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gb】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gb】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gb】
一、选择题
1.考察距今约5000年的半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  )
A.长江流域的文明 B.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C.原始农耕生活 D.尧舜禹的禅让
【答案】C
【解析】【分析】原始农耕文明。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半坡遗址可知考查的是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开始进入了原始的农耕文明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选项C符合题意;A项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不是长江流域,排除;B项半坡居民时期属于新石器时期,不是旧石器时期,排除;D项尧舜禹的禅让时期属于远古人类时期,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
【点评】
2.(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答案】A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灭六国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3.(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唐诗有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产于五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开始制作秘色瓷。以上材料提及的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②考古挖掘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 唐诗有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产于五代。 ”可知,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依据“ 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开始制作秘色瓷。 ”可知,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②考古挖掘。选项中的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等内容题干没有提及,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的相关知识。
4.“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帝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军机处的工作流程,从中可知,军机处的一切工作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将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去执行,这实质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皇帝的辛苦只是材料的表象,而不是实质,故排除A;清朝沿用行省制,地方拥有一定权力,故排除C;材料反映了军机处的流程、仪式相对完善,但这只是表象,而不是实质,故排除D。
【点评】
5.(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 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C.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年前的战争指的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B项符合题意。
A项: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C项: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D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英双方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领土主权开始受到侵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行径:“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选项为(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能体现出“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的建设和推动。”这一特点。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有关知识。试题有些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题干中的“ 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7.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召开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
B.是党的历史上-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答案】B
【解析】【分析】遵义会议。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的历史评价对选项内容进行分析,区分哪些内容属于历史史实,哪些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对遵义会议产生的历史意义的阐述,属于历史评价,B项符合题意;A项召开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是对遵义会议召开时间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D项都是对遵义会议内容的表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故选B。
【点评】
8.(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解答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理解和识记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
9.(2020八下·南通期中)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辽宁大连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浦东的开放,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带动了长江地区经济发展。
ACD三项都不是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不符合题意;
B项上海浦东是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根据题干所给时间“1990年”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上海浦东符合题意。
10.习近平: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发出了中国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波茨坦会议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发出了中国声音开始于”,1945年波茨坦会议召开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故A不符合题意。 1955年万隆会议时台湾当局仍然非法占据联合国的席位,故B不符合题意。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新中国开始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故C符合题意。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召开的会议,与联合国并无直接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11.(2020九上·长春月考)庄园是西欧历史上典型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它主要流行于(  )
A.奴隶制时代的城邦 B.奴隶制时代的乡村
C.封建时代的乡村 D.资本主义时代的乡村
【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时代,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封建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封建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12.(2019九下·潜山月考)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巧合,当公元7世纪李氏父子建立繁盛强大的唐朝的时候,西亚出现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完成统一的大帝国,它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如潮水舨涌出半岛。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建立阿拉伯帝国。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因此唐朝的时候,西亚出现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完成统一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选项C符合题意;
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公元前4世纪建立的,处在欧洲;奥斯曼土耳其是1299年建立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识别,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题干提供的信息不理解,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多积累基础知识,牢记基础知识。
13.(2020九上·吉林月考)“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改变了英国的政体。”这一改变是因为颁布了(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 年宪法
【答案】A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英国”可知,该题主要体现的是英国的最高权力发生了转移,由国王转到贵族手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所以A项符合题意;
BD项都与美国有关,排除;
C项与法国大革命有关,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所给选项内容降低了做题的难度。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4.(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应用
C.生产技术的改进 D.电力的广泛应用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材料“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 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俩汽车”可知,福特汽车价格低廉,生产量大,其主要原因是福特发明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汽车的成本。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
15.(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材料出自(  )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共产党宣言》。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6.(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普希金赞美彼得一世:“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废除了农奴制
C.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 A.彼得一世时期进一步强化农奴制是其统治“专制”的主要表现,故A错误。
B.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农奴制还处于强化阶段而不是“废除”,故B错误。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但是在在他统治时期,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发展的障碍,故C正确。
D.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统治,但与题干中的“启蒙的种子”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彼得一世改革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
17.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其共同点是(  )
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和;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属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属于美国南北战争的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
18.(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国际会议是解决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与会各国出于私心,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或眼前利益,势必会给世界留下祸害,给人类带来灾难。以下会议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
①巴黎和会 ②九国华盛顿会议 ③26国华盛顿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会议是解决国际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与会各国若出于私心,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身利益或眼前利益,势必会给世界留下祸患,给人类带来灾难。巴黎和会、9国华盛顿会议能说明这一点。 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和一系列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体系。为解决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东方的华盛顿体系。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新体系。这一体系不能维持和平,因为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的相关史实是答题的关键。
19.(2020·朝阳模拟)他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是(  )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周恩来
【答案】A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所以“他”是列宁。
B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题意;
D:周恩来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有关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区分“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理解和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影响与发展等相关史实。
20.(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诉求于(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主要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诉求于世界贸易组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时间、经过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综合题
21.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图一所示的航线开辟于汉武帝时期。
(2)图二所示的事件中到达印度的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
(3)图二所示的事件开始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4)图三反映的事件的中程活动主要是贩卖黑奴。
(5)三幅图片反映的事件目的都是寻求和积累财富。
(6)三幅图片客观上都增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解析】【分析】(1)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所示的航线是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武帝时期,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2)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的事件中到达印度的是达伽马,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3)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这一事件开始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4)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反映的事件是三角贸易,中程活动主要是贩卖黑奴,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5)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丝绸之路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不是掠夺财富,后两幅幅图片反映的事件目的都是寻求和积累财富,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6)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片的事件在客观上都增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点评】
22.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民主政治)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节选自初中历史教材
(封建君主政治)
材料三:
(近代民主政治)
材料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专制王权的不满。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1640年,……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
——选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五:“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六:(它)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
——摘自《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七:当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邓小平强调走自己的路,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1)结合所学指出图1大会在雅典城邦的地位。图2漫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这种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顶峰?材料二反映的法律名称是什么?怎样评价它的地位?
