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31 15:25:4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小明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时所作的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图片中的笔记内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有关知识的认识。
2.(2017八上·邢台月考)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内容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建厂,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了资本输出,一度时期内外资企业迅速增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丁汝昌在黄海战役中没有牺牲,不符合题意;
选项C左宝贵和选项D叶志超都在平壤战役中,与黄海大战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邓世昌。
4.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
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海战。亦称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不符合史实,自然不符合题意;
选项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威海卫战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
5.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天津条约》和选项B《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
选项D《虎门条约》是《南京条约》的附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
6.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中日《马关条约》;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
7.《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不符合题意;
选项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
选项 C,《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
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上述材料形象地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的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A项与《辛丑条约》无关,B项是《南京条约》的影响,C项是《马关条约》的影响。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
9.(2017八上·唐山月考)下列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瑗珲条约》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二子目《马关条约》中的内容:“条约主要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可知,《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从沿海深入到长江内陆地区——重庆,因此深入内地最远,故选B。
A选项《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仅在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一带;
C选项《北京条约》中只开放天津一处;
D选项《瑷珲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0.(2017八上·唐山月考)1895年4月23日,即《马关条约》签订仅六天,三国联合照会东京,提出警告说,日本占有辽东半岛,会威胁到整个远东的和平。你知道这里所说的“三国”指的是哪些国家吗?(  )
A.英法美 B.俄英法 C.美俄德 D.俄法德
【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题干所提到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这严重威胁到俄国的利益,阻碍俄国向中国东北扩展侵略势力,于是纠合法德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日本又勒索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才归还了中国。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涉及的内容属于教材小字部分,难度较大,这提醒学生要全面掌握课本知识。
二、非选择题
11.(2016八上·泉州期中)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故答案为:错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由: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点评】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12.(2017八上·东台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对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
抚今追昔,看到我国海军今日之强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110多年前的中国海军以及那场耻辱的黄海大战。
问题:
(1)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日本为什么发动这次战争?你知道战争名称的由来吗?
(3)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在这场战争中日军犯下怎样的滔天罪行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
(2)侵略中国;1898年是甲午年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旅顺大屠杀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黄海海战及邓世昌的识记能力。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
(2)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战争名称的由来。日本之所以发动甲午战争,目的是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因发生战争的时间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称之为甲午战争。
(3)本题考查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及影响。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本题考查学生对旅顺大屠杀史实的了解。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这就是“旅顺大屠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3.(2016八上·济源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
【答案】(1)资本输出
(2)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可知,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这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由材料三“…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可知,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都围绕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而展开,故上述材料研究的主题应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故答案为:(1)资本输出。(2)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点评】(1)本题考查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2)本题考查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危害。(3)本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4)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小明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时所作的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2017八上·邢台月考)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3.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4.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
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6.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7.《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9.(2017八上·唐山月考)下列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瑗珲条约》
10.(2017八上·唐山月考)1895年4月23日,即《马关条约》签订仅六天,三国联合照会东京,提出警告说,日本占有辽东半岛,会威胁到整个远东的和平。你知道这里所说的“三国”指的是哪些国家吗?(  )
A.英法美 B.俄英法 C.美俄德 D.俄法德
二、非选择题
11.(2016八上·泉州期中)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2017八上·东台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对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
抚今追昔,看到我国海军今日之强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110多年前的中国海军以及那场耻辱的黄海大战。
问题:
(1)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日本为什么发动这次战争?你知道战争名称的由来吗?
(3)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在这场战争中日军犯下怎样的滔天罪行
13.(2016八上·济源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图片中的笔记内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有关知识的认识。
2.【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内容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建厂,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了资本输出,一度时期内外资企业迅速增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
3.【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丁汝昌在黄海战役中没有牺牲,不符合题意;
选项C左宝贵和选项D叶志超都在平壤战役中,与黄海大战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邓世昌。
4.【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海战。亦称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不符合史实,自然不符合题意;
选项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威海卫战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
5.【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天津条约》和选项B《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
选项D《虎门条约》是《南京条约》的附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
6.【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中日《马关条约》;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
7.【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不符合题意;
选项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
选项 C,《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
8.【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上述材料形象地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的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A项与《辛丑条约》无关,B项是《南京条约》的影响,C项是《马关条约》的影响。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
9.【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二子目《马关条约》中的内容:“条约主要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可知,《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从沿海深入到长江内陆地区——重庆,因此深入内地最远,故选B。
A选项《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仅在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一带;
C选项《北京条约》中只开放天津一处;
D选项《瑷珲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0.【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题干所提到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这严重威胁到俄国的利益,阻碍俄国向中国东北扩展侵略势力,于是纠合法德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日本又勒索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才归还了中国。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涉及的内容属于教材小字部分,难度较大,这提醒学生要全面掌握课本知识。
11.【答案】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故答案为:错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由: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点评】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12.【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
(2)侵略中国;1898年是甲午年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旅顺大屠杀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黄海海战及邓世昌的识记能力。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
(2)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战争名称的由来。日本之所以发动甲午战争,目的是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因发生战争的时间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称之为甲午战争。
(3)本题考查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及影响。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本题考查学生对旅顺大屠杀史实的了解。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这就是“旅顺大屠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3.【答案】(1)资本输出
(2)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可知,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这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由材料三“…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可知,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都围绕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而展开,故上述材料研究的主题应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故答案为:(1)资本输出。(2)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点评】(1)本题考查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2)本题考查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危害。(3)本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4)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