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0 18:3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纵观历史,那些有建树、有所出息的人士,大都深受其母亲思想之熏陶,从而也成就了他们的人生。这些母亲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中国四大贤母, 她们分别是孟母(孟子的母亲) 、陶母(陶侃的母亲)、 欧母(欧阳修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 她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她们的儿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影响中华儿女一生,并成为学习的典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哺育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学习目标】
1、理清文中母亲的事迹,感悟母亲的伟大形象。
2、学习夹叙夹议,寓情于事的写法。
3、体会本文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4、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 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
【文体知识】
回忆录
回忆录,是一种文学体裁。运用叙述和描写,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回忆录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断,以叙述为主,可兼有议论、抒情。语言朴实自然,兼有文献价值。
【读音释义】
①妯娌(zhóu li):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②辍(chuò):停。
③溺(nì):淹没在水里;沉迷不悟;过分。
④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⑤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⑥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⑦为(wéi)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整体把握】
1、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完成下表。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1895-1900 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1924-1927)
抗战以后
1944年
明确: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②-⑦ 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1895-1900 年前后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⑧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⑨ 识大体、明事理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⑩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⑩ 勤劳朴实
大革命时期(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
抗战以后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理解、支持革命
1944年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明确: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合作探究】
1、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④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⑤点明线索:“勤劳一生。”。
2、如何理解第5段中的“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等句子?
明确:“自然地”“悄悄”“整日在地里跟着”等词语,说明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作者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侧面表现了母亲的辛劳。
3、“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第6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对比。既写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也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及怀念之情。
4、“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第8段开头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承上启下)。
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明确: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第16段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热爱、赞美母亲推广到热爱、赞美劳动人民,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7、“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谈谈你的理由。
明确:不能互换。“创造了”是指已经创造的历史,说的是过去;“创造着”是指正在创造的历史,说的是现在,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所以不能互换。
8、作者将“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用原文回答。
明确:“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9、如何理解“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明确:设问。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人民的爱,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深化主题。
10、“愿母亲在地下安息!”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了“我”至悲至哀的悼念之情,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11、作者回忆母亲,为什么选材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明确: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12、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采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判断下面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并说明其作用。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明确:运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被迫溺婴,实属无奈之举,母亲的心里一定充满了矛盾与哀伤,心酸、惨痛至极。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2)“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明确:议论。这句话由热爱、赞美母亲推广到热爱、赞美劳动人民,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归纳: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和议论,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的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13、归纳主旨
明确:这篇回忆录主要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的事迹,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感谢,以及继续革命,报答母亲的深切愿望。
【写作特色】
(1)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选材虽从日常琐事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3)夹叙夹议,深化主题。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作者适当地穿插了精要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4)语言朴素,简洁,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课堂检测】
1、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 )
(2)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 )
(3)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 )
(4)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 )
答案:(1)抒情(2)记叙(3)描写(4)议论
2、“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第12段这句中的“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不能。这个“竟”字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