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同步训练
一、生物圈的范围
1.(2019七上·揭西期末)收看中央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2019·云南)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3.水圈中的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海平面________以内的水层中( )
A.10千米 B.1千米 C.150米 D.50米
4.(2017七上·平舆期中)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其厚度约为( )
A.10千米 B.20千米
C.150米 D.海平面以上10千米
5.(2019七上·阿坝期末)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但是人类的“立足点”是( )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的表面 D.生物圈的任何地方
6.(2019八上·深圳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所有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7.(2017七上·香洲期中)以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哪项是 错误的?( )
A.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 、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生物组成的
B.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维持生命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组成了生物圈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生物圈的范围是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8.(2017七上·大石桥期中)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
A.鸟类 B.昆虫
C.鸟类和昆虫 D.鸟类、昆虫、细菌等微生物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
9.(2019八下·施甸月考)下列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10.(2019八下·昭阳开学考)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阔叶落叶林生态系统
11.(2018七上·姜堰期中)下列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12.(2018七上·阳江月考)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水域生态系统
13.(2018七上·龙湖期中)下列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14.(2019·岳阳)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5.(2019·盘龙模拟)下列生态系统中,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16.(2019七上·宽城期末)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其所属生态系统为(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三、综合演练
17.(2017七上·仪征期中)地球上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各项叙述中与这一观点相违背的是( )
A.人类的活动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定居在自己的城市
B.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会随着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C.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D.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18.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 、 、 (写出三种即可)
(2)曲中的非生物有: (写出三种即可)
(3)以上生物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范围叫 它由 、 、 三部分组成
19.(2017·准格尔旗模拟)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完成实验任务,三位实验人员经过105天的科学实验于2014年5月20日成功出舱。“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月宫一号”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实现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1)“月宫一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 成分组成。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 者。
(2)“月宫一号”内实验人员的生存不仅需要营养物质,还必须保障生活环境(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有关系。“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 ,自动调节能力较 。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整体,生物圈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在地球上呈现的绿色是岩石圈,白色为大气圈,蓝色为水圈,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阳光分布较多,生长了大量的浮游植物,因此适合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动物的生存,故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答案】C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统一体,而不是只包括生物,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而不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统一体,可见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含义和范围,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圈是生物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的统一整体,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属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为的破坏超过了其调节能力,其平衡会被打破。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8.【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鸟类、昆虫、细菌等微生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9.【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生产氧气的70%;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农作物.
10.【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A、农田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的作用,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A不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较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B不符合题意。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自动调节能力较强。C符合题意;
D、温带落叶林分布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构成温带落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山毛榉、槭、梣、椴、桦等。它们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故这类森林又叫做夏绿林,动物也比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特点 作用 主要生物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草原生态系统 较干旱地区 动植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简单且变化剧烈。 提供丰寓的生物资源,如药材、动物皮毛等。能够保持水土。 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穴居者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藻类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 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游动。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或过湿之地(潜水海洋、沼泽) 动植物种类多,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还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动物种类也异常丰富。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藻类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很多。 调节气候,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进行淡水养殖等。 淡水生物
11.【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特点 作用 主要生物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草原生态系统 较干旱地区 动植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简单且变化剧烈。 提供丰寓的生物资源,如药材、动物皮毛等。能够保持水土。 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穴居者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藻类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 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游动。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或过湿之地(潜水海洋、沼泽) 动植物种类多,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还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动物种类也异常丰富。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藻类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很多。 调节气候,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进行淡水养殖等。 淡水生物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生物种类较少,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结构简单、易退化。 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副产品。 农作物
城市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人起主导作用,高度依赖其他生态系统,强烈干扰其他生态系统,自动凋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环境问题。 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12.【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草原上视野开阔,动物挖洞穴居或奔跑有利于逃避敌害,是对草原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野兔、黄羊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主要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13.【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解:ABC、各生态系统并不是密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其中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等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体现在地域相互关联、非生物因素相互影响、生物因素相互关联.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不可能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4.【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解: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藻类植物提供,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因此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B
【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裙带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海洋中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可达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左右。
15.【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解: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程度,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没有了。
16.【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之称,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特点 作用 主要生物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草原生态系统 较干旱地区 动植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简单且变化剧烈。 提供丰寓的生物资源,如药材、动物皮毛等。能够保持水土。 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穴居者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藻类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 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游动。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或过湿之地(潜水海洋、沼泽) 动植物种类多,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还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动物种类也异常丰富。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藻类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很多。 调节气候,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进行淡水养殖等。 淡水生物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生物种类较少,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结构简单、易退化。 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副产品。 农作物
城市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人起主导作用,高度依赖其他生态系统,强烈干扰其他生态系统,自动凋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环境问题。 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1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圈中的大气在不停的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生物因素来说,各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也不受地域的限制,往返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如鱼类的洄游,鸟的迁徙,生物的入侵等.地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人类的活动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定居在自己的城市”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8.【答案】(1)老树;昏鸦;瘦马
(2)枯藤;小桥;流水
(3)生物圈;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1)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2) 曲中没有生命的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3)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可见生物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故答案为:(1)老树、昏鸦、瘦马,(2)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3)生物圈、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圈的范围,比较简单,熟记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生物都能表现出基本的特征。如新陈代谢现象;生物能生长发育; 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现象;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19.【答案】(1)非生物;生产者
(2)简单;差(或“弱”)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所有的非生物成分,即包括空气、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等。(2)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同步训练
一、生物圈的范围
1.(2019七上·揭西期末)收看中央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整体,生物圈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在地球上呈现的绿色是岩石圈,白色为大气圈,蓝色为水圈,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2019·云南)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水圈中的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海平面________以内的水层中( )
A.10千米 B.1千米 C.150米 D.50米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阳光分布较多,生长了大量的浮游植物,因此适合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动物的生存,故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2017七上·平舆期中)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其厚度约为( )
A.10千米 B.20千米
C.150米 D.海平面以上10千米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2019七上·阿坝期末)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但是人类的“立足点”是( )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的表面 D.生物圈的任何地方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6.(2019八上·深圳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所有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统一体,而不是只包括生物,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而不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统一体,可见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含义和范围,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圈是生物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的统一整体,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2017七上·香洲期中)以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哪项是 错误的?( )
A.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 、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生物组成的
B.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维持生命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组成了生物圈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生物圈的范围是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属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为的破坏超过了其调节能力,其平衡会被打破。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8.(2017七上·大石桥期中)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
A.鸟类 B.昆虫
C.鸟类和昆虫 D.鸟类、昆虫、细菌等微生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鸟类、昆虫、细菌等微生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
9.(2019八下·施甸月考)下列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生产氧气的70%;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农作物.
