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1 感觉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1 感觉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2 23:19:57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1 感觉世界
一、单选题
1.(2019七下·嵊州期末)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 B.视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2.(2019七下·天台期末)“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诗中描述到的两种感觉分别是(  )
A.视觉和听觉 B.视觉和嗅觉 C.触觉和嗅觉 D.视觉和触觉
3.(2019七下·嘉兴期中)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4.(2019七下·长兴月考)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其中不包括()
A.辣 B.甜 C.苦 D.酸
5.(2019七下·台州期中)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C.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6.(2019七下·秀洲月考)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是利用味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A.接听电话 B.闻花香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D.吃甜甜的糖葫芦
7.(2019七下·江干月考)“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嗅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8.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  )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
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没有火锅的浓
9.李华感冒了,他感觉吃饭不香,对香气的反应也没有健康时敏感了,这是因为(  )
A.产生了嗅觉疲劳
B.嗅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
C.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D.感冒影响了嗅觉细胞对气味的感觉
10.在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
A.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B.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
C.一点用处都没有
D.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11.以下有关嗅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灵敏
B.同一动物对各种物质的敏感程度都很强
C.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不能形成嗅觉
12.吃冰棒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13.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会产生(  )
A.橘子味 B.草莓味
C.无味 D.橘子,草莓的混合味
14.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
A.得不到营养 B.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
C.不能调节体温 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感知功能
15.在成语“瞎子摸象”的故事中,瞎子感知象的形状和感觉形成的部位依次是(  )
A.眼睛、大脑 B.触觉、眼睛 C.触觉、大脑 D.嗅觉、大脑
16.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觉温 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冷
17.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孩子是否发烧,这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18.所谓“十指连心”是因为(  )
A.指尖皮肤薄
B.指尖真皮层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C.指尖血管丰富
D.指尖表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19.局部麻醉病人的感觉是(  )
A.痛觉和触觉全部存在 B.痛觉和触觉全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20.以下对各种感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痛觉,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
B.如果没有热觉,人类就可以适应更高温的环境
C.如果没有冷觉,人类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极地生活
D.如果没有嗅觉,人类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有异味的环境
二、填空题
21.(2019七下·台州期末)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   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   。
22.(2019七下·江干月考)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   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
23.(2019七下·天台月考)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小娟也染上了感冒。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发烧了,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
上述内容中涉及到的感觉器官和感觉有   ,   ;   ,   ;   ,   
24.手机可以由多种方式感知来电,其中通过振动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通过铃声感知来电主要靠   ;通过灯光闪烁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
A.触觉 B.视觉
C.味觉 D.听觉
25.你用身体的什么感觉器官通过什么方法去辨别下列这些物质?请在横线上写出:
(1)酒精与自来水:   ;
(2)热水与冷水:   
(3)红灯与绿灯:   
(4)糖和盐:   
26.猫对腥味特别敏感,而小鸡对虫子的气味“情有独钟”,这是因为   。
2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   。
(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   。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   。
三、解答题
28.明明看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的地砖上,有一行非常特殊,上面只有一个“一”字,没有其他的花纹,多块砖的“一”字相连,伸向远方,妈妈告诉他那是盲道,请分析盲道是如何引导盲人前进的。
29.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虽然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
(2)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
(3)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
30.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了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小娟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   。
