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泛读,学生跟读的方式,把握停顿,读准字音。
2.根据书下注释,掌握重要文言实词的意思,并结合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3.通过比较两组比喻以及谢太傅的表现分析,感受古代孩童的智慧以及轻松、富有情趣的家庭氛围。
4.拓展另一则小故事感受古代儿童的智慧和良好的家庭。
作者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3.志人小说:记录人物逸闻轶事。按内容可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大类。
一、读对字音
太傅 雪骤
欣然 撒盐
差可拟 柳絮
无奕
fù
zhòu
xīn
sǎ
chā
xù
yì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读准节奏
断句
优先断首发词,关联词,其次主谓、谓宾
例:吾/日三省吾身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读懂文意
借助书下注释,把握课文大意。有不懂的语句,与同桌交流,尝试解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内集;把家里人
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
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翻译
一、录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庆历四年的春天
注意:古代“山”有时专指泰山,河指黄河,江指长江。
二、释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扩词)。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如:学而时习之:时,按时;习,温习
三、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作调整。
如:贤哉,回也!译: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
四、添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
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
五、删
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
如:学而时习之:“而”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与之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差:大体
拟:相比
因:趁、乘
未若:不如,不及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即:是
四、字词句式
1、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儿子和女儿)
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2、文言句式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白雪纷纷何所似
(判断句,“......也”表判断)
(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白雪纷纷所似何”)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文章,你能用生动的语言叙述这个故事吗?
2、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将文章划分成三个层次,并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
(第1句)交代了咏雪背景。
(2-5句)叙述咏雪过程。
(第6句)补充叙述谢道韫的身份。
六、精读课文,自主探究
1、文章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体会到的?
氛围:轻松愉快、充满乐趣、富有文化气息
词语:内集、欣然、大笑乐
2、“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可以表现出雪花飘舞时的轻盈和美感。
(2)“撒盐空中”更好,与“雪骤”呼应,更能突出雪下得猛烈、密集。
3、听完“兄子”和“兄女”对白雪的比喻“公大笑乐”。你认为谢太傅对谁的答案更为满意呢?“笑”体现谢太傅怎样的心理?
(1)他觉得二人的回答都有道理,各有各的妙处。可能对“兄女”的回答更为满意。
(2)“笑”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赞扬,有欣慰、鼓励和期盼。
4、文章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意图呢?
作者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通过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进一步赞赏她的才气。
5.请分析谢道韫和谢太傅的人物形象。
谢道韫形象:聪慧有才辩、自信、观察细致、热爱生活
谢太傅形象:有文人雅兴、与小辈亲无间
主题思想
《咏雪》这则小故事通过记叙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七、拓展延伸,故事链接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二人的回答妙吗?妙在何处?
翻译:钟毓、钟会在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兄弟俩奉命进见。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我颤颤惶惶,汗出如水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我颤颤栗栗,汗水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