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4 20:16:5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轩是个优秀的演员,他把《妖猫传》中白居易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B.讲和谈判因意见分歧危如累卵,而会长从中斡旋方转危为安。
C.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做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如此下场。
D.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书法家张旭作品的话。
B.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C.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D.他打扫卫生不认真,学习不努力,不团结同学,不尊重老师等……真应该好好教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众代表积极讨论并认真听取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C.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D.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C.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D.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二、填空题
5.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在路上轻易不提斡   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②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mù   ,是一辈子思mù   着的。
③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   。
④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   枝叶做点缀   。
⑤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   。
⑥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liáo   原的一把烈火!
6.选词填空。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   (焚/梵)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②假定是暖融融的春   (霄/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②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3)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你是如何评价的?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节串门有讲究
肖复兴
大年初一相互拜年,讨个吉祥,是中国人的老规矩。①不过,拜年之前的序曲很重要,这就像是我们的传统京戏,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首先,要把压岁的饺子吃完,大年初一的饺子一般是要吃素馅的;还要在大门上贴上对联、门神,换上桃符,再在窗户上贴上窗花。门神和桃符是可以请来的,但对联一般是要自己写,窗花是要自己剪的。过去民间还有植柏叶于门户,插芝麻秸于檐楹,剪金纸做蝴蝶戴在孩子的头上的传统,图的都是吉利。然后,再放一通鞭炮,落的红红的纸屑满地,这才能够踩着如红花的它们出门,去给亲朋好友拜年。②这一切,就像老太太絮新棉花被一样,一层层地絮上、絮厚,把拜年的气氛一步步烘托得足足的。
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是不能空手去的,必须要备有礼物。过去老北京,别的可以少,但点心匣子和糙、细杂拌儿,是分外讲究,必不可少的。点心匣子,有钱的人家,送蒲包装的,上面铺一层油纸和红纸,透着喜庆,里面装的是大小八件,分两包提着;没钱的人家,送纸盒装的,枕头盒,里面哪怕装的只是槽子糕呢,外面那一层红纸是必要点缀上的,就像过年蒸的馒头上点的那个红点儿。糙杂拌儿指的是花生、瓜子、核桃之类的坚果,外加上金糕条和金丝蜜枣;细杂拌儿指的是北京蜜饯,讲究的要送蜜饯温椁、蜜饯樱桃和炒红果,用绿釉陶罐装。如今,炒红果还能够见着,前两样,久未谋面了。
如果说出门拜年或迎客拜年之前所有的一切准备如同戏台上烘托的气氛,那么,提上这些有讲头的礼品,则是唱戏必备的道具。如此齐备了,拜年这出大戏方才可以正式开始。
不过,有一条:旧俗大年初一拜年,仅限于男人,女人要等到正月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的。如果前去给别人家拜年,见到开门迎客的是女人,也会不吉利的。传统社会里的男尊女卑,总是体现在各种礼节之中,拜年自然也一马当先。
旧俗中还有一条,到人家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其他人,才是相互作揖拜年。倒不仅仅是礼多人不怪,而是在漫长的农业时代里我们的拜年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于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渐渐地形成了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在一年之首、万象更新之时,自然要先祭神祭祖。
因此,以为拜年只是大年初一见面道一声过年好,显然是把我们的拜年仪式简化了,它的内涵在于我们对传统民俗与文化拥有最后一点的把握。所以,过去老北京人,大年初一那一天,在大街上走,即使遇见的人素不相识,无论富贵贫贱,也要笑嘻嘻地拱手道一声拜年的吉利话。清朝时有诗云:未语遇人先半笑,新年惟道百般宜。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那是过年的吉祥话,也是维系着我们民族根系的愿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从文中,你了解到春节串门有哪些讲究7
(2)画线句②中“这一切”指代的是什么?
(3)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①。
(4)最后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以为拜年只是大年初一见面道一声过年好,显然是把我们的拜年仪式简化了”?
