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30 15:56:38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注音。
少女   (shǎo shào) 名曰   (rì yuē)
故为精卫   (wéi wèi)
2.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nì shuǐ fǎn huí tóu xián míng yuē
                   
3.形近字组词。
帝    曰    溺    衔    返   
旁    日    弱    街    反   
4.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3)故为精卫。   
(4)以堙于东海。   
5.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   而填海 ,用西山上的   和   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   的故事。
6.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7.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
A.yān B.yīn
二、文言文阅读
8.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________女娃。女娃游于_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常________,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 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昔者:   
争:   
触:   
折: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   。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shào;yuē;wéi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shào、yuē、wéi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炎帝;溺水;返回;头衔;名曰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帝、溺、返、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炎帝、溺水、返回、头衔、名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上帝;名曰;溺水;头衔;返回;旁边;日光;软弱;街道;反正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上帝、名曰、溺水、头衔、返回、旁边、日光、软弱、街道、反正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4.【答案】(1)叫做
(2)溺水
(3)因此
(4)填塞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1)名曰女娃:意思是名叫女娃。曰:叫做。
(2)溺而不返:意思是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溺:溺水。
(3)故为精卫:意思是所以变作了精卫鸟。故:因此;所以。
(4)以堙于东海:意思是把东西埋在东海。堙:填塞
故答案为:(1)叫做;(2)溺水;(3)因此;(4)填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5.【答案】游泳溺亡;树枝;石块;东海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游泳溺亡、树枝、石块、东海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1)之:的。少女:小女儿。(2)溺:溺水。返:回来。
故答案为:(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7.【答案】(1)B
(2)A
(3)B
【知识点】拼音;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1)B;(2)A;(3)B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8.【答案】(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
(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对古文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补写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围绕中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这样的事例很多,选择其一即可。
(4)谈自己的体会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
(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句子的意思。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属于开放性试题。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答案】(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
(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日月星辰移动和江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
(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日月星辰移动和江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 / 1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注音。
少女   (shǎo shào) 名曰   (rì yuē)
故为精卫   (wéi wèi)
【答案】shào;yuē;wéi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shào、yuē、wéi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nì shuǐ fǎn huí tóu xián míng yuē
                   
【答案】炎帝;溺水;返回;头衔;名曰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帝、溺、返、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炎帝、溺水、返回、头衔、名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形近字组词。
帝    曰    溺    衔    返   
旁    日    弱    街    反   
【答案】上帝;名曰;溺水;头衔;返回;旁边;日光;软弱;街道;反正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上帝、名曰、溺水、头衔、返回、旁边、日光、软弱、街道、反正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4.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3)故为精卫。   
(4)以堙于东海。   
【答案】(1)叫做
(2)溺水
(3)因此
(4)填塞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1)名曰女娃:意思是名叫女娃。曰:叫做。
(2)溺而不返:意思是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溺:溺水。
(3)故为精卫:意思是所以变作了精卫鸟。故:因此;所以。
(4)以堙于东海:意思是把东西埋在东海。堙:填塞
故答案为:(1)叫做;(2)溺水;(3)因此;(4)填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5.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   而填海 ,用西山上的   和   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   的故事。
【答案】游泳溺亡;树枝;石块;东海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游泳溺亡、树枝、石块、东海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答案】(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1)之:的。少女:小女儿。(2)溺:溺水。返:回来。
故答案为:(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7.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
A.yān B.yīn
【答案】(1)B
(2)A
(3)B
【知识点】拼音;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1)B;(2)A;(3)B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二、文言文阅读
8.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________女娃。女娃游于_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常________,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答案】(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
(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对古文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补写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围绕中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这样的事例很多,选择其一即可。
(4)谈自己的体会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
(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句子的意思。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属于开放性试题。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 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昔者:   
争:   
触:   
折: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   。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答案】(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
(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日月星辰移动和江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
(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日月星辰移动和江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