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凤庆期末)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Fe3O4 B.O2 C.K2MnO4 D.H2SO4
【答案】A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Fe3O4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O2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KMnO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H2SO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分析。
2.(2023九上·巴中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元素在组成物质的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属于氧化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元素组成的氧气与臭氧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宏观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D、根据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分析。
3.(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高锰酸钾 B.液氧 C.牛奶 D.氢氧化钠
【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则属于化合物;
B、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牛奶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D、氢氧化钠由Na、O、H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4.(2023九上·绵阳期末)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氧、海水 B.冰水混合物、石灰石
C.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D.乙醇、糖水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海水是由氯化钠、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C. 二氧化锰是由M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 乙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糖水是由糖、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5.(2023九上·绵阳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传语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B.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好,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为硬水,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雪和水的状态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但冰和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好。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特点分析。
D、根据同一种物质的状态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分子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6.(2023九上·新化期末)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电时使用直流电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 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通电时使用直流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 a管的气体能燃烧,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此选项符合题意;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2023九上·金平期末)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等,故A不符合题意;
B.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和化合物之间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 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故C不符合题意;
D.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分析。
B、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8.(2023九上·南宁期末)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故不符合题意;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符合题意;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化物、纯净物、元素、单质的概念分析。
9.(2023九上·来宾期末)下列各图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图中是相同的分子,每个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有三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图中只有一种微粒,只含一种原子,属于单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图中是相同的分子,每个分子由两种相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合物、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10.(2023九上·邵阳期末)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煮沸或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的氯化钠等可溶性物质,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所以煮沸和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1:8,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B.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11.(2021九上·巨野期末)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定是氧化物;②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③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④单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①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H2CO3中含有氧元素,它不是氧化物。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②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因此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故说法符合题意;
③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④化合反应不一定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①根据氧化物概念分析;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③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④化合反应:多变一。
12.(2023九上·六安期末)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换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a
B.转化c可能是合成水的反应
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物质是单质,故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不属于转化 a,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转化c是化合物转化为单质,不可能是合成水的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转化c中有单质生成,故转化c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D、将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也可能是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分析】A、根据蒸馏原理分析;
B、根据转化c是化合物转化为单质分析;
C、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二、填空题
13.(2023九上·玉林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2)区别硬水和软水时,可用 来检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 措施降低水的硬度。
(3)利用 的吸附性去除水中异味。
(4)在下列净化水方法中,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
A.过滤 B.煮沸 C.蒸馏
D.吸附 E.静置沉淀 F.吸附沉淀
(5)人类拥有的淡水资源紧缺,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
【答案】(1)或水分子
(2)肥皂水;煮沸
(3)活性炭
(4)C
(5)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水由分子构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2)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4)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净化水程度最高的为蒸馏,
故答案为:C。
(5)生活中节水方法很多,如:用淘米水浇花或用洗衣服水拖地或用洗脸水洗脚等。
【分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则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2)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蒸馏水为纯净物。
(5)生活中节水方法很多比如一水多用等。
14.(2023九上·平遥期末)实验室电解水时,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实验说明了水是由 和 组成的,同时也验证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答案】1:2;氢元素;氧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填:1:2;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当水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元素,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原子,说明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15.(2022九上·易县期中)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空气、③氧化汞、④矿泉水、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锰、⑦铁、⑧冰、水混合物、⑨75%的酒精。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均填序号)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答案】①③⑤⑥⑦⑧;②④⑨;③⑥⑧;①⑦;⑦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氮气、氧化汞、高锰酸钾、二氧化锰、铁、冰水混合物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①③⑤⑥⑦⑧;
液态空气、矿泉水、75%的酒精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②④⑨;
氧化汞、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③⑥⑧;
氮气、铁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①⑦;
铁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填:⑦。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概念分析。
16.(2022九上·开平期中)如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答案】ACD;B;ABD;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C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D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分析】根据图示确定物质的粒子构成,由同种物质构成的为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
17.(2021九上·平舆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a管应连接电源的 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 。
【答案】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试管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管应连接电源的负极;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收集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试管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3九上·邻水期末)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如图1)。
①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 。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B.氢气、氧气的密度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③根据电解水实验,人们认识到水是由 组成的。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2所示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答案】(1)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C或CB;氢元素和氧元素
(2)煮沸
(3)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氧气能助燃,负极产生的氢气能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打开活塞,b管是负极产生氢气,故看到的现象是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测得V(a):V(b)=1:2,若要确定原子的个数比,先要计算出,产生的两种物质的质量,在知道一个原子的质量,即可求得原子的个数;
物质的质量等于,故还需要的数据是气体的密度和原子的质量,选B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物质,加热的过程中这些钙镁物质可转化成沉淀沉降下来,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自来水厂净水流程是沉降、过滤、吸附和杀菌消毒;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吸附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其沉降下来,说法正确;
B、吸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说法正确;
D、净化后的水海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
(3)根据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凤庆期末)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Fe3O4 B.O2 C.K2MnO4 D.H2SO4