10.(2019八下·昭阳开学考)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阔叶落叶林生态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A、农田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的作用,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A不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较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B不符合题意。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自动调节能力较强。C符合题意;
D、温带落叶林分布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构成温带落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山毛榉、槭、梣、椴、桦等。它们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故这类森林又叫做夏绿林,动物也比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特点 作用 主要生物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草原生态系统 较干旱地区 动植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简单且变化剧烈。 提供丰寓的生物资源,如药材、动物皮毛等。能够保持水土。 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穴居者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藻类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 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游动。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或过湿之地(潜水海洋、沼泽) 动植物种类多,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还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动物种类也异常丰富。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藻类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很多。 调节气候,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进行淡水养殖等。 淡水生物
11.(2018七上·姜堰期中)下列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特点 作用 主要生物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草原生态系统 较干旱地区 动植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简单且变化剧烈。 提供丰寓的生物资源,如药材、动物皮毛等。能够保持水土。 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穴居者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藻类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 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游动。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或过湿之地(潜水海洋、沼泽) 动植物种类多,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还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动物种类也异常丰富。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藻类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很多。 调节气候,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进行淡水养殖等。 淡水生物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生物种类较少,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结构简单、易退化。 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副产品。 农作物
城市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人起主导作用,高度依赖其他生态系统,强烈干扰其他生态系统,自动凋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环境问题。 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12.(2018七上·阳江月考)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水域生态系统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草原上视野开阔,动物挖洞穴居或奔跑有利于逃避敌害,是对草原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野兔、黄羊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主要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13.(2018七上·龙湖期中)下列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解:ABC、各生态系统并不是密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其中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等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体现在地域相互关联、非生物因素相互影响、生物因素相互关联.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不可能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4.(2019·岳阳)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解: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藻类植物提供,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因此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B
【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裙带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海洋中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可达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左右。
15.(2019·盘龙模拟)下列生态系统中,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解: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程度,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没有了。
16.(2019七上·宽城期末)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其所属生态系统为(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之称,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特点 作用 主要生物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草原生态系统 较干旱地区 动植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简单且变化剧烈。 提供丰寓的生物资源,如药材、动物皮毛等。能够保持水土。 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穴居者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藻类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 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游动。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或过湿之地(潜水海洋、沼泽) 动植物种类多,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还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动物种类也异常丰富。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藻类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很多。 调节气候,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进行淡水养殖等。 淡水生物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生物种类较少,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结构简单、易退化。 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副产品。 农作物
城市生态系统 人工建立 人起主导作用,高度依赖其他生态系统,强烈干扰其他生态系统,自动凋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环境问题。 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三、综合演练
17.(2017七上·仪征期中)地球上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各项叙述中与这一观点相违背的是( )
A.人类的活动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定居在自己的城市
B.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会随着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C.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D.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圈中的大气在不停的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生物因素来说,各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也不受地域的限制,往返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如鱼类的洄游,鸟的迁徙,生物的入侵等.地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人类的活动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定居在自己的城市”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8.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 、 、 (写出三种即可)
(2)曲中的非生物有: (写出三种即可)
(3)以上生物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范围叫 它由 、 、 三部分组成
【答案】(1)老树;昏鸦;瘦马
(2)枯藤;小桥;流水
(3)生物圈;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1)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2) 曲中没有生命的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3)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可见生物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故答案为:(1)老树、昏鸦、瘦马,(2)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3)生物圈、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圈的范围,比较简单,熟记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生物都能表现出基本的特征。如新陈代谢现象;生物能生长发育; 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现象;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19.(2017·准格尔旗模拟)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完成实验任务,三位实验人员经过105天的科学实验于2014年5月20日成功出舱。“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月宫一号”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实现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1)“月宫一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 成分组成。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 者。
(2)“月宫一号”内实验人员的生存不仅需要营养物质,还必须保障生活环境(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有关系。“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 ,自动调节能力较 。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答案】(1)非生物;生产者
(2)简单;差(或“弱”)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所有的非生物成分,即包括空气、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等。(2)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