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选择题1—3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C919首航的成功离不开吴光辉院士及其团队的努力,他们敬业乐群,百折不回,为我国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
B.在长津湖战役中痛失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写出了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保尔”。
C.登上山顶,那雄伟嶙峋的怪石,虬枝横斜的奇松,栩栩如生的猴子,缥缈神秘的白雾,构成了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卷。
D.只是浮光掠影地阅读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会让我们变得浅薄而浮躁,如果多读名著,就能让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目标已经实现,他是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
C.坐在考场上的莘莘学子,正处于风口浪尖,相信你们认真答题,一定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D.这道难题,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B.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D.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品类增多,但图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演讲比赛上,参赛选手们栩栩如生地演讲,赢得大家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B.他以过人的毅力钻研技术,吹毛求疵,终于成为举国闻名的水利工程师。
C.自媒体时代,一些人通过博眼球的标题哗众取宠,我们要抵制这种现象。
D.在管理员的妙手回春之下,我的电脑系统得到修复,可以正常使用了。
5.使用词语要准确无误,下面是郡郡同学在端午假期游览完岳麓山后写的一段话,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端午来临,岳麓山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景点,对湖湘文化心向往之的游客纷至沓来。古朴的石阶旁苍劲的青松矗立着,我沿着石阶向上走,缓缓步入爱晚亭,漫不经心地欣赏着岳麓山的美景,心中不禁感叹: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学府啊!
A.纷至沓来 B.苍劲 C.漫不经心 D.名副其实
6.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23年1月10日,“乾坤戏场——潮州木雕藏品展”展览在广州海事博物馆3楼2号展厅开幕。展览以广州美术学院馆藏的77件人物故事题材潮州金漆木雕藏品为依托,以“戏里春秋”“戏外人生”两大篇章为镜鉴,结合丰富多彩的静态与动态互动体验,在藏品与空间中构筑出一重重的“戏台”,向观众展示潮州木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声情并茂、匠心独具的艺术魅力,更反映潮汕地区丰富多彩的古今世情、生活百态与人文景观,为观众带来美的体验与启发。
A.形神兼备 B.栩栩如生 C.声情并茂 D.匠心独具
7.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近年来,锦江流域治理因地制宜,使千年江河焕发新生机:锦江两岸,杨柳拂堤,清清河水荡起浮光掠影;河畔书店,水下玻璃幕墙中,水草游鱼历历在目……锦江区锲而不舍打造宜居水生态环境,绘就幸福河画卷。
A.因地制宜 B.浮光掠影 C.历历在目 D.锲而不舍
南京是历史古都,因此南京有许多博物馆,不仅有全国闻名的南京博物院,还有古生物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这样的特色博物馆。如今,参观博物馆再也不用挤在络yì ①不绝的人群中艰难打卡了,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5G网络与增强现实的AR技术相遇,5G网络将数字内容高速实时下载到手持终端,通过AR将鲜活、生动的视觉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我们②翘首期待的全新参观方式已经开启。参观者只需将手机终端对准相关作品进行扫描,相关信息便会出现在眼前, ,跃然眼内。数字技术正③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守护文化遗产之使命,悉心保护着人类艺术的ɡuī④宝。
8.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 ② ③ ④
9.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入木三分 B.和颜悦色 C.栩栩如生 D.绘声绘色
1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在浩瀚( )星空与蓝色地球之间,属于中国的“天上宫阙”正在缓缓飞行,头顶是我们追逐的万千星光,眼前是我们热爱的壮美山河,站在宇宙长河的时间线上,中国空间站留下了________的一笔。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逐梦苍qióng( )三十年,中国人飞天梦想一次又一次跨越。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瀚( ) qióng( )
(2)文段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妇孺皆知 B.气冲斗牛 C.浓墨重彩 D.浮光掠影
◆城标由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成,巧妙地将航船、城郭、建筑、拱桥等诸多要素(róng)[ ]入其中。
◆“杭”字古义即为“方舟”“船”,“杭”又通“航”,反(yìng)[ ]了杭州之名源自“大禹舍舟登船”的历史典故。
◆城标以翘屋角与(yuán)[ ]拱门为表现形式,右半部分隐含了西湖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
◆城标强调了字体的独特性,字体与图形相结合, 。
11.根据语境,在上文[ ]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róng) 入其中 反(yìng) (yuán) 拱门
1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巧夺天工 C.栩栩如生 D.浑然一体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项目,届时将有来自约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到成都参赛。
B.“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4月13日在泸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300多名与会人员以“举杯向未来”为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C.5月27日,泸州神臂城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两岸路程从2小时缩短到2分钟,结束了隔江相望、舟楫以渡,让“摆渡”成为了历史。
D.风靡一时的淄博烧烤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当地特色美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喜爱,人们纷纷为其美味和独特的烹饪风格所倾倒。
1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
