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1 17:40:3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祖父的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
B.《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C.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D.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菜园里种菜时顽皮淘气的趣事。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B错误。《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2.《祖父的园子》中作者在园子里的主要感受是(  )
A.色彩明丽 B.自由自在 C.特别有趣 D.动物很多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课文重点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祖父园中嬉戏玩耍,捉昆虫,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不是真正的劳作,而是“乱闹”,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下题中对下面三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④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A.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B.夸张 反问 拟人 夸张
C.拟人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①把“蜜蜂”比作“小毛球”是比比喻。
②意思是“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上。”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③把“黄瓜”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④连用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
A.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
B.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
C.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D.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A:把书名号(《》)改为引号(“”)。即: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
B:把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即: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
C:正确。
D:没有疑问的语气,把问号改为句号。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故答案为:C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A.拟人 B.夸张 C.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A.比喻 B.夸张 C.排比
【答案】A;C;C;C
(1)A
(2)C
(3)C
(4)C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蜜蜂”比作“小毛球”是比喻。
(2)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3)把“黄瓜”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4)连用三个(我……)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 A ;C;C;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蚂蚱(mà zha) 樱桃(yīn táo) 蚌壳(bànɡ ké)
B.拨草(bá cǎo) 谷穗(ɡù suì) 锄头(chú tou)
C.倭瓜(wō ɡuā) 瞎闹(xiā nào) 水瓢(shuǐ piáo)
D.拴着(shuān zhé) 诚认(chénɡ rèn) 随意(súi yì)
【答案】C
【知识点】拼音;祖父的园子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蚂蚱”读mà zhà ,一种生物。“樱桃”读 yīng táo,一种水果。蚌壳(bànɡ ké),读法正确。“谷穗”读gǔ suì ,倭瓜读wō ɡuā,正确,“诚认”应写:承认。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部分生词中出现读音的错误,同时应理解词语的意思。
7.选出读音与“漂泊”的“漂”不同的一项( )。
A.漂浮 B.漂亮 C.漂流 D.水漂
【答案】B
【知识点】拼音;祖父的园子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拼音的掌握。漂泊,漂,读“piāo“,可组成:漂泊,漂浮、漂流、水漂等,当读出” piào“可组成:漂亮。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可以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回答问题
①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②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③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④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
⑤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8.本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作者是   。
9.祖父的园子是一幅美丽的画,画中有   、   、   、   、   、   、   、   、   、   。
10.选文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烘托了一种   的氛围。
11.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列举一两个事物进行描写。
【答案】8.萧红
9.太阳;天空;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白云
10.愿意;自由
11.蜜蜂愿意采蜜就采蜜,不愿意呢,就在花丛中欢快地嬉戏打闹;那树上的知了扯着噪子任性地唱,谁都不会因为它的聒噪而和它气恼。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3)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8.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本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
9.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补充填空即可。祖父的园子是一幅美丽的画,画中有太阳、天空、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白云。
10.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选文中“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是“愿意”,这个词语烘托了一种自由的氛围。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如:蜜蜂愿意采蜜就采蜜,不愿意呢,就在花丛中欢快地嬉戏打闹;那树上的知了扯着噪子任性地唱,谁都不会因为它的聒噪而和它气恼。
12.课外阅读。
祖父·后园·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像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这篇文章的开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摘玫瑰、插玫瑰表现了“我”的   ;   表现了祖父的慈祥、和蔼。
(3)文章中多处写了“笑”,使人感到了人物的快乐。下面对“笑”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祖父插上花后,非常的滑稽,“我”看到忍不住笑起来。
B.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起来,是因为“我”在祖父的草帽上插了二三十朵红彤彤的花。
C.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他知道了那玫瑰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
(4)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主要写玫瑰花茂盛。为下文写“我”戏弄祖父做铺垫。
(2)调皮、可爱;祖父笑,没有生气
(3)A
(4)表达了“我”童年的幸福快乐之情。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第一问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二问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主要写玫瑰花茂盛。为下文写“我”戏弄祖父做铺垫。
(2)1、调皮、可爱 2、祖父笑,没有生气。
(3) A;
(4)表达了“我”童年的幸福快乐之情。
【点评】(1)第一问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第二问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写作题
13.小练笔。(选做题)
童心总是无拘无束的。“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这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是游戏。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将它写下来吧。
【答案】有一年冬天,妈妈买回来一盆盛放着的蜡梅花。过了几天,开始下雪了,花在阳台上,雪快把它淹没了。我看到以后急忙把雪弄开,却发现蜡梅花在这么冷的天气中还开着。我想到曾经听到妈妈说,花要有阳光才能活,但是现在,没有一点儿阳光,花儿会不会死去?我只知道阳光是热的,那不如给花倒些热水。说干就干,我烧了一壶开水,往花盆里倒。看着花一点点地萎缩,我开始害怕了,于是急忙去叫妈妈。妈妈看后哭笑不得,对我说:“你这个小坏蛋,花要被你害死了啊!”看着我一脸的茫然,她告诉我:“蜡梅花耐阴耐凉,你这样做反而会害了它的。”我好心为它倒水没想到却害了它,真是帮倒忙啊!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祖父的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
