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名句名篇默写
1.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 , ”两句诗表现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4)《岳阳楼记》中“ , ”两句话最能体现“古仁人”无论是在朝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的博大胸襟。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6)《〈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
3.诗、文名句填空。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④ ,不亦乐乎? (《论语》)
⑤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4.古诗文默写
(1)写出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中体现物候的两句诗: , 。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晏殊《浣溪沙》)
(3) ,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4)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6)人生路上,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应坦然面对,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 , 。”
5.默写填空
徜徉传统文化长廊,品古代文人丰富情感。
古代文人好登高望远,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璀璨的篇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① 。”写尽了壮志难酬的惆怅与孤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② ,③ 。”来表现自己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大无畏的精神。青年杜甫在未登临泰山之巅时,通过“④ ,⑤ 。”写出想望之景,抒发其登岳的意愿,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古代文人好寄情于景,“此夜曲中闻折柳,⑥ 。”悠扬的笛声勾起李白无尽的乡思:“⑦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水的无穷变化中,陆游的悠闲欣喜耐人寻味。
古代文人还喜托物言志,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⑧ 。”用写“落花”命运,寄托自己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陋室铭》中刘禹锡借写陋室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其中“⑨ ,⑩ 。”更是在开篇类比后表明了心志。
6.古诗文默写。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熠熠生辉,无数仁人志士的道德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经过对生与死、好与恶的分析,主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① ”。教和学都能增长才干,砥砺德行,《虽有嘉肴》中论说学和教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② ,教然后知困”。面对清末政府的黑暗统治,秋瑾挺身而出,她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用“③ ﹖④ ”直接抒发自己不被理解的失望和直面危难的勇毅。面对山河破碎,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发自己忧国伤别之情的诗句是“⑤ ,⑥ ”。
(2)“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并融入诗歌审美之中。“⑦ ,⑧ ”孔子借“云”的轻薄缥缈,表达对不义之财的不屑(《〈论语〉十二章》);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⑨ ”表现阴云低沉雪天酷寒的肃穆;李白在《行路难》中仰天高歌“⑩ ”来表现对前途充满信心。
7.古诗文默写。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色彩的运用能让古诗文更灵动,也能增强表现力。郦道元写下“① ,回清倒影”(《三峡》)描摹春冬之时三峡之水的明净轻快、动静有致;范仲淹写下“上下天光,② (《岳阳楼记》)突出洞庭湖碧波荡漾的壮观;崔颢写下“③ ④ ”(《黄鹤楼》)凸显了登黄鹤楼所见之景的境界阔大、色彩明丽;王湾笔下的“⑤ ⑥ (《次北固山下》)则描写出了北固山山水的清秀怡人;而杜甫则写下“⑦ 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烘托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
8.打开青春的记忆,历代先贤的诗文如一盏盏明灯,为勤奋苦读的学子们带来了前进的动力和精神的慰藉,让学子们的青春更加丰盈充实。
请你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品格风骨”相关的内容。)
作者与出处 古诗文名句 品格风骨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① 。 豁达与乐观
苏轼②《 》 但愿人长久,③ 。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信与自强
秋瑾《满江红》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⑤ !
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⑦ ,肯将衰朽惜残年! 格局与境界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⑧ 。
李商隐《无题》 为了心中挚爱,至死不渝: ⑨ ,⑩ 。 执着与坚守
龚自珍《己亥杂诗》 即使离开京城,仍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 。
9.阅读回答问题。
立冬唐代李白《立冬》有句:“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雪”成为咏冬诗文里常见的意象。毛泽东主席一生钟情漫天飞雪,其诗词中,有多首咏雪之作;柳宗元、白居易等古代文学大家的诗文中也常借雪抒情,赋予“雪”生命力和人的意识情感。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互文,写寒冬雪景,气势磅礴,境界阔大。 ① ,
刘义庆(编) ②《 》 比喻,喻雪飞扬之态,轻盈之雅。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即景抒情,云遮雪塞,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 ④ ?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雪景,却没有“雪”字,凸显雪势之大,雪景之奇。 ⑤ ,
白居易 《卖炭翁》 景物描写,写雪后卖炭路途之艰难。 ⑥ ,
张岱 《湖心亭看雪》 间接描写,描绘雪后雾气弥漫,天地浑然难辨的景象。 雾凇沆砀,⑦ ,
10.古诗文饱含情思。根据下表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情思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斯是陋室,① ② 《陋室铭》
托古讽今,家国感慨 ③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登高抒怀,自信乐观 ④ , 。 杜甫《⑤ 》
思乡悲苦,泪雨滂沱 ⑥ , 。 ⑦ 《逢入京使》
借物抒情,表明心志 ⑧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狐裘不暖锦衾薄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罔、裘、衾、薄、落、作。
2. 志在千里 感时花溅泪 归雁洛阳边 落红不是无情物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详解】“溅”“雁”“落”“赢”“罔”“殆”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3. 长河落日圆 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蚕到死丝方尽 有朋自远方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树、梨、蚕、泥”等字容易写错。
4.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蒹葭苍苍 瀚海阑干百丈冰 壮心不已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寒、寂寞、蒹葭、瀚、阑。
5. 独怆然而涕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何人不起故园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 化作春泥更护花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怆、涕、畏、缘、凌、览、复、陋、馨。
6. 所恶有甚于死者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愁云惨淡万里凝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胸襟、磨折、溅、凝、济、沧。
7. (则)素湍绿潭 一碧万顷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湍、历、萋、漠”等字词容易写错。
8. 病树前头万木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千里共婵娟 长风破浪会有时 殊未屑 韩愈 欲为圣明除弊事 后天下之乐而乐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婵娟、屑、弊、蜡炬。
9.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咏雪 韩愈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飘、蓝关、炭、辗、辙。
10. 惟吾德馨 刘禹锡 商女不知亡国恨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惟、馨、凌、览、漫、钟、化。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