C.走进天津水上公园,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1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保障。
B.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C.体育应该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体育强国不能不只成为一个口号。
D.2022年11月3日,“梦天”在轨完成与“天和”“问天”的组装,形成“T”字基本构型。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历史时刻,如今已近在眼前。
1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变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B.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所致。
C.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D.几个学校的校长到我们班上作了精彩的演讲。
1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商贩昧着良心制作假牛肉,这不仅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将“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互换位置)
B.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校进行了由宿舍到操场的紧急逃生疏散。(将“增强”改为“提高”)
C.周围漆黑一片,我只听见列车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夜。(把“沉寂的夜”改为“夜的沉寂”)
D.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显示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将“显示”改为“标志”)
18.下列对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疫情期间我市的实际状况出发,各所学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线上教学方案。(把“疫情期间”放在“我市”之后)
B.本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原则,习近平主席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通话中指出各国需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将“维护”换为“保障”)
C.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D.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计算方法,还增强了安全意识。(将“不仅”调至“使学生”的后面)
1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是( )
A.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与温度和密度。-15℃左右,没有强风,且空气中水汽充沛时,雪花往往形态丰富,大而精美。(把“与温度”的“与”改为“是”)
B.卡塔尔世界杯,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首次有从未进过世界杯决赛圈的国家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把“首次有”改为“首次由”)
C.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是否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需要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删掉“是否”)
D.“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在“奥秘”后加上“的兴趣”)
2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哲学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定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 A )生出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朦胧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世界是什么?这是哲学悟性在心中觉醒的时刻,可是并非每个人都不能够保持。
有一点我敢断言:对于大自然的神秘( B )的人,是不可能真正领悟哲学的。如果你真的对哲学感兴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得已的,静静地看一会儿天,看一会儿云。
(摘自周国平《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油然 ②悠然 ③漠不关心 ④无动于衷
A 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人要急于得到某种结果,这本身就是一种目的。一个人一旦有了目的,他才会把目的放在心上,结果给自己加了一种负担。而目的本身并没有重量,所有感觉到的重压,往往都源于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做起事来,往往就会累,就会搞坏一些事。就是说 。古人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个意思。
(1)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语段的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22.阅读回答问题。
本次展览围绕着“温暖中轴线”“壮美中轴线”“生态中轴线”的主题展开。自西向东,首先进入观众眼帘的是霞光下镀上“金身”的午门、雨后的太和殿广场,紧接着是瑞雪覆盖银装素裹的天坛祈年殿。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中轴线的“壮美”被展现得琳琅满目。再往前行,照片里,历史建筑巍峨矗立,城市道路上车水马龙,两侧的灰色民居平缓开阔,大片古树环绕。夕阳西下的万宁桥安静祥和,淡定地守望着过往与未来。晨光里的钟楼广场上,有在跳绳的儿童,有在玩轮滑的青年,还有正在对弈的爷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又让观者深切感受到了中轴线的温暖。北京中轴线呈现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这里有烟火人间的岁月静好,有驻足观望的依依不舍,也有岁月更迭的时代痕迹。
(1)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银装素裹 B.琳琅满目 C.车水马龙 D.依依不舍
(2)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23.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亘古(gèn) 气概 抽噎(yē) 根深蒂固
B.骤然(zòu) 蓦然 恪守(kè) 震耳欲聋
C.咆哮(xiào) 狼藉 拘泥(ní) 销声匿迹
D.干涸(hé) 喧嚣 莅临(lì) 走头无路
24.下列各项中字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瞥(piě)见 前仆(pū)后继 天骄 不攻自破
B.着意(zhuó) 孜(zī)孜不倦 应酬 走头无路
C.褴褛(1ǔ) 忸怩(ní)作态 摇曳 李代桃疆
D.报帖(tiě) 歇(xiē)斯底里 娉婷 断章取义
2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ān) 浮躁 销声匿迹(lì) 人情世故