(5)拜年是春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请介绍一下你家乡春节里的其他习俗。
四、综合题
9.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3)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这里使用不正确。应使用“淋漓尽致”。
B斡旋: 调解周旋。这里使用正确。
C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这里使用不恰当。应使用“执迷不悟”。
D拘谨: 拘束谨慎;拘束而不自然。和“他这种外向的性格”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2.【答案】C
【知识点】句号;问号;引号;省略号
【解析】【分析】A如果引文的句子是完整的,而且被独立地使用。这里引用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第一个句号应在后引号里面。B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该为逗号。C使用正确。D等和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应删掉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判断标点符合使用是否恰当。
3.【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应该为:著名作家吴伯箫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语序颠倒,应把“讨论并听取”给为“听取并讨论”。
C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4.【答案】A
【知识点】比喻;灯笼
【解析】【分析】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点评】此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辨析。A项虽然有比喻词“仿佛”,但只是强调给人的印象感觉,不是比喻句。
5.【答案】wó;穆;慕;chàng wǎng;bǎi;zhuì;qiǎo;燎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灯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如“惘”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慕”是上下结构的字,“燎”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故答案为:①wó;②穆;慕;③chàng wǎng;④bǎi;zhuì;⑤qiǎo;⑥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把握句子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和拼音确定词语,仔细区别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6.【答案】焚;宵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灯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辨析词义选择正确字词。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①焚:烧毁。与前面的“扑灯”,下文的“火”正好相谐。②霄:天空。宵:夜晚。下文有“灯光”一词,所以应填“宵”字。
故答案为:①焚;②宵。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辨析词义选择正确字词。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7.【答案】(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①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②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3)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知识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灯笼
【解析】【分析】(1)“ 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 ”,“ 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 ”这些小孩子爱玩的事,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引出下文能照明的灯笼,用乡风乡俗做铺垫,更能吸引读者。
(2)联系上下文,上文“华贵”“ 垂珠联珑的朱门 ”指过去的辉煌富贵,“破落户” “早已褪色”指现在的败落,所以本句 ①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第二句抓重点词语“亮起了耳目”,写出了 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 ,结合后一句豪壮的语句,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3)本题可以结合最后几段,有关灯笼的历史情节,还有家乡风俗人情,有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对腐朽家族的否定等来概括。
【点评】此题考查散文阅读。(1)此题考查开头的作用。一般开头的文段都有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等。
(2)此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做这类题,要联系上下文,从表现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分析。
(3)此题考查个人评价感悟,结合题目要求,做到有理有据即可。
8.【答案】(1)拜年前要有序曲(或要有足足的拜年气氛);要备有礼物:旧俗大年初一拜年及迎宾仅限于男人;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
(2)吃压岁饺子;贴对联、门神、窗花,换桃符;植柏叶、插芝麻秸、剪金纸;放鞭炮。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拜年前烘托喜庆祥和的气氛的重要性。
(4)在漫长的农业时代里,拜年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于对神的崇拜和祭祀,在一年之首、万象更新之时,要先祭神祭祖,以表达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而不仅仅是道一声过年好。
(5)扫尘、蒸年糕、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等。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灯笼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梳理文意,然后找准题目的关键点,找准、找全与题目相关联的内容。第1段,拜年前要有序曲(或要有足足的拜年气氛)。第2---4段,要备有礼物,旧俗大年初一拜年及迎宾仅限于男人;第五段,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
(2)本题考查学生对代词所指代内容的分析、把握能力。“这一切”一句出现在第一段的最后,结合本段内容,根据“首先”“还要”“然后”等词语很容易得出答案,“吃压岁饺子;贴对联、门神、窗花,换桃符;植柏叶、插芝麻秸、剪金纸;放鞭炮。”
(3)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不过,拜年之前的序曲很重要,这就像是我们的传统京戏,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很明显——比喻,而且是明喻。将“拜年之前的序曲”比作“我们的传统京戏,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拜年前烘托喜庆祥和的气氛的重要性。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最后一段“因此”一词,可知答案应在上文找,找到拜年的最初意义即“在漫长的农业时代里,拜年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于对神的崇拜和祭祀,在一年之首、万象更新之时,要先祭神祭祖,以表达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而不仅仅是道一声过年好。”
(5)本题考查学生对民俗的了解情况。要想向大家介绍家乡春节的习俗,一定要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及概括能力。梳理文章内容,需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概括内容要结合文本,逐段寻找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代词所指代内容的分析、把握能力。“这一切”“这些方面”“这种情况”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一般指的是代词前面的内容。
(3)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
(4)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尤其注意语句出现的语段及其上下文的内容,这往往提示我们语句的意思和情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语句。
(5)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完全有义务去了解传统节日去传承传统节日文化。要解答这类题目,平时就应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对日常生活中的节日文化多了解多感受,增加文化积累。
