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3:2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如上所述,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关键在于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课标要求中有四个学习要点,其中“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基本史实,可以通过阅读史料和数据掌握相关知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发挥的重要作用,但“中流砥柱”的解释较为困难,因此既需要说明“中流砥柱”的具体含义,还需要掌握中国共产党在组织抗战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来理解“中流砥柱”的表现形式;“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注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来分析抗战胜利对于个人、民族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本课为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课时,在结构上既承接第一课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阐释全面抗战的历史进程,又为第三课时“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本课分为四个部分:“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介绍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东方主战场”论述了抗日战争的世界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论述了争取抗战最终胜利的经过,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由于本课内容繁多,只按照时间顺序介绍抗战经过难以突出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地位,因此从党在思想领域上的卓越贡献入手,以《论持久战》作为本课线索,将教材重新整合为其提出的背景、实践和影响三方面的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理清抗日战争的过程,又有利于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中流砥柱的地位。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在心理特点上,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已经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在已知方面,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抗日战争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未知方面,学生对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地位没有形成深刻认识,需要更多的史料来引导学生探究。因此在教学策略上,可以以毛泽东《论持久战》作为线索串联起四个子目,并重新整合为三个环节,从而使线索更加明晰,学生也可以通过感悟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价值,理解党在抗战中中流砥柱的地位。
教学目标
史料实证:能够利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将《论持久战》文本与抗战相关史实相比照,结合表格、视频多种材料,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从史实中提炼出“中流砥柱”的认识;历史解释:能够在史料和史实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概念解读,对“中流砥柱”的地位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全民族抗战的学习认识到精诚团结、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值得传承的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抗日战争的世界地位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材料]:[教师提问]:结合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所学回答①此时的中国抗战存在什么问题?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过渡]:在战争中群龙无首的中国民众,中国共产党承担起组织他们的重任。那么党在抗战中具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本节课就从《论持久战》的文本和抗战的实践中一探究竟。 [学生回答]:民众处于无组织状态;需要放手发动群众 运用《论持久战》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共产党团结民众的迫切性,导入课堂。
一、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139-140页,完成表格,思考《论持久战》提出的背景。[教师过渡]:正面战场的失败引发了后方人民对战争前景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呈现材料]:[教师提问]:①以上言论体现了哪些思想②尝试总结两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学生回答]: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学生回答]:(1)必亡论和速胜论。(2)必亡论背景: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速胜论背景:左倾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引导学生理解战局上的劣势是《论持久战》产生的背景。分析“速胜论”、“必亡论”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种错误的抗战理论是《论持久战》产生的直接原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二、东等不才,剑屡俱奋 [呈现材料]:[教师过渡]:为了驳斥错误观点,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期6天的《论持久战》演讲,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总方针。为什么说“持久战”的战略是正确的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就结合抗日战争的实践,分析其所具有的四个特性。 无 介绍《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和持久战的概念