B.亢奋(kàng) 彷徨 强词夺理(qiǎng) 草长鹰飞
C.斡旋(wò) 抉择 接踵而至(zhǒng) 名副其实
D.寒噤(jìn) 骤然 拾级而上(shè) 轻歌慢舞
26.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幽悄(qiāo) 拘泥 羸弱(néi ) 目炫神迷
B.鲜腴(yú) 勾当 斡旋(wò) 销声匿迹
C.惩罚(chěng ) 窜掇 豢养(huàn) 相形见绌
D.糜子(méi) 睥睨 鹰隼(shǔn) 惮精竭虑
27.下面是某同学在居家学习时做的字音字形的梳理记录,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造成的误读,比如“拘泥(nì)”应为“拘泥(ní)”,“信手拈(zhān)来”应为“信手拈(niān)来”。
B.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鼻音和边音的误读,比如“聪颖(yǐng)”应为“聪颖(yǐn)”,“浮光掠(nüè)影”应为“浮光掠(lüè)影”。
C.注意形近字的误写,“契合”应为“锲合”,“拢统”应为“笼统”。
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华众取宠”应为“哗众取宠”,“雕粱画栋”应为“雕梁画栋”。
2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民党反动派豢(juàn)养了多少走狗,干了多少无耻的勾(gòu)当,中伤了多少好人,但最终还是走头无路,退守台湾。
B.她身材娉(pīng)婷且妖娆,打粉鲜妍(yán),但是行为略显忸怩作态,很难给人好感。
C.成吉思汗(hàn)一生金戈(gē)铁马,在当时也算是取得了丰功伟绩,堪称一代天娇。
D.你要恪(gè)守互相尊重的原则,不能一意孤形,否则得到的不仅不是对手的宽宥(yòu),反而是鄙夷。
29.学习要勤于做笔记,下面是郡郡同学做的有关识记字音字形的笔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注意纠正因多音字而造成的误读,如“强词夺理(qiáng)”应读成“强词夺理(qiǎng)”,“蛮横(héng)”应读成“蛮横(hèng)”。
B.注意纠正因平时阅读习惯而造成的误读,如“拙劣(zhuó)”应读成“拙劣(zhuō)”,“骤然(jù)”应读成“骤然(zhòu)”。
C.注意因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而造成的误写,如“弛骋”不能写成“驰骋”,“穿流不息”不能写成“川流不息”。
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不知所挫”应写成“不知所措”,“不修边副”应写成“不修边幅”。
3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借助线上技术,“云生活”在这个春天【甲】(悄然/骤然)走进千家万户。线下课堂变身“云课堂”,我们在线上与知识亲密接触;精心策划的“云展览”,让文化盛事触屏可赏;居家在线“云旅游”,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举目驰chěng① 旖旎风光……丰富多彩的“云生活”,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同学们,未来已来,让我们相约云端,赋y ② 生活无限可能,【乙】(表演/演绎)精彩人生故事。
(1)在文中①②两处依次填入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聘 ②予 B.①骋 ②与
C.①骋 ②予 D.①聘 ②与
(2)依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悄然 【乙】表演 B.【甲】悄然 【乙】演绎
C.【甲】骤然 【乙】表演 D.【甲】骤然 【乙】演绎
3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典小说,往往能滋润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再惘然。我们要从中汲取(hán) 养。《范进中举》与《儒林外史》让我们明白根深(dì) 固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孤独之旅》和《平凡的世界》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走头无路时,往往会孕育生机。
(1)加点字“惘”在语段中的正确读音是( )
A.mǎng B.wǎng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án) 养 根深(dì) 固
(3)找出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32.婺剧,俗称“金华戏”,是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各县市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金华古称婺州,改称婺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历经cāng_____桑,金华人世代受其熏陶,将其作为自身的一个文化印记。婺剧脸谱不 于古老彩绘图腾,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得丰富多彩,如呈现图案化,风格和线条或粗犷或精细,雅俗共赏;再如从色彩上呈现性格化,关羽的红色脸谱代表忠勇,赵高的水白脸谱代表诡诈,使人们一眼“识忠奸、biàn______善恶”;最后,尽管婺剧的脸谱光怪陆离,但都呈现出寓意化的特点。当然,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还需找到受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亮点”和“支点”,方能历久弥新。
(1)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历经 桑 善恶
(2)为加点字“陶”选择正确的读音( )
A.táo B.tāo
(3)填入文中波浪线处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拘泥 B.拘束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敬业乐群: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这里形容吴光辉院士及其团队的努力,符合语境;
B.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完全一致。这里形容在长津湖战役中痛失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仍能写出自传体小说,就像保尔一样坚强,符合语境;
C.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这里形容山上的猴子,显然不符合;
D.浮光掠影:形容印象不深刻,像水面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这里形容碎片化阅读印象不深刻,符合语境;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用于“不法分子”属于褒贬误用,可换为“触目惊心”“瞠目结舌”等。使用错误。
B.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使用正确;
C.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与考场答题搭配不当,用错对象,使用错误;
