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5 13:42:02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看拼音,写词语。
háng xíng fàng sì mào zi xià hu chuán cāng hǎi ōu
                       
【答案】航行;放肆;帽子;吓唬;船舱;海鸥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 航、肆、唬、舱、鸥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航行、放肆、帽子、吓唬、船舱、海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 同步练习题)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形容非常害怕。   
②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非常尴尬。   
③灵活;巧妙。   
第三个词语的近义词是   ,和第二个词语一个类型的是   。请你用第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答案】心惊胆战;哭笑不得;灵巧;灵活、巧妙;心惊肉跳;示例:这件事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胆战的。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造句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故答案为:心惊胆战;哭笑不得;灵巧;灵活、巧妙;心惊肉跳 ;示例:这件事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胆战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造句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 同步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跳水》这篇课文讲了   上的人和   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艘环游世界的轮船上的水手拿   取乐,    更加放肆;又拿   取乐,摘走了   的帽子;   爬上桅杆追   ;自尊和幼稚使   丢开桅杆走向横木;这时   机智、沉着地喝令   跳水,   跳入海中抢救,终于使   脱险。
(2)课文以孩子为线索,紧扣   、   、   、   之间的联系使故事发生并发展的。
【答案】(1)轮船;猴子;猴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船长的儿子;水手们;船长的儿子
(2)船员;孩子;猴子;船长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轮船、猴子、猴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船长的儿子、水手们、船长的儿子
(2)船员、孩子、猴子、船长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4.(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因为 因而
①   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
②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2)只要……就…… 即使……也……
   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   很难回转身来。
【答案】(1)因为;因而
(2)即使;也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①、②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①选“因为”;②选“因而”
(2)“只要...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而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
故答案为:(1)因为、因而
(2)即使、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   帽子 一   帆船
一   早饭 一   爪子
一   横木 一   绳子
一   猴子 一   步枪
【答案】顶;艘;顿;只;根;条;只;支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是用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词,做题时要先分清是物量词还是动量词,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此题为物量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故答案为:顶、艘、顿、只、根、条、只、支
【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6.(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   把船长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   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   急中生智,命令儿子   ,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   转危为安。
【答案】猴子;孩子;船长;跳水;孩子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猴子、孩子、船长、跳水、孩子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7.(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的大海
   的猴子    的桅杆
   的孩子
   的水手    的船长
【答案】风平浪静;放肆;高高;哭笑不得;勇敢;沉着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风平浪静、放肆、高高、哭笑不得、勇敢、沉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8.(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整理下面的几句话。
   孩子跳水得救。
   人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
   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非常危险。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
【答案】4;1;3;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人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经过——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非常危险。结果——孩子跳水得救。
故答案为:4、1、3 、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9.(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猴子比孩子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C.孩子被猴子气急了,因为拼命追赶猴子。
D.大家知道,即使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答案】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A、B、D项与对应的语境相符。C项“因为”改“所以”。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二、阅读理解
10.(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课内阅读。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用横线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2)体会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含义。
他本来……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3)作者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是为(  )(多选)
A.后文父亲用枪逼孩子跳水做铺垫。
B.表现孩子当时的惊慌失措。
C.突出父亲在孩子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答案】(1)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2)“立刻”是马上的意思,说明船长反应机敏,遇事沉着果断。
(3)A;C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了解用词之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2) “立刻”是马上的意思,说明船长反应机敏,遇事沉着果断。
(3) A C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1.(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课外阅读。
哈尔威船长(节选)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声和嘈杂声,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1)选文写了“   ”这件事,把船遇难后人们的   和哈尔威船长的   进行了对比。
(2)文中“伟大的灵魂”指的是   。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喜欢给别人下命令。
B.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时的沉着和冷静。
C.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非常有自信,认为灾难也要听他的。
(4)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事例说一说。
【答案】(1)哈尔威船长组织遇难船只上的人们撤离;慌乱;冷静沉着
(2)哈尔威船长
(3)B
(4)哈尔威船长面对突发的灾难,镇定地指挥慌乱的人们撤离。他把每一个人都放在心上,危难中还记得让人去救见习水手,却唯独忘记了自己。以上事实说明哈尔威船长是一个遇事沉着果断、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人。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1、哈尔威船长组织遇难船只上的人们撤离 2、慌乱 3、冷静沉着
(2) 哈尔威船长
(3) B
(4) 哈尔威船长面对突发的灾难,镇定地指挥慌乱的人们撤离。他把每一个人都放在心上,危难中还记得让人去救见习水手,却唯独忘记了自己。以上事实说明哈尔威船长是一个遇事沉着果断、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人。
【点评】(1)、(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12.(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发挥想象,完成练习。
课文《跳水》中的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开头,写一段话。
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   
【答案】船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刚才真是太危险了,幸好船长遇事果断,命令孩子及时跳进海里。”也有人问:“如果孩子不及时跳水,船长真的会开枪吗?”一名水手说:“船长是非常机智的人,他一定会开枪逼孩子跳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救下孩子。”(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对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1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修改病句。
(1)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答案】(1)这一天校园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还把小朋友打哭了。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1)用词不当,把“风平浪静”改为“非常安静”。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果然”改为“显然”。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所以”改为“还”。
故答案为:(1)这一天校园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还把小朋友打哭了。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1 / 1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看拼音,写词语。
