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4.1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一
知识梳理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一、陆地水体
1.包括:
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注意:
陆地水体占全球总储量很少
陆地水体≈淡水
2. 是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难以被直接利用
冰川
二、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塑造地表: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调节气候: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水资源:本身就是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
洪涝灾害:水量增加,发生洪涝灾害
生物所需水源: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水源
五水开发: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不仅提供人类所必需的淡水资源,而且还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旅游),灌溉等价值
三、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水圈所有成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交换,相互转化
2.水体之间的补给遵循的原则:
只要是水体之间有联系,水位高的补给给水位低的(共同富裕)
四、河流补给类型
1.河流的5种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雨水)补给
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2.大气降水(雨水)补给
主要影响因素: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我国主要分布:
普遍,东部季风区最典型
补给特点:
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径流变化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季风气候区,夏秋季汛期,冬季枯水期
3.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我国主要分布:
西北和青藏地区
补给特点:
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
径流变化规律:
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流
4.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补给特点:
径流变化规律: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较和缓
春季积雪融水形成春汛
5.湖泊水补给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补给特点:
径流变化规律:
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位高低
普遍
对河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
6.地下水补给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补给特点:
径流变化规律:
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普遍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流水互补
7.河流补给类型相关特点总结
夏汛:
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
春汛:
积雪融水补给
雨水,湖泊水,地下水
全年补给:
二
考点基础练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流域主要包括河北省中部平原以及北京市和山西省大同市的部分区域,是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屏障,但近些年河流断流、干淀问题比较严重。为此,政府实施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同时白洋淀上游水库也定期向下游河流补水,以期改善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洋淀流域河流断流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热化B.水库截流C.生产生活引水量大D.下渗增加
A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流域主要包括河北省中部平原以及北京市和山西省大同市的部分区域,是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屏障,但近些年河流断流、干淀问题比较严重。为此,政府实施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同时白洋淀上游水库也定期向下游河流补水,以期改善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白洋淀流域主要的补给水源及断流河段是( )
A.湖水上游B.冰雪融水上游C.大气降水中下游D.地下水下游
C
3.下图示意水循环过程。白洋淀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D
考点二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冰川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某山地现代冰川面积快速减少,其中面积等级越大的冰川对气候变化越不敏感。下图示意该山地不同面积等级冰川数量和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对该山地冰川数量和面积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面积等级越高,冰川数量越少B.冰川数量以<1km2的冰川为主
C.冰川面积最大值的等级为<0.1km2D.冰川数量最大值的等级为2~5km2
7.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该地的影响是( )
A.面积等级大的冰川破碎解体快B.面积等级小的冰川消退速度快
C.冰川对河流的补给量持续增大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B
B
三
提升综合练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呼伦湖(如图)流域上游的阿尔山是亚洲最大的火山群,玄武岩地下水成为呼伦湖重要的补给水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济南泉水的枯水期,影响泉水喷涌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历史上趵突泉喷出流量基本稳定,1971年后出现阶段性停喷。2003年,山东省政府提出“涵养鲁中水源,恢复趵突山泉”的设想。曾设计退耕还林、绿化引水灌溉等方案,但效果不甚明显。下图为趵突泉补给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玄武岩地下水成为呼伦湖重要的补给水源,其必备条件有( )
①玄武岩多气孔②玄武岩埋藏浅③断裂带发育④向斜构造发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推测由玄武岩地下水形成的流入呼伦湖的支流( )
A.水温较低B.含沙量大C.汛期较长D.终年不冻
A
D
3.趵突泉补给区分为直接补给区、间接补给区和汇集排泄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汇集排泄区B.甲为直接补给区
C.乙为间接补给区D.丙为直接补给区
4.推测趵突泉停喷次数最多的月份是( )
A.3月、4月B.5月、6月C.7月、8月D.12月、1月
A
B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赞比西河(图)是南部非洲第一大河,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发育。上游流经高原地区,水流缓慢,河道多弯曲,中游峡谷与平原相间分布,河道宽窄相间,下游河道宽阔,入海处形成巨大河口三角洲湿地。
(1)赞比西河上游洪峰一般出现在2~3月份,中游洪峰出现在4~5月份,请解释中游洪峰明显推迟的原因。
上游支流多,流域面积广,降水多;中游水位(洪峰)受上游来水影响大;上游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流速慢;流程长,汇流时间长;沿途有大面积沼泽蓄洪能力强,使中游洪峰时间推迟明显。
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甲河段上游流域面积较小、支流较少;沼泽广布,干季上游来水大量注入沼泽;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2)分析甲河段季节性断流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赞比西河入海口没有形成港口的主要原因。
入海口泥沙淤积严重,海运条件差;三角洲湿地广布,多河汊,不利于筑港;与内陆的水陆交通联系不便,辐射影响的经济腹地范围小;经济发展水平低,货物运输需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