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本次辛亥革命的教学活动依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为导向,以《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本为教学基础,以比较分析的方式贯穿整个课件设计当中,以“革命”与“改良”作为整节课的历史线索,将本节课划分为“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自救’or‘自毁’?”、“一次爆炸,武昌起义:‘偶然’or‘必然’?”、“走向共和,成果旁落:‘合理’or‘失当’?”、“民国以后,回看辛亥:‘成功’or‘失败’?”四个板块,通过每个板块的提问以及层层史料的分析和史实的讲解,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分析、探究辛亥革命中存在的对立冲突,让学生在多重对立思考的过程中,了解清末新政失败的必然性、武昌起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袁世凯获取革命果实的客观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成败经验总结。此次课堂设计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通过获得的史料信息和自己的所学知识进行判定,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程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等子目向学生讲授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学生对于辛亥革命重要史实、关键人物已经形成了初步了解。同时,在课本之外,近几年多部有关辛亥革命的电影、纪录片等影视资料为学生充实对于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了解奠定基础。在此铺垫之下,高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能够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的分析、辨别能力,在更广的维度上了解辛亥革命的深刻内涵,跳出初中的知识局限,更全面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的起始全过程,更清晰地辨别矛盾对立的史实材料,更客观了解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双重性。而非仅仅从绝对成功的角度忽略辛亥革命弊端,从绝对“坏人化”的角度看待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通过史料、图像辨析和史实的增添,高一的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丰富对于辛亥革命的了解和认识。教材分析第十九课《辛亥革命》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一课,它上承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下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成为从晚清危机到灭亡再到北洋军阀时期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过渡时期。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课本上从三个要点对辛亥革命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其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这一板块较初中课本而言增添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特别说明了“皇族内阁”的出现。尽管清末新政促进了社会现代化进程,但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以及“皇族内阁”的欺骗性已经证明改良这一条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在第一子目介绍了孙中山早期的革命行动,包含组织建设基础、思想建设基础(三民主义,了解其重要思想内核和自身局限性)、早期革命实践(黄花岗起义),通过展现孙中山及同盟会等多方准备,让学生意识到革命是大势所趋。第一子目从大背景上,展现出20c初期“革命”和“改良”之间的对抗与斗争,明确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的必然性和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其二是“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清晰展现武昌起义的基本史实,明确起义爆发的起因(四川保路运动,经济、思想、阶级、组织准备)、过程和结果。但同时,也需要了解到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合力作用的结果,认识到武昌起义的革命派中复杂、分散的组成成分和武昌起义的局限性,便于解释后续武昌起义后各个派别的争夺,革命派内部的分裂,以及北洋军阀时期分裂割据形势形成的历史原因。同时,改变学生对于袁世凯“获取”而非“窃取”革命成果中认识,认识到在列强、立宪派、自身实力的合力促使下袁世凯掌权的合理性。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此知识点和初中历史授课有一定重叠,但是需要让学生了解《约法》的进步性和“因人设法”的局限性。其三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个子目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意义、局限性和经验教训。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介绍了辛亥革命对于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内涵。但同时应当了解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它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缺乏统一坚固的革命领导,没有真正发动人民群众等等。为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继承发展孙中山革命遗产,顺利推进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的历史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能通过图像/漫画史料和文字史料分析清政府推行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前的社会背景(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通过史料阅读、分析,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同时,通过三民主义的不同观点的史料展现,让学生对比分析,理解到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的指导意义和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中存在的局限。(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通过文字、图片、时间轴、历史地图等资料,了解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同盟会、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内容,通过史料对比分析,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展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无私奉献,爱国救亡的大无畏精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能通过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条款,从客观角度认识《临时约法》在当时中国伟大历史意义和缺漏之处。