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地理试题汇编(11月份):B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地理试题汇编(11月份):B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2-11 17: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B3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文综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B2 B311.下图是地球公转局部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图示时刻后
A.晨昏线ab将向东偏移
B.c地昼长将短于a地
C.b地开如出现极夜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光照图判读。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11.B
解析:11题,根据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可知,图中极地地区为南极地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结合图中公转方向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所以c地昼长将短于a地,B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利用公转方向来判断此为南极地区和该日为春分日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文综地理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0)】 B3 L9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2014年世界空间周的主题为:空间科技为您导航。完成25~26题。
25、在每年世界空间周期间
A.北京的气温一天比一天低
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时节
C.巴西利亚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D.重庆正午阳光照进室内面积变大
2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
①灾害救援 ②台风移动监测 ③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④授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知识点】本题考查季节与季节现象,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解析】25.D 26.B
解析:25题,10月4日至10日,北京的气温一天比一天低,不一定;澳大利亚正值春季,小麦返青时节;巴西利亚的白昼越来越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重庆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阳光照进室内面积变大,所以D正确。
26题,灾害救援用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台风移动监测用到遥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用遥感;授时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以选择B.
【思路点拨】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文综地理卷·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11)】B3 夏至日北京时间12:40,25°N以南的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地太阳与头顶的夹角达到该日的最小值(如下图)。完成1、2题。
1、此时太阳悬挂在该地 的天空上(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2、该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
A(125°E,20°N) B(110°E,24°N)
C(125°E,24°N) D(110°E,20°N)
【知识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直射点。
【答案解析】1. B 2. D
解析:1题,太阳与头顶的夹角达到该日的最小值,即太阳与地面夹角最大,即是正午时间,该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6.5°,所以该地纬度是20°N,正午太阳在正北,B正确。
2题,该地纬度是20°N(上题结论),再据北京时间是12:40,该地是12:00,所以该地经度是110°E, D正确。
【思路点拨】先判定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再计算纬度,求出经度即可。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 B2 B33.当东半球恰好全部为夜半球时( )
A.太阳直射在(110°W , 0°) B.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比旧一天的范围大
C.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半球多 D.东半球的平均气温比西半球高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3.A
解析:3题,东半球的范围为20°W—0°——160°E,所以当东半球恰好全部为夜半球时,即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而且70°E为0点,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即110°W。故而当东半球恰好全部为夜半球时,太阳直射在(110°W , 0°),A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熟悉东半球范围及光照图判读一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C4 B2 B3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3330千米。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20 B.2∶40
C.14∶20 D.3∶20
4.此时,关于下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 B.新西兰昼长夜短?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光照图判读、气候特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3.A 4.A
解析:3题,据“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可知,此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虚线为昏线;甲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18点,据“甲点以东为西半球”可知,甲经度为160°E,所以北京时间为15∶20,A正确。
4题,根据3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尼罗河流域降水较多,出现明显汛期,A正确;新西兰为南半球地区,昼短夜长,B错;松花江河畔为夏季,C错;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湿润气候,此时为南半球冬季,该地处于干季,D错。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熟悉光照图判读一般方法及熟悉气候分布规律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文综地理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0)1】C4 B2 B3看这张在北极点放置的中国结的照片完成7--8
7.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最可能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C.12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8.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3月份累计白昼长??? ②9月份平均气温高
