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美 术
年级:八年级
学科:美术(人美版上册)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
我们都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那你们知道“书圣”是谁吗?
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书写是使用文字的基本技能。然而,汉字的书写不仅是一种技能,还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
书法
书法欣赏,是指人们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视觉感知,运用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书法作品进行审美判断,从而理解书法作品、书法家以及书法现象的思维活动。
欣赏书法,既要了解作品的神采意蕴、章法结构和用笔特征,又要了解书法家,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审美特征、诞生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初月帖(书法,局部)王羲之
▲频有哀祸贴(书法,局部) 王羲之
▲神龙本兰亭序(书法,24.5厘米×69.9厘米)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绍兴东南的兰亭举行“修禊”活动。暮春的兰亭,“天朗气清”,和风拂面。文人雅士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诗篇汇集,名为《兰亭集》,并公推王羲之作序。王羲之乘着兴致,以鼠须笔、蚕茧纸写下了文辞优美、书法精绝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集序
[ 魏晋 ]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书法,局部)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的书法风格具有秀美多姿的点画和沉稳内敛的力感交织而成的美韵,书法理论家曾以“遒媚”一词来概括其神采。我们欣赏《兰亭序》,感觉它像一首抒情诗,展示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审美特色。透过行间字里,书法家洒脱不羁的人生襟怀与潇洒如意的笔墨相生发,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神采意蕴
从通篇章法看,《兰亭序》前松后紧,具有手稿随意自然的特点。开篇数行字几乎是行楷,字字独立,笔笔规矩,随着书家情绪的渐入佳境,内在的激情不可遏止,字形或大或小,字势时侧时正,欹侧而能整饬,妩媚却又天然。字与字、行与行顾盼生姿,前呼后应,行气流畅,文、情、书浑然一体。字的间架结构险中求稳、疏密有致、避让得体,各显姿态。
章法结构
《兰亭序》用笔变化多端,正锋侧锋、曲笔直笔、转笔折笔,都操控自如,笔势劲敛,无不如意,有清健秀逸之气。同时,运笔流畅匀和,不激厉也不迟涩,笔势自然含蓄。
《兰亭序》的用笔加入了牵丝映带,如“坐”“丝”“乐”“慨”等字内部的牵丝,使点画更为婀娜多姿,同时也丰富了用笔,对结字也起到了装饰作用。此外,《兰亭序》用笔强调变化,凡重复的字写法迥异,20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神采,似有神助,后世传为美谈。
用笔特征
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多次变化,形成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大类型。这五类字体也是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五个阶段。
篆书是五大字体中最早的一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篆书是指秦朝整理过的小篆。现在的书法家把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等都归于篆书系统,很宽泛。
篆书
▲墙盘(书法,局部) 西周
《墙盘》是西周中期的金文作品,有一种对称的倾向:书法的章法是纵成行、横成列,有节奏、有秩序,如同严整的军阵。结构以方整为主,又注重笔画间的穿插呼应,灵动而端庄。同时,《墙盘》努力消解笔画的象形性,将婉曲的笔画简约为直线、斜线、弧线三种,强调纵向的笔画、纵势的结构,使字形趋向端正、匀称。“理性”的秩序感、文字结构的简化、点画的简练是《墙盘》主要的审美特征。
隶书是一种比篆书简易的字体。它变篆书的圆转为方折,将篆书盘曲婉转的笔画分成几笔写,一般一笔只有一个角度或一个方向,并且有了提按和波磔等变化。
隶书
▲曹全碑(书法,局部) 东汉
《曹全碑》书法总体风格秀美飘逸、柔中有刚,既庄重又典雅。其字形结构偏扁平,多左右伸展、横向取势,采用了上紧下疏的结构方式,竖笔又有垂直之势,在稳重中显示出亭亭玉立的姿致。同时,偏旁独立,各自成形,上下覆盖,左右呼应,点画避让,主笔突出,疏密得体。其笔画轻柔丰满,圆转的意味格外浓郁,虽是碑刻,“书写”的笔意十足。
▲华山碑(书法,局部)金农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笔画相连,省减点画,书写起来较快,而且姿态奇异,变化莫测。
草书
▲自叙帖(书法) 唐代 怀素
《自叙帖》草书最为狂放,往往一笔贯通一行,满纸是线条的纠结缠绕。怀素的过人之处在于笔法精熟,惊蛇飞龙,藏锋内转,瘦硬通神,用笔飞动而坚如铸铁,真可谓是千古绝技。怀素写这件作品的时候,奔放的笔势与激越的心情互相激荡。整件作品精力充沛,笔走龙蛇,势如闪电,毫无懈怠之笔。《自叙帖》给后人展示了狂草独特的艺术精神。
▲草书五言诗轴(书法) 王铎
行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由俗写的草率隶书演变而来,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
▲神龙本兰亭序(书法,24.5厘米×69.9厘米)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书法)唐 颜真卿
“天下第三行书”
▲黄州寒食帖(书法)苏轼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八法”齐备、结构方正,是篆书、隶书之后又一种广泛使用的字体。
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书法,局部) 唐代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静穆安详,法度森严,章法安排疏密有致,雅俗共赏。作为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该碑字形狭长,单字中心紧缩,四周伸展,纵向取势,安排巧妙,险中求稳。用笔上,起笔藏露结合、方圆并用,主笔多藏锋起笔,厚重且见棱角,次要笔画多露锋直接书写,灵动活泼,点画粗细变化较大,和谐统一,很好地体现了欧字直立高耸、修长挺拔的态势。
▲麻姑山仙坛记(书法,局部) 唐代 颜真卿
▲贺捷表(书法) 三国 钟繇
