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9 20:4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选题含答案
人教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关于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后元素的种类可能改变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氧元素
D.高原缺氧、加碘食盐中的“氧”、“碘”都是指元素
4、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SO2 B.SO3 C.CO2 D.H2S
5、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6、镁带在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10
A.m的值是0 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9:8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8、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9、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g,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g氧气和Cg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A+B-C)g B.(A-B-C)g C.(A+B+C)g D.(A+C)g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实验室制取Cl2的原理如下:,则X的化学式
A.K2MnO4 B.KMnO4 C.MnO2 D.Mn(OH)2
12、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gA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44g B.32g C.22g D.12g
1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3种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微粒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中Y元素和Z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
15、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gB和44g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
A.12g B.44g C.56g D.100g
二、填空题。
16、(1)在A+B===C+D的反应中,如果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3∶5。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和为160 g,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2)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______ 填序号;
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______ 种,D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
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______ .
18、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________连接,还要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_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中无气体,__________中有气体,在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边要注________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要注_________号。
19、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并写出反应类型:
(1)C10H18O2在氧气中燃烧: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20、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2H2+O22H2O 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点:
①            ;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点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
2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时,也要保留)。
(1)  Na+  H2O  NaOH+  H2↑
(2)  Fe2O3+  HCl  FeCl3+  H2O
(3)  Fe2O3+  CO  Fe+  CO2
(4)  C2H2+  O2  CO2+  H2O
三、实验题。
22、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               、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D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23、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中镁条与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小明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氧气不足 B.部分燃烧产物散逸到空气中
C.镁条未反应完 D.部分镁条与除氧气外的另外物质反应生成其他固体
(3)图2中气球的作用是 。
(4)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合理的解释是 。
②若在有充足空气的密闭环境中点燃2.4g镁条,并使之完全燃烧,得到的固体质量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4.0g。
四、计算题。
24、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某镁条样品(含杂质),其质量为10g。在一锥形瓶中,样
品与10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数据如下表:
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物质的质量(g) 109.6 109.4 109.2 109.2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1)计算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选题含答案
人教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答案】C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B
3、关于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后元素的种类可能改变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氧元素
D.高原缺氧、加碘食盐中的“氧”、“碘”都是指元素
【答案】C
4、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SO2 B.SO3 C.CO2 D.H2S
【答案】A
5、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答案】B
6、镁带在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7、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10
A.m的值是0 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9:8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C
8、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9、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g,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g氧气和Cg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A+B-C)g B.(A-B-C)g C.(A+B+C)g D.(A+C)g
【答案】B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
11、实验室制取Cl2的原理如下:,则X的化学式
A.K2MnO4 B.KMnO4 C.MnO2 D.Mn(OH)2
【答案】B
12、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gA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44g B.32g C.22g D.12g
【答案】A
1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1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3种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微粒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中Y元素和Z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D
15、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gB和44g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
A.12g B.44g C.56g D.100g
【答案】D
二、填空题。
16、(1)在A+B===C+D的反应中,如果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3∶5。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和为160 g,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2)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100 25
1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______ 填序号;
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______ 种,D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
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______ .
【答案】② 一 HCl 71:18
18、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________连接,还要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_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中无气体,__________中有气体,在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边要注________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要注_________号。
【答案】质量守恒 化学计量数 种类 数目 等号 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生成 右 ↑ 沉淀 ↓
19、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并写出反应类型:
(1)C10H18O2在氧气中燃烧: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答案】(1)2C10H18O2+27O220CO2+18H2O;
(2)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3)2H2O22H2O+O2↑;分解反应。
20、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2H2+O22H2O 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点:
①            ;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点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
【答案】(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都是化合反应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间的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合理答案均可)。
2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时,也要保留)。
(1)  Na+  H2O  NaOH+  H2↑
(2)  Fe2O3+  HCl  FeCl3+  H2O
(3)  Fe2O3+  CO  Fe+  CO2
(4)  C2H2+  O2  CO2+  H2O
【答案】(1)2 2 2 1  (2)1 6 2 3 
(3)1 3 2 3  (4)2 5 4 2
三、实验题。
22、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               、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D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答案】(1)B装置内两种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
(2)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膨胀
②气球膨胀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
23、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中镁条与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小明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氧气不足 B.部分燃烧产物散逸到空气中
C.镁条未反应完 D.部分镁条与除氧气外的另外物质反应生成其他固体
(3)图2中气球的作用是 。
(4)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合理的解释是 。
②若在有充足空气的密闭环境中点燃2.4g镁条,并使之完全燃烧,得到的固体质量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4.0g。
【答案】(1)3Mg+N2Mg3N2;
(2)不同意;B;
(3)缓冲气压;
(4)【探究活动】A中溶液由上到下逐渐变红;
【反思交流】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②小于。
四、计算题。
24、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某镁条样品(含杂质),其质量为10g。在一锥形瓶中,样
品与10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数据如下表:
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物质的质量(g) 109.6 109.4 109.2 109.2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1)计算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
【答案】
(1)0.8
(2)解:设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24 2
x 0.8g
x=9.6g
Mg%=9.6g/96g*100%=96%
答: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是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