9.【答案】(1)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2)示例一:栏目二:读人·风流人物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
示例二:栏目二:读情·有情时光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情感类美文,体会人间美好情感。
(3)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知识点】广告标语;活动设计;文化特色;材料探究;灯笼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⑴三个材料可概括一个主要意思,然后用通顺的词语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意。如第一个,陪伴了一个人的成长;第二个,说得是新华书店对于当下中学生的作用;第三个讲的是,新华书店在当下社会中的时代作用。
⑵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⑶此题解答,内容以鼓励为主,按要求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等。
故答案为:⑴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⑵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⑶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点评】⑴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⑵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⑶看清题目要求,注意使用修辞手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轩是个优秀的演员,他把《妖猫传》中白居易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B.讲和谈判因意见分歧危如累卵,而会长从中斡旋方转危为安。
C.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做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如此下场。
D.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
【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这里使用不正确。应使用“淋漓尽致”。
B斡旋: 调解周旋。这里使用正确。
C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这里使用不恰当。应使用“执迷不悟”。
D拘谨: 拘束谨慎;拘束而不自然。和“他这种外向的性格”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书法家张旭作品的话。
B.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C.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D.他打扫卫生不认真,学习不努力,不团结同学,不尊重老师等……真应该好好教育。
【答案】C
【知识点】句号;问号;引号;省略号
【解析】【分析】A如果引文的句子是完整的,而且被独立地使用。这里引用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第一个句号应在后引号里面。B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该为逗号。C使用正确。D等和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应删掉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判断标点符合使用是否恰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众代表积极讨论并认真听取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C.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D.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应该为:著名作家吴伯箫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语序颠倒,应把“讨论并听取”给为“听取并讨论”。
C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C.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D.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答案】A
【知识点】比喻;灯笼
【解析】【分析】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点评】此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辨析。A项虽然有比喻词“仿佛”,但只是强调给人的印象感觉,不是比喻句。
二、填空题
5.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在路上轻易不提斡   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②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mù   ,是一辈子思mù   着的。
③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   。
④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   枝叶做点缀   。
⑤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   。
⑥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liáo   原的一把烈火!
【答案】wó;穆;慕;chàng wǎng;bǎi;zhuì;qiǎo;燎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灯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如“惘”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慕”是上下结构的字,“燎”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故答案为:①wó;②穆;慕;③chàng wǎng;④bǎi;zhuì;⑤qiǎo;⑥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把握句子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和拼音确定词语,仔细区别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6.选词填空。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   (焚/梵)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②假定是暖融融的春   (霄/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
【答案】焚;宵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灯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辨析词义选择正确字词。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①焚:烧毁。与前面的“扑灯”,下文的“火”正好相谐。②霄:天空。宵:夜晚。下文有“灯光”一词,所以应填“宵”字。
故答案为:①焚;②宵。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辨析词义选择正确字词。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②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3)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你是如何评价的?
【答案】(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①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②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3)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知识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灯笼
【解析】【分析】(1)“ 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 ”,“ 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 ”这些小孩子爱玩的事,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引出下文能照明的灯笼,用乡风乡俗做铺垫,更能吸引读者。
(2)联系上下文,上文“华贵”“ 垂珠联珑的朱门 ”指过去的辉煌富贵,“破落户” “早已褪色”指现在的败落,所以本句 ①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第二句抓重点词语“亮起了耳目”,写出了 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 ,结合后一句豪壮的语句,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3)本题可以结合最后几段,有关灯笼的历史情节,还有家乡风俗人情,有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对腐朽家族的否定等来概括。
