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30 22:31:1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一、基础
1.下列各项中与写作内容无关的是(  )
A.实验名称与准备工作。 B.实验的过程。
C.实验的结果。 D.实验室里发生的一件趣事。
【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对选材方法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回顾学过的方法,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即可。此次习作是要求写实验的步骤,故与实验名称与准备工作、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有关而与实验室里发生的一件趣事无关。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选材方法,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选材能力。
2.学会选材
下面的材料,哪些可以写进习作中呢?选合适的材料(   )。
①做实验时,心情由紧张到兴奋的变化。
②当看到实验中有趣的现象时,描写大家的表情。
③通过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④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产生矛盾,打了起来,还弄坏了实验器材。
⑤实验过程中我和同桌为采用哪种实验方法争论起来,最后我们分别按照两种方法做实验。
【答案】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对选材方法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回顾学过的方法,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即可。此次习作是要求写试验中有趣的事,故①②③④⑤都可以写进习作中。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选材方法,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选材能力。
3.阅读欣赏,学习写法(一)
蜜蜂靠什么发声
蜜蜂是一种十分活跃的小昆虫。无论是鲜花丛中,还是林中草地,到处都有它们那黄黑相间的身影,伴随着“嗡嗡嗡嗡”的声音。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在学校,我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没有发声器官,但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从而会产生嗡嗡的声音。后来,妈妈为我买了《十万个为什么》,从这本书里我也发现了类似的说法。权威专家都认为: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由此看来,蜜蜂之所以能发出声音,完全是由于它那对透明的小翅膀。但我认为,蜜蜂就像所有有发声器官的动物一样,它也拥有自己的发声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难道书上的说法就没有错误的时候?我因此对教材、科普读物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并开始进行实验和研究。我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能听到蜜蜂的叫声;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我用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实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我干脆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我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个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如果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我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因此,我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1)作者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权威专家都认为蜜蜂是   而发声的,而“我”却认为蜜蜂也拥有自己的   。
(3)“我”用胶水粘住蜜蜂的翅膀或剪去蜜蜂的双翅,结果蜜蜂   ,这说明了蜜蜂发声   靠翅膀振动。
(4)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反复验证,发现蜜蜂的发声器官是   。
(5)分别找出2、3、4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答案】(1)蜜蜂靠什么发声
(2)靠翅膀振动;发声器官
(3)也能发声;不是
(4)双翅根部的小黑点
(5)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难道书上的说法就没有错误的时候?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我干脆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从课题或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可知。
(2)从第二自然段的第4、5、6行可知答案。
(3)从第三自然段的第2、3、4行可知答案。
(4)从第四自然段的第最后一行可知答案。
(5)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2、3、4自然段中的过渡句就是各段的第一句话。
故答案为:(1)蜜蜂靠什么发声 (2)靠翅膀振动、发声器官 (3)也能发声、不是 (4)双翅根部的小黑点 (5)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难道书上的说法就没有错误的时候?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我干脆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此题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阅读欣赏,学习写法(二)
有趣的实验
“啊,真有趣!”教室里传出了阵阵惊叹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三小队的队员正在做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只见小队长小芳说:“下面请看表演‘烧不破的手帕’。”
“奇怪了,手帕哪有烧不破的?”我迷惑不解。
“肯定是在哄大家。”小英挺自信地说,“可骗不了我!”
“不会吧,化学实验是运用科学道理而进行的……”袁晓玲表示否定。
同学们和我一样,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盯着小芳的一举一动,想看个究竟。这时只见小芳不慌不忙地把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和清水倒入杯子里,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花手帕,放在杯子里,浸湿后拿了出来。“哧”,手帕被点燃,火苗一下子蹿得有两尺多高,烧了足足有一分钟,才渐渐熄灭。奇迹出现了,那手帕真的像得到保护神保护似的,完整无缺,连一点烧过的痕迹都没有,反而显得更加洁净了。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似的,有的惊叹不已,有的议论纷纷,还有的在鼓掌,也有的在催促小芳讲讲其中的奥秘。
小芳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清了清嗓子说:“刚才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表演结束了,大家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这次科学实验活动的感想。
(1)这个有趣的实验的名称是   。
(2)文章运用了   的叙述顺序,这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3)实验开始前,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样写为下文实验成功   。
(4)手帕烧不破的秘密是什么?
