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质量评估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 )
A.生长 B.呼吸
C.蒸腾作用 D.储存在植物体内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
A.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
B.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提高降雨量
D.使植物有效地散热,避免被高温灼伤
3.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影响大豆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是(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空气
4.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是上表皮 B.a 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是下表皮 D.b 能进行光合作用
5.根尖中生长最快、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等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伸长区、成熟区 B.分生区、伸长区
C.分生区、成熟区 D.根冠、成熟区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可降低叶面温度
B.蒸腾作用可促使根吸水
C.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蒸腾作用可减弱呼吸作用
7.西西在翻阅《本草纲目》时,了解到无花果具有“止泄痢,治各种痔、咽喉痛”等药用价值。随后查阅资料找出其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依据特征可判断无花果属于( )
A.苔藓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蕨类植物
8.养花种草需要施肥,植物体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
A.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硼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
C.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磷无机盐
D.含磷无机盐、含钙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
9.下列能发育成胚的是( )
A.受精卵 B.胚珠 C.卵细胞 D.子房
10.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结构,由顶端依次(由下向上)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11.桃花中能发育成果实的是( )
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柱
12.单子叶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列哪一组植物全都是单子叶植物( )
A.大豆、花生、白菜 B.水稻、玉米、甘蔗
C.大葱、香蕉、龙眼 D.萝卜、竹、蒜
13.“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可以( )
A.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B.降低噪音、调节气候
C.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D.过滤尘土、净化空气
14.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中压榨出来的?( )
A.种皮 B.子叶 C.胚根 D.胚芽
15.在玉米种子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A.胚芽 B.子叶 C.胚乳 D.果皮和种皮
16.近年来云南阳光玫瑰葡萄走俏市场,其果肉含糖量高、有玫瑰香味,深受人们欢迎,就是价格不太亲民。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它特别甜的原因是( )
A.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B.云量少,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耗费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17.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B.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
D.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18.下图,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 )
A.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光合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呼吸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光合作用
19.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B.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
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20.与下图中的实验装置相符合的是( )
A.甲验证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丙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丁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实验探究题
21.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 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使叶片含有的客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话,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列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
三、综合题
22.小明在阳台角落里发现了一盆“奇怪”的植物,植株叶片大大的,背面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并有褐色小颗粒从中散落出来。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植物属于 植物。适合生活在 环境中。
(2)散落的褐色小颗粒是 ,它们是该植物的 细胞。
2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在脱贫攻坚收关之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了2020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59个,凉山有4个上榜(如图)。现代农业园区具有绿色生态、科技智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别是在改变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凉山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产业支撑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4个现代农业园区都是人工生态系统,能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2)桑、青花椒、苹果、高山蔬菜等属于 (选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 环节。
(3)金阳的青花椒、盐源的苹果都能开花结果,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着,青花椒和苹果都属于 (选填“裸子”、“被子”)植物。
(4)昭觉县蔬菜在大棚种植中使用了地膜技术,该技术能保持蔬菜生长所需要的 (答出一点即可),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避免幼苗被冻伤,从而提高其产量。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 (答出一点即可)。
(5)为了能提高盐源苹果的品质,研究人员用优良品种的枝作接穗接在砧木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是 (选填“嫁接”、“扦插”),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6)昭觉的肉牛是通过西门塔尔牛与黄牛杂交,选出的乳、肉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牛。这种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牛的 (选填“繁殖方式”、“基因组合”)。
(7)凉山州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了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绿色家园。为什么 (说出一点理由即可)。
(8)当发生虫害时,一般不会导致园区生态系统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如果发生森林火灾,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的破坏,请你帮助园区经营者设计一条科学、简洁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 (合理即可)
四、读图理解题
24.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①代表的气体为 ,该生理活动的公式是: 。
(2)[A]代表的细胞器为 ,该处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作用。
(3)绿色植物体中①和②的生理活动在维持全球大气的 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0%以上,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用于蒸腾作用,但这不是一种浪费,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有效地帮助植物体散热。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蒸腾作用不能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向上的运输,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植物被高温灼伤,D正确.
故选:A.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能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分析解答.
3.【答案】C
【解析】【解答】我们知道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由此可以看出阳光并不在种子萌发外界条件之内。
故答案为:C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4.【答案】B
【解析】【解答】甲中气孔的数量明显少于乙,说明甲是上表皮,乙是下表皮。a是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是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C、D三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5.【答案】A
【解析】【解答】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细胞已经开始出现细胞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根尖中生长最快、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等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伸长区、成熟区.
故选:A.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6.【答案】D
【解析】【解答】A、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可降低叶面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A不符合题意;
BC、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促使根吸水,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运输.BC不符合题意;
D、呼吸作用主要受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的影响,蒸腾作用不会减弱呼吸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是运输水分的动力.
②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7.【答案】B
【解析】【解答】裸子植物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种子有种皮包被,无花果并不是没有果,而是它的花朵在内部的子房里我们看不见。形成果实后子房就是果实珠被形成种皮。故无花果是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孢
子
植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种
子
植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8.【答案】C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和含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答案为:C。
【分析】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 举例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促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植株易倒伏 草木灰
9.【答案】A
【解析】【解答】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能发育成胚的是受精卵。
故答案为:A
【分析】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发育成植物的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皮是珠被发育而成,胚是受精卵发育而成.
