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江津期末)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的信息是:反应物(哪些物质参加反应)、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无法提供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分析。
2.(2023九上·桂平期末)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⑥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即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体积可能改变。故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2023九上·巴中期末)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B、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每个四氧化二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2O4,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水,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4.(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下面是镁与空气中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
A.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三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三个反应中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D.三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时,生成镁的化合物的质量也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反应①、③均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点,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则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①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O化合价由0变为-2价;反应②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反应③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反应中均有化合价改变,故符合题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化学反应后分子均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相等,反应后Mg全部转化为Mg的化合物,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其化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也相等,MgO、Mg3N2中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则得到化合物MgO、Mg3N2的质量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5.(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下列实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C.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D.食盐和水混合前后质量的测定
【答案】B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 镁与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该装置不密闭,无法称量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则不能用该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B. 红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装置为密闭装置,则测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符合题意;
C.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该装置不密闭,反应后氢气逸散到空气中无法称量,则不能用该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D. 水与食盐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不能用该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气体生成或者参加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6.(2023九上·自贡期末)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2H4O2
B.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个X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X的化学式为C2H4O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反应过程中需要通电,因此CO2合成X(C2H4O2)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改变或构成物质的微粒重新排列,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片确定X的分子包含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从而确定化学式;
B、根据实验需要通电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判断。
7.(2023九上·凤庆期末)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 )
A.C2H2 B.C2H4 C.C2H4O D.C2H5OH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只出现了6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碳原子、7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缺少的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存在于X中,所以X的化学式为C2H5OH,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8.(2023九上·文山期末)拉瓦锡在研究空气的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D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是分解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分析;
C、根据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
D、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9.(2023九上·施甸期末)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特征是:一种化合物与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A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特征是:化合物与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特征是:两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特征是: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分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10.(2023九上·郴州期末)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向b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加入高锰酸钾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产生的氧气多,且生成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则需要的时间短,而另一份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二者均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则二者生成的氧气b多,a少,且图像都不是从0开始;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可催化氯酸钾快速分解分析。
11.(2023九上·海南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物质 X、Y、Z、W 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35 2 12
A.此反应为分解反应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25g D.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A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所以待测物质的质量=20g+5g+2g+37g-35g-2g-12g=15g,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为:物质X减少20g-15g=5g,X为反应物;物质Y增加35g-5g=30g,Y为生成物;物质Z的质量没变;物质W减少37g-12g=25g,W为反应物。
A、根据以上分析,此反应为X与W反应生成Y,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待测物质的质量为15g,待测物质的值为1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37g-12g=25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质Z的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结合分解反应飞推断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12.(2023九上·绵阳期末)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3∶1
D.乙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反应的表达式乙→甲+丁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的质量不变,故丙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g∶6g=1∶3,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因为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乙是该反应的反应物,所以乙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分析。
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
二、填空题
13.(2022九上·德惠期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分子的种类,肯定不会改变的是 ;肯定会改变的是 。
【答案】①③或③①;④⑤或⑤④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而分子种类、物质种类肯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故肯定不会改变的是①③;肯定会改变的是④⑤。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进行分析
14.(2023九上·夏邑期末)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用X与SO2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预防新冠病毒的具体措施 。
【答案】KClO3;戴口罩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也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也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钾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1个,其中X的化学式是KClO3。
一条生活中预防新冠病毒的具体措施是戴口罩或常消毒等。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戴口罩或常消毒等可预防新冠病毒分析。
15.(2022九上·社旗期中)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A和B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7:2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分析】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
16.(2022九上·郾城期中)在点燃条件下,4.0 g C3H4与11.2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 8 g CO2、3. 6 g H2O和x g CO。则x的值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2.8;2C3H4+7O24CO2+4H2O+2C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以得出4.0g+11.2g=8.8g+3.6g+x,得出x=2.8;
由此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则四种物质的计量系数之比为2:7:4:4:2,故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
17.(2021九上·平顶山期末)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有 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2或两或二;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含有氧元素,由图可判断四种物质分别为氨气、氧气、一氧化氮、和水,其中只涉及到一氧化氮和水两种氧化物。故填写:2或两;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和水,化学方程式故为:。
【分析】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含有氧元素及微观图示中物质的分子构成、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18.(2021九上·淇县期末)某同学按图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当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重新放回天平,观察到天平不平衡,请问天平指针向哪侧倾斜(“左侧”,“右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原因?
