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兼爱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综观中国古代哲学,在儒、道、墨、法等各家共用的理想人格概念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圣人。不仅是儒家,道家、法家都对圣人①____________。尽管圣人是各家共同的理想人格,然而各家对圣人的设想却集苑集枯。儒家对圣人的界定和期待与道家、墨家或法家相去天渊。对道家来说,圣人是彻底通达大道的人,因而能够完全消除人为而臻于自然无为;对墨子代表的墨家来说,圣人别有一番况味;法家对圣人的理解最为独特,在“法后王”(学术界对荀子历史思想的概括)的旗帜下将耕战、功绩等都纳入对圣人的界定之中;更有甚者,道家具有与儒家判若云泥的圣人观,老子、庄子都对儒家的圣人观展开攻击,庄子甚至断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表明,不可将儒家与道家、墨家或法家推崇的圣人②____________。尽管如此,各家都对圣人崇拜有加则是③____________的。
由圣人反观君子可以发现,君子是儒家独有的理想人格。就儒家来说,理想人格也并不限于君子,如王者、大人、圣人、贤人……倾慕儒家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理想儒家特点的人格则非君子莫属。比如,孔子对君子津津乐道,乃至情有独钟。饶有趣味的是,《论语》以君子始、以君子终,足见君子在儒家理想人格中的地位。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工资虽然高,但是……(他停顿了一下)你今后打算做什么?
B.歌咏比赛之际,大家唱起了《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
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D.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墨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天下“非儒即墨”,墨子甚至可以和孔子并驾齐驱。实际上,墨子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①__________________。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因此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尊称他为“科圣”。在力学方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墨经》中说:“力,刑之所以奋也。”即物体运动是因为有力的作用。这与奠定现代物理学中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是相似的。墨子的另一重要贡献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于阿基米德200多年,墨子就对杠杆平衡原理有过深刻的诠释。《墨经》说:“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意思是如果两边重量相等,则杠杆必定是水平的;如果在其中一边增加重量,另一边必然会下垂。权重相当,即施力和阻力相当的时候,才能两边平衡。这时必定是“本短标长”,即阻力臂短于施力臂。
5.“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常常被误解为“吝啬”。请仿照示例,根据下文内容完成三句仿写,揭示节约的意义。要求:每句不超过10个字,句式与示例一致,内容不可重复。
《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新唐书》谈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些都告诉我们:厉行节约,不可轻忽。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节约的美德,似乎被人淡忘。于是,有人把奢侈当作潇洒,将挥霍看成慷慨,在他们眼里,节约早已过时。要知道,节约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永恒的主题。物资短缺时代,节约是节衣缩食;物质富足时期,节约是文明理性。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的资源,能发挥无限的价值。越是进步,越要节约,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永续发展。节约并非吝啬,而是深谋远虑后的利弊权衡。
示例:节约不是吝啬,而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1)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墨子·兼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运用打比方的手法,提出要治理好天下混乱的状况,就要知道发生混乱的原因。
(2)《墨子·兼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社会混乱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才产生损人利己、无恶不作的行为。
(3)《墨子·兼爱》中提出补救的办法,就是要人们“兼相爱”,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进而“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天下才能得到治理。
难字专练 写对写好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非攻(节选)
鲁 迅
墨子回到自己的房里,在壁橱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裹。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就这样到了都城。城墙很破旧;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歇下来,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槐树下,打开包裹来吃午餐,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到得临近,那人就歇下车子,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什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沙,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还是讲空话的多……”“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
“和他很难说,”管黔敖怅怅的答道,“他在这里做了两年官,不大愿意和我们说话了……”
“禽滑厘呢?”
“他可是很忙。刚刚试验过连弩,现在恐怕在西关外看地势,所以遇不着先生。先生是到楚国去找公输般的罢?”
“不错,”墨子说,“不过他听不听我,还是料不定的。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
管黔敖点点头,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他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他拔步再往远处跑,到处都在唱。
楚王看见公输般首先放下木片,脸上露出扫兴的神色,就知道他攻守两面,全都失败了。楚王也觉得有些扫兴。
“我知道怎么赢你的,”停了一会,公输般讪讪的说,“但是我不说。”
“我也知道你怎么赢我的,”墨子却镇静的说,“但是我不说。”
“你们说的是些什么呀?”楚王惊讶着问道。
“公输子的意思,”墨子旋转身去,回答道,“不过想杀掉我,以为杀掉我,宋就没有人守,可以攻了。然而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了我的守御的器械,在宋城上,等候着楚国来的敌人。就是杀掉我,也还是攻不下的!”
