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9 12:01:41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词语。
fán xīng téng luó bō tāo méng lóng jì jìng
                   
zhāo xiá màn miè xī gài róng róng
            毛   
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徜徉   (cháng táng) 炫耀   (xuàn xuán) 绣花   (xuì
xiù)
余晖   (huī jūn) 绽开   (ding
zhàn)
3.辨字组词。
漫    膝    挥   
慢    漆    辉   
绣    徉    末   
透    洋    抹   
4.选词填空。
(1)重叠 重合
①所有的绿,挤在一起,   在一起,交叉在一起。
②对称图形可以完全   。
(2)金晖 余晖
①白桦树在灿灿的   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②夕阳的   透过云霞,洒在江心。
(3)漫灭 磨灭
①人民教师为培育后代作出了不可   的贡献。
②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
5.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磨灭,模糊难辨。   
②间隔穿插,互相穿过。   
③举止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④没有鲜明的轮廓或细节,勉强看见。   
⑤没有一点儿声音,非常安静。   
6.日积月累。
(1)诗是   ,诗给人类以   。
(2)诗和音乐一样,   。
(3