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1.1探索勾股定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1.1探索勾股定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7 16:41:18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1.1探索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邯郸月考)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5
2.(2020八下·哈尔滨期中)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则AB的长为(  )
A.5 B.25 C.6 D.
3.(2020八下·滨州月考)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6,则S1的值为(  )
A.7 B.8 C.9 D.10
4.(2020八下·新疆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5.(2020八上·奉化期末)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三角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三角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B.较小两个正三角重叠部分的面积
C.最大正三角形的面积
D.最大正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差
6.(2020八上·徐州期末)如图,设小方格的面积为1,则图中以格点为端点且长度为 的线段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7.(2019八上·民勤月考)如图,点A坐标为(3,0),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AB=5,则点B的坐标为(  )
A.(4,0) B.(0,4) C.(0,5) D.(0, )
8.(2019八上·新昌期中)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
A.2.2米 B.2.3米 C.2.4米 D.2.5米
二、填空题
9.(2020八下·邯郸月考)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6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   cm2。
10.(2020八下·鼎城期中)生活经验表明:靠墙摆放梯子时,若梯子底端离墙约为梯子长度的 时,则梯子比较稳定.现有一长度为9 m的梯子,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到达8.5 m高的墙头吗?   (填“能”或“不能”).
11.(2020八下·甘井子月考)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其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0 cm2和26 cm2,则正方形A的边长是   cm.
12.(2020八上·大丰期末)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
三、综合题
13.(2020八下·唐县期末)如图网格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B、C位置如图所示,在网格中确定点D,使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所有内角都相等。
(1)确定点D的位置,并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求出(1)中所画出的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14.(2020八下·西安月考)如图,△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CD=12,AC=20,BC=15,AE=AC,BF=BC,求EF的长.
15.(2019八下·来宾期末)如图,在△ABC中,AD⊥BC,AD=12,BD=16,CD=5.
求:
(1)△ABC的周长;
(2)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 ,
∵在Rt△ABC中,AB2=AC2+BC2= ,
∴AB2+AC2+BC2=10,
∴S阴影= ×10=5.
故答案为:D.
【分析】先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进而可将阴影部分的面积求出.
2.【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C=90°,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C2+BC2=AB2
∴S3+S2=S1
∵S3+S2+S1=16
∴2S1=16
∴S1=8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三个正方形面积的和为16,求出S1的答案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A. 若 a、b、c是△ABC的三边,但△ABC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则a2+b2不一定等于c2,故本选项错误;
B. 若 a、b、c是Rt△ABC的三边,但不确定哪条边为斜边,则a2+b2不一定等于c2,故本选项错误;
C. 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故本选项正确;
D. 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c2+b2=a2,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逐一判断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为b,
由勾股定理得:c2=a2+b2,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较小两个正三角形重叠部分的边长为:a+b-c,
则较小两个正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较小两个正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即等于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2=a2+b2,再根据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计算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
∴是直角边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如图所示,AB、CD、BE、DF的长都等于.
故答案为:C
【分析】是直角边长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据此画两条以个点为端点且长度为的线段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因为点A坐标为(3,0),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AB=5,
所以OB= =4 ,
所以点B的坐标为(0,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算出OB的长,再根据点的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点B的坐标.
8.【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
在Rt△ACB中,
∵∠ACB=90°,BC=0.7米,AC=2.4米,

在Rt△A'BD中,
∵∠A'BD=90°,A'D=2米,


∵BD>0,
∴BD=1.5米,
∴CD=BC+BD=0.7+1.5=2.2米
即小巷的宽度为2.2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如图,在Rt△ACB中,genuine勾股定理表示出AB2,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的长,进而根据CD=BC+BD算出答案.
9.【答案】36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如右图所示,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 ,
故答案为:36.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有, , ,等量代换即可求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10.【答案】不能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梯子底端离墙约为梯子长度的 ,且梯子的长度为9米,
∴梯子底端离墙约为梯子长度为9× =3米,
∴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 ,
∴梯子的顶端不能到达8.5米高的墙头.