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1月份冰层厚度大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日影变化、极地气候特点。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7.B 8.D
解析: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北极点为极昼时间,而北极点极昼时间为春分到秋分,北极点日影永远朝正南,结合选择项可知,B正确。
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气温低、冰川厚。3月21日之前太阳直射点都在南半球,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白昼持续时间长。另外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上,冰层较厚,全年都比北极冰层厚,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形式比较灵活,熟悉“南极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气温低、冰川厚”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B3 31.下图表示东半球经纬网,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问题(5分)。
(1)若曲线表示晨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甲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甲、乙、丙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昼长为________小时。
(2)当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时,正确的描述有(  )
①甲地的昼长由最短逐渐达到最大 ②乙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③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④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为甲>乙>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答案解析】31.(5分) (1)(23°26′S,160°E)  6  丙  24 
解析:若曲线表示晨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太阳直射23°26′S,160°E地方时为12时,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60°E;甲地正值日出,地方时为9时,昼长6小时;甲、乙、丙三地中丙地位置最南,位于南极圈故其昼最长,达24小时。
(2)D
解析:当图中曲线为晨线时甲地发生极夜,昼达最短,曲线为昏线时甲地发生极昼,昼达最长,丙地由极昼变为极夜,,三地昼长由北向南递减,其中乙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故选D。
【思路点拨】【思路点拨】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为发生极昼或是极夜的最低纬度。
【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B3 D2 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完成24--25题。
24. 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25. 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 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及太阳高度知识的变迁。
【答案解析】24. C 25. D
解析:24题,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数据为28°,主要保持纬度不变,纬线指示东西,故是为了向西航行,选C
25题,结合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只有丁航段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故选D
【思路点拨】在北半球观测北极星:正北方向,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B3 读“地球上极昼边界纬度随时间的移动路径(箭头)图”,回答2~3题。
2.a是二分二至中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b纬线的纬度是(  )
A.0° B.23°26′ C.66°34′ D.90°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答案解析】2.C 3. C
解析:2题,a时恰好是北极点极昼的结束,南极点极昼的开始,应是秋分日,故选C。
3题,b纬线的是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故为66°34′,故选C。
【思路点拨】一年中北极点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开始发生极昼,到夏至日达到北极圈,以后发生极昼的范围向北移动,到秋分日北半球的几周范围消失,南极点开始发生极昼。
【地理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1)】B1 B3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完成7~8题。
7、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8、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时,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A.上海 B.济南 C.北京 D.长沙
【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能的应用。
【答案解析】7.A 8.C
解析:7题,集热板朝南,所以火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进,A正确。
8题,水平倾角与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水平倾角最大,则太阳高度角最小,北京纬度最高,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C正确。
【思路点拨】集热板朝南集热,是方向的判定的标准,水平倾角与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是读图应该分析到的知识。
【地理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0)】B2 B3下图为经纬网的某部分,丙和乙在同一日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读图回答29~30题。
29.若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和6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10°N,45°W B.15°N,50°E C.15°N、70°E D.10°S、30°W
30.若此时一架军机以每小时44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0°N的丁地,降落在刚刚进入黑夜的丁地机场上。则此日丁地的昼长为
A.13小时 B .13小时30分 C.14小时 D.14小时51分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空间定位及天气系统中气旋的知识
【答案解析】29.B 30. C
解析:29题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直射点纬度的2倍。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所以直射点纬度是15°。若此地为北半球,则甲地是昏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18点。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和60°之间,所以丙和乙所在日界线不是0时,而是180°;丁甲所在经线(18点在120°E和150°E之间,则可计算12点(直射点经线在30°E和60°E之间;若此地为南半球,直射点纬度是15°S。甲地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丙和乙所在日界线是180°,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和60°之间,所以丁甲所在经线(6点在120°W和150°W之间,则可计算12点(直射点经线在30°W和60°W之间)。故选B。
