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8课《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看拼音,写词语。
tāo tāo tiān yá fù nǚ máng lù zūn xún zūn jìng jiǎn yàn
2.(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查字典,选解释。
“凭”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凭”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身子)靠着;②倚靠;③证据;④表示、凭借,根据;⑤无论。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任凭 凭据 凭票付款 这事全凭你了
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选择恰当成语填空。
掩耳盗铃 井底之蛙 杞人忧天 画蛇添足
(1)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既不可以 ,也不可以盲目乐观。
(2)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 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
(3)他认为这样做并无大碍,而实际上却是 ,惹 人笑话。
(4)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踏实,千万不要 ,自欺欺人。
4.(人教部编版语文三下-8 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题)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没有任何忧愁。形容心情安然舒畅。
②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③形容接连不断。
④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运动着的事物永不停息。
5.(8 池子与河流)“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选一选。
“池子”比喻 ,“河流”比喻 。
A.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B.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6.(预习课8 池子与河流)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池子的观点: 。
河流的观点: 。
池子的结局: 。
河流的结局: 。
7.(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池子与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池子”比喻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B.“河流”比喻那些辛劳忙碌、胸怀大志、给人们带来利益的人
C.池子认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鲜活,抛弃自身的安逸,带给人们幸福,那才是光荣、幸福的
D.要利用才能为人们做有意义的事,一旦懒惰,就会一无所为
8.(预习课8 池子与河流)“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这句话中“清闲的生活”指的是什么?用“ ”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9.(8 池子与河流)“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池子:享受安逸,抛开负重、前进、忙忙碌碌的生活。
河流:抛弃安逸,不知疲倦,流动不止,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人们利益。
二、阅读理解
10.(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池子和河流》练习)课内阅读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说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
11.(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题)阅读感悟。
蜡 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经常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地说:“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我能有什么短处?我比你强一百倍!”
一天晚上,台灯突然熄灭了。刹(chà)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
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地低下了头。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里。
谦虚 羞愧 卖弄 高傲
(2)概括台灯和蜡烛的性格特点。
台灯:
蜡烛:
(3)读短文最后一段,此时台灯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三、语言表达
12.(人教部编版语文三下-8 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题)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①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②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1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忘掉?(改为陈述句)
(2)你一会儿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河流一路欢笑着,毫不停歇地奔向远方。(仿写拟人句)
(4)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用一组反义词写一句话)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滔滔;天涯;妇女;忙碌;遵循;尊敬;检验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滔、涯、碌、遵、循、尊、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滔滔、天涯、妇女、忙碌、遵循、尊敬、检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几;6;P;píng;①;③;④;②
【知识点】拼音;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故答案为:几、6、P、píng、①、③、④、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答案】(1)杞人忧天
(2)井底之蛙
(3)掩耳盗铃
(4)画蛇添足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故答案为:(1)杞人忧天(2)井底之蛙(3)掩耳盗铃(4)画蛇添足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答案】无忧无虑;忙忙碌碌;源源不断;奔流不息
【知识点】词形;词义;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故答案为:①无忧无虑;②忙忙碌碌;③源源不断;④奔流不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答案】A;B
【知识点】修辞手法;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A、B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答案】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7.【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C:错误, 池子认为 怎样舒服最重要,怎样享受最惬意。鄙视河流疲劳的生活。 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8.【答案】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池子对自己情境、悠闲的生活非常满足,在诗歌的第5小节,池子自得地诉说了自己悠闲的生活情境。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词语的意思除了本义,还有语境义、指代义等。语境意义亦称“上下文意义”或“情境意义”。是关于言语与表达言语的情境之间的关系的术语。句子的理解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意义的掌握,所以掌握词语的语境义非常重要。
9.【答案】河流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只能是以后的毁灭。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谈自己的理由,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河流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只能是以后的毁灭。
【点评】此题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10.【答案】(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奔流不息”意思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1.【答案】(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
(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
(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12.【答案】①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能代替。②这个自然规律,你不应该忘掉。
【知识点】句式转换;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①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能代替。②这个自然规律,你不应该忘掉。
【点评】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3.【答案】(1)这个自然规律,你不会忘掉。
(2)一群鸽子,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
(3)鸟儿亮开歌喉,树林里响起了快乐的曲调。
(4)人要学习才会进步,人不学习就会落后。
【知识点】修辞手法;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一会儿……一会儿……”是并列关系。
(3)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用一组反义词写一句话,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这个自然规律,你不会忘掉。
(2)一群鸽子,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
(3)鸟儿亮开歌喉,树林里响起了快乐的曲调。
(4)人要学习才会进步,人不学习就会落后。