故答案为:不能.
【分析】根据梯子的长度得到梯子距离墙面的距离,然后用勾股定理求出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后与8.5比较即可作出判断.
11.【答案】4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 =26, =10,∠EFG=90°,
根据勾股定理得:
∴正方形A的边长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已知两正方形的面积分别得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的平方,即可求出正方形A的面积.
12.【答案】8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斜边长AB= = =10米,
则少走(6+8-10)×2=8步路,
故答案为:8.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与直角边进行比较即可求得结果。
13.【答案】(1)解:如图所示
AB= = =DC
BC= =2 =AD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 ,所以
所以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四个内角相等。
(2)解:周长为(2 + )×2=6
面积为2 × =10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四边形的内角为直角,得到D点的位置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AB和BC的长度,根据周长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14.【答案】解:∵CD是高
∴∠CDB=∠BDC=90°
在Rt△ADC中,,
在Rt△BDC中,,
∵AE=AC=20,
∴DE=AE-AD=20-16=4,
∵BF=BC=15,
∴DF=BF-BD=15-9=6,
∴EF=DE+DF=4+6=10.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可知∠CDB=∠BDC=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BD的长,利用已知条件求出DE,DF的长,然后根据EF=DE+DF,即可求出EF的长。
15.【答案】(1)解:在Rt△ABD和Rt△ACD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AB2=AD2+BD2,AC2=AD2+CD2,
又AD=12,BD=16,CD=5,
∴AB=20,AC=13,
△ABC的周长=AB+AC+BC=AB+AC+BD+DC=20+13+16+5=54.
(2)解:∵AB=20,AC=13,BC=21,
AB2+AC2≠BC2,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 已知AD、BD、CD,在Rt△ABD和Rt△ACD中,分别由勾股定理求得AB和AC,BC=BD+DC长度可求,则△ABC的周长可求;
(2)先找出最大边,再求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
1 / 1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1.1探索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邯郸月考)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5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 ,
∵在Rt△ABC中,AB2=AC2+BC2= ,
∴AB2+AC2+BC2=10,
∴S阴影= ×10=5.
故答案为:D.
【分析】先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进而可将阴影部分的面积求出.
2.(2020八下·哈尔滨期中)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则AB的长为(  )
A.5 B.25 C.6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C=90°,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3.(2020八下·滨州月考)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6,则S1的值为(  )
A.7 B.8 C.9 D.10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C2+BC2=AB2
∴S3+S2=S1
∵S3+S2+S1=16
∴2S1=16
∴S1=8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三个正方形面积的和为16,求出S1的答案即可。
4.(2020八下·新疆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A. 若 a、b、c是△ABC的三边,但△ABC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则a2+b2不一定等于c2,故本选项错误;
B. 若 a、b、c是Rt△ABC的三边,但不确定哪条边为斜边,则a2+b2不一定等于c2,故本选项错误;
C. 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故本选项正确;
D. 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c2+b2=a2,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逐一判断即可.
5.(2020八上·奉化期末)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三角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三角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B.较小两个正三角重叠部分的面积
C.最大正三角形的面积
D.最大正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差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为b,
由勾股定理得:c2=a2+b2,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较小两个正三角形重叠部分的边长为:a+b-c,
则较小两个正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较小两个正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即等于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2=a2+b2,再根据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计算即可.
6.(2020八上·徐州期末)如图,设小方格的面积为1,则图中以格点为端点且长度为 的线段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
∴是直角边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如图所示,AB、CD、BE、DF的长都等于.
故答案为:C
【分析】是直角边长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据此画两条以个点为端点且长度为的线段即可.
7.(2019八上·民勤月考)如图,点A坐标为(3,0),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AB=5,则点B的坐标为(  )
A.(4,0) B.(0,4) C.(0,5) D.(0, )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因为点A坐标为(3,0),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AB=5,
所以OB= =4 ,
所以点B的坐标为(0,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算出OB的长,再根据点的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点B的坐标.