30题,甲地位于赤道上,丁地是40°N,且甲丁位于同一经线上,距离是4400千米,此时一架军机以每小时44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向丁地,需飞行1小时。图中此时甲丁所在经线为18点,1小时后为19点,丁地刚刚进入黑夜,可根据昼长=2×(日落—12计算出丁地的昼长为14小时),故选C。
【思路点拨】本题难度很大,解题时根据题目对示意图解释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
【地理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0)】B3下图中,ABC为完整的昏线, 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27~28题。
27.若A与B的时差与B和C的时差之比为1: 2时,则E点得日出时间比D点
A.早12小时 B.早8小时 C.晚12小时 D.晚8小时
2.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小浪底水电站进行调水调沙的水位不断升高
D.澳大利亚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相关知识
【答案解析】27.A 28.D
解析: 2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下图:由图可知,E点所在的纬线昼长为8小时,日出地方时为8时;D点发生了极昼现象,日出于12点;E点的地方时要比D点早8小时,故E点日出时间比D点早12小时。故选A
28题,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说明晨昏线圈与纬线切点的纬度最低,即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再根据ABC为昏线可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故选D。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根据背景材料对题目的说明变化图形,降低难度。
【地理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 C3 B2 B3下图是北京时间2014年1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字母G表示高压中心,D表示低压中心)”。读图回答7~8题。
7.此时
A. 丙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寒冷干燥 B. 甲地盛行东南风,乙地风力较甲地强
C.图中四个锋面中,②和③为暖锋 D.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
8.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A.甲地昼长最短 B.乙地日出较丙地晚
C.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D.日落时分,太阳均位于西北方向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7.A 8.C
解析: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地附近字母为G,说明其受冷高压控制,此时北京时间2014年1月5日6时,为我国冬季,所以丙地天气寒冷干燥,A正确;甲地盛行西北风,B错;图中四个锋面中,②为暖锋, ③为冷锋,C错;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位于锋面附近,以阴雨天气为主,D错。
8题,1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所以甲地纬度最低,昼长最长,A错;乙地和丙地日出时间可能相同,有可能乙地比丙地晚,B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乙地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正确;日落时分,太阳均位于西南方向,D错。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整体难度中等。
【地理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1)】 C2 C4 B2 B3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图2-3)”,回答5~6题。
5.该地区     ?????                 (????)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判读。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5.D 6.C
解析:5题,根据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看出,风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位于中纬度,图中等温线为0℃,说明此时为冬季,所以此时昼短夜长;根据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判断该河自北向南流,所以不可能有凌汛现象。该处温度为0℃以下,所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正确。
6题,根据上题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巴西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原一片葱绿。C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
【地理卷·2015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B2 B3 如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读图,回答5~6题:
5.此刻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5时 D.12月21日5时
6.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知识点】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日界线,季节现象。
【答案解析】5. C 6. A
解析:5题,据图分析,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CE地方时为0时或12时,因CE与CD是日期分界线,故只能是CE为0时日界线,CD为180°经线。假定C为北极点,若135°是东经,则CE是45°E,是0点,则北京时间为6月22日5时,若135°是西经,CD是90°W,与CD是180°矛盾,排除。同理假设C点为南极点,AB是晨线,与题干矛盾,排除,故C正确。
6题,据上题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日赤道日出东北,A正确;四川的白昼开始变短,B错误;越往南,昼越短,日出越晚,C错误;此时南极地区为极夜,不适于科学考察,D错误。
【思路点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是0点或12点是关键,然后推导,判定时间正误。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有极昼现象。
【地理卷·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B2 B3 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6月6日左右 B.8月8日左右 C.9月9日左右 D.2月2日左右
4、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11°34′S C.11°34′N D.23°26′N
5、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知识点】本题考查日影方向和长短
【答案解析】3. B 4.C 5.D
解析:3题,M点到6月22日,经历了1个月17左右,而6月22日到N点也经历这样的时间,所以是8月8日左右,B正确。
4题,5月5日没有影子,所以该地在北半球,A,B错误;不可能是北回归线,所以C正确。
5题,据上题,该地在11°34′N ,所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11°34′+ 23°26)=55°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M点到6月22日与6月22日到N点时间是相等的是解题的关键。
