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2 21:21:33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15课菏泽市牡丹区实验中学 马晓琳?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15课地点:时间:借口:牺牲将领:历史备忘录——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佟麟阁 赵登禹北平西南卢沟桥士兵失踪士兵失踪是真实的原因吗? 在演习中失踪的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秋田县人。据考证,事变后被送回家乡。1941年,再次入伍。 1937年6月,东京军政界消息灵通人士中,就盛传:“七夕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沟一样的事件。”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卢沟桥宛平永


丰台平 汉 铁 路日军重兵占据日本控制的伪蒙军北平中国守军:二十九军日本的控制区为什么进攻卢沟桥?暴露了日本怎样的企图? 二十九军营长金振中进行了周密的布防,时时警惕日军的行动。面对强敌嚣张的侵略气焰,全营官兵同仇敌忾,他们在吃饭前、睡觉前都要高呼:“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誓死抗敌的军队二十九军的装备大刀三分之一甚至是打太平天国时用的枪三分之一是原西北军遗留下来的老汉阳造其余的是自制的土枪甚至大刀汉阳造步枪牺牲的将军赵登禹佟麟阁浴血的士兵“尽管很多人连枪响要卧倒都不知道,却以十条命换一条命的代价和日军拼了刺刀。” 李鸿斌 平津沦陷了,卢沟血战还有它的意义吗?为什么?各抒己见不做亡国奴卢沟桥上弹痕多抗日英雄血染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8月开始,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不做亡国奴国共合作弃前嫌 中华齐心御强寇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想一想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的是局部抗战;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战。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300000在废墟中啼哭的小孩“杀人竞赛”堆积在长江边的尸山杀人者面对镜头的“微笑” 在六周时间里,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疯狂屠杀,包括已经解除武装的大批军人及平民遭屠杀,手段极其残忍,有刀砍,有活埋,有枪杀,有火烧……日军罪行,馨竹难书!
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一直到达苏州,延展的距离是320多公里长、死难者身上的血重达1200吨、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近年来日本右翼以讲学、出书、作报告的形式,谎称“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是胡编的”,“当时有120多名新闻记者、摄影师随军入城”,但“谁也没看见屠杀”。 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对邻国百姓的荼毒,在书中“摇身一变”居然成了“解放饱受压迫的邻国和人民”,“为他们提供了独立的契机”。为什么制造大屠杀 “从中国首都南京展开这场屠杀,从精神上摧毁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
——朱成山梁志成 要告诉大家,我至死也没有帮日本鬼子做过一件事 李秀英 不屈的中国人 “日军用刺刀把带着各种想法的中国人唤回现实,并教会了他们仇恨的过程。”
—— 提尔曼.杜丁 不屈的中国人不做亡国奴南京屠戮惨无道 举国奋起驱倭虏 日军野蛮侵略中国团结抗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__当有人抱怨我们的民族
缺乏血性的时候……当有人抱怨我们的民族
缺乏凝聚力的时候……当有人歪曲历史
把侵略美化为传播福音的时候……同学们,再见!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刚听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被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毕业歌》,它仿佛把我们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日本的铁蹄下,我们的家园被焚烧,我们的父母兄弟被杀戮,我们的种族在灭亡,我们的国土在沦丧……面对这一切,是做主人去拼死疆场还是当亡国的奴隶而青云直上?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会做怎样的选择?我们的民族会做怎样的选择?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918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整个中国东北在4个月零18天的时间里丢失殆尽。但是富饶的东北满足不了侵略者的欲望,日军侵占我国的东北后,继续向南推进,企图占领华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77事变,请同学们浏览教材75页,填写历史备忘录(时间、地点、借口、牺牲将领)
从时间中解释这次事变被称为77事变。
出示地理图。解释卢沟桥的地理位置。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扼守北平西大门的是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惟一通道。提出问题从中看出日本有什么野心?(侵略北平,侵略全中国)
这是真实的理由吗?出示史料(士兵和何梅协定)你能看出什么?(借口,蓄谋已久)
二十九军装备极差,有三分之一是原西北军遗留下来的老汉阳造、三分之一甚至是打太平天国时用的枪,其余的是自制的土枪。但就是这支和日军武器装备相差了一个时代的军队,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进行顽强抵抗。展示图片
