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0 15: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钢铁长城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阅读课本P86《相关史事》,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二十三国的提案后,全场一片欢腾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原因1: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原因2: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
原因3:??
原因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阅读课本P86《相关史事》,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二十三国的提案后,全场一片欢腾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原因1: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原因2: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
原因3:??
原因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谋求民族独立新兴独立国家
基辛格
外交活化石
1973年2月17日基辛格与毛泽东
2019年11月22日 基辛格与习近平
尼克松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
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
田中角荣
我该出发了。
建国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示意图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1.7
1971.10
1972.7
1972.9
1979
基辛格秘密访华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力争中美、中日关系
稳定发展
逐步实现中苏
关系正常化
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力争中美、中日关系
稳定发展
逐步实现中苏
关系正常化
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机制。它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该组织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1989
APEC成立
1991
中国加入
2001
中国在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
—— 20世纪50年代
—— 20世纪50年代
下列中美关系图示说明了( )

(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A. 由敌对走向合作,不断深化发展
B. 我国外交政策转变为寻求与大国结盟
C.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经济活动
D. 中国特别注重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1954年
没握成的手
1972年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2012年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握手
A
中美关系属于外交关系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第17课: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
知识点一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P85-86
时间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
中美、中日建交 P86-87
中美敌对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
中美关系
正常化
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表现
①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知识点三
全方位外交 P87-88
外交策略
①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