31.某班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1)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   ,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和   方法。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   的。
32.(2019七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结构中有很多的基本组织。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   组织构成的。而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   组织。
(2)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解答】 “读”盲文时 ,是通过触摸来感知的,主要依靠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解答】眼睛主要与视觉有关,耳朵主要与听觉有关,故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
【解答】 糖比橘子甜,当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敏感程度降低,所以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故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解答】味蕾的基本味觉是甜、酸、苦、咸四种,包括辣,而其他味觉都是四种基本味觉混合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嗅觉是在大脑形成的。嗅觉特点具有适应性、差异性、受到年龄的影响。
【解答】 由题意:“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可知,蒜”味还在,只是自己久闻后感觉不出了,根据嗅觉特点可知,这是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以及嗅觉、听觉等,据此解答
【解答】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例如:耳是听觉器官,眼是视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此外,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从图中可知,A是听觉,B是嗅觉,C是视觉,D是味觉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的感官相关知识解题,眼是视觉的主要器官、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鼻是嗅觉的主要器官等。
【解答】解:“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描述的是听觉、“知肉味”描述的是味觉。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鲜五种,我们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这五种味觉混合的结果。
【解答】吃火锅时,刚从锅里捞出的食物会比较烫,入口的时候会烫伤味蕾,影响味觉;故C符合;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保证了气流的流通顺畅。
【解答】人在感冒的时候,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空气进出的通道,嗅觉细胞就感觉不到气味的刺激,对香气的反应不那么敏感了;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觉有酸、甜、苦、咸、辣、鲜、涩、麻、凉等,最基本的是酸、甜、苦、咸四种味觉。
【解答】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A、根据嗅觉与年龄的关系进行解答;
BC、不同动物的嗅觉差异很大;
D、嗅觉具有适应性。
【解答】A、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会逐渐减退,婴儿的嗅觉比成人要强,故A错误;
B、动物不同,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故B错误;
C、不同动物对嗅觉的敏感程度不同,比如,狗比人的嗅觉的敏感程度高,故C正确;
D、“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嗅觉已经适应了,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在口腔中,有舌头、牙齿和唾液腺,它们综合作用后产生感觉。
【解答】吃冰棒时,冰棒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的血管收缩,舌头的神经短暂缺血引起麻木,因此这是由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故选D。
13.【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对食物的味道的判断来源于味觉和嗅觉。
【解答】人对食物味道的判断来源于味觉和嗅觉的双重作用,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嗅橘子会闻到橘子的气味,吃草莓,会尝道草莓的味道,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就会产生橘子和草莓的混合味;
故选D。
14.【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的皮肤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屏障,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主要通过眼、耳、鼻子等感觉器官获取,其中盲人摸象,主要通过触觉获取信息,无法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而形成感觉是在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解题,人的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
【解答】解:左手浸入甲盆热水中,右手浸入丙盆冷水中,过一会儿适应后,同时放进乙盆温水中,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故答案为:C。
17.【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的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热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
故答案为:B。
18.【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结构及其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的皮肤是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的,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真皮层中密布大量的血管和神经,而指尖处的神经末梢最为丰富,因而对外界的刺激非常的敏感;
故答案为:B。
19.【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麻醉的原理及作用机理解题。
【解答】解:局部麻醉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或其它医疗提供条件;但整个过程中触觉神经仍然具有传导作用;
故答案为:C。
20.【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这些感觉可以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
【解答】A.如果没有痛觉,即使身体受伤了也不容易被自己察觉,这将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A符合题意。
B.高温环境会损伤人体,如果没有热觉,人类不能适应高温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寒冷的极地环境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如果没有冷觉,人类不能很好地适应极地生活。C不符合题意。
D.嗅觉能够让我们辨别并远离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没有嗅觉,人类不可以更好地适应有异味的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答案】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感觉有痛觉、冷觉和热觉和触觉,因为其内有感觉这些感受的感受器;所胡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触觉感受器是接受接触刺激,传导触觉等的感受器。
【解答】 脚底能感知板的软硬程度是通过皮肤内的触觉感受器来完成的,所有的感觉都是信息传到大脑,由大脑分析最终在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产生的,所以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
