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单元“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和“百家争鸣”,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本课内容涉及领域较多,又具有重要地位,特别需要厘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因此,我以“时局与时人”为主题,通过“时局之变”和“时人之策”两个板块,描摹出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特征。 (三)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为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初中中国通史七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初步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且本课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具有一定难度,更为考验教师的讲解能力。教师在讲述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知识结构的进一步整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化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时代与个人之间的关联。
教学目标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理解铁犁牛耕是生产力的重大飞跃;通过图文史料,了解诸侯纷争与华夏认同的相关内容。(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表格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及其共性,体会其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教学难点 百家争鸣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材料】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提问: 1.“不复梦见周公”反映出“时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包含孔子在内的“时人”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时局的变化与时人的应对之策。 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一、 时局之变 (一)经济发展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铁犁牛耕的推广,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呈现材料】 公作(指公田劳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指私田劳作),无所匿其力也。 ——(战国)《吕氏春秋·审分》 教师讲解:私田大量开垦,小家庭经营模式兴起,反映出生产关系的变革。 过渡:一方面,以农业进步为基础,社会进一步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教材p11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流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基础的巨大变革,原有的国家治理体系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因而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二)诸侯纷争 【呈现地图】 教师讲解:从数量减少和规模扩大两个方面说明诸侯国变化的特征。 【呈现材料】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庄王曰:“……,楚国折钩(注:刀剑)之喙(注:刃尖),足以为九鼎。” ——《史记·楚世家》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 ——(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 教师讲解: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政治权力逐渐下移,出现了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至“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现象。本质上反映出宗法分封秩序的瓦解。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形成了局部统一。历史的转向已经出现,中国走上了集中发展的道路,这从政治上趋向了一体化。 (三)华夏认同 【呈现地图】 教师讲解:(1)图例:长城,主要反映出中原各国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激烈,这也是民族交融的方式之一。(2)民族:北方少数民族数量减少,说明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进一步交融,华夏认同的程度不断加深。 【呈现材料】 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指中原)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史记·楚世家》 帝(注:指自己)高阳(注:颛顼,五帝之一,号高阳)之苗裔(注:指子孙后代)兮,朕(注:指自己)皇考(注:对亡父的尊称)曰伯庸。 ——(战国楚)屈原《离骚》 教师讲解:判别“华夏”的标准并非血缘,而是文化认同。“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逐渐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这从民族上趋向了一体化。 过渡:简要回顾,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课程导入部分的第一个问题:“时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铁犁牛耕和私田开垦实现了经济基础的变革,因此建立在旧有经济基础上的分封宗法秩序难以维系,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与此同时,民族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发展比较先进的“华夏”被周边的戎狄蛮夷所认同。面对这样的“时局”之变,当时的有为、有识之士又将探索何种新的国家治理模式呢? 通过图文材料,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巨大变革。 对比地图,思考诸侯国发生的变化。 分析文字史料,理解权力下移的实质是传统宗法分封秩序的崩溃。 阅读图表,归纳其中的变化及反映出来的趋向。 对比地图,思考图例与民族的变化。 分析文字史料,思考其反映出文化观念的转变。 以经济发展作为本课的逻辑起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提高学生阅读、对比历史地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史料选取注重故事性,且与教材贴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概括信息与规范表达的能力。 再次使用地图,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其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华夏认同观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化其对于历史连续性的认知。
二、 时人之策 (一)变法运动(政治家)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通过逻辑链条,阐明变法运动成为潮流的时代背景。 【呈现表格】 教师讲解:通过两个任务,分层讲解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商鞅变法逐渐摆脱了早期国家血缘对政治的影响,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成熟国家形态转变。 过渡:变法运动推动社会转型,转型时期,各国内外矛盾重重。在应对复杂矛盾的斗争中,人的智能和才干受到特殊重视,作为知识分子的士阶层异常活跃,他们彼此论战辩驳,各自提出了关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思想家) 【呈现表格】 教师讲解:借助表格内容,讲解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呈现材料】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教师讲解:诸子百家,都是为了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之所以称其为争鸣,是因为各个学派对社会、政治和人生主张不同;而百家争鸣不仅仅在于“争”,更重要的是在争的基础上 “共鸣”。诸子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即直面现实的苦难,探寻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重建,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百家争鸣成为了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它所蕴含的这种对天下治理的关怀,也为后世知识分子群体所继承。 通过逻辑示意图,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结合历史地图,知道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完成表格,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可以解决的时代问题。 了解诸子百家的主张,理解“争鸣”与“共鸣”的辩证关系。 强调历史学习中的逻辑思维,带动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其形成正确认知。 通过任务设置,增加学生参与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国家形态转变的高度思考问题,深化学生历史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时代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小结 【呈现示意图】 教师讲解:经济发展使得政治上旧有的分封宗法秩序走向解体,诸侯纷争即是其表现;与此同时,华夏认同观念在民族交融中得到强化。国家治理需要探索新的模式,政治家和思想家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方案。一方面,百家争鸣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新的社会秩序蓝图;另一方面,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宏观来看,这反映出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而上层建筑的变革,本质上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早期国家的治理体系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所维系的贵族等级秩序逐渐崩塌;新的国家治理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尝试,早期国家形态转变为成熟国家形态,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回顾本课所学,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认知。 从唯物史观的层面对本课内容作一总结,有助于强化本课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形态转变的重要历史意义。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课设计了主题式结构,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教学目标,以期达到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效果。但本课材料提供相对较少,以表格呈现基本知识的方式相对枯燥;同时以讲述为主,对学生吸引力有限,部分内容可以体现新课程标准之下的教学要求,总体上仍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