【答案】(1)烧不破的手帕
(2)倒叙
(3)做了铺垫
(4)浸湿手帕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第二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第一段可知,作者是按倒序的方法写的。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倒数第二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烧不破的手帕
(2)倒叙
(3)做了铺垫
(4)浸湿手帕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一、基础
1.下列各项中与写作内容无关的是(  )
A.实验名称与准备工作。 B.实验的过程。
C.实验的结果。 D.实验室里发生的一件趣事。
2.学会选材
下面的材料,哪些可以写进习作中呢?选合适的材料(   )。
①做实验时,心情由紧张到兴奋的变化。
②当看到实验中有趣的现象时,描写大家的表情。
③通过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④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产生矛盾,打了起来,还弄坏了实验器材。
⑤实验过程中我和同桌为采用哪种实验方法争论起来,最后我们分别按照两种方法做实验。
3.阅读欣赏,学习写法(一)
蜜蜂靠什么发声
蜜蜂是一种十分活跃的小昆虫。无论是鲜花丛中,还是林中草地,到处都有它们那黄黑相间的身影,伴随着“嗡嗡嗡嗡”的声音。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在学校,我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没有发声器官,但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从而会产生嗡嗡的声音。后来,妈妈为我买了《十万个为什么》,从这本书里我也发现了类似的说法。权威专家都认为: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由此看来,蜜蜂之所以能发出声音,完全是由于它那对透明的小翅膀。但我认为,蜜蜂就像所有有发声器官的动物一样,它也拥有自己的发声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难道书上的说法就没有错误的时候?我因此对教材、科普读物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并开始进行实验和研究。我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能听到蜜蜂的叫声;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我用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实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我干脆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我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个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如果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我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因此,我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1)作者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权威专家都认为蜜蜂是   而发声的,而“我”却认为蜜蜂也拥有自己的   。
(3)“我”用胶水粘住蜜蜂的翅膀或剪去蜜蜂的双翅,结果蜜蜂   ,这说明了蜜蜂发声   靠翅膀振动。
(4)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反复验证,发现蜜蜂的发声器官是   。
(5)分别找出2、3、4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4.阅读欣赏,学习写法(二)
有趣的实验
“啊,真有趣!”教室里传出了阵阵惊叹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三小队的队员正在做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只见小队长小芳说:“下面请看表演‘烧不破的手帕’。”
“奇怪了,手帕哪有烧不破的?”我迷惑不解。
“肯定是在哄大家。”小英挺自信地说,“可骗不了我!”
“不会吧,化学实验是运用科学道理而进行的……”袁晓玲表示否定。
同学们和我一样,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盯着小芳的一举一动,想看个究竟。这时只见小芳不慌不忙地把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和清水倒入杯子里,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花手帕,放在杯子里,浸湿后拿了出来。“哧”,手帕被点燃,火苗一下子蹿得有两尺多高,烧了足足有一分钟,才渐渐熄灭。奇迹出现了,那手帕真的像得到保护神保护似的,完整无缺,连一点烧过的痕迹都没有,反而显得更加洁净了。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似的,有的惊叹不已,有的议论纷纷,还有的在鼓掌,也有的在催促小芳讲讲其中的奥秘。
小芳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清了清嗓子说:“刚才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表演结束了,大家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这次科学实验活动的感想。
(1)这个有趣的实验的名称是   。
(2)文章运用了   的叙述顺序,这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3)实验开始前,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样写为下文实验成功   。
(4)手帕烧不破的秘密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对选材方法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回顾学过的方法,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即可。此次习作是要求写实验的步骤,故与实验名称与准备工作、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有关而与实验室里发生的一件趣事无关。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选材方法,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选材能力。
2.【答案】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对选材方法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回顾学过的方法,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即可。此次习作是要求写试验中有趣的事,故①②③④⑤都可以写进习作中。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选材方法,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选材能力。
3.【答案】(1)蜜蜂靠什么发声
(2)靠翅膀振动;发声器官
(3)也能发声;不是
(4)双翅根部的小黑点
(5)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难道书上的说法就没有错误的时候?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我干脆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从课题或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可知。
(2)从第二自然段的第4、5、6行可知答案。
(3)从第三自然段的第2、3、4行可知答案。
(4)从第四自然段的第最后一行可知答案。
(5)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2、3、4自然段中的过渡句就是各段的第一句话。
故答案为:(1)蜜蜂靠什么发声 (2)靠翅膀振动、发声器官 (3)也能发声、不是 (4)双翅根部的小黑点 (5)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难道书上的说法就没有错误的时候?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我干脆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此题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答案】(1)烧不破的手帕
(2)倒叙
(3)做了铺垫
(4)浸湿手帕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第二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第一段可知,作者是按倒序的方法写的。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倒数第二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烧不破的手帕
(2)倒叙
(3)做了铺垫
(4)浸湿手帕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