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结构
二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课程标准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知道拜占庭帝国的起源、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史实。
立足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保存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感受中世纪文化的繁荣。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理解并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课程导入
1、拜占庭帝国的形成
罗马
君士坦丁堡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帝国
395年
395年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
又叫拜占庭帝国,继续存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公元330年5月11日,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廷建立新都,命名为新罗马,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4世纪中期到公元13世纪初期时,君士坦丁堡是全欧洲规模最大且最为繁华的城市。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托莱索,他是查士丁一世的侄儿。查士丁一世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518年后,查士丁尼就协助叔父掌理政务,公元527年,他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从即位的那天起,就把重建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当作终生奋斗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东征西讨,打败波斯帝国,击溃汪达尔族,从哥特人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地中海再次成为罗马的内湖;大兴土木,建筑城堡、修道院和教堂。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一座。大兴土木及应付战争耗资巨大,导致税收加重,酿成许多地方叛乱,几乎推翻查士丁尼的统治。565年,查士丁尼去世,不久东罗马再度走向衰落。
知识链接:查士丁尼其人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拜占庭帝国的鼎盛
1)发展基础:
①位置优越: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接合部
②农业发达:埃及、叙利亚等地是农业发达的地区
③商业活跃:有这么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④社会比较稳定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拜占庭帝国的鼎盛
2)查士丁尼的统治措施
①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②武力征伐,把重建罗马帝国作为奋斗目标;
③完善法律,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等4部法律;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
查士丁尼为实现其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开始对外征伐。为消除西征的后顾之忧,532年,他不惜重金与东方的劲敌波斯萨珊王朝缔结和约。次年,查士丁尼派遣大将贝利萨留率大军远征北非,534年灭汪达尔王国,恢复了帝国在北非的行政统治。535年冬,贝利萨留继续率大军从北非渡海在西西里和意大利登陆,进攻东哥特王国。查士丁尼用了约20年的时间,最后于554年才消灭了意大利半岛上的东哥特王国。在征服意大利的同时,查士丁尼又乘西哥特王国内乱之机,派兵占领了西班牙东南部。
3、《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编纂目的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时间
529年起
3)内容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4、《罗马民法大全》及其影响
《查士丁尼法典》: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法理概要》: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新法典》: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1)组成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4、《罗马民法大全》及其影响
2)影响
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3)历史地位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1)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2)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入;
3)十字军东征,攻打帝国;
4)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①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相关史料:
在北方,阿拉伯帝国的兵锋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帝国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希腊火硝大破阿拉伯海军,使得阿拉伯人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②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③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十字军东侵(1096—1270)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8次,历时近200年。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视频:十字军东征
④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1453年
395年
476年
527年
7世纪
9世纪
14世纪初
罗马帝国分裂
(东西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继位
外族入侵
西罗马帝国灭亡
阿拉伯人入侵
奥斯曼土耳其入侵
帝国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1453年,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所灭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3、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1)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史料证实】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拿破仑法典》
B
2.【史料证实】《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 )
A.欧洲民法的基础 B.欧洲教育法的基础
C.欧洲刑法的基础 D.欧洲交通法的基础
A
3.【史料证实】《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下列历史人物对其汇编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屋大维 B.克洛维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D
4.【史料证实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东征 D.拜占庭帝国
D
5.【时空观念】位于欧亚交界的千年帝国文明灿烂辉煌。西方人认为它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这一“帝国”是 (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D
6.【唯物史观】《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 )
A.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B.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C.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
D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