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后练习:3 短诗五首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 )来。
(2)我有年轻duò( )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3)繁多是个huǎnɡ( )言。
(4)萧红墓畔( )口占。
【答案】(1)bēn
(2)舵
(3)谎
(4)pàn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汉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运用,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奔bēn,急走,跑 ; 奔bèn,直往,趋向 根据句意,应读 bēn;故答案为: bēn
(2)本题考查了基础字词的字义,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打好字词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本题中 duò手指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领导者,据题意应填“舵 ”字;故答案为: 舵
(3)本题考查了形声字、同音字的字形、字义,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认真书写汉字,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本题中huǎnɡ( )言 的意思是: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故答案为:谎
(4)本题考查了基础字的字音,但要注意形声字的字音,畔的读音只有一个,故答案为 pàn:
故答案为: (1) bēn; (2) 舵 ;(3) 谎 ;(4) pàn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拼音的掌握和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准确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霜风 寂莫 装饰 长夜漫漫
郊原 卧听 风雨吟 海淘闲话
【答案】寂莫——寂寞;海淘闲话——海涛闲话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查找错字并修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语段,逐字逐句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寂莫——寂寞;海淘闲话——海涛闲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3.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仔细分析几句选项之间的关系,先说环境(天气),再说山与海的情状,先说的是山,后说的是海,据此解析排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
4.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菲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李强
【答案】(1)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2)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能力。考生要对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的作品、为人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示例: 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⑵要求学生把握串词及写法。串词是穿插在节目之间,承上启下,调节气氛。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如: 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故答案为:⑴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 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把握,结合材料,按照要求作答,注意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语句连贯,具有鼓动性。
二、课外品读
5.阅读选文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耸立在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 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 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战争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1-07-09,有删改)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第 段为什么要交代烈士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4)赏析第 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1)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2)第 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然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3)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残酷的痛恨!
(4)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知识点】文章段落及层次;文章线索;对比;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情感变化。本文有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明线容易找到,一般是主人公的经历等。如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就要从文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如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就是文章的暗线。考生要在通读文章后给出答案。
(2)通读全文,分出层次,梳理情节,找出对比的区域,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语言注意简洁。如11自然段:“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一句,就使用了对比,突出了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从描写的内容中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的痛恨:连哺乳的母亲与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更能体现“我见到了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坟墓”的主题。
(4)赏析语句。“ 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从手法上是借物喻人,作者借合欢树表达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使文章的立意丰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次运用设问,表达强调的作用,更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使读者深受教育。
故答案为:(1 )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2) 第 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然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3)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残酷的痛恨!
(4)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线索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线索的基本知识,找关键语和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进行分析理解。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按照题意,找到对应的区域,抓关键语句,结合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理解进行作答。
(3)本题考查的是对描写表达方式的理解,要求考生结合题意,找到对应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4)本题考查看到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考生要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从主体的辨析,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后练习:3 短诗五首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 )来。
(2)我有年轻duò( )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3)繁多是个huǎnɡ( )言。
(4)萧红墓畔( )口占。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霜风 寂莫 装饰 长夜漫漫
郊原 卧听 风雨吟 海淘闲话
3.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4.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菲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李强
二、课外品读
5.阅读选文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耸立在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 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 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战争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1-07-09,有删改)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第 段为什么要交代烈士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4)赏析第 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ēn
(2)舵
(3)谎
(4)pàn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汉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运用,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奔bēn,急走,跑 ; 奔bèn,直往,趋向 根据句意,应读 bēn;故答案为: bēn
(2)本题考查了基础字词的字义,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打好字词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本题中 duò手指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领导者,据题意应填“舵 ”字;故答案为: 舵
(3)本题考查了形声字、同音字的字形、字义,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认真书写汉字,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本题中huǎnɡ( )言 的意思是: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故答案为:谎
(4)本题考查了基础字的字音,但要注意形声字的字音,畔的读音只有一个,故答案为 pàn:
故答案为: (1) bēn; (2) 舵 ;(3) 谎 ;(4) pàn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拼音的掌握和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准确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
2.【答案】寂莫——寂寞;海淘闲话——海涛闲话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查找错字并修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语段,逐字逐句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寂莫——寂寞;海淘闲话——海涛闲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3.【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仔细分析几句选项之间的关系,先说环境(天气),再说山与海的情状,先说的是山,后说的是海,据此解析排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
4.【答案】(1)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2)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能力。考生要对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的作品、为人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示例: 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⑵要求学生把握串词及写法。串词是穿插在节目之间,承上启下,调节气氛。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如: 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故答案为:⑴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 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把握,结合材料,按照要求作答,注意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语句连贯,具有鼓动性。
5.【答案】(1)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2)第 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然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3)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残酷的痛恨!
(4)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知识点】文章段落及层次;文章线索;对比;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情感变化。本文有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明线容易找到,一般是主人公的经历等。如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就要从文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如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就是文章的暗线。考生要在通读文章后给出答案。
(2)通读全文,分出层次,梳理情节,找出对比的区域,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语言注意简洁。如11自然段:“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一句,就使用了对比,突出了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从描写的内容中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的痛恨:连哺乳的母亲与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更能体现“我见到了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坟墓”的主题。
(4)赏析语句。“ 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从手法上是借物喻人,作者借合欢树表达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使文章的立意丰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次运用设问,表达强调的作用,更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使读者深受教育。
故答案为:(1 )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2) 第 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然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3)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残酷的痛恨!
(4)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线索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线索的基本知识,找关键语和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进行分析理解。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按照题意,找到对应的区域,抓关键语句,结合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理解进行作答。
(3)本题考查的是对描写表达方式的理解,要求考生结合题意,找到对应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4)本题考查看到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考生要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从主体的辨析,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