【答案】右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右侧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平指针向右侧倾斜;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锥形瓶外。故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原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右侧。
【分析】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变化在敞口容器中反应后因气体逸出质量减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江津期末)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2.(2023九上·桂平期末)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⑥
3.(2023九上·巴中期末)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4.(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下面是镁与空气中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
A.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三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三个反应中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D.三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时,生成镁的化合物的质量也相同
5.(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下列实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C.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D.食盐和水混合前后质量的测定
6.(2023九上·自贡期末)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2H4O2
B.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7.(2023九上·凤庆期末)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 )
A.C2H2 B.C2H4 C.C2H4O D.C2H5OH
8.(2023九上·文山期末)拉瓦锡在研究空气的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2023九上·施甸期末)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A. B.
C. D.
10.(2023九上·郴州期末)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向b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11.(2023九上·海南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物质 X、Y、Z、W 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35 2 12
A.此反应为分解反应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25g D.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2.(2023九上·绵阳期末)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3∶1
D.乙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
13.(2022九上·德惠期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分子的种类,肯定不会改变的是 ;肯定会改变的是 。
14.(2023九上·夏邑期末)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用X与SO2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预防新冠病毒的具体措施 。
15.(2022九上·社旗期中)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A和B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6.(2022九上·郾城期中)在点燃条件下,4.0 g C3H4与11.2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 8 g CO2、3. 6 g H2O和x g CO。则x的值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2021九上·平顶山期末)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有 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2021九上·淇县期末)某同学按图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当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重新放回天平,观察到天平不平衡,请问天平指针向哪侧倾斜(“左侧”,“右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的信息是:反应物(哪些物质参加反应)、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无法提供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即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体积可能改变。故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B、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每个四氧化二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2O4,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水,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反应①、③均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点,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则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①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O化合价由0变为-2价;反应②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反应③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反应中均有化合价改变,故符合题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化学反应后分子均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相等,反应后Mg全部转化为Mg的化合物,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其化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也相等,MgO、Mg3N2中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则得到化合物MgO、Mg3N2的质量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5.【答案】B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 镁与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该装置不密闭,无法称量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则不能用该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B. 红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装置为密闭装置,则测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符合题意;
C.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该装置不密闭,反应后氢气逸散到空气中无法称量,则不能用该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D. 水与食盐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不能用该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气体生成或者参加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6.【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个X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X的化学式为C2H4O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反应过程中需要通电,因此CO2合成X(C2H4O2)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改变或构成物质的微粒重新排列,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片确定X的分子包含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从而确定化学式;
B、根据实验需要通电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判断。
7.【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只出现了6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碳原子、7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缺少的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存在于X中,所以X的化学式为C2H5OH,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是分解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分析;
C、根据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
D、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特征是:一种化合物与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A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特征是:化合物与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特征是:两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特征是: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分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10.【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加入高锰酸钾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产生的氧气多,且生成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则需要的时间短,而另一份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二者均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则二者生成的氧气b多,a少,且图像都不是从0开始;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可催化氯酸钾快速分解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所以待测物质的质量=20g+5g+2g+37g-35g-2g-12g=15g,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为:物质X减少20g-15g=5g,X为反应物;物质Y增加35g-5g=30g,Y为生成物;物质Z的质量没变;物质W减少37g-12g=25g,W为反应物。
A、根据以上分析,此反应为X与W反应生成Y,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待测物质的质量为15g,待测物质的值为1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37g-12g=25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质Z的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结合分解反应飞推断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反应的表达式乙→甲+丁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的质量不变,故丙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g∶6g=1∶3,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因为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乙是该反应的反应物,所以乙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分析。
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
13.【答案】①③或③①;④⑤或⑤④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而分子种类、物质种类肯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故肯定不会改变的是①③;肯定会改变的是④⑤。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进行分析
14.【答案】KClO3;戴口罩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也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也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钾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1个,其中X的化学式是KClO3。
一条生活中预防新冠病毒的具体措施是戴口罩或常消毒等。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戴口罩或常消毒等可预防新冠病毒分析。
15.【答案】;17:2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分析】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
16.【答案】2.8;2C3H4+7O24CO2+4H2O+2C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以得出4.0g+11.2g=8.8g+3.6g+x,得出x=2.8;
由此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则四种物质的计量系数之比为2:7:4:4:2,故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
17.【答案】2或两或二;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含有氧元素,由图可判断四种物质分别为氨气、氧气、一氧化氮、和水,其中只涉及到一氧化氮和水两种氧化物。故填写:2或两;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和水,化学方程式故为:。
【分析】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含有氧元素及微观图示中物质的分子构成、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18.【答案】右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右侧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平指针向右侧倾斜;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锥形瓶外。故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原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右侧。
【分析】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变化在敞口容器中反应后因气体逸出质量减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