【地理卷·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B3 3月21日,我国某地某同学于北京时间9时测得太阳高度为20°,北京时间10时测得太阳高度为30°,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这天(3月21日)最大太阳高度为( )
A.30° B.50° C.60° D.90°
2、该地所处的经纬度是( )
A.30°N,105°E B.40°N,105°E C.30°N,135°E D.40°N,135°E
【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及地理坐标。
【答案解析】1.C 2.A
解析:1题,北京时间9时测得太阳高度为20°,北京时间10时测得太阳高度为30°,则1小时上升10°,所以北京时间7时,太阳高度是0°,因为是春分前后,所以6点日出,即北京时间7时,当地是6点,则北京时间13时,当地是12点,所以太阳高度最大是60°。
2题,据上题结论,北京时间7时,当地是6点,所以经度是105°,因为是春分,最大太阳高度角是60°,所以当地在30°N,A正确。
【思路点拨】1小时上升10°,推出北京时间13时,当地是12点是解题的关键。
【地理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 B32008年,北京临街的平顶住宅楼都进行了“平改坡”工程,即平屋顶改成坡屋顶。阅读相关数据表格和示意图, 回答39~40题
北京地区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73°26′
50°
26°34′
三角函数的正切值
3.4
1.2
0.5
39.楼顶“平改坡”后,某居民楼楼顶的原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坡顶的阻挡正午的太阳光,一年中有一段时间的正午不能照射到太阳光。阻挡太阳光的时间大约有( )
A.1个半月左右 B.3个月左右
C.6个月左右 D.9个月左右
40.一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坡屋顶正午阴影挡住的最大面积季节里,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旺季
②南非开普敦正值干燥季节
③杭州该天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日落西偏北
④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忙于考察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能热水器放置问题。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39.B 40.B
解析:39题,本题属于估算题目类型。依三角函数2.5/3≈0.833,约在0.5-1.2之间,所以当正午太阳高度正切小于0.833时阳光被屋顶挡住,照不到太阳能热水器,时间约3个月,B正确。
40题,一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坡屋顶正午阴影挡住的最大面积季节就是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冬季,此时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旺季;南非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正值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杭州日出东南,日落西北;南极地区出现极昼,适合科学考察。结合选择项可知,B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太阳能热水器放置问题及楼间距问题是常考的涉及正午太阳高度角应用的题目类型,要注意总结,抓住关键时间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 B2 B3 D2下图是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5°S的地区,读图回答37~38题。
37.关于甲、乙二地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中甲、乙两地仅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比乙地小
C.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间长
D.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38.若8小时后,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此刻太阳直射(? ?)
A.世界著名渔场 B.暖流流经地区 C.世界著名油田 D. 热带沙漠地区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37.D 38.B
解析:3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为35°S,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5°,所以太阳直射点在20°S;而该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5°且昼短夜长,所以乙地纬度为5°N。一年中甲、乙两地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A错;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比乙地大,甲地变化幅度为46°52′,乙地变化幅度为28°26′,B错;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间短,C错;甲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正确.
38题,再经过8小时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乙地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为18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可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50°E;结合37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S,150°E),应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B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地理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 B2 B32012年3月8日,拍摄者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努拉伯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悉,每年只有两天会出现这种现象。据此回答35~36题。
35.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36.下次出现该景象的日期约为(? ?)
A.2012年1月5日 B.2012年4月5日
C.2012年7月5日 D. 2012年10月6日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35.C 36.D
解析:3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铁路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 36题,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移动到北回归线,然后再向南移动,再次直射同一纬度时,该地才会出现同一现象。3月21日和9月23日直射赤道,3月8日距3月21日有13天,9月23日以后13天约为10月6日,即10月6日和3月8日太阳直射同一条纬线,这两天日落方位一致。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太阳视运动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是常考的热点内容,要注意总结,并结合题目信息灵活分析应用,本题难度中等。
【地理卷·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A1 B3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大圆表示以极点为中心的50°N纬线圈,弧MN为晨昏线。理论上全球恰好平分为两个日期。读图回答15?16题。
15.此日,50°N某地日出的地方时是
A. 7 : 52 B. 4 : 04 C. 3 : 56 D. 8 : 04