“真好法子!”楚王说,“那么,我也就不去攻宋罢。”
时候已是下午,当主客谈笑之间,午餐也摆好了,有鱼,有肉,有酒。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鱼,只吃了一点肉。公输般独自喝着酒,看见客人不大动刀匕,过意不去,只好劝他吃辣椒:
“请呀请呀!”他指着辣椒酱和大饼,恳切的说,“你尝尝,这还不坏。……”
公输般喝过几杯酒,更加高兴了起来。“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老乡,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他说着就跳起来,跑进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不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只木头和竹片做成的喜鹊,交给墨子,口里说道:
“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他削三寸的木头,就可以载重五十石。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墨子说着,便取了小包裹,向主人告辞;公输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走。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有删改)
注 ①文中提到的耕柱子、曹公子、管黔敖、禽滑厘,都是墨翟的弟子。②赛湘灵:作者根据传说中湘水的女神湘灵而虚拟的人名。③公输般:春秋时期鲁国人,又称鲁班,曾发明若干奇巧的器械。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墨子看到宋国贫弱凋敝的景象时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墨子关心民命、厌恶侵略战争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的高尚心灵。
B.墨子的徒弟管黔敖、禽滑厘等贯彻墨子“不可只望口舌的成功”的思想,切实备战,做好防御工作,是“止楚攻宋”成功的前提。
C.公输般“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说明他也认为自己的技艺比不上做车轮的木匠,要努力提高技艺,以防“饭碗敲碎”。
D.结尾写为宋国奔波的墨子归来时,却遭遇搜身、募捐、避雨不得而鼻塞的尴尬经历,在诙谐幽默中引人深思,深化了小说主旨。
8.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前面对宋国的描写形成对比,用楚国的相对富裕来衬托弱小的宋国的贫穷、破败,预示宋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的失败命运。
B.对楚国的物产和楚人身材等的具体描绘,和下文描写公输般辣椒酱就大饼的饮食方式,符合小说对地域和人物特征的设定,更有真实感。
C.对赛湘灵演唱现场的描写,在某种程度上调整了小说的情节节奏,让之前笼罩在紧张的战争阴影中的情节有了短暂的舒缓。
D.用衣着干净的楚人衬托穿着“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的墨子,更加突出了墨子身体力行、务实苦干、反抗侵略、热爱和平的大义形象。
9.文中的墨子是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小说是如何突出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般认为,这篇小说“在着重发掘历史精神的用意中,是为了执着现实的战斗”,因此也就带有比较明显的“干预生活”的意图。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干预生活”的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课 兼爱
1.C [C项和文中省略号均表示列举的省略。A项表示有言外之意。B项表示引文的省略。D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示例)①顶礼膜拜 ②混为一谈 ③毋庸置疑
解析 第①空,根据语境,可填“顶礼膜拜”。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第②空,根据语境,可填“混为一谈”。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第③空,语境强调各家都对圣人崇拜,语气强硬,可填“毋庸置疑”。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3.(示例)儒家倾慕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儒家特点的理想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序不当:一是应将“倾慕儒家”改为“儒家倾慕”,二是“体现”后面的“理想”一词应移至“特点的”之后。
4.(示例)①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 ②墨子首先定义了力
③提出了杠杆平衡原理
解析 第①处,由前文“墨子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可知,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递进关系;再结合后文“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因此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推断,此处是说墨子具有科学家的身份,可填写“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之类的句子。第②处,结合“在力学方面”“《墨经》中说:‘力,刑之所以奋也。’……这与奠定现代物理学中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是相似的”推断,此处是说墨子最早定义了“力”,可填写“墨子首先定义了力”之类的句子。第③处,结合后文“早于阿基米德200多年,墨子就对杠杆平衡原理有过深刻的诠释……”推断,此处是说墨子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杠杆平衡原理”的阐述,可填写“提出了杠杆平衡原理”之类的句子。
5.(示例)(1)对理性消费的倡导 (2)对有限资源的珍惜 (3)对永续发展的追求
6.(1)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 焉能攻之 (2)察此何自起 皆起不相爱 (3)国与国不相攻
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无有
7.C [“说明他也认为自己的技艺比不上做车轮的木匠,要努力提高技艺”错。公输般“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说明他被墨子的话说服了,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实用,不利于人,是拙的、坏的,并非技艺比不上做车轮的木匠,要努力提高技艺。]
8.A [“预示宋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的失败命运”错。墨子说服了楚王和公输般,实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在对比中表现出战争的危害,楚国攻宋是不义的,可见墨子出行的价值。]
9.①利用“止楚攻宋”的主体情节,刻画墨子反抗侵略、为民请命的大义形象。如墨子千里迢迢只身赴楚制止楚王;又如墨子让弟子们积极备战,最终让楚王放弃侵略的念头等。②利用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墨子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实干家形象。如脚底起泡、用布裳包脚、与管黔敖的对话等表现出墨子为民众积极奔走、席不暇暖的作风。③利用对次要人物的描写,烘托墨子务实、关注民生、智勇双全的圣贤形象。如写学生管黔敖实干备战,烘托出墨子务实的精神;又如写公输般前后态度的微妙变化,烘托出墨子关注民生的高大形象等。
10.①从创作背景来看,小说创作于“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现实环境极为险恶,民族矛盾越发尖锐,作品以反抗侵略、关注民生为主题,带有“干预生活”的意图。②从细节呈现来看,小说在把握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揉进现代人的生活细节,如宋国的募捐救国队,带有明显的影射现实的痕迹,是对国民党政府和官员的讽刺。③从古今对照的角度来看,“止楚攻宋”的历史和日寇侵华的现实错综交融,以现实为参照融合历史进行创作,以历史为明镜来启迪那个黑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