爱好书法的同学,可任选一幅作品临摹一下,体味中国书法之美。
课后作业
查找相关资料,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对《祭侄文稿》进行欣赏、评述,完成一篇200字的欣赏短文。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教学设计
课题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 课时 第14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主要通过学生对书法作品的视觉感知,运用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书法作品进行审美判断,从而理解书法作品,书法家以及书法现象的思维活动,既要了解作品的神采意蕴,章法结构和用笔特征,又要了解书法家,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审美特征,诞生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个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承接了本学期对于传统绘画的学习,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更为了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自我意识觉醒,对身边的事物逐步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正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他们渴望用专业的美术知识表达身边的事物。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学习了中国山水画和中国画的形式美,明白了怎样欣赏中国画,知道了诗书画印本一体的道理,感知到了笔墨的趣味,能有一定的基础去欣赏、感知书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目标:了解书法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书法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审美视知觉的能力。 2.艺术表现目标:明确书法的含义,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不同书体的艺术特点及经典代表作。3.创意实践目标:通过欣赏与临摹不同书体的汉字字帖,感受不同书体用笔特点及独特的美感。4.文化理解目标: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将书法艺术传承下去的信心与使命感。
重点 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
难点 学会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那你们知道“书圣”是谁吗?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王羲之。导出课题——《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新课讲授1.书法的概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书写是使用文字的基本技能。然而,汉字的书写不仅是一种技能,还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2. 书法欣赏的概念:是指人们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视觉感知,运用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书法作品进行审美判断,从而理解书法作品、书法家以及书法现象的思维活动。欣赏书法,既要了解作品的神采意蕴、章法结构和用笔特征,又要了解书法家,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审美特征、诞生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书法作品。3.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4.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多次变化,形成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大类型。这五类字体也是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五个阶段。(1)篆书是五大字体中最早的一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篆书是指秦朝整理过的小篆。现在的书法家把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等都归于篆书系统,很宽泛。(2)隶书是一种比篆书简易的字体。它变篆书的圆转为方折,将篆书盘曲婉转的笔画分成几笔写,一般一笔只有一个角度或一个方向,并且有了提按和波磔等变化。(3)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笔画相连,省减点画,书写起来较快,而且姿态奇异,变化莫测。(4)行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由俗写的草率隶书演变而来,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5)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八法”齐备、结构方正,是篆书、隶书之后又一种广泛使用的字体。
课堂小结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板书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书法的概念书法欣赏的概念王羲之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课后作业 1. 查找相关资料,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对《祭侄文稿》进行欣赏、评述,完成一篇200字的欣赏短文。2.爱好书法的同学,可任选一幅作品临摹一下,体味中国书法之美。3.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课后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汉字演变的过程,了解到了不同时代的书体的特点,也同时深深地为我们中华民族感到骄傲,每一种字体的演变,其实就是我们古人在一步一步的创新求变,每一次字 体的演变, 包含了我们古人的审美精神和中国文化哲理追求和谐统一。我们要热爱传统,取其精华,继承创新,永葆传统文化的活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