B.《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C.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D.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菜园里种菜时顽皮淘气的趣事。
2.《祖父的园子》中作者在园子里的主要感受是(  )
A.色彩明丽 B.自由自在 C.特别有趣 D.动物很多
3.下题中对下面三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④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A.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B.夸张 反问 拟人 夸张
C.拟人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
A.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
B.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
C.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D.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5.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A.拟人 B.夸张 C.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A.比喻 B.夸张 C.排比
6.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蚂蚱(mà zha) 樱桃(yīn táo) 蚌壳(bànɡ ké)
B.拨草(bá cǎo) 谷穗(ɡù suì) 锄头(chú tou)
C.倭瓜(wō ɡuā) 瞎闹(xiā nào) 水瓢(shuǐ piáo)
D.拴着(shuān zhé) 诚认(chénɡ rèn) 随意(súi yì)
7.选出读音与“漂泊”的“漂”不同的一项( )。
A.漂浮 B.漂亮 C.漂流 D.水漂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回答问题
①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②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③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④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
⑤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8.本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作者是   。
9.祖父的园子是一幅美丽的画,画中有   、   、   、   、   、   、   、   、   、   。
10.选文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烘托了一种   的氛围。
11.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列举一两个事物进行描写。
12.课外阅读。
祖父·后园·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像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这篇文章的开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摘玫瑰、插玫瑰表现了“我”的   ;   表现了祖父的慈祥、和蔼。
(3)文章中多处写了“笑”,使人感到了人物的快乐。下面对“笑”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祖父插上花后,非常的滑稽,“我”看到忍不住笑起来。
B.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起来,是因为“我”在祖父的草帽上插了二三十朵红彤彤的花。
C.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他知道了那玫瑰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
(4)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题
13.小练笔。(选做题)
童心总是无拘无束的。“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这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是游戏。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将它写下来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B错误。《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2.【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课文重点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祖父园中嬉戏玩耍,捉昆虫,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不是真正的劳作,而是“乱闹”,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①把“蜜蜂”比作“小毛球”是比比喻。
②意思是“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上。”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③把“黄瓜”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④连用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4.【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A:把书名号(《》)改为引号(“”)。即: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
B:把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即: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
C:正确。
D:没有疑问的语气,把问号改为句号。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故答案为:C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答案】A;C;C;C
(1)A
(2)C
(3)C
(4)C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蜜蜂”比作“小毛球”是比喻。
(2)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3)把“黄瓜”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4)连用三个(我……)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 A ;C;C;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答案】C
【知识点】拼音;祖父的园子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蚂蚱”读mà zhà ,一种生物。“樱桃”读 yīng táo,一种水果。蚌壳(bànɡ ké),读法正确。“谷穗”读gǔ suì ,倭瓜读wō ɡuā,正确,“诚认”应写:承认。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部分生词中出现读音的错误,同时应理解词语的意思。
7.【答案】B
【知识点】拼音;祖父的园子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拼音的掌握。漂泊,漂,读“piāo“,可组成:漂泊,漂浮、漂流、水漂等,当读出” piào“可组成:漂亮。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可以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答案】8.萧红
9.太阳;天空;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白云
10.愿意;自由
11.蜜蜂愿意采蜜就采蜜,不愿意呢,就在花丛中欢快地嬉戏打闹;那树上的知了扯着噪子任性地唱,谁都不会因为它的聒噪而和它气恼。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3)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8.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本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
9.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补充填空即可。祖父的园子是一幅美丽的画,画中有太阳、天空、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白云。
10.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选文中“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是“愿意”,这个词语烘托了一种自由的氛围。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如:蜜蜂愿意采蜜就采蜜,不愿意呢,就在花丛中欢快地嬉戏打闹;那树上的知了扯着噪子任性地唱,谁都不会因为它的聒噪而和它气恼。
12.【答案】(1)主要写玫瑰花茂盛。为下文写“我”戏弄祖父做铺垫。
(2)调皮、可爱;祖父笑,没有生气
(3)A
(4)表达了“我”童年的幸福快乐之情。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第一问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二问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主要写玫瑰花茂盛。为下文写“我”戏弄祖父做铺垫。
(2)1、调皮、可爱 2、祖父笑,没有生气。
(3) A;
(4)表达了“我”童年的幸福快乐之情。
【点评】(1)第一问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第二问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3.【答案】有一年冬天,妈妈买回来一盆盛放着的蜡梅花。过了几天,开始下雪了,花在阳台上,雪快把它淹没了。我看到以后急忙把雪弄开,却发现蜡梅花在这么冷的天气中还开着。我想到曾经听到妈妈说,花要有阳光才能活,但是现在,没有一点儿阳光,花儿会不会死去?我只知道阳光是热的,那不如给花倒些热水。说干就干,我烧了一壶开水,往花盆里倒。看着花一点点地萎缩,我开始害怕了,于是急忙去叫妈妈。妈妈看后哭笑不得,对我说:“你这个小坏蛋,花要被你害死了啊!”看着我一脸的茫然,她告诉我:“蜡梅花耐阴耐凉,你这样做反而会害了它的。”我好心为它倒水没想到却害了它,真是帮倒忙啊!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