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案】(教师精心原创)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4-2015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第四单元第20课《落日的幻觉》

文档属性

名称 【研学案】(教师精心原创)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4-2015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第四单元第20课《落日的幻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1 18: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海拾贝
1.给生字注音。
绮丽( ) 绚丽( ) 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 )红      ( )文
殷 ( )勤    散 ( )步
  ( )殷    
3.解释词语
绮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殷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衰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    ),选自(       );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
有的放矢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扬帆起航
要求:1.自读课文,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
2.独自完成课后表格。
3.理清本文的结构顺序。
       ( )段通过日出,引出落日的壮美景色及落日出现时的幻觉
落日的幻觉                太阳变得深黄、殷红的原因
       ( )段分析幻觉产生的原因 暗弧、亮弧紫光产生的原因
            变扁的原因
            变大的原因
4.本文主旨:
5. 阅读课文第2——5段内容,思考问题。
(1)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举一反三
我国古诗词中的落日形象。(写出三句,注明作者)
1.
2.
3.
七.当堂达标。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灰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的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
(2).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 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晨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
(3)。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太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
2.课内精彩语段阅读(1—3段)。
(4)作者引用古诗词的作用是什么?
(5)2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6)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日落景象也很壮观、绮丽的?
(7)比较“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和“我们的古人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这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八.中考链接。
(2006 四川自贡卷)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____________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A难道你就不觉得它只是树? B难道你就只觉得它不是树?
C难道你就不觉得它不是树? D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九.小练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