【点评】此题考查散文阅读。(1)此题考查开头的作用。一般开头的文段都有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等。
(2)此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做这类题,要联系上下文,从表现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分析。
(3)此题考查个人评价感悟,结合题目要求,做到有理有据即可。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节串门有讲究
肖复兴
大年初一相互拜年,讨个吉祥,是中国人的老规矩。①不过,拜年之前的序曲很重要,这就像是我们的传统京戏,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首先,要把压岁的饺子吃完,大年初一的饺子一般是要吃素馅的;还要在大门上贴上对联、门神,换上桃符,再在窗户上贴上窗花。门神和桃符是可以请来的,但对联一般是要自己写,窗花是要自己剪的。过去民间还有植柏叶于门户,插芝麻秸于檐楹,剪金纸做蝴蝶戴在孩子的头上的传统,图的都是吉利。然后,再放一通鞭炮,落的红红的纸屑满地,这才能够踩着如红花的它们出门,去给亲朋好友拜年。②这一切,就像老太太絮新棉花被一样,一层层地絮上、絮厚,把拜年的气氛一步步烘托得足足的。
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是不能空手去的,必须要备有礼物。过去老北京,别的可以少,但点心匣子和糙、细杂拌儿,是分外讲究,必不可少的。点心匣子,有钱的人家,送蒲包装的,上面铺一层油纸和红纸,透着喜庆,里面装的是大小八件,分两包提着;没钱的人家,送纸盒装的,枕头盒,里面哪怕装的只是槽子糕呢,外面那一层红纸是必要点缀上的,就像过年蒸的馒头上点的那个红点儿。糙杂拌儿指的是花生、瓜子、核桃之类的坚果,外加上金糕条和金丝蜜枣;细杂拌儿指的是北京蜜饯,讲究的要送蜜饯温椁、蜜饯樱桃和炒红果,用绿釉陶罐装。如今,炒红果还能够见着,前两样,久未谋面了。
如果说出门拜年或迎客拜年之前所有的一切准备如同戏台上烘托的气氛,那么,提上这些有讲头的礼品,则是唱戏必备的道具。如此齐备了,拜年这出大戏方才可以正式开始。
不过,有一条:旧俗大年初一拜年,仅限于男人,女人要等到正月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的。如果前去给别人家拜年,见到开门迎客的是女人,也会不吉利的。传统社会里的男尊女卑,总是体现在各种礼节之中,拜年自然也一马当先。
旧俗中还有一条,到人家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其他人,才是相互作揖拜年。倒不仅仅是礼多人不怪,而是在漫长的农业时代里我们的拜年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于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渐渐地形成了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在一年之首、万象更新之时,自然要先祭神祭祖。
因此,以为拜年只是大年初一见面道一声过年好,显然是把我们的拜年仪式简化了,它的内涵在于我们对传统民俗与文化拥有最后一点的把握。所以,过去老北京人,大年初一那一天,在大街上走,即使遇见的人素不相识,无论富贵贫贱,也要笑嘻嘻地拱手道一声拜年的吉利话。清朝时有诗云:未语遇人先半笑,新年惟道百般宜。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那是过年的吉祥话,也是维系着我们民族根系的愿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从文中,你了解到春节串门有哪些讲究7
(2)画线句②中“这一切”指代的是什么?
(3)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①。
(4)最后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以为拜年只是大年初一见面道一声过年好,显然是把我们的拜年仪式简化了”?
(5)拜年是春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请介绍一下你家乡春节里的其他习俗。
【答案】(1)拜年前要有序曲(或要有足足的拜年气氛);要备有礼物:旧俗大年初一拜年及迎宾仅限于男人;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
(2)吃压岁饺子;贴对联、门神、窗花,换桃符;植柏叶、插芝麻秸、剪金纸;放鞭炮。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拜年前烘托喜庆祥和的气氛的重要性。
(4)在漫长的农业时代里,拜年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于对神的崇拜和祭祀,在一年之首、万象更新之时,要先祭神祭祖,以表达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而不仅仅是道一声过年好。
(5)扫尘、蒸年糕、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等。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灯笼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梳理文意,然后找准题目的关键点,找准、找全与题目相关联的内容。第1段,拜年前要有序曲(或要有足足的拜年气氛)。第2---4段,要备有礼物,旧俗大年初一拜年及迎宾仅限于男人;第五段,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
(2)本题考查学生对代词所指代内容的分析、把握能力。“这一切”一句出现在第一段的最后,结合本段内容,根据“首先”“还要”“然后”等词语很容易得出答案,“吃压岁饺子;贴对联、门神、窗花,换桃符;植柏叶、插芝麻秸、剪金纸;放鞭炮。”
(3)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不过,拜年之前的序曲很重要,这就像是我们的传统京戏,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很明显——比喻,而且是明喻。将“拜年之前的序曲”比作“我们的传统京戏,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拜年前烘托喜庆祥和的气氛的重要性。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最后一段“因此”一词,可知答案应在上文找,找到拜年的最初意义即“在漫长的农业时代里,拜年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于对神的崇拜和祭祀,在一年之首、万象更新之时,要先祭神祭祖,以表达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而不仅仅是道一声过年好。”
(5)本题考查学生对民俗的了解情况。要想向大家介绍家乡春节的习俗,一定要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及概括能力。梳理文章内容,需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概括内容要结合文本,逐段寻找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代词所指代内容的分析、把握能力。“这一切”“这些方面”“这种情况”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一般指的是代词前面的内容。
(3)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
(4)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尤其注意语句出现的语段及其上下文的内容,这往往提示我们语句的意思和情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语句。
(5)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完全有义务去了解传统节日去传承传统节日文化。要解答这类题目,平时就应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对日常生活中的节日文化多了解多感受,增加文化积累。
四、综合题
9.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3)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1)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2)示例一:栏目二:读人·风流人物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
示例二:栏目二:读情·有情时光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情感类美文,体会人间美好情感。
(3)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知识点】广告标语;活动设计;文化特色;材料探究;灯笼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⑴三个材料可概括一个主要意思,然后用通顺的词语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意。如第一个,陪伴了一个人的成长;第二个,说得是新华书店对于当下中学生的作用;第三个讲的是,新华书店在当下社会中的时代作用。
⑵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⑶此题解答,内容以鼓励为主,按要求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等。
故答案为:⑴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⑵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⑶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点评】⑴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⑵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⑶看清题目要求,注意使用修辞手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