D.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的革新。不能形容学生知道了解题方法,使用错误。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敬业乐群”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结合句子“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可知,这里强调的是科学研究要具备的条件,“敬业乐群”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结合句子“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可知,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小军在辩论会上表现非常出色,因此“断章取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C.“目空一切”意思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结合句子“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可知,“目空一切”与句子中的“一意孤行”相照应,因此“目空一切”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D.“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结合句子“图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译作”可知,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图书的译作不符合要求,因此“言不及义”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不能形容参赛选手的演讲,使用错误;
B.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错误。不能形容他钻研技术的精神,使用错误;
C.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词或做作的行动去迎合群众,以博取好感和支持。这里形容自媒体时代的人通过博眼球的标题来迎合群众,博得好感和支持,使用正确;
D.妙手回春:形容医术高明,能把生命垂危的病人医治好。不能形容管理员技艺高超,修好了我的电脑,使用错误;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使用。
A.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苍劲:苍老挺拔;多用来形容树木、绘画和书法等。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C.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与“欣赏……美景”“感叹”的语境不相符,使用错误;
D.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完全一致。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及运用。
A.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也指体态和精神都十分优秀,既形似又神似。选项中形容潮州木雕兼具形态与神韵,符合语境;
B.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选项中形容潮州木雕的生动逼真,符合语境;
C.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浑圆优美,感情真挚动人。语段中使用对象有误;
D.匠心独具:形容艺术构思运用的很独特。选项中形容潮州木雕的构思精巧,符合语境;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A.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适当的措施。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该成语望文生义,使用不正确;
C.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8. 绎 qiáo qiǎo 瑰 9.C
【解析】8.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①yì——绎,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②翘——qiáo,翘首: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
③悄——qiǎo,悄无声息:意思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④ɡuī——瑰,瑰宝:指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也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或杰出的人才。
9.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入木三分: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和颜悦色:意思是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阅读文本可知,语段叙写的是运用AR技术对名作、文物进行扫描后,呈现出虚拟的影像,所以填写“栩栩如生”更恰当;
故选C。
10.(1) hàn 穹
(2)C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瀚——hàn。浩瀚: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
qióng——穹。苍穹:天空。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知道。
B.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C.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描绘。形容着力叙述或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
D.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反光和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句中用来描写中国空间站在探索宇宙方面有突出的成就,故应使用“浓墨重彩”;
故选C。
11. 融 映 圆 12.D
【解析】11.融入(róng rù):调合,和谐。
反映(fǎn yìng):在此指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
圆拱门(yuán gǒng mén):上端呈弧形的门。
12.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句中意思是城标字体与图形融合成一个整体。故“浑然一体”恰当;
故选D。
1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约”与“多”语义矛盾,删去其一即可;
C.成分残缺,在“舟楫以渡”后添加“之苦”;
D.搭配不当,删去“和喜爱”;
故选B。
14.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语序错误,应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C.“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看到”与“花香”搭配不当,应改为: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
D.“突然渐渐地”矛盾,去掉“突然”或“渐渐地”;
故选B。
15.B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应将“保障”改为“选择”;
C.否定错误,“不能不”改为“不能”;
D.“如今已”与“近在眼前”矛盾。可删掉“,如今已”;
故选B。
16.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
B.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或“所致”;
D.有歧义,可改为:几所学校的校长到我们班上作了精彩的演讲;
故选C。