战争的过程究竟要怎样——预见性[呈现材料]:[教师讲解]:毛泽东的“三阶段论”成功预测了抗战史实[教师提问]:以上内容体现了《论持久战》怎样的特点?[教师总结]:毛泽东根据现实情况,辩证全面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并依此科学地预测了局势发展的大方向,增强了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学生回答]:体现出毛泽东看待问题的预见性 阅读《论持久战》的文本,结合时间轴和照片所体现的抗日实践,理解《论持久战》是对战争的正确判断,具有预见性和辩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怎样进行持久战——指导性[呈现材料]:[教师过渡]:在如何进行持久战上,毛泽东提出了两种积极防御的战争形式——游击战和运动战。从193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开辟根据地,采取各种游击战术,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呈现材料]:[教师提问]:①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②两则材料可以佐证《论持久战》有怎样的特点呢?[呈现材料]:[教师提问]:在《论持久战》中,其“三个阶段”理论和游击战术在军民实践中证实了《论持久战》所具有的预见性和指导性。那么结合材料,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1)国民党向共产党学习游击战术。(2)起到了对抗战战术的指导作用,具有指导性和科学性[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依据科学推断,遵循科学战术,从思想上带领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起到了领导抗战的作用。 结合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游击战的内容通过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为对象来认识游击战的巨大价值,说明《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指导性,从而体现中流砥柱的地位。在每一环节的最后,通过将《论持久战》、抗战史实与后人著述相对应,从而用《论持久战》的特性来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某一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怎样争取最后胜利——人民性[呈现材料]:[教师提问]:①概括双方持久战思想的异同;②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呈现材料]:[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142页,结合图片,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大联合”做了哪些努力?[教师总结]:《论持久战》中把团结军民作为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体现出民众是抗战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因此我们认为《论持久战》具有人民性。[呈现材料]:[教师过渡]: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 “人民大联合”思想在党的实践中证实了《论持久战》所具有的人民性。那么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在材料中提炼关键词,概括其作用。 [学生回答]:对人民的重要性认识不一。根本原因是两个政党的路线和理念不同[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依据照片描述行为[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起到了组织抗战的作用。 对比国共双方在人民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以此理解双方在抗日战争中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
怎样争取最后胜利——国际性[呈现材料]:[教师提问]:两人在对国际援助的态度上有什么相同点吗?[呈现材料]:[教师提问]: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是谁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呢?观察材料,结合教材第143页,它们是如何体现抗日战争“东方主战场”地位的?[呈现材料]:[教师提问]:毛泽东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军民的艰苦抗战的价值。结合国际社会对中国战场的评价,总结《论持久战》的特点。 [呈现材料]:[教师提问]: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 “中国团结+世界援助”的公式在实践中证实了《论持久战》所具有的国际性。那么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从材料中提炼核心要点,概括其作用。 [学生回答]:都强调需要国际援助,但自己的坚持才是胜利的基础[学生回答]:投入兵力大,歼敌多,伤亡多。在反法西斯同盟宣传画中,中国国旗排在第四[学生回答]:具有世界眼光,体现出国际性。[学生回答]:在思想上成为鼓舞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号角,起到了胜利抗战的作用。 通过分析国共双方对国际援助的态度,说明此时持久战的战略得到了广泛认可。引出接下来《论持久战》视野的国际通过数据和图片突出东方主战场地位体现出国际援助是双向性的,说明中国在反法西斯中的东方主战场地位。
[呈现材料]: [教师提问]:高永中将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总结为“最早抗战”、“组织抗战”、“领导抗战”、“艰苦抗战”、“胜利抗战”五个方面,结合本课所学,用自己的话分别论证党的“中流砥柱”地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归纳 学生在已有的框架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构建成体系,有助于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素养
三、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到了1945年,日本颓势尽显,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8月6日和9日,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在8月15日,日军在密苏里号签署投降,并在9月9日在南京向国民党呈交投降书,抗日战争以胜利告终。[教师提问]: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对个人、国家、世界的意义 [学生回答]对个人:生命利益得到保障;对国家:洗刷民族耻辱,培育民族精神,实现力量逆转;对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提升国际地位 以时间轴的形式直观呈现抗战最终胜利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面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素养。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虽然抗日战争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持久战智慧却历久弥新。今天我们通过探究《论持久战》的内容来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解其对抗日战争胜利所做出的的指导作用,那么在未来,我们就要将其发扬光大,去争取更伟大的胜利。[课后作业]:寻找生活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持久战”的智慧 无 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升华课堂,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理解学习历史对于开创未来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要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基础和需要整合教材内容,力争做到 “超越教材”。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整合取舍,目的是使之更加符合课标的要求、学生的需要,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当然本课在设计上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和困惑:比如学生在初中已经系统学习过本课,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从“已知”挖掘“未知”,使这节课有别于初中教材,又能更好地体现高中教学的特点,使内容丰富不乏昧、新颖不老套?对《论持久战》的文本要如何使用才能避免其沦为庸俗的史料,而成为课程有机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在本课设计中存疑且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