16.此季节
A. 圣地亚哥炎热干燥
B. 东北河流正值一年内第一个汛期
C. 华北平原正播种小麦
D. 中国前往波斯湾的油轮逆风逆水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方时和季节现象。
【答案解析】 15.C 16.D
解析:15题,全球恰好平分为两个日期,说明0°经线是0点,如图弧MN左侧是黑夜,中位是0点,此时太阳在北半球,所以日出早于6点,夹角121°,则N点经度是59°E,是3 :56,C正确。
16题,此季节北半球是夏季,则圣地亚哥南半球,是地中海气候,正值多雨,A错误;东北河流正值一年内第二个汛期,B错误; 华北平原一般夏季收割小麦,C错误 ;中国前往波斯湾的油轮逆风逆水,D正确。
【思路点拨】全球恰好平分为两个日期,说明0°经线是0点,180°是12点,而晨昏线的中位是0点或12点,这两者结合才是解题的关键。
【地理卷·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A1 B2 B3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第9~10题。
9.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A.7日21时 B.6日9时
C.6日21时 D.7日9时
10.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知识点】本题考查晨昏线、日界线和昼夜长短。
【答案解析】 9.C 10.D
解析:9题,两个日期的界线为0时经线和180°经线,AS线为晨昏线,所以D点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间隔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线为0时经线。甲地位于BC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
10题,BC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线,B错;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线以西90°,D地是18点,AS线是昏线,A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西半球黑夜是115°的范围,C错;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所以东半球白昼范围115°,之比是115:65即23:13,D正确。
【思路点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是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是18点,是解本题的关键。
【地理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 C4 B2 B3 M12014年5月4日~11日,李克强总理前往非洲,开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四国和非盟总部的访问之旅。读埃塞俄比亚及附近等高线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河流呈向心状
B.图中洋流出现时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C.甲地年降水比乙地少
D.甲区域比乙区域易出现泥石流
4.从总理访问之日到夏至日期间,四国首都
A.同一天,亚的斯亚贝巴(9°03′N,38°42′E)日出最早
B.阿布贾(9°12′N,7°11′E)昼长于夜,但昼在缩短
C.内罗毕(1°17′S,36°49′E)日出东南
D.罗安达(8°50′S,13°30′E)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要调小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3.D 4.A
解析: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中间高,四周低,所以图示区域河流呈放射状,A错;图中洋流出现时,说明该海域盛行东北风,此时为我国冬季,B错;甲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而乙地地形平坦,所以甲地年降水比乙地多,C错;甲区域比乙区域降水多,而且地势坡度大,所以易出现泥石流,D正确。
4题,从总理访问之日到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运动,北半球各地昼长越来越长,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所以同一天,亚的斯亚贝巴(9°03′N,38°42′E),经度最靠近180°E,所以日出最早,A正确;阿布贾(9°12′N,7°11′E)昼长于夜,但昼在变长,B错;内罗毕(1°17′S,36°49′E)日出东北,C错;罗安达(8°50′S,13°30′E)位于南半球,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所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要调大,D错。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地理卷·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WORD版】B2 B3 AB、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AB、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P是EF上的最南点。读图11,完成23~25题。
23.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则( )
A.F在O点正南方位 B.B在O点正北方位
C.A在F点东北方位 D.E在P点正南方位 24.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 A.A地昼短夜长、B地昼长夜短
B.E地和F地昼夜等长
C.E、F两地昼长均达到一年中最大
D.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
25. 一年中,O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 )
A.0° B.23°26′ C. 46°52′ D.90°
【知识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解析】23、B 24、D 25、C
解析:23题,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即晨昏线过极点,O为南极点,O与P点重合;F在O点正北方位,A错误;B在O点正北方位,B正确;A在F点正东方位,C错误;E在P点正北方位,D错误。
24题,当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最大值,即O点位于极圈时,表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回归线上,D正确;而P点为极点,A、B点均位于赤道上,则A、B点昼长相等,A错误;而E、F分布位于南北回归线上,E地和F地昼长和为24小时,B错误;E、F两地昼长只有一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另一地达到最小,C错误。
25题,一年中,O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时,即O点位于极圈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太阳直射回归线,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6°52′,所以C正确。
【思路点拨】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即晨昏线过极点,O为南极点,当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最大值,即O点位于极圈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是解题的关键。
【地理卷·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WORD版】B2 B3 E2 C1图1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MP为晨昏线。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1-3题。
1. 由图1中信息可知,( )
A.此时,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B.此日,图示极圈昼长约为8h
C.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吹东南风 D.此时,M地太阳位于东北方位