17.B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B.有误,本句问题是成分残缺,应在“逃生疏散”的后面加上“演练”;
故选B。
18.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辨析。
A.句式杂糅,把“根据……状况出发”改为“根据……状况”或“从……状况出发”;
B.句式杂糅,“本着……原则”和“……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应该把“为”改为“的”,或把“本着”改为“以”;
C.成分残缺,在“劳动”后加上“的习惯”;
故选D。
19.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结合“-15℃左右,没有强风,且空气中水汽充沛时,雪花往往形态丰富,大而精美”可知,雪花的形态与温度和湿度有关,与密度并无关系。应将“与温度和密度”改为“是温度和湿度”。
故选A。
20.(1) ① ④
(2)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保持。
【详解】(1)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①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结合“也许是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一个巨大而朦胧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的语境可知,应使用“油然”,故选①。
②漠不关心:不放在心上,粗枝大叶;无动于衷:一点也不动心,不为感情所动。这里指对于大自然的神秘不动心,应使用“无动于衷”,故选④。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可是并非每个人都不能够保持”否定不当,应改为: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保持。
21.(1)将“才”改为“就”;
(2)示例:你越想着一件事,你就会越做不好它(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病因: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建议:将“才”改为“就”。
(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所填语句应该是对前文“一个人一旦有了目的,他才会把目的放在心上,结果给自己加了一种负担。而目的本身并没有重量,所有感觉到的重压,往往都源于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做起事来,往往就会累,就会搞坏一些事”的概述,同时印证后文诗句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可以补充:越是心心念念着一件事,你反而做不好它。
22.(1)B
(2)本次展览围绕着“壮美中轴线”“生态中轴线”“温暖中轴线”的主题展开。
【详解】(1)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银装素裹:比喻户外的雪景素洁美丽。使用正确;
B.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不能形容中轴线的“壮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C.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使用正确;
D.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使用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修改句子。
仔细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依次写了“壮美中轴线”“生态中轴线”“温暖中轴线”,画线的句子是文段中心句,统领文段,应与文段内容保持一致。故画线的句子应修改为:本次展览围绕着“壮美中轴线”“生态中轴线”“温暖中轴线”的主题展开。
23.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骤然(zòu)——zhòu;
C.拘泥(ní)——nì;
D.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故选A。
24.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瞥(piě)见——piē;
B.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C.褴褛(1ǔ)——lǚ,李代桃疆——李代桃僵;
故选D。
25.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销声匿迹(lì)——nì;
B.草长鹰飞——草长莺飞;
D.轻歌慢舞——轻歌曼舞;
故选C。
26.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羸弱——léi,目炫神迷——眩;
C.惩罚——chéng,窜掇——撺;
D.隼——sǔn,惮精竭虑——殚;
故选B。
27.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拘泥”的“泥”就应读作“nì”;
B.“聪颖”的“颖”就应读作“yǐng”;
C.“契合”的“契”应写作“契”,而非“锲”;
故选D。
28.B
【详解】A.豢(juàn)养——huàn,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C.成吉思汗(hàn)——hán,天娇——天骄;
D.一意孤形——一意孤行;
故选B。
29.C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与字形。
C.弛骋——驰骋,穿流不息——川流不息;
故选C。
30.(1)C
(2)B
【详解】(1)驰骋,chí chěng,骑马快速奔跑。
赋予,fù yǔ,交给(重大任务、使命)。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
甲处,悄然,形容寂静无声;骤然,指突然、忽然。因为前句交代“云生活”是“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而出现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应使用“悄然”。
乙处,表演,指各种技术、技巧的显示;演绎,指发挥、展现。根据后面的“人生故事”,可知应使用“演绎”。
故选B。
31.(1)B
(2) 涵 蒂
(3) 头 投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惘然(wǎng rán):失意的样子。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涵养(hán yǎng):能克制并把握自己情绪的修养功夫。
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3)本题考查字形。
走头无路——走投无路;其意思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32.(1) 沧 辨
(2)A
(3)A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历经沧桑:lì jīng cāng sāng,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biàn善恶”中的“biàn”有“分辨”之意,应使用“辨”。
(2)本题考查字音。
熏陶:xūn táo,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故选A。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
拘束:神态、言行因受约束而不自然。
根据“婺剧脸谱不____于古老彩绘图腾,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得丰富多彩,如呈现图案化,风格和线条或粗犷或精细,雅俗共赏”可知,应用“拘泥”;
故选A。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