牺牲的将领: 赵登禹 佟麟阁 当时驻守卢沟桥的是二十九军,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7月28日,日军调集重兵向29军阵地发起猛攻,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方伤亡较大,双方陷入肉搏战。赵登禹亲自指挥29军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撕杀。身受重伤,警卫劝其立即撤退的安全地方,赵登禹不肯,反而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使其昏迷过去。赵登禹醒来后,含泪向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北平城里的我的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壮烈殉国。副军长佟麟阁受伤了, 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敌机扔下炸弹,弹片击中他的头部。就这样,佟麟阁牺牲了。
浴血的士兵 德州老兵——李德斌。李鸿斌出生地是山东德州市, 1936年,17岁的李鸿斌参加了29军的学生军,由于是第一次上战场,埋伏在战壕里时还相当恐惧,但第一声枪响之后,就念着一定要守住阵地,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李鸿斌目睹众多同学被日本兵刺中,鲜血淋漓,却仍奋力抱着敌人厮打。”学生军几乎全军覆没。但就是这些年轻的学生兵,尽管很多人连枪响要卧倒都不知道,却以十条命换一条命的代价和日军拼了刺刀。”但是由于力量悬殊,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各抒己见,平津沦陷,那么卢沟血战还有它的意义吗?有人从中读出了精神,有人从中看出了教训,你从中看到了什么?(生答)
中国虽然落后,但是贫弱的人民却以无比英勇的气概展现了他的觉醒。每一个士兵,站起来是一座界碑,卧下去是一座战壕,每一颗射出去的子弹,每一把挥动的大刀都是一个答复——中国不可辱,中国人不做亡国奴。正可谓卢沟桥上弹痕多,抗日英雄血染河。
平津的沦陷,也引发我们的思考。面对实力悬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仅仅靠一支军队行不行?仅仅依靠政府行不行?我们的民族该怎么办?
77事变的第二天,7月8日,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第十天,17日蒋发表庐山讲话,表示要准备抗日, 1937年9月国民党颁布中共提交的合作纲领,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根据国共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编陆军第4军,从此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共弃前嫌,再度携手。可谓国共合作弃前嫌,中华齐心御强寇。我们的民族在呐喊:中国不可辱,中国人不做亡国奴
可是我们无力阻止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
813事变,占领了上海,在进攻上海前,日本曾嚣张的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是上海守军奋勇抵抗,坚守三个月被迫撤退。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变成了人间的地狱。出示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和数字。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200英里长。他们的血登总重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这种长达六周的屠杀,连日军的盟国——德国的外交部长也称其为“这是兽类的集团”。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制造大屠杀呢? 我们来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解读
“从中国首都南京展开这场屠杀,从精神上摧毁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朱成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日本的这一愿望实现了吗?
出示不愿为日军开车运送子弹与日军搏斗遭枪杀的梁志成。
不屈反抗,身中三十多刀仍反抗不止的李秀英。
如果说南京大屠杀前有人还幻想“接受日军”可能保住身家性命,还幻想只要自己没进行反日活动,日军就不会对他们施暴。那么南京大屠杀就将麻木的众人唤醒。正如《纽约时报》的记者提尔曼.杜丁所说:“日军用刺刀把带着各种想法的中国人唤回现实,并教会了他们仇恨的过程。”于是我们看到了(出示图片)八路军挺进晋西北 新四军召开抗日誓师大会 ,国民党奔赴前线 甚至连国民党的地方武装也走出自己的地盘,奔赴前线。正是南京屠戮惨无道,举国奋起驱倭虏。我们的国民在呐喊:中国不可辱,中国人不做亡国奴。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我们学习了1937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77事变、南京大屠杀),我们更看到中国人民的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听到了中国人民 “宁当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呐喊。
牢记历史,不留遗憾。74年前的抗日先辈用行动证明了他们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地,对得起国家与民族,他们是中国人中的中国人。74年后的今天该我们来证明一些东西了……
当有人抱怨我们的民族缺乏血性的时候——
当有人抱怨我们的民族缺乏凝聚力的时候——
当有人篡改历史,把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刚听到的是20世纪30、40年代被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毕业歌》,它仿佛把我们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日本的铁蹄下,我们的家园被焚烧,我们的父母兄弟被杀戮,我们的种族在灭亡,我们的国土在沦丧……面对这一切,是做主人去拼死疆场还是当亡国的奴隶苟延残喘?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会做怎样的选择?我们的民族会做怎样的选择?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918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整个中国东北在4个月零18天的时间里丢失殆尽。但是富饶的东北满足不了侵略者的欲望,日军侵占我国的东北后,继续向南推进,企图占领华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请同学们浏览教材75页,填写历史备忘录(时间、地点、借口、牺牲将领)
由于事变发生在7月7日,因此又称七七事变。
那么士兵失踪是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的真实原因吗?(出示史料
(蓄谋已久,纯属借口)
日军为什么选择进攻卢沟桥?