故答案为: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22.【答案】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对温度的感知知识解题,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感知,有时会不准确。
【解答】将人的左手放入10℃的冷水中,左手会感觉到冷;将右手放入60℃的水中,右手会感觉到热;然后将两手同时放入30℃的水中,左手从1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热;右手从6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冷;说明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是不准确的,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质。
故答案为: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23.【答案】皮肤;冷热觉;皮肤;痛觉;鼻;嗅觉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体有不同的感觉器官,例如,眼能感受光,耳能感受声音,鼻能感受气味,而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能感受冷热觉、触觉和痛觉。
【解答】医生用手背触摸小娟的额头判断出她发烧,是因为皮肤有冷热觉;小娟在挂盐水时差点疼得哭出来,说明皮肤有痛觉;小娟因为感冒鼻子堵塞闻不到菜香,体现了鼻子有感受气味的作用。
故答案为:皮肤,冷热觉;皮肤,痛觉;鼻,嗅觉
24.【答案】A;D;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们用眼来感受光,产生视觉;用耳来感受声音,产生听觉;用皮肤来感受震动,产生触觉。
【解答】通过振动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触觉;;通过铃声感知来电主要靠听觉;通过灯光闪烁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视觉。
故答案为:A;B;D
25.【答案】(1)用鼻去闻(或用皮肤感觉)
(2)用皮肤感觉
(3)用眼观察
(4)用舌尝味道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用舌来感受味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
【解答】(1)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可以通过嗅觉辨别酒精与自来水;同时由于酒精挥发会吸热,所以皮肤会感觉比较凉爽,也可以皮肤感觉来区别。(2)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所以可以通过触摸辨别热水与冷水。(3)红灯与绿灯颜色差异较大,可以通过视觉来判断,故用眼观察即可辨别。(4)糖和盐味道差异较明显,糖具有甜味,盐具有咸味,通过舌尝味道即可辨别。
故答案为:(1)用鼻去闻(或用皮肤感觉);(2)用皮肤感觉;(3)用眼观察;(4)用舌尝味道
26.【答案】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嗅觉是刺激物刺激了嗅觉细胞使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从而产生嗅觉。嗅觉的的特点 :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嗅觉会逐渐减弱。
【解答】嗅觉的的特点 :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猫对腥味特别敏感,而小鸡对虫子的气味“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故答案为: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27.【答案】(1)嗅细胞
(2)不正常
(3)舌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4)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不准确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根据嗅觉的形成进行解答;
(2)人感冒时,嗅觉、味觉的灵敏度都下降;
(3)舌头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3)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是为了防止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嗅细胞;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知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4) 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实验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1)嗅细胞;(2)不正常;(3)舌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4)
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不准确。
28.【答案】盲人通过盲棍刺激手上的触压感受器,来感知地面凹凸的盲道,然后沿着盲道的指引前行变化。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解答】盲人通过盲棍刺激手上的触压感受器,来感知地面凹凸的盲道,然后沿着盲道的指引前行变化。
【分析】盲人通过盲棍刺激手上的触压感受器,来感知地面凹凸的盲道,然后沿着盲道的指引前行变化。
29.【答案】(1)鼻、眼、舌、皮肤
(2)大脑
(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
(2)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人的大脑;
(3)嗅觉具有适应性。
【解答】(1) 天气还是那么热,运用的是皮肤来感觉,小明走到橘园门口时,随到橘香味,是用鼻感受的,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运用的是眼, 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运用的是舌;
(2) 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
(3) 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 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1)鼻、眼、舌、皮肤;(2)大脑;(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30.【答案】(1)冷热
(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1)人体的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热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故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
(2)痛觉使人体感知一定的疼痛,从而使人体躲避有害刺激,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没有痛觉并不好;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故答案为:(1)冷热;(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31.【答案】(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
(2)正确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为探究实验题,通过分析实验,可以得出答案。在实验设置中,要遵循控制变量原则。
【解答】(1)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对照法和控制变量法。(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2)正确
32.【答案】(1)上皮;保护
(2)真皮
【知识点】组织;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及皮肤的组成知识解题。
【解答】解:(1)皮肤是由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的,其中上皮组织具有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与之功能类似的组织是保护组织;
(2)因为真皮层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故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真皮层;
