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3《天窗》 课时测评卷
一、字词模块
1.读拼音,写词语。
晚上,每当孩子们忘不了月光下的hé tān 时,他们便从zhàng zi 里伸出头来。从这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孩子们想象到那也许是biān fú ,也许是夜莺,也许是bà qì 十足的māo tóu yīng 。
【答案】河滩;帐子;蝙蝠;霸气;猫头鹰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滩、帐、蝠、霸、鹰”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河滩、帐子、蝙蝠、霸气、猫头鹰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选一选。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句中的“锐”的意思是( )。
A.快或尖,跟“钝”相对 B.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句中的“锐”的意思是快或尖,跟“钝”相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
(1)仿写与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2)理解句子,从“跳”字上,你能想到哪些词语形容这场雨?
【答案】(1)忽闪忽闪;彼此彼此;哗啦哗啦
(2)大雨如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知识点】ABAB式词语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卜落卜落”来看,是ABA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忽闪忽闪、彼此彼此、哗啦哗啦
(2)大雨如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二、句子模块
4.句子赏析。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 比作 。仿写: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像 似的。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开天窗的原因,引起下文。
B.说明乡下生活条件差,承上启下。 读写模块
【答案】(1)屋子;地洞;撒在盘子里的珍珠
(2)A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屋子、地洞、撒在盘子里的珍珠
(2)A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课内阅读。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选文写出在 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判断:选文中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动作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乡下的孩子对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向往。
(3)第二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 和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多选)
A.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B.点明了天窗没有什么作用。
C.渲染了孩子们想象的丰富程度。
(4)补充第2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答案】(1)晚上被逼着上床去“休息”
(2)正确
(3)比喻;排比;拟人;AC
(4)也许是来自外星的飞碟,也许是找不到家的乌鸦。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第1、2、3空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把“云彩”比作“山、马、巨人”是比喻;连用三个(也许……)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把“夜莺、猫头鹰”当做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第4空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晚上被逼着上床去“休息”
(2)正确
(3)比喻、排比、拟人、AC
(4)也许是来自外星的飞碟,也许是找不到家的乌鸦。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第1、2、3空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第4空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6.课外阅读。
窗
①我喜欢窗,它可以把我引往有花鸟林木的地方,有蓝天白云的地方,有繁星明月的地方。
②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那娴雅紫色的花瓣带着被露水滋润过的清新;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在跳上跳下,也许是三四只,恰像一小串轻盈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到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绿叶,悠闲地在微风中轻荡,或者是一株朴实的木瓜树,那直直的树干把大片大片的叶子高高地举向天空。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一段淡灰色的围墙,下面是深红或浅绿油漆的门顶,而那淡蓝色匀净的天空,就轻轻地填满了剩余的空间。
③不论你看到的是什么,你都会觉得这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而那均匀的窗格就是当初构图时所画的虚线。
④有风的时候,那拂动的枝、抖颤的叶,加上那飒飒的声音,那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一首歌。
⑤下雨的时候,你可以欣赏窗外那斜斜的雨丝、淡淡的雨雾,以及那朵朵的花、片片的叶,都怎样由于雨水的湿润而加深了颜色。
⑥每一扇窗都有它不同的画面,每一扇不同画面的窗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天气,都有它不同的姿态。
(1)整体感知。
作者描写了不同 、不同 、不同 的窗,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2)第②自然段运用了 、 、 的修辞方法。
(3)在作者眼里,窗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下列选项中,( )不是作者描绘的事物。
A.牵牛花 B.燕子 C.芭蕉 D.木瓜树
(4)从第②自然段作者描绘的画面中,你看到的色彩有 。
(5)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 )。
A.当外面条件发生变化时,看到的窗外的景致也不相同。
B.无论何时,你都会发现眼前的一切永远是美好的。
C.暗含了对窗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1)画面;时刻;天气;喜欢窗、热爱生活
(2)排比;比喻;拟人
(3)B
(4)紫色、绿色、淡灰色、深红、浅绿、淡蓝色
(5)A;C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把“麻雀”比作“音符”是比喻;连用三个以上(也许……)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把“音符、芭蕉、木瓜树”当做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寻找文句中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5)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1)画面;时刻;天气 ;喜欢窗、热爱生活
(2)排比、比喻、拟人
(3)B
(4)紫色、绿色、淡灰色、深红、浅绿、淡蓝色
(5) A C
【点评】(1)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3《天窗》 课时测评卷
一、字词模块
1.读拼音,写词语。
晚上,每当孩子们忘不了月光下的hé tān 时,他们便从zhàng zi 里伸出头来。从这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孩子们想象到那也许是biān fú ,也许是夜莺,也许是bà qì 十足的māo tóu yīng 。
2.选一选。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句中的“锐”的意思是( )。
A.快或尖,跟“钝”相对 B.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
(1)仿写与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2)理解句子,从“跳”字上,你能想到哪些词语形容这场雨?
