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从大概念视角入手结合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课程材料中提取与前后课时关联的课程大概念。以大概念为抓手对,可以帮助学生对看似松散的学科知识有更系统地掌握。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改进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同时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以一种灵活的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是中国近代所经历的外国侵略与中国为救亡图存取得民族胜利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从第五单元所讲述的改良到第六单元的改革,可以看到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路上的探索与发展。所以,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亡图存”这一大概念为抓手,设计第 19 课辛亥革命,在讲述史实的同时,与同时期中国近代面临的列强侵略交织发展,为后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发展铺叙了背景。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从本课内容框架的编排上看,第19课《辛亥革命》主要包括三个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各子目之间遵循时空观念和历史逻辑展开,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本课与该单元下一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按照时间线索展开,分别讲述了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求得民族独立而在政治历史、思想文化上所做出的努力和从改良到改革的发展。本课题所在单元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从单元来看,本单元前承接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后接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趋势,在中国近代革命发展以及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性意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已对辛亥革命的经过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历史人物孙中山,能简单陈述相关的基本史实。当然,由于初中对于这一时期基本史实的学习较为分散,对于各个运动之间的联系了解较少,学生对于这一段历史的了解相对碎片化。学生的能力水平:高一的学生对于这一时期基本史实有所了解,能够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但是其史料解读和历史解释能力较弱,唯物史观仍在形成过程中。授课过程中可关注通过史料研读的模式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史料研读、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唯物史观的形成。学生的心理特征: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再结合初中以来的一定程度上对于历史学科的轻视,使历史学习的主动性较差,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可能更易生出疲于应付的想法,从而不利于历史学习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后期的历史学习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课堂上可通过营造历史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历史地图和补充表格,能感知辛亥革命爆发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和阶段特征,梳理武昌起义的发展历程,理解此时期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能从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和照片中读取信息,进行史料的辨析,深入探究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史实,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原则及内容形成较客观全面的历史叙述。(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能从革命爆发到革命果实被窃取的相关史实中进一步理解革命的艰难性、复杂性与长期性,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与勇气,提升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发生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9课 辛亥革命封建统治阶级的第二次尝试:清末立宪→失败新的方向:(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革命史”这句话。问题设计: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中国近代各阶级为挽救中国所作出的不同努力: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洋务运动等了解此前中国人民的革命,顺势进入封建统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 1.回忆、思考清末内忧外患局势中,社会各阶级为了拯救民族所做出的努力 在开篇引出革命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以大问题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主题
一、封建统治阶级的第二次尝试:清末立宪 通过图片史料,教师讲述二十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危局和有识之士的觉醒原因。2.用图片和文字史料讲述清末立宪的原因与准备。通过课本内容结合表格了解清末立宪的基本内容与局限。 回忆思考二十世纪初日俄战争的基本史实。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二、新的方向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这一时期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问题设计:从《喻言》漫画能获取什么信息?画家发表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文字史料,以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为形势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问题设计:请同学们根据孙中山先生1905年为《民报》所作的发刊词,小组讨论,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通过历史地图和文字材料阐释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通过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和性质。明确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解读史料,提取信息回答问题。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漫画史料的能力和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比阅读材料3和材料4,小组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和局限思考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对比解读史料,感悟、思考,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学会辩证评价历史事件,做出历史评价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教学反思
首先,本课期望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根据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本课虽时间跨度不大,但史实内容极为丰富。既有想要自救但最终失败的清末新政,又有民族资产阶级做出的革命努力。如何更好地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本课讲清楚、讲透彻,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取舍,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重点,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同时,也要关注问题的难度和质量。部分地方问题难度难以把控,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反馈进行逐步拆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同时教师的讲述更多。大概念教学需要学生参与探究,但所探究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大问题,对此,教师的预设应该是开放的,学生的生成也是多元的,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综合思维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本课重视材料的解读和分析。正如赵亚夫先生所说:“基于史料的教学是历史教学的特质。”本课重视史料,通过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有意识的强化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在史料的选择上,考虑到本单元主要设计的是中国近代史的部分,教师在立足于课本常见史料外,引入清末奏折、漫画实物等不同类型史料,更好地构建历史情景、辅助教学。在史料的解读中,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史料解读的能力。让学生将唯物史观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能够能够从历史中吸取到经验教训。但是,在史料的选择上仍需要更加谨慎,同时史料的篇幅裁剪也需要更加关注。课时有限,教学节奏也需要把握,史料篇幅过长,不利于学生仔细分析史料。改进的策略是,删简篇幅过长的史料,留其精华,其次是选择更为经典、更具典型性易握重点的史料。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