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 课时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 课时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7 13:31:0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0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 课时测评
一、字词模块
1.给下划线的多音字注音。
一个扎   着小辫子的小姑娘看着展柜里的琥珀,好像想象到了里边两个小动物当时挣扎   的情景。
2.用横线画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一个夏日,海在很远的地方番腾恕孔着。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松树林。一只蜘蛛滑动着长腿爬过来,想要把刚飞来的苍蝇当作美餮,不料它们被包在了松指里面。它们拼命地挣扎一翻,终于不动了。
依次改正为:   
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前俯后仰(写出结构相同的词语):         
(2)写出句子中三个加下划线的词的近义词。
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3)“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加点的部分让我想到了词语(  )。
A.风和日丽 B.骄阳似火 C.落日余晖
二、句子模块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
(2)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美丽的昙花,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我也能仿写这样的句子:春风   。
②“黄色的泪珠”指的是   。
三、读写模块
5.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两个小东西”指的是   。
(2)读了选段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3)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6.课外阅读。
珊瑚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它们是长在海底的植物。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1)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珊瑚样子的句子。
(2)整体感知: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珊瑚非常美丽 B.珊瑚是一种小动物 
C.西沙群岛是怎样形成的 D.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珊瑚是(  )
A.植物
B.动物 C.石灰质
②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珊瑚是(  )形成的。
A.第2自然段 B.第3自然段
(4)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
(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7.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琥珀形成的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zā;zhá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zā、zhá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番—翻;恕—怒;孔—吼;滑—划;餮—餐;指—脂;翻—番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句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故答案为:番—翻;恕—怒;孔—吼;滑—划;餮—餐;指—脂;翻—番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1)大同小异;深入浅出;凶多吉少
(2)推断;详尽;情况
(3)B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选项判断。
故答案为:(1)大同小异、深入浅出、凶多吉少
(2)推断、详尽、情况
(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答案】(1)太阳照射着树林。
(2)拟人;展现它优美的舞姿
(3)比喻;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松脂
【知识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把“小苍蝇”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把松脂 (本体)比作泪珠(喻体)。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太阳照射着树林。
(2)拟人、展现它优美的舞姿
(3)比喻、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松脂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答案】(1)苍蝇和蜘蛛
(2)通过琥珀中两个小动物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推测出什么? 可以推测出这两个小动物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
(3)根据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出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很久以前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依据短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即可。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苍蝇和蜘蛛
(2)通过琥珀中两个小动物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推测出什么? 可以推测出这两个小动物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
(3)根据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出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很久以前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答案】(1)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2)D
(3)C;B
(4)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5)珊瑚虫以什么为食?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依据短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可。
故答案为:(1)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2)D
(3)C;B
(4)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5)珊瑚虫以什么为食?
【点评】(1)、(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7.【答案】很久以前,一只蜘蛛正要捕食一只小苍蝇,就在这时,它俩被树上掉落的松脂包在一起。经过很长时间,地质发生了变化,松脂球变成了化石,成了琥珀。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很久以前,一只蜘蛛正要捕食一只小苍蝇,就在这时,它俩被树上掉落的松脂包在一起。经过很长时间,地质发生了变化,松脂球变成了化石,成了琥珀。
【点评】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0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 课时测评
一、字词模块
1.给下划线的多音字注音。
一个扎   着小辫子的小姑娘看着展柜里的琥珀,好像想象到了里边两个小动物当时挣扎   的情景。
【答案】zā;zhá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zā、zhá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用横线画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一个夏日,海在很远的地方番腾恕孔着。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松树林。一只蜘蛛滑动着长腿爬过来,想要把刚飞来的苍蝇当作美餮,不料它们被包在了松指里面。它们拼命地挣扎一翻,终于不动了。
依次改正为:   
【答案】番—翻;恕—怒;孔—吼;滑—划;餮—餐;指—脂;翻—番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句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故答案为:番—翻;恕—怒;孔—吼;滑—划;餮—餐;指—脂;翻—番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前俯后仰(写出结构相同的词语):         
(2)写出句子中三个加下划线的词的近义词。
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3)“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加点的部分让我想到了词语(  )。
A.风和日丽 B.骄阳似火 C.落日余晖
【答案】(1)大同小异;深入浅出;凶多吉少
(2)推断;详尽;情况
(3)B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选项判断。
故答案为:(1)大同小异、深入浅出、凶多吉少
(2)推断、详尽、情况
(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二、句子模块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
(2)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美丽的昙花,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我也能仿写这样的句子:春风   。
②“黄色的泪珠”指的是   。
【答案】(1)太阳照射着树林。
(2)拟人;展现它优美的舞姿
(3)比喻;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松脂
【知识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把“小苍蝇”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把松脂 (本体)比作泪珠(喻体)。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太阳照射着树林。
(2)拟人、展现它优美的舞姿
(3)比喻、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松脂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三、读写模块
5.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两个小东西”指的是   。
(2)读了选段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3)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答案】(1)苍蝇和蜘蛛
(2)通过琥珀中两个小动物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推测出什么? 可以推测出这两个小动物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
(3)根据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出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很久以前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依据短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即可。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苍蝇和蜘蛛
(2)通过琥珀中两个小动物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推测出什么? 可以推测出这两个小动物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
(3)根据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出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很久以前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课外阅读。
珊瑚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它们是长在海底的植物。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1)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珊瑚样子的句子。
(2)整体感知: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珊瑚非常美丽 B.珊瑚是一种小动物 
C.西沙群岛是怎样形成的 D.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珊瑚是(  )
A.植物
B.动物 C.石灰质
②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珊瑚是(  )形成的。
A.第2自然段 B.第3自然段
(4)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
(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1)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2)D
(3)C;B
(4)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5)珊瑚虫以什么为食?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依据短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可。
故答案为:(1)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2)D
(3)C;B
(4)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5)珊瑚虫以什么为食?
【点评】(1)、(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7.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琥珀形成的过程。
【答案】很久以前,一只蜘蛛正要捕食一只小苍蝇,就在这时,它俩被树上掉落的松脂包在一起。经过很长时间,地质发生了变化,松脂球变成了化石,成了琥珀。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很久以前,一只蜘蛛正要捕食一只小苍蝇,就在这时,它俩被树上掉落的松脂包在一起。经过很长时间,地质发生了变化,松脂球变成了化石,成了琥珀。
【点评】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