二、句子模块
4.句子赏析。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 比作 。仿写: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像 似的。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开天窗的原因,引起下文。
B.说明乡下生活条件差,承上启下。 读写模块
5.课内阅读。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选文写出在 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判断:选文中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动作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乡下的孩子对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向往。
(3)第二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 和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多选)
A.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B.点明了天窗没有什么作用。
C.渲染了孩子们想象的丰富程度。
(4)补充第2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6.课外阅读。
窗
①我喜欢窗,它可以把我引往有花鸟林木的地方,有蓝天白云的地方,有繁星明月的地方。
②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那娴雅紫色的花瓣带着被露水滋润过的清新;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在跳上跳下,也许是三四只,恰像一小串轻盈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到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绿叶,悠闲地在微风中轻荡,或者是一株朴实的木瓜树,那直直的树干把大片大片的叶子高高地举向天空。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一段淡灰色的围墙,下面是深红或浅绿油漆的门顶,而那淡蓝色匀净的天空,就轻轻地填满了剩余的空间。
③不论你看到的是什么,你都会觉得这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而那均匀的窗格就是当初构图时所画的虚线。
④有风的时候,那拂动的枝、抖颤的叶,加上那飒飒的声音,那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一首歌。
⑤下雨的时候,你可以欣赏窗外那斜斜的雨丝、淡淡的雨雾,以及那朵朵的花、片片的叶,都怎样由于雨水的湿润而加深了颜色。
⑥每一扇窗都有它不同的画面,每一扇不同画面的窗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天气,都有它不同的姿态。
(1)整体感知。
作者描写了不同 、不同 、不同 的窗,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2)第②自然段运用了 、 、 的修辞方法。
(3)在作者眼里,窗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下列选项中,( )不是作者描绘的事物。
A.牵牛花 B.燕子 C.芭蕉 D.木瓜树
(4)从第②自然段作者描绘的画面中,你看到的色彩有 。
(5)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 )。
A.当外面条件发生变化时,看到的窗外的景致也不相同。
B.无论何时,你都会发现眼前的一切永远是美好的。
C.暗含了对窗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河滩;帐子;蝙蝠;霸气;猫头鹰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滩、帐、蝠、霸、鹰”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河滩、帐子、蝙蝠、霸气、猫头鹰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句中的“锐”的意思是快或尖,跟“钝”相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3.【答案】(1)忽闪忽闪;彼此彼此;哗啦哗啦
(2)大雨如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知识点】ABAB式词语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卜落卜落”来看,是ABA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忽闪忽闪、彼此彼此、哗啦哗啦
(2)大雨如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答案】(1)屋子;地洞;撒在盘子里的珍珠
(2)A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屋子、地洞、撒在盘子里的珍珠
(2)A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答案】(1)晚上被逼着上床去“休息”
(2)正确
(3)比喻;排比;拟人;AC
(4)也许是来自外星的飞碟,也许是找不到家的乌鸦。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第1、2、3空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把“云彩”比作“山、马、巨人”是比喻;连用三个(也许……)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把“夜莺、猫头鹰”当做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第4空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晚上被逼着上床去“休息”
(2)正确
(3)比喻、排比、拟人、AC
(4)也许是来自外星的飞碟,也许是找不到家的乌鸦。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第1、2、3空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第4空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6.【答案】(1)画面;时刻;天气;喜欢窗、热爱生活
(2)排比;比喻;拟人
(3)B
(4)紫色、绿色、淡灰色、深红、浅绿、淡蓝色
(5)A;C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把“麻雀”比作“音符”是比喻;连用三个以上(也许……)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把“音符、芭蕉、木瓜树”当做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寻找文句中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5)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1)画面;时刻;天气 ;喜欢窗、热爱生活
(2)排比、比喻、拟人
(3)B
(4)紫色、绿色、淡灰色、深红、浅绿、淡蓝色
(5) A C
【点评】(1)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