出示地理图。解释卢沟桥的地理位置。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扼守北平西大门的是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惟一通道。提出问题从中看出日本有什么企图?(控制北平,占领华北,进而侵略全中国)
当时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是29军金振中营,这又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
二十九军营长金振中进行了周密的布防,时时警惕日军的行动。面对强敌嚣张的侵略气焰,全营官兵同仇敌忾,他们在吃饭前、睡觉前都要高呼:“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可见29军对日本侵略是什么态度?这是一支誓死抵抗的军队
所以面对日军的挑衅,二十九军奋起抵抗,那他们的装备又如何呢?
(展示图片,配文字)
有三分之一是原西北军遗留下来的老汉阳造、三分之一甚至是打太平天国时用的枪,其余的是自制的土枪甚至大刀。
装备怎么样?
二十九军装备极差,和日军的武器装备整整相差了一个时代,所以血肉之躯就成了抗日将领和士兵抵抗日军最后的武器。
赵登禹和佟麟阁就是在血战卢沟时牺牲的爱国将领。
赵登禹是我们山东人,谁来讲讲他的故事?
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兵,这位是咱们德州的老乡李鸿斌。
(浴血的士兵) 卢沟桥事变发生前,17岁的李鸿斌参加了29军的学生军,由于是第一次上战场, 埋伏在战壕里时他还相当恐惧,但第一声枪响之后,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守住阵地。他后来回忆说: “学生军几乎全军覆没。但就是这些年轻的学生兵,尽管很多人连枪响要卧倒都不知道,却以十条命换一条命的代价和日军拼了刺刀。”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我们的兵!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各抒己见,平津沦陷了,那么卢沟血战还有它的意义吗?为什么?
它让我们看到:中国虽然落后,但是不屈的军队却以无比英勇的气概展现了他的觉醒。每一个士兵,站起来是一座界碑,卧下去是一座战壕,正可谓卢沟桥上弹痕多,抗日英雄血染河,每一颗射出去的子弹,每一把挥动的大刀都是一个答复——中国不可辱,中国人不做亡国奴。
平津的沦陷,也引发我们的思考。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仅仅靠一支军队行不行?仅仅依靠政府行不行?我们的民族该怎么办?
77事变的第二天,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抵抗。从8月开始,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从此国共共弃前嫌,再度携手,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可谓国共合作弃前嫌,中华齐心御强寇。我们的民族在宣告:中国不可辱,中国人不做亡国奴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可是我们仍然无力阻止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813事变,占领了上海,在进攻上海前,日本曾嚣张的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是上海守军奋勇抵抗,坚守三个月最终被迫撤退。上海虽然沦陷了,但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展开长达6周的疯狂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变成了人间的地狱。出示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和数字。
据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一直到达苏州,延展的距离是三百二十多公里长、死难者身上的血重达一千两百吨、尸体可以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车厢……
看到这些图片和文字,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侵华日军?连日本的盟国——德国的外交部长也称其为“兽类的集团”。
这段带血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人性的野蛮,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应该引起全人类的反思。然而,我们却听到了异样的声音:(材料)
30万滴血的数字被称为“胡编”;30万的屠杀却说谁也没有看见;侵略也被美化为解放。历史难道能这样被篡改的吗?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制造南京大屠杀呢? 我们来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解读
“从中国首都南京展开这场屠杀,从精神上摧毁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朱成山
日本真的摧毁了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了吗?我为大家介绍一位不屈的中国人——梁志成。
十七日早晨,日寇打破了他家的大门,绑走了梁志成。当日寇军官知道他是一个司机后,就命令他把一辆满载机枪子弹的汽车开往下关。梁志成觉得决不能把这些子弹运去杀害自己的同胞,所以当他被推上卡车,一个日寇军官用枪强迫他开车的时候,他不顾死亡的威胁,突然一拳打倒了那个监视他的日寇军官,跟着猛扑到那个日寇身上,双手狠狠地扼住他的喉咙。车上的日寇发现了,跳下来用马刀乱砍梁志成;那个日寇军官也狼狈地爬起来,拾起手枪向梁志成开了一枪。梁志成倒在血泊中昏迷过去。下午,他逐渐苏醒,挣扎着爬回家。第二天拂晓时,梁志成知道自己不行了,他咬紧牙关对他姐姐说,告诉我的朋友,我是给日本人杀死的,要告诉大家,我至死也没有帮日本鬼子做过一件事
这位是不屈反抗,身中37刀仍反抗不止的李秀英。透过他们,我们看到血腥的屠杀,真的摧毁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了吗?