10.【答案】B
【解析】【解答】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1、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2、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4、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1.【答案】C
【解析】【解答】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由图可知,发育成果实的是子房。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12.【答案】B
【解析】【解答】A、大豆、花生、白菜都属于双子叶植物,A不符合题意;
B、水稻、玉米、甘蔗都属于单子叶植物,B符合题意;
C、大葱属于单子叶植物,香蕉、龙眼属于双子叶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萝卜属于双子叶植物,竹、蒜属于单子叶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双子叶植物,例如大豆,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例如玉米.
13.【答案】A
【解析】【解答】“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因此事天然的“蓄水池”.
14.【答案】B
【解析】【解答】解: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其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中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脂肪.因此,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压榨出来的.
故选:B.
【分析】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玉米种子由种皮和果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贮存养料的结构;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和果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其中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单子叶植物种子(如图玉米)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胚乳(部分种子含有,用于储存营养物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16.【答案】C
【解析】【解答】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除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外,还受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云南阳光玫瑰葡萄走俏市场,其果肉含糖量高、有玫瑰香味,是因为云南的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云南的夜间温度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提高了葡萄的甜度。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7.【答案】A
【解析】【分析】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其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其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图示中,菜豆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③是胚芽、④是子叶、⑤是种皮;玉米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③是胚芽、④子叶、⑤种皮和果皮、⑥是胚乳。
A、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是二者的区别,B符合题意;
B、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A不符合题意;
C、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⑥胚乳不是③胚芽,C不符合题意;
D、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⑤种皮和果皮不是胚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植物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特点,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到二者的异同。
18.【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是光合作用,因此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因此乙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Ⅰ是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19.【答案】D
【解析】【解答】A、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A正确;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试管与灯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少,说明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植物产生的气泡数成反比;B正确;
C、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C正确;
D、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分析】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
20.【答案】D
【解析】【解答】A、 图甲中①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甲是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而不是验证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所以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符合 ,A不符合题意;
B、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花盆中的土壤也能蒸发出水分,因此乙不可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因为不能排除土壤水分的蒸发,所以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符合,B不符合题意;
C、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装置内缺氧使燃烧的蜡烛熄灭,因此丙可以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是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符合 ,C不符合题意;
D、 图丙中AB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丁可以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之一,因此与图中的实验装置相符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21.【答案】(1)黑暗处
(2)二氧化碳
(3)隔水加热
(4)乙、丙
(5)光合作用
(6)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解:(1)在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中,为了防止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需要对植株进行饥饿处理,即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据图可知,甲、乙两组实验中,唯一的不同是:甲组中小烧杯内为50毫升清水、乙组中小烧杯内为5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而清水不能将二氧化碳吸收完,故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甲、乙两组实验变量为二氧化碳;
(3)在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中,为了能够较快的使叶片的绿色褪去,常使用酒精隔水加热的方法来实现;
(4)通过对图示甲、乙、丙装置的分析可知,甲组为对照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乙、丙两组为实验组,分别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来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使光合作用的原料缺失,阻止光合作用的进行;故只有甲组有淀粉产生,滴加碘液后,叶片能够变成蓝色,而乙、丙两组没有淀粉产生,叶片不会变蓝;
(5)植物体吸收的水分90%以上都用于蒸腾作用,剩余的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之需要;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水分;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甲、乙、丙三组植株在光下一段时间后,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均相同,甲能进行光合作用;乙、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6)由于温室大棚属于封闭的空间,为了提高植物体有机物的产量,需要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需要适当增加温室里的二氧化碳,确保光合作用原料的充足;
故答案为:(1)黑暗处;(2)二氧化碳;(3)隔水加热;(4)乙、丙;(5)光合作用;(6)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知识解题,在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将新鲜的叶片剪下,放于酒精中的目的是为了褪去叶片的绿色;碘液遇到淀粉会变成蓝色。
22.【答案】(1)蕨类;潮湿
(2)孢子;生殖
【解析】【解答】(1)根据其叶片下表面边缘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并有许多褐色小颗粒从中散落出来,可以知道该植物属于蕨类植物。适合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2)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片的下表面着生有隆起的孢子囊,孢子囊里有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的孢子呈棕色或褐色,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发芽能力,但发芽力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
23.【答案】(1)人(人的作用)
(2)生产者;起始(第一)
(3)被子
(4)温度、湿度;合理密植
(5)嫁接;能保持(亲本、植株的)优良性状
(6)基因组合
(7)生态旅游,增加经济效益
(8)自动调节;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解析】【解答】(1)人工生态系统,是指经过人类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它决定于人类活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良性循环。对于人工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则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开发、改造上。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桑、青花椒、苹果、高山蔬菜是绿色植物,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因此,桑、青花椒、苹果、高山蔬菜等在食物链中处于起始环节。
(3)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结合题意,可知青花椒和苹果都属于被子植物。
(4)在大棚播种后,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湿度,促进种子的萌发,能够促进提早出苗。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时,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是往温室中注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在温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产生二氧化碳等。
此外,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套种)等也能充分利用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因此,研究人员用优良品种的枝作接穗接在砧木上的技术是嫁接技术。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
(6)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昭觉的肉牛的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牛的基因组合。
(7)现代农业园区具有绿色生态、科技智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加适宜人居生活,故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开展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8)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当发生虫害时,一般不会导致园区生态系统的破坏,这说明园区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9)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故森林防火工作重于泰山。森林防火工作宣传标语: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护我家,防火靠大家;防火驻心田,绿色满人间;一片责任心,可保万亩林;绿水青山,国泰民安,护林防火,责任你我等等。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4.【答案】(1)光合;氧气;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线粒体;呼吸
(3)碳-氧
【解析】【解答】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该生理活动的公式是: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2)A吸收①氧气,释放②二氧化碳,代表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体中①和②的生理活动在维持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