同时,能通过阅读史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民国的建立、清帝逊位、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的合理性,通过南北双方实力、势力对照展现民国建立之初各方博弈的过程,展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通过文学作品、伟大领袖毛泽东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总结等史料引领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接替孙中山的革命遗志,发动人民群众的策略方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政治博弈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问题探究法。将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板书设计
第19课 辛亥革命改良v.s.革命 清末新政——自毁灭亡革命起义 经济 思想 组织——同盟会 “三民主义”(积极性+局限性) 革命实践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民国建立武昌起义背景: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原因:偶然性+必然性民国初创:1912年1月1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成果旁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因人设法回看辛亥成败积极性:政治、经济、思想、风俗局限性:革命纲领、政党、群众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多张漫画的形式,与学生互动,讲述漫画内容,带领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习到的在19c末,清王朝面临的内忧外患。 1、看图说话,回顾上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了解革命和改良之争的历史背景。 通过图像生动形象,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兴趣,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一、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自救”or“自毁”? 用两段史料分别说明当时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良立宪的道路和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自下而上的革命共和的道路。作出情景假设,(提问)“假如你是当时以为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你会选择如何挽救中国的危机?”引出革命和改良的辩论。言之有理即可,说明改良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以更小的损失换来新生,但是革命能够通过暴力方式为新中国带来带来彻底的改变。在当时的中国正存在着对于这两条破局方法的探索。引出清末新政的探索道路和措施。2、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四个方面展示清末新政施行的措施,并带领学生总结出这思想措施带来的结果,肯定清末新政的进步性。(提问)“通过材料对比,你发现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之间有什么关联和变化呢?”以《奏定学堂章程》为例讲述教育上的深度变革,引发学生自发进行材料对比分析。通过两个材料讲授清末预备立宪的契机。通过时间轴的形式讲授预备立宪的过程、指导方针、立宪派的代表和最终形成的“皇族内阁”,突出清朝预备立宪的“欺骗性”,使部分立宪派对清政府彻底失望转向革命。让学生思考清末改良是“自毁”还是“自救”。引出下段材料。3、通过两则材料指明清末新政培养了它的对立阶级,即新式知识分子、新军、民族资产阶级。它们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说明清末新政失败的必然性,尽管清末新政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自救”的性质,但是改革未能根本改变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反而导致它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最终自取灭亡。引出孙中山对于清朝的评价,新的阶级拿起武器开始革命。 思考“改良”和“革命”两条道路的可行性。2、理解清明新政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突出清末新政自我毁灭的事实和其失败的必然。3、明白清王朝自取灭亡的缘由,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政治背景和阶级背景。 1、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改良和革命的有确定,转变“革命优于改良”的刻板印象。2、通过客观的角度展现清末新政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通过时间轴树立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念。3、通过多重史料展现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清朝灭亡的必然性和革命爆发的必要性。在史料当中初步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认识。
二、一次爆炸,武昌起义:“偶然”or“必然” 1、除了自上而下的清末改良运动外,以孙中山为首的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下去。通过史料、图表等工具,讲授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派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革命早期实践,说明革命条件日渐成熟,革命形势愈演愈烈。通过文字材料分析讲解三民主义的内涵,通过各方对于三民主义的评价,总结三民主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讲授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及绝佳的契机——四川保路运动。再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以图片的形式,介绍回顾当时清朝预备立宪失败、民变频繁等内容,呈现武昌起义爆发的绝佳时机。引出两段对于辛亥革命“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论的史料,思考“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历史的偶然性还是必然性?”,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回答的形式罗列补充出所讲授到的多点原因,和学生一起进行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分类。说明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和偶然交织的结果。3、通过历史地图、表格、史料等分析,展现武昌起义内部革命派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和妥协性。呼应前面所讲授的部分“立宪派”投入革命的事实,为后文革命派内部松散分裂,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埋下伏笔,也预告辛亥革命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政党结构的松散。 1、分析解读材料,了解武昌起义爆发前的准备基础,明确辨析三民主义的利弊,初步解释三民主义思想缺陷和辛亥革命失败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2、思考武昌起义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小组探讨,自主总结武昌起义的重要原因,通过与老师的协同作业,深入了解武昌起义的必然和偶然。3、带着问题观察图片,分析史料、表格等材料,思考“武昌起义时期革命派组成特点”。 1、通过史料分析和教师引导,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重要革命党人的描写介绍及革命努力,让学生感悟革命者的家国情怀。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能力与已学知识掌握能力。3、借助史料进行问题分析解读,了解历史背后复杂的历史妥协和各个势力之间的暂时性妥协和矛盾争端。