(2)图3漫画体现了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政治措施?此项政策的作用是什么?图4所示意的分封形式改革最初实行于哪个国家?这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纽带是什么?
(3)材料四“一种崭新的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样的统治形式?是以哪个文献为基础确立的?为实现材料五中的“全变”,维新派领导了什么探索活动?请列举此次探索中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确立的一项内容。
(4)材料六所述的事件是什么?用一句话证明它“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材料七中“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为了让人民“富起来”,我党通过了什么伟大决策?这个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或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伯里克利;《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推恩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或加强了中央集权、便于皇帝收回权力管理地方等);法兰克王国;土地
(3)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4)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大会在雅典城邦的地位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图2漫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发展到顶峰;材料二反映的法律名称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3漫画体现了汉武帝采取的政治措施是推恩令;此项政策的作用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图4所示意的分封形式改革最初实行于法兰克王国;这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纽带是土地。
(3)依据材料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专制王权的不满。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1640年,……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一种崭新的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是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确立的;为实现材料五中的“全变”,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是此次探索中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确立的一项内容。
(4)依据材料六“(它)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六所述的事件是十月革命;证明它“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材料七中“站起来”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了让人民“富起来”,我党通过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个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点评】
23.观察下列图示,撰写历史短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文中需包含图示所反映的六个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并写出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③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60字左右。
【答案】题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论述:为反抗秦的秦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605年,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集数万民工,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54年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由以上六个事件,可以看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推动了历史向前
【解析】【分析】此题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为反抗秦的秦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605年,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集数万民工,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54年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由以上六个事件,可以看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点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gb】
一、选择题
1.考察距今约5000年的半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  )
A.长江流域的文明 B.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C.原始农耕生活 D.尧舜禹的禅让
2.(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3.(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唐诗有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产于五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开始制作秘色瓷。以上材料提及的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②考古挖掘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帝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5.(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 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C.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6.(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行径:“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选项为(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7.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召开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
B.是党的历史上-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8.(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9.(2020八下·南通期中)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辽宁大连
10.习近平: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发出了中国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波茨坦会议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1.(2020九上·长春月考)庄园是西欧历史上典型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它主要流行于(  )
A.奴隶制时代的城邦 B.奴隶制时代的乡村
C.封建时代的乡村 D.资本主义时代的乡村
12.(2019九下·潜山月考)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巧合,当公元7世纪李氏父子建立繁盛强大的唐朝的时候,西亚出现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完成统一的大帝国,它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
13.(2020九上·吉林月考)“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改变了英国的政体。”这一改变是因为颁布了(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 年宪法
14.(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应用
C.生产技术的改进 D.电力的广泛应用
15.(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材料出自(  )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6.(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普希金赞美彼得一世:“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废除了农奴制
C.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加强中央集权
17.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其共同点是(  )
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国际会议是解决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与会各国出于私心,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或眼前利益,势必会给世界留下祸害,给人类带来灾难。以下会议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
①巴黎和会 ②九国华盛顿会议 ③26国华盛顿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0·朝阳模拟)他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是(  )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周恩来
20.(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诉求于(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二、综合题
21.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图一所示的航线开辟于汉武帝时期。
(2)图二所示的事件中到达印度的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
(3)图二所示的事件开始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4)图三反映的事件的中程活动主要是贩卖黑奴。
(5)三幅图片反映的事件目的都是寻求和积累财富。
(6)三幅图片客观上都增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22.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民主政治)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节选自初中历史教材
(封建君主政治)
材料三:
(近代民主政治)
材料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专制王权的不满。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1640年,……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
——选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五:“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六:(它)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
——摘自《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七:当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邓小平强调走自己的路,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1)结合所学指出图1大会在雅典城邦的地位。图2漫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这种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顶峰?材料二反映的法律名称是什么?怎样评价它的地位?
(2)图3漫画体现了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政治措施?此项政策的作用是什么?图4所示意的分封形式改革最初实行于哪个国家?这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纽带是什么?
