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3 17:03:3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浪淘沙》的作者是   朝的   ,寄托了诗人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憧憬的诗句是:   。
(2)   的《江南春》,采用了   相衬、   结合、视觉与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等多种方法。
(3)   的《书湖阴先生壁》暗用的典故是   和   ,采用   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达了湖阴先生的爱美的情趣。
【答案】(1)唐;刘禹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杜牧;动静;点面
(3)王安石;护田;排闼;拟人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唐、刘禹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杜牧、动静、点面
(3)王安石、护田、排闼、拟人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查字典
“啼”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读   。
【答案】口;9;tí
【知识点】字形;江南春
【解析】【分析】“啼”按部首查字法应查口部,再查9画,读tí
【点评】阅读时如果碰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不了解它的意义,或只知道它的字形而不知道它的读音和意义,作文时如果要用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忘记了写法,这时就要靠工具书的帮助。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呢 这里向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查字法。一种是音序查字法。另一种是部首查字法。还有一种是笔画查字法。
3.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     涯     郭    
苔     畦     闼    
【答案】bō;yá;guō;tái;qí;tà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拼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bō、yá、guō、tái、qí、tà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4.解释下面词语。
①簸:   
②山郭:   
③酒旗:   
④苔:   
⑤畦:   
⑥排闼:   
【答案】颠簸;依山而建的城;酒招子;青苔;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推开门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①颠簸。 ②依山而建的城。③酒招子。④青苔。⑤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⑥推开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   。
(2)   ,同到牵牛织女家。
(3)   ,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   。
【答案】(1)浪淘风簸自天涯
(2)如今直上银河去
(3)茅檐长扫净无苔
(4)两山排闼送青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浪淘风簸自天涯;(2)如今直上银河去;(3)茅檐长扫净无苔;(4)两山排闼送青来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二、诗歌鉴赏
6.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    风:   
意思:   
(2)本诗的作者是   ,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   ,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
【答案】(1)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2)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1)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及诗句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诗句。
(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   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    茅檐:   
无苔:    成畦:   
排闼: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湖阴先生的
(2)书写;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没有青苔;成垄成行;推开门
(3)B;C
(4)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生活的乐趣。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书:书写。壁:墙壁。意思是书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
(2)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湖阴先生的
(2)书写;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没有青苔 ;成垄成行;推开门
(3) B C
(4)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生活的乐趣。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题理解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8.阅读理解。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2)诗中用   、   、   、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拟人、对偶。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3)B
(4)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对诗歌内容的有个整体感知,可结合课后注释从重点词义的理解。参见译文。(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杏子肥”是拟人,“,一般肥瘦是形容人的,这里把杏子拟人化。麦花雪白”是比喻,,把麦花比喻成雪一样白。而上下句是对偶,梅子对麦花,金黄对雪白,杏子肥对菜花稀。)
(2)解答此题要结合“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回答。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三、四句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拟人、对偶。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3)B
(4)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对偶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译文】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浪淘沙》的作者是   朝的   ,寄托了诗人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憧憬的诗句是:   。
(2)   的《江南春》,采用了   相衬、   结合、视觉与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等多种方法。
(3)   的《书湖阴先生壁》暗用的典故是   和   ,采用   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达了湖阴先生的爱美的情趣。
2.查字典
“啼”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读   。
3.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     涯     郭    
苔     畦     闼    
4.解释下面词语。
①簸:   
②山郭:   
③酒旗:   
④苔:   
⑤畦:   
⑥排闼:   
5.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   。
(2)   ,同到牵牛织女家。
(3)   ,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   。
二、诗歌鉴赏
6.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    风:   
意思:   
(2)本诗的作者是   ,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   ,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
7.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   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    茅檐:   
无苔:    成畦:   
排闼: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理解。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2)诗中用   、   、   、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唐;刘禹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杜牧;动静;点面
(3)王安石;护田;排闼;拟人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唐、刘禹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杜牧、动静、点面
(3)王安石、护田、排闼、拟人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答案】口;9;tí
【知识点】字形;江南春
【解析】【分析】“啼”按部首查字法应查口部,再查9画,读tí
【点评】阅读时如果碰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不了解它的意义,或只知道它的字形而不知道它的读音和意义,作文时如果要用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忘记了写法,这时就要靠工具书的帮助。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呢 这里向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查字法。一种是音序查字法。另一种是部首查字法。还有一种是笔画查字法。
3.【答案】bō;yá;guō;tái;qí;tà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拼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bō、yá、guō、tái、qí、tà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4.【答案】颠簸;依山而建的城;酒招子;青苔;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推开门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①颠簸。 ②依山而建的城。③酒招子。④青苔。⑤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⑥推开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答案】(1)浪淘风簸自天涯
(2)如今直上银河去
(3)茅檐长扫净无苔
(4)两山排闼送青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浪淘风簸自天涯;(2)如今直上银河去;(3)茅檐长扫净无苔;(4)两山排闼送青来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6.【答案】(1)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2)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1)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及诗句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诗句。
(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答案】(1)湖阴先生的
(2)书写;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没有青苔;成垄成行;推开门
(3)B;C
(4)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生活的乐趣。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书:书写。壁:墙壁。意思是书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
(2)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湖阴先生的
(2)书写;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没有青苔 ;成垄成行;推开门
(3) B C
(4)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生活的乐趣。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题理解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8.【答案】(1)拟人、对偶。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3)B
(4)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对诗歌内容的有个整体感知,可结合课后注释从重点词义的理解。参见译文。(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杏子肥”是拟人,“,一般肥瘦是形容人的,这里把杏子拟人化。麦花雪白”是比喻,,把麦花比喻成雪一样白。而上下句是对偶,梅子对麦花,金黄对雪白,杏子肥对菜花稀。)
(2)解答此题要结合“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回答。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三、四句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拟人、对偶。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3)B
(4)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对偶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译文】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