故答案为:(1)上皮、保护;(2)真皮;
1 / 1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1 感觉世界
一、单选题
1.(2019七下·嵊州期末)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 B.视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解答】 “读”盲文时 ,是通过触摸来感知的,主要依靠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19七下·天台期末)“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诗中描述到的两种感觉分别是(  )
A.视觉和听觉 B.视觉和嗅觉 C.触觉和嗅觉 D.视觉和触觉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解答】眼睛主要与视觉有关,耳朵主要与听觉有关,故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3.(2019七下·嘉兴期中)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
【解答】 糖比橘子甜,当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敏感程度降低,所以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故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4.(2019七下·长兴月考)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其中不包括()
A.辣 B.甜 C.苦 D.酸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解答】味蕾的基本味觉是甜、酸、苦、咸四种,包括辣,而其他味觉都是四种基本味觉混合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019七下·台州期中)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C.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嗅觉是在大脑形成的。嗅觉特点具有适应性、差异性、受到年龄的影响。
【解答】 由题意:“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可知,蒜”味还在,只是自己久闻后感觉不出了,根据嗅觉特点可知,这是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C。
6.(2019七下·秀洲月考)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是利用味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A.接听电话 B.闻花香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D.吃甜甜的糖葫芦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以及嗅觉、听觉等,据此解答
【解答】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例如:耳是听觉器官,眼是视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此外,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从图中可知,A是听觉,B是嗅觉,C是视觉,D是味觉
故答案为:D
7.(2019七下·江干月考)“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嗅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的感官相关知识解题,眼是视觉的主要器官、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鼻是嗅觉的主要器官等。
【解答】解:“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描述的是听觉、“知肉味”描述的是味觉。
故答案为:D。
8.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  )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
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没有火锅的浓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鲜五种,我们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这五种味觉混合的结果。
【解答】吃火锅时,刚从锅里捞出的食物会比较烫,入口的时候会烫伤味蕾,影响味觉;故C符合;
故答案为:C。
9.李华感冒了,他感觉吃饭不香,对香气的反应也没有健康时敏感了,这是因为(  )
A.产生了嗅觉疲劳
B.嗅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
C.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D.感冒影响了嗅觉细胞对气味的感觉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保证了气流的流通顺畅。
【解答】人在感冒的时候,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空气进出的通道,嗅觉细胞就感觉不到气味的刺激,对香气的反应不那么敏感了;
故选D。
10.在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
A.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B.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
C.一点用处都没有
D.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觉有酸、甜、苦、咸、辣、鲜、涩、麻、凉等,最基本的是酸、甜、苦、咸四种味觉。
【解答】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故选D。
11.以下有关嗅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灵敏
B.同一动物对各种物质的敏感程度都很强
C.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不能形成嗅觉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A、根据嗅觉与年龄的关系进行解答;
BC、不同动物的嗅觉差异很大;
D、嗅觉具有适应性。
【解答】A、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会逐渐减退,婴儿的嗅觉比成人要强,故A错误;
B、动物不同,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故B错误;
C、不同动物对嗅觉的敏感程度不同,比如,狗比人的嗅觉的敏感程度高,故C正确;
D、“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嗅觉已经适应了,故D错误;
故选C。
12.吃冰棒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在口腔中,有舌头、牙齿和唾液腺,它们综合作用后产生感觉。
【解答】吃冰棒时,冰棒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的血管收缩,舌头的神经短暂缺血引起麻木,因此这是由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故选D。
13.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会产生(  )
A.橘子味 B.草莓味
C.无味 D.橘子,草莓的混合味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对食物的味道的判断来源于味觉和嗅觉。
【解答】人对食物味道的判断来源于味觉和嗅觉的双重作用,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嗅橘子会闻到橘子的气味,吃草莓,会尝道草莓的味道,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就会产生橘子和草莓的混合味;
故选D。
14.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
A.得不到营养 B.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
C.不能调节体温 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感知功能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的皮肤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屏障,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
