年龄稍长时厌父亲,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外地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笛声始终牵动着“我”的内心深处,“是我的心魂”。这笛声,其实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笛声了,而是如山般深沉的父爱的象征。
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耐人寻味,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小作者仅用“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脸蛋”“兀自傻呵呵地笑”“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等几个细节,便把“父亲”的质朴、憨厚、隐忍、痴心的形象勾勒出来了。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清新,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真情款款,富有乡村风味。掩卷思之,令人回味无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