【点评】(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合理,说完整的话。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 / 1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8课《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看拼音,写词语。
tāo tāo tiān yá fù nǚ máng lù zūn xún zūn jìng jiǎn yàn
【答案】滔滔;天涯;妇女;忙碌;遵循;尊敬;检验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滔、涯、碌、遵、循、尊、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滔滔、天涯、妇女、忙碌、遵循、尊敬、检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查字典,选解释。
“凭”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凭”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身子)靠着;②倚靠;③证据;④表示、凭借,根据;⑤无论。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任凭 凭据 凭票付款 这事全凭你了
【答案】几;6;P;píng;①;③;④;②
【知识点】拼音;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故答案为:几、6、P、píng、①、③、④、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选择恰当成语填空。
掩耳盗铃 井底之蛙 杞人忧天 画蛇添足
(1)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既不可以 ,也不可以盲目乐观。
(2)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 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
(3)他认为这样做并无大碍,而实际上却是 ,惹 人笑话。
(4)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踏实,千万不要 ,自欺欺人。
【答案】(1)杞人忧天
(2)井底之蛙
(3)掩耳盗铃
(4)画蛇添足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故答案为:(1)杞人忧天(2)井底之蛙(3)掩耳盗铃(4)画蛇添足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人教部编版语文三下-8 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题)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没有任何忧愁。形容心情安然舒畅。
②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③形容接连不断。
④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运动着的事物永不停息。
【答案】无忧无虑;忙忙碌碌;源源不断;奔流不息
【知识点】词形;词义;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故答案为:①无忧无虑;②忙忙碌碌;③源源不断;④奔流不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8 池子与河流)“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选一选。
“池子”比喻 ,“河流”比喻 。
A.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B.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答案】A;B
【知识点】修辞手法;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A、B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预习课8 池子与河流)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池子的观点: 。
河流的观点: 。
池子的结局: 。
河流的结局: 。
【答案】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7.(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池子与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池子”比喻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B.“河流”比喻那些辛劳忙碌、胸怀大志、给人们带来利益的人
C.池子认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鲜活,抛弃自身的安逸,带给人们幸福,那才是光荣、幸福的
D.要利用才能为人们做有意义的事,一旦懒惰,就会一无所为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C:错误, 池子认为 怎样舒服最重要,怎样享受最惬意。鄙视河流疲劳的生活。 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8.(预习课8 池子与河流)“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这句话中“清闲的生活”指的是什么?用“ ”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答案】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池子对自己情境、悠闲的生活非常满足,在诗歌的第5小节,池子自得地诉说了自己悠闲的生活情境。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词语的意思除了本义,还有语境义、指代义等。语境意义亦称“上下文意义”或“情境意义”。是关于言语与表达言语的情境之间的关系的术语。句子的理解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意义的掌握,所以掌握词语的语境义非常重要。
9.(8 池子与河流)“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池子:享受安逸,抛开负重、前进、忙忙碌碌的生活。
河流:抛弃安逸,不知疲倦,流动不止,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人们利益。
【答案】河流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只能是以后的毁灭。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谈自己的理由,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河流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只能是以后的毁灭。
【点评】此题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二、阅读理解
10.(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池子和河流》练习)课内阅读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说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
【答案】(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奔流不息”意思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1.(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题)阅读感悟。
蜡 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经常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地说:“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我能有什么短处?我比你强一百倍!”
一天晚上,台灯突然熄灭了。刹(chà)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
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地低下了头。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里。
谦虚 羞愧 卖弄 高傲
(2)概括台灯和蜡烛的性格特点。
台灯:
蜡烛:
(3)读短文最后一段,此时台灯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答案】(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
(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
(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三、语言表达
12.(人教部编版语文三下-8 池子与河流同步练习题)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①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②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答案】①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能代替。②这个自然规律,你不应该忘掉。
【知识点】句式转换;池子与河流
【解析】【分析】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①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能代替。②这个自然规律,你不应该忘掉。
【点评】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池子与河流》练习题)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忘掉?(改为陈述句)
(2)你一会儿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河流一路欢笑着,毫不停歇地奔向远方。(仿写拟人句)
(4)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用一组反义词写一句话)
【答案】(1)这个自然规律,你不会忘掉。
(2)一群鸽子,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
(3)鸟儿亮开歌喉,树林里响起了快乐的曲调。
(4)人要学习才会进步,人不学习就会落后。
【知识点】修辞手法;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一会儿……一会儿……”是并列关系。
(3)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用一组反义词写一句话,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这个自然规律,你不会忘掉。
(2)一群鸽子,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
(3)鸟儿亮开歌喉,树林里响起了快乐的曲调。
(4)人要学习才会进步,人不学习就会落后。
【点评】(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合理,说完整的话。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