如果说南京大屠杀前还有人幻想“接受日军”可能保住身家性命,如果说南京大屠杀前还有人幻想只要自己没进行反日活动,日军就不会对他们施暴。那么南京大屠杀之后呢?我们来看当时在南京的《纽约时报》的记者提尔曼.杜丁所说:“日军用刺刀把带着各种想法的中国人唤回现实,并教会了他们仇恨的过程。”这说明了什么?南京大屠杀非但没有摧毁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反而将那些麻木的中国人唤醒。
于是我们看到了(出示图片)八路军渡过黄河挺进晋西北对日作战 新四军召开抗日誓师大会 ,国民党军队奔赴抗日前线 甚至连国民党的地方武装也走出自己的地盘,走上了抗日的战场。就连妇女和孩子们也拿起武器,成为抗日队伍中的一员。自大清朝灭亡以后,中国一刻也没有消停过:军阀混战、山头林立、内战不断,而这一刻,中华民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正可谓南京屠戮惨无道,举国奋起驱倭虏。我们的民族在呐喊:中国不可辱,中国人不做亡国奴。
我们今天一同走进了一段中华民族由遭受蹂躏到奋起抗争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我们了解了1937年日军对中国的野蛮侵略(77事变、南京大屠杀),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更听到了中国人民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呐喊。
74年前的抗日先辈用行动证明了他们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地,对得起国家与民族,他们是中国人中的中国人。牢记历史,不留遗憾。74年后的今天该我们来证明一些东西了……
当有人抱怨我们的民族缺乏血性的时候——
当有人抱怨我们的民族缺乏凝聚力的时候——
当有人歪曲历史把侵略美化为传播福音的时候——

那个比如,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对邻国百姓的荼毒,在书中“摇身一变”居然成了“解放饱受压迫的邻国和人民”,“为他们提供了独立的契机”。
士兵的名字后来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战争士兵花名册上据骆为龙介绍,否认侵华历史一直是日本右翼势力所热衷的活动。近年来日本右翼以讲学、出书、作报告的形式,有组织散布错误历史观的行为有增无减。他们曾公然表示“卢沟桥事变是中方制造的”、“中国人先打第一枪,日本毫无侵略中国的意图”,甚至谎称“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是胡编的”,“当时有120多名新闻记者、摄影师随军入城”,但“谁也没看见屠杀”,企图以此否认日本侵华的战争历史罪责。
而对于日本教科书此番进行删改的内容,骆为龙认为“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不可抹煞的用血写成的事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在30万人以上是具有可靠根据的”。其中1938年1月17日,日本当时的外相广田在发给日本驻美大使馆的电报中就曾公开表示“在南京,不少于30万人的中国平民遭杀戮,很多是极具残暴血腥的凶杀”。另据南京政府对于屠杀后尸体掩埋的调查和取证,证实约有34万南京市民在屠杀中丧生。
佟麟阁的故事
7月28日拂晓,日军以多于29军十万以上的兵力,突然进攻。佟麟阁将军面对数量大我十倍的敌人,稳如泰山,沉着应战,以少胜多,以弱对强。激战从拂晓开始,一直到过午,阵地仍在我军手中。敌人见久攻不下,便调集部队袭击永定门外大红门,佟将军当机立断,亲自率兵前往堵截。佟将军的右腿被子弹射中,顿时鲜血浸透了军裤,卫兵让他退后一步,以便包扎 。他大叫道:“事急如此,怎能退而裹伤?抗敌事大,个人安危事小!” 佟将军忍着伤痛,继续指挥部队突围。敌机再次俯冲下来,一颗炸弹正落于佟将军的战马之下……四十五岁的佟麟阁将军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了。
赵登禹的故事
7月28日,日军调集重兵向29军阵地发起猛攻,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方伤亡较大,双方陷入肉搏战。赵登禹亲自指挥29军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撕杀。身受重伤,警卫劝其立即撤退的安全地方,赵登禹不肯,反而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使其昏迷过去。赵登禹醒来后,含泪向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北平城里的我的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