8.(2019八上·新昌期中)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
A.2.2米 B.2.3米 C.2.4米 D.2.5米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
在Rt△ACB中,
∵∠ACB=90°,BC=0.7米,AC=2.4米,

在Rt△A'BD中,
∵∠A'BD=90°,A'D=2米,


∵BD>0,
∴BD=1.5米,
∴CD=BC+BD=0.7+1.5=2.2米
即小巷的宽度为2.2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如图,在Rt△ACB中,genuine勾股定理表示出AB2,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的长,进而根据CD=BC+BD算出答案.
二、填空题
9.(2020八下·邯郸月考)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6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   cm2。
【答案】36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如右图所示,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 ,
故答案为:36.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有, , ,等量代换即可求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10.(2020八下·鼎城期中)生活经验表明:靠墙摆放梯子时,若梯子底端离墙约为梯子长度的 时,则梯子比较稳定.现有一长度为9 m的梯子,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到达8.5 m高的墙头吗?   (填“能”或“不能”).
【答案】不能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梯子底端离墙约为梯子长度的 ,且梯子的长度为9米,
∴梯子底端离墙约为梯子长度为9× =3米,
∴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 ,
∴梯子的顶端不能到达8.5米高的墙头.
故答案为:不能.
【分析】根据梯子的长度得到梯子距离墙面的距离,然后用勾股定理求出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后与8.5比较即可作出判断.
11.(2020八下·甘井子月考)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其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0 cm2和26 cm2,则正方形A的边长是   cm.
【答案】4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 =26, =10,∠EFG=90°,
根据勾股定理得:
∴正方形A的边长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已知两正方形的面积分别得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的平方,即可求出正方形A的面积.
12.(2020八上·大丰期末)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
【答案】8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斜边长AB= = =10米,
则少走(6+8-10)×2=8步路,
故答案为:8.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与直角边进行比较即可求得结果。
三、综合题
13.(2020八下·唐县期末)如图网格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B、C位置如图所示,在网格中确定点D,使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所有内角都相等。
(1)确定点D的位置,并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求出(1)中所画出的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1)解:如图所示
AB= = =DC
BC= =2 =AD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 ,所以
所以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四个内角相等。
(2)解:周长为(2 + )×2=6
面积为2 × =10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四边形的内角为直角,得到D点的位置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AB和BC的长度,根据周长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14.(2020八下·西安月考)如图,△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CD=12,AC=20,BC=15,AE=AC,BF=BC,求EF的长.
【答案】解:∵CD是高
∴∠CDB=∠BDC=90°
在Rt△ADC中,,
在Rt△BDC中,,
∵AE=AC=20,
∴DE=AE-AD=20-16=4,
∵BF=BC=15,
∴DF=BF-BD=15-9=6,
∴EF=DE+DF=4+6=10.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可知∠CDB=∠BDC=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BD的长,利用已知条件求出DE,DF的长,然后根据EF=DE+DF,即可求出EF的长。
15.(2019八下·来宾期末)如图,在△ABC中,AD⊥BC,AD=12,BD=16,CD=5.
求:
(1)△ABC的周长;
(2)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答案】(1)解:在Rt△ABD和Rt△ACD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AB2=AD2+BD2,AC2=AD2+CD2,
又AD=12,BD=16,CD=5,
∴AB=20,AC=13,
△ABC的周长=AB+AC+BC=AB+AC+BD+DC=20+13+16+5=54.
(2)解:∵AB=20,AC=13,BC=21,
AB2+AC2≠BC2,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 已知AD、BD、CD,在Rt△ABD和Rt△ACD中,分别由勾股定理求得AB和AC,BC=BD+DC长度可求,则△ABC的周长可求;
(2)先找出最大边,再求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