故答案为:B。
15.在成语“瞎子摸象”的故事中,瞎子感知象的形状和感觉形成的部位依次是(  )
A.眼睛、大脑 B.触觉、眼睛 C.触觉、大脑 D.嗅觉、大脑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主要通过眼、耳、鼻子等感觉器官获取,其中盲人摸象,主要通过触觉获取信息,无法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而形成感觉是在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
故答案为:C。
16.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觉温 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冷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解题,人的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
【解答】解:左手浸入甲盆热水中,右手浸入丙盆冷水中,过一会儿适应后,同时放进乙盆温水中,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故答案为:C。
17.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孩子是否发烧,这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的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热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
故答案为:B。
18.所谓“十指连心”是因为(  )
A.指尖皮肤薄
B.指尖真皮层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C.指尖血管丰富
D.指尖表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结构及其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的皮肤是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的,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真皮层中密布大量的血管和神经,而指尖处的神经末梢最为丰富,因而对外界的刺激非常的敏感;
故答案为:B。
19.局部麻醉病人的感觉是(  )
A.痛觉和触觉全部存在 B.痛觉和触觉全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麻醉的原理及作用机理解题。
【解答】解:局部麻醉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或其它医疗提供条件;但整个过程中触觉神经仍然具有传导作用;
故答案为:C。
20.以下对各种感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痛觉,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
B.如果没有热觉,人类就可以适应更高温的环境
C.如果没有冷觉,人类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极地生活
D.如果没有嗅觉,人类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有异味的环境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这些感觉可以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
【解答】A.如果没有痛觉,即使身体受伤了也不容易被自己察觉,这将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A符合题意。
B.高温环境会损伤人体,如果没有热觉,人类不能适应高温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寒冷的极地环境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如果没有冷觉,人类不能很好地适应极地生活。C不符合题意。
D.嗅觉能够让我们辨别并远离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没有嗅觉,人类不可以更好地适应有异味的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21.(2019七下·台州期末)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   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   。
【答案】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感觉有痛觉、冷觉和热觉和触觉,因为其内有感觉这些感受的感受器;所胡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触觉感受器是接受接触刺激,传导触觉等的感受器。
【解答】 脚底能感知板的软硬程度是通过皮肤内的触觉感受器来完成的,所有的感觉都是信息传到大脑,由大脑分析最终在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产生的,所以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
故答案为: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22.(2019七下·江干月考)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   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
【答案】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对温度的感知知识解题,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感知,有时会不准确。
【解答】将人的左手放入10℃的冷水中,左手会感觉到冷;将右手放入60℃的水中,右手会感觉到热;然后将两手同时放入30℃的水中,左手从1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热;右手从6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冷;说明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是不准确的,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质。
故答案为: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23.(2019七下·天台月考)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小娟也染上了感冒。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发烧了,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
上述内容中涉及到的感觉器官和感觉有   ,   ;   ,   ;   ,   
【答案】皮肤;冷热觉;皮肤;痛觉;鼻;嗅觉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体有不同的感觉器官,例如,眼能感受光,耳能感受声音,鼻能感受气味,而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能感受冷热觉、触觉和痛觉。
【解答】医生用手背触摸小娟的额头判断出她发烧,是因为皮肤有冷热觉;小娟在挂盐水时差点疼得哭出来,说明皮肤有痛觉;小娟因为感冒鼻子堵塞闻不到菜香,体现了鼻子有感受气味的作用。
故答案为:皮肤,冷热觉;皮肤,痛觉;鼻,嗅觉
24.手机可以由多种方式感知来电,其中通过振动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通过铃声感知来电主要靠   ;通过灯光闪烁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
A.触觉 B.视觉
C.味觉 D.听觉
【答案】A;D;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们用眼来感受光,产生视觉;用耳来感受声音,产生听觉;用皮肤来感受震动,产生触觉。
【解答】通过振动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触觉;;通过铃声感知来电主要靠听觉;通过灯光闪烁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视觉。
故答案为:A;B;D
25.你用身体的什么感觉器官通过什么方法去辨别下列这些物质?请在横线上写出:
(1)酒精与自来水:   ;
(2)热水与冷水:   
(3)红灯与绿灯:   
(4)糖和盐:   
【答案】(1)用鼻去闻(或用皮肤感觉)
(2)用皮肤感觉
(3)用眼观察
(4)用舌尝味道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用舌来感受味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