(3)材料四“一种崭新的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样的统治形式?是以哪个文献为基础确立的?为实现材料五中的“全变”,维新派领导了什么探索活动?请列举此次探索中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确立的一项内容。
(4)材料六所述的事件是什么?用一句话证明它“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材料七中“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为了让人民“富起来”,我党通过了什么伟大决策?这个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3.观察下列图示,撰写历史短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文中需包含图示所反映的六个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并写出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③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6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原始农耕文明。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半坡遗址可知考查的是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开始进入了原始的农耕文明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选项C符合题意;A项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不是长江流域,排除;B项半坡居民时期属于新石器时期,不是旧石器时期,排除;D项尧舜禹的禅让时期属于远古人类时期,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
【点评】
2.【答案】A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灭六国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3.【答案】A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 唐诗有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产于五代。 ”可知,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依据“ 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开始制作秘色瓷。 ”可知,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②考古挖掘。选项中的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等内容题干没有提及,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的相关知识。
4.【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军机处的工作流程,从中可知,军机处的一切工作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将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去执行,这实质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皇帝的辛苦只是材料的表象,而不是实质,故排除A;清朝沿用行省制,地方拥有一定权力,故排除C;材料反映了军机处的流程、仪式相对完善,但这只是表象,而不是实质,故排除D。
【点评】
5.【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年前的战争指的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B项符合题意。
A项: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C项: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D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英双方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领土主权开始受到侵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能体现出“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的建设和推动。”这一特点。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有关知识。试题有些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题干中的“ 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7.【答案】B
【解析】【分析】遵义会议。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的历史评价对选项内容进行分析,区分哪些内容属于历史史实,哪些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对遵义会议产生的历史意义的阐述,属于历史评价,B项符合题意;A项召开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是对遵义会议召开时间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D项都是对遵义会议内容的表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故选B。
【点评】
8.【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解答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理解和识记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
9.【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浦东的开放,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带动了长江地区经济发展。
ACD三项都不是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不符合题意;
B项上海浦东是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根据题干所给时间“1990年”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上海浦东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发出了中国声音开始于”,1945年波茨坦会议召开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故A不符合题意。 1955年万隆会议时台湾当局仍然非法占据联合国的席位,故B不符合题意。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新中国开始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故C符合题意。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召开的会议,与联合国并无直接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11.【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时代,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封建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封建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12.【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如潮水舨涌出半岛。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建立阿拉伯帝国。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因此唐朝的时候,西亚出现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完成统一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选项C符合题意;
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公元前4世纪建立的,处在欧洲;奥斯曼土耳其是1299年建立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识别,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题干提供的信息不理解,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多积累基础知识,牢记基础知识。
13.【答案】A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英国”可知,该题主要体现的是英国的最高权力发生了转移,由国王转到贵族手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所以A项符合题意;
BD项都与美国有关,排除;
C项与法国大革命有关,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所给选项内容降低了做题的难度。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4.【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材料“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 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俩汽车”可知,福特汽车价格低廉,生产量大,其主要原因是福特发明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汽车的成本。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
15.【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共产党宣言》。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6.【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 A.彼得一世时期进一步强化农奴制是其统治“专制”的主要表现,故A错误。
B.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农奴制还处于强化阶段而不是“废除”,故B错误。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但是在在他统治时期,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发展的障碍,故C正确。
D.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统治,但与题干中的“启蒙的种子”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彼得一世改革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
17.【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和;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属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属于美国南北战争的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
18.【答案】A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会议是解决国际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与会各国若出于私心,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身利益或眼前利益,势必会给世界留下祸患,给人类带来灾难。巴黎和会、9国华盛顿会议能说明这一点。 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和一系列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体系。为解决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东方的华盛顿体系。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新体系。这一体系不能维持和平,因为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的相关史实是答题的关键。
19.【答案】A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所以“他”是列宁。
B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题意;
D:周恩来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有关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区分“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理解和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影响与发展等相关史实。
20.【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主要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诉求于世界贸易组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时间、经过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解析】【分析】(1)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所示的航线是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武帝时期,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2)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的事件中到达印度的是达伽马,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3)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这一事件开始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4)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反映的事件是三角贸易,中程活动主要是贩卖黑奴,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5)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丝绸之路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不是掠夺财富,后两幅幅图片反映的事件目的都是寻求和积累财富,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6)依据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片的事件在客观上都增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点评】
22.【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或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伯里克利;《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推恩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或加强了中央集权、便于皇帝收回权力管理地方等);法兰克王国;土地
(3)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4)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大会在雅典城邦的地位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图2漫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发展到顶峰;材料二反映的法律名称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3漫画体现了汉武帝采取的政治措施是推恩令;此项政策的作用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图4所示意的分封形式改革最初实行于法兰克王国;这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纽带是土地。
(3)依据材料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专制王权的不满。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1640年,……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一种崭新的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是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确立的;为实现材料五中的“全变”,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是此次探索中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确立的一项内容。
(4)依据材料六“(它)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六所述的事件是十月革命;证明它“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材料七中“站起来”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了让人民“富起来”,我党通过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个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点评】
23.【答案】题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论述:为反抗秦的秦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605年,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集数万民工,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54年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由以上六个事件,可以看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推动了历史向前
【解析】【分析】此题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为反抗秦的秦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605年,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集数万民工,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54年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由以上六个事件,可以看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点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