háng xíng fàng sì mào zi xià hu chuán cāng hǎi ōu
                       
2.(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 同步练习题)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形容非常害怕。   
②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非常尴尬。   
③灵活;巧妙。   
第三个词语的近义词是   ,和第二个词语一个类型的是   。请你用第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 同步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跳水》这篇课文讲了   上的人和   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艘环游世界的轮船上的水手拿   取乐,    更加放肆;又拿   取乐,摘走了   的帽子;   爬上桅杆追   ;自尊和幼稚使   丢开桅杆走向横木;这时   机智、沉着地喝令   跳水,   跳入海中抢救,终于使   脱险。
(2)课文以孩子为线索,紧扣   、   、   、   之间的联系使故事发生并发展的。
4.(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因为 因而
①   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
②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2)只要……就…… 即使……也……
   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   很难回转身来。
5.(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   帽子 一   帆船
一   早饭 一   爪子
一   横木 一   绳子
一   猴子 一   步枪
6.(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   把船长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   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   急中生智,命令儿子   ,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   转危为安。
7.(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的大海
   的猴子    的桅杆
   的孩子
   的水手    的船长
8.(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整理下面的几句话。
   孩子跳水得救。
   人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
   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非常危险。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
9.(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猴子比孩子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C.孩子被猴子气急了,因为拼命追赶猴子。
D.大家知道,即使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二、阅读理解
10.(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课内阅读。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用横线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2)体会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含义。
他本来……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3)作者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是为(  )(多选)
A.后文父亲用枪逼孩子跳水做铺垫。
B.表现孩子当时的惊慌失措。
C.突出父亲在孩子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11.(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课外阅读。
哈尔威船长(节选)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声和嘈杂声,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1)选文写了“   ”这件事,把船遇难后人们的   和哈尔威船长的   进行了对比。
(2)文中“伟大的灵魂”指的是   。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喜欢给别人下命令。
B.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时的沉着和冷静。
C.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非常有自信,认为灾难也要听他的。
(4)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事例说一说。
三、语言表达
12.(统编版五下 17 《跳水》课时测评方案)发挥想象,完成练习。
课文《跳水》中的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开头,写一段话。
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   
1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课时练)修改病句。
(1)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航行;放肆;帽子;吓唬;船舱;海鸥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 航、肆、唬、舱、鸥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航行、放肆、帽子、吓唬、船舱、海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心惊胆战;哭笑不得;灵巧;灵活、巧妙;心惊肉跳;示例:这件事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胆战的。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造句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故答案为:心惊胆战;哭笑不得;灵巧;灵活、巧妙;心惊肉跳 ;示例:这件事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胆战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造句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3.【答案】(1)轮船;猴子;猴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船长的儿子;水手们;船长的儿子
(2)船员;孩子;猴子;船长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轮船、猴子、猴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船长的儿子、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船长的儿子、水手们、船长的儿子
(2)船员、孩子、猴子、船长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4.【答案】(1)因为;因而
(2)即使;也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①、②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①选“因为”;②选“因而”
(2)“只要...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而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
故答案为:(1)因为、因而
(2)即使、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答案】顶;艘;顿;只;根;条;只;支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是用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词,做题时要先分清是物量词还是动量词,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此题为物量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故答案为:顶、艘、顿、只、根、条、只、支
【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6.【答案】猴子;孩子;船长;跳水;孩子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猴子、孩子、船长、跳水、孩子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7.【答案】风平浪静;放肆;高高;哭笑不得;勇敢;沉着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风平浪静、放肆、高高、哭笑不得、勇敢、沉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8.【答案】4;1;3;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人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经过——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非常危险。结果——孩子跳水得救。
故答案为:4、1、3 、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A、B、D项与对应的语境相符。C项“因为”改“所以”。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10.【答案】(1)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2)“立刻”是马上的意思,说明船长反应机敏,遇事沉着果断。
(3)A;C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了解用词之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2) “立刻”是马上的意思,说明船长反应机敏,遇事沉着果断。
(3) A C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1.【答案】(1)哈尔威船长组织遇难船只上的人们撤离;慌乱;冷静沉着
(2)哈尔威船长
(3)B
(4)哈尔威船长面对突发的灾难,镇定地指挥慌乱的人们撤离。他把每一个人都放在心上,危难中还记得让人去救见习水手,却唯独忘记了自己。以上事实说明哈尔威船长是一个遇事沉着果断、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人。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1、哈尔威船长组织遇难船只上的人们撤离 2、慌乱 3、冷静沉着
(2) 哈尔威船长
(3) B
(4) 哈尔威船长面对突发的灾难,镇定地指挥慌乱的人们撤离。他把每一个人都放在心上,危难中还记得让人去救见习水手,却唯独忘记了自己。以上事实说明哈尔威船长是一个遇事沉着果断、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人。
【点评】(1)、(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12.【答案】船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刚才真是太危险了,幸好船长遇事果断,命令孩子及时跳进海里。”也有人问:“如果孩子不及时跳水,船长真的会开枪吗?”一名水手说:“船长是非常机智的人,他一定会开枪逼孩子跳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救下孩子。”(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对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13.【答案】(1)这一天校园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还把小朋友打哭了。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1)用词不当,把“风平浪静”改为“非常安静”。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果然”改为“显然”。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所以”改为“还”。
故答案为:(1)这一天校园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还把小朋友打哭了。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