2.N附近地区由于地处______(板块边界类型),所以易发生火山喷发;若N处火山喷发,图1所示时刻火山灰向__________方向飘散( )
A.生长边界,偏北 B.生长边界,偏南
C.消亡边界,偏北 D.消亡边界,偏南
3. 有人认为火山灰大量悬浮在空中,会使全球气温降低;但也有人认为会减少地球表面热量的散失。图2中的数字与两种说法理由分别对应的是( )
A.④③ B.③②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本题考查日界线,昼夜长短,季风,日出方位,板块,气压带风带,大气热力作用。
【答案解析】 1、B 2、A 3、C
解析:1题,据轮廓判定是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亚欧大陆是高压中心,所以是冬季,北极点有极夜现象,0°是0点,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各占一半,所以A错误;图中极圈昼弧120°,所以是8小时,B正确;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吹西北风,C错误;此时,M地太阳位于西南方位,D错误。
2题,N附近地区是冰岛,有著名的大西洋海岭,属生长边界;N处火山喷发,火山灰受西南风(北半球是西南风)影响,飘向东北,所以A正确。
3题,火山灰悬浮在空中,会使大气消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导致全球气温降低,②是大气消弱作用;火山灰悬浮在空中,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会减少地球表面热量的散失,③是大气逆辐射,所以C正确。
【思路点拨】180°是0点,全球是同一天;昼弧度数除以15°,就是昼长;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变成西北风;板块张裂,形成海岭与断层,属生长边界。
【地理卷·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201411)】B2 B3 C2 D2图中L表示洋流,a为最冷月等温线,M为此时的晨昏线。完成6-7题。
6.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7.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俄罗斯的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21世纪教育网知识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答案解析】6.A 7.D
解析: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而a为最冷月等温线,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要早于18点,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A正确;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B错;此时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甲地盛行西北风,C错;甲地位于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D错。
7题,根据6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所以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思路点拨】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来正确判断南北半球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地理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B3 31.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下图(图9)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7日。(2分)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_____。(2分)
(3)在晨昏线经由B移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2分)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南半球信风带向什么方向移动?说出该移动对南亚地区降水的影响,并说明原因。(4分)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答案解析】31. (1)3?? ?? 5
解析:根据图中经度变化方向,这是从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当晨昏线过北极点向极圈方向移动时(发生极昼)应是春分日,经过极点到北极圈中间点时应在5月7日左右。
(2)135°W?? 11°43′N
解析: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45°W为12时,赤道上地方时6时日出,经度应是135°W;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中间。
(3)延长? ??减慢??
解析:在晨昏线经由B移点至C点期间,北半球的昼变长,日期逐渐接近7月初,公转速度变慢。
(4)移动方向:向北移动。该移动会造成南亚地区降水丰富,因为北移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影响,风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掠过暖湿的印度洋洋面,带来丰沛的降水
解析: 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会使得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地偏力影响形成西南季风,给南亚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思路点拨】春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增大。
【地理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B1 B3 G2太阳能光热电站(图2)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0~12题。
10.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11.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12.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 太阳能开发的相关知识
【答案解析】10.A 11. C 12.D
解析:10题,太阳能开发需要太阳能丰富且低价低廉,题目所给四地这两个条件最优越的是柴达木盆地,故选A。
11题,太阳能光热电站会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排除A,不是无线电波,不会干扰飞机导航,排除B,也不会提高作物产量,排除D,但是高空的高温可能误伤飞鸟,故选C。
12题,在北回归线,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都小于45°,故影长都小于物体高度,排除A,夏至日直射,物体影子为0,排除B,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影长大于物体高度,排除C,故选D。
【思路点拨】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影长小于物体高度,等于45°,二者相等,小于45°,影长大于物体高度。
【地理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B3 C4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8、9题。
8.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9.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西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球公转及气候现象等相关知识。
【答案解析】8. B 9. D
解析:8题, 可用图进行表示,故选B。
9题, 中山站发生极夜,为北半球的夏季,欧洲不可能发生暴风雪,排除A,澳大利亚西南部好望角都属于与属于地中海气候,此时温和湿润,不易发生森林火灾,排除B、C,夏季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故选D。
【思路点拨】地理学科的特点,根据文字介绍,将一些问题变为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