三、走向共和,成果旁落:“合理”or“失当”? 1、介绍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讲授孙中山、袁世凯南北议和之间各方势力的调和连接与较为复杂的党派争端与妥协。讲授清帝逊位为中国版“光荣革命”的含义与意义。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通过史料分析对比当时孙中山主持的南京临时政府所面临的困境和袁世凯背后各方势力(立宪派、列强、自身北洋军阀政治资本)的支持,在当时的历史情景下分析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的合理性。2、讲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款及其所反映除的进步思想。结合当时袁世凯获取革命果实的历史背景思考《临时约法》中存在的缺陷——因人设法。 1、解读史料,分析对比南北双方实力差距,在当时历史情景中理解袁世凯执政的合理性。2、从原始文献解读了解《临时约法》的双重性。 1、借助史料分析和问题解读,看到历史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从历史经历者而非后世旁观者的角度进一步深入分析历史事件,转变袁“窃取”革命果实的看法。客观认识袁世凯其人,改变历史人物“脸谱化”认知。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四、民国以后,回看辛亥:“成功”or“失败”? 通过图片展示和对比,以旗帜的转变和风俗文化的变迁为代表,比较清政府,(提问)中华民国究竟“新”在哪里。强调“五色旗”中的民族和解、民族团结的重要内涵。引出这种“新”在政治、经济、社会风俗、思想方面的体现。通过文学作品和毛泽东的评价及前文所提及的内容,总结辛亥革命自身的局限性。回顾第二子目,指出三民主义的缺陷性,说明三民主义作为纲领不够科学,在这样的革命纲领领导下的革命党无法获得真正的胜利,无法发动人民群众,无法真正解决中国根本的社会矛盾。同时,革命派内部存在派系纷争,同盟会内部组织松散,这样的政党无法真正领导中国革命。因此孙中山说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鼓励。历史呼唤一个组织严密、具有科学性的革命纲领、贴近人民群众,拥有自独立军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中国共产党接替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交接棒,顺利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迁看到中华民国“焕然一新”的现象。听老师讲授,进行图片对比,理解辛亥革命中的积极意义。2、根据老师讲授,结合材料,回顾之前所学,认识到辛亥革命在革命纲领、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性。 1、培养学生分析图片材料的能力,深化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从其意义上理解其自身的“成功”。2、与前面子目有关内容相呼应,升华学生历史认识,理解辛亥革命局限性所在,总结感悟历史经验。初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关键因素。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清末新政、武昌起义、创立民国和辛亥革命之意义等四方面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我们不仅要对辛亥革命的客观史实了解记忆,同时我们也应当从双重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中的优缺点。历史证明了清末新政的失败,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历史进步性和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武昌起义的爆发固然有偶然因素,比如十月的那一次偶然爆炸促使了起义的产生,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起义自身充实的前期准备是它能够成功的关键。再说到民国建立,袁世凯获得革命结果,我们应当思考,这真的是袁世凯“窃取”的吗?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袁世凯获得革命成果是多方势力妥协助力的结果,可以说这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是一场政治妥协、和平解决的美谈。我们从后人的视角再回顾辛亥革命,从复杂的历史故事当中挖掘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我们方能在历史中进步。 跟着老师讲授总结反思前面所写子目,回答各个小标题的问题。回顾所学,感悟思考。 总结回顾,深化认识
教学反思
在此次教学设计当中,笔者关注到在辛亥革命前期、过程中和后期历史史实存在的双重性,这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去向学生展示历史分析时的多重性的方法。从对多个问题的双重性的探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复杂性。通过历史地图、时间轴、图像史料、文字史料等多重方式,锻炼学生自我挖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立的情景中,让学生进入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段,从“经历者”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沉浸式感悟当时所处历史环境下,分析对比改良和革命两条道路,理解清末新政失败的必然性、辛亥革命的必要性、袁世凯执政的合理性。在此过程中,穿插三民主义、同盟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重要知识点,感悟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渗透革命者的伟大革命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五项历史核心观念。 作为新手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着手进行一整节课的设计以及课件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我仔细学习大量优质课件和教学设计以及优质课实录,学习总结其中的优秀成果和经验。但是,在补充课本中的历史信息和打薄课本内容,划分教学重点的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不彻底,同时还存在一定重难点展现不清晰的问题。在教学道路上,我会不断学习、积累、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向成为优秀的历史老师不断前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