【解答】(1)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可以通过嗅觉辨别酒精与自来水;同时由于酒精挥发会吸热,所以皮肤会感觉比较凉爽,也可以皮肤感觉来区别。(2)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所以可以通过触摸辨别热水与冷水。(3)红灯与绿灯颜色差异较大,可以通过视觉来判断,故用眼观察即可辨别。(4)糖和盐味道差异较明显,糖具有甜味,盐具有咸味,通过舌尝味道即可辨别。
故答案为:(1)用鼻去闻(或用皮肤感觉);(2)用皮肤感觉;(3)用眼观察;(4)用舌尝味道
26.猫对腥味特别敏感,而小鸡对虫子的气味“情有独钟”,这是因为   。
【答案】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嗅觉是刺激物刺激了嗅觉细胞使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从而产生嗅觉。嗅觉的的特点 :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嗅觉会逐渐减弱。
【解答】嗅觉的的特点 :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猫对腥味特别敏感,而小鸡对虫子的气味“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故答案为: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2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   。
(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   。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   。
【答案】(1)嗅细胞
(2)不正常
(3)舌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4)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不准确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根据嗅觉的形成进行解答;
(2)人感冒时,嗅觉、味觉的灵敏度都下降;
(3)舌头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3)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是为了防止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嗅细胞;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知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4) 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实验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1)嗅细胞;(2)不正常;(3)舌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4)
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不准确。
三、解答题
28.明明看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的地砖上,有一行非常特殊,上面只有一个“一”字,没有其他的花纹,多块砖的“一”字相连,伸向远方,妈妈告诉他那是盲道,请分析盲道是如何引导盲人前进的。
【答案】盲人通过盲棍刺激手上的触压感受器,来感知地面凹凸的盲道,然后沿着盲道的指引前行变化。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解答】盲人通过盲棍刺激手上的触压感受器,来感知地面凹凸的盲道,然后沿着盲道的指引前行变化。
【分析】盲人通过盲棍刺激手上的触压感受器,来感知地面凹凸的盲道,然后沿着盲道的指引前行变化。
29.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虽然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
(2)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
(3)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
【答案】(1)鼻、眼、舌、皮肤
(2)大脑
(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
(2)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人的大脑;
(3)嗅觉具有适应性。
【解答】(1) 天气还是那么热,运用的是皮肤来感觉,小明走到橘园门口时,随到橘香味,是用鼻感受的,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运用的是眼, 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运用的是舌;
(2) 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
(3) 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 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1)鼻、眼、舌、皮肤;(2)大脑;(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30.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了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小娟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   。
【答案】(1)冷热
(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
【解答】解:(1)人体的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热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故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
(2)痛觉使人体感知一定的疼痛,从而使人体躲避有害刺激,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没有痛觉并不好;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故答案为:(1)冷热;(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31.某班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1)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   ,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和   方法。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   的。
【答案】(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
(2)正确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为探究实验题,通过分析实验,可以得出答案。在实验设置中,要遵循控制变量原则。
【解答】(1)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对照法和控制变量法。(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2)正确
32.(2019七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结构中有很多的基本组织。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   组织构成的。而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   组织。
(2)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层。
【答案】(1)上皮;保护
(2)真皮
【知识点】组织;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及皮肤的组成知识解题。
【解答】解:(1)皮肤是由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的,其中上皮组织具有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与之功能类似的组织是保护组织;
(2)因为真皮层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故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真皮层;
故答案为:(1)上皮、保护;(2)真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