2.(2023九上·巴中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3.(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高锰酸钾 B.液氧 C.牛奶 D.氢氧化钠
4.(2023九上·绵阳期末)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氧、海水 B.冰水混合物、石灰石
C.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D.乙醇、糖水
5.(2023九上·绵阳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传语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B.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6.(2023九上·新化期末)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电时使用直流电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 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2023九上·金平期末)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
A.A B.B C.C D.D
8.(2023九上·南宁期末)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2023九上·来宾期末)下列各图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
10.(2023九上·邵阳期末)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煮沸或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11.(2021九上·巨野期末)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定是氧化物;②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③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④单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 D.①③④
12.(2023九上·六安期末)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换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a
B.转化c可能是合成水的反应
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3.(2023九上·玉林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2)区别硬水和软水时,可用 来检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 措施降低水的硬度。
(3)利用 的吸附性去除水中异味。
(4)在下列净化水方法中,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
A.过滤 B.煮沸 C.蒸馏
D.吸附 E.静置沉淀 F.吸附沉淀
(5)人类拥有的淡水资源紧缺,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
14.(2023九上·平遥期末)实验室电解水时,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实验说明了水是由 和 组成的,同时也验证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15.(2022九上·易县期中)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空气、③氧化汞、④矿泉水、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锰、⑦铁、⑧冰、水混合物、⑨75%的酒精。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均填序号)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16.(2022九上·开平期中)如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17.(2021九上·平舆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a管应连接电源的 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3九上·邻水期末)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如图1)。
①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 。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B.氢气、氧气的密度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③根据电解水实验,人们认识到水是由 组成的。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2所示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Fe3O4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O2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KMnO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H2SO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元素在组成物质的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属于氧化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元素组成的氧气与臭氧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宏观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D、根据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则属于化合物;
B、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牛奶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D、氢氧化钠由Na、O、H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4.【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海水是由氯化钠、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C. 二氧化锰是由M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 乙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糖水是由糖、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好,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为硬水,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雪和水的状态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但冰和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好。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特点分析。
D、根据同一种物质的状态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分子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6.【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通电时使用直流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 a管的气体能燃烧,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此选项符合题意;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等,故A不符合题意;
B.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和化合物之间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 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故C不符合题意;
D.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分析。
B、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8.【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故不符合题意;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符合题意;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化物、纯净物、元素、单质的概念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图中是相同的分子,每个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有三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图中只有一种微粒,只含一种原子,属于单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图中是相同的分子,每个分子由两种相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合物、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的氯化钠等可溶性物质,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所以煮沸和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1:8,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B.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11.【答案】D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①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H2CO3中含有氧元素,它不是氧化物。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②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因此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故说法符合题意;
③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④化合反应不一定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①根据氧化物概念分析;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③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④化合反应:多变一。
12.【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物质是单质,故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不属于转化 a,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转化c是化合物转化为单质,不可能是合成水的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转化c中有单质生成,故转化c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D、将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也可能是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分析】A、根据蒸馏原理分析;
B、根据转化c是化合物转化为单质分析;
C、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13.【答案】(1)或水分子
(2)肥皂水;煮沸
(3)活性炭
(4)C
(5)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水由分子构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2)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4)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净化水程度最高的为蒸馏,
故答案为:C。
(5)生活中节水方法很多,如:用淘米水浇花或用洗衣服水拖地或用洗脸水洗脚等。
【分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则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2)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蒸馏水为纯净物。
(5)生活中节水方法很多比如一水多用等。
14.【答案】1:2;氢元素;氧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填:1:2;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当水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元素,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原子,说明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15.【答案】①③⑤⑥⑦⑧;②④⑨;③⑥⑧;①⑦;⑦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氮气、氧化汞、高锰酸钾、二氧化锰、铁、冰水混合物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①③⑤⑥⑦⑧;
液态空气、矿泉水、75%的酒精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②④⑨;
氧化汞、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③⑥⑧;
氮气、铁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①⑦;
铁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填:⑦。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概念分析。
16.【答案】ACD;B;ABD;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C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D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分析】根据图示确定物质的粒子构成,由同种物质构成的为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
17.【答案】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试管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管应连接电源的负极;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收集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试管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8.【答案】(1)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C或CB;氢元素和氧元素
(2)煮沸
(3)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氧气能助燃,负极产生的氢气能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打开活塞,b管是负极产生氢气,故看到的现象是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测得V(a):V(b)=1:2,若要确定原子的个数比,先要计算出,产生的两种物质的质量,在知道一个原子的质量,即可求得原子的个数;
物质的质量等于,故还需要的数据是气体的密度和原子的质量,选B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物质,加热的过程中这些钙镁物质可转化成沉淀沉降下来,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自来水厂净水流程是沉降、过滤、吸附和杀菌消毒;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吸附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其沉降下来,说法正确;
B、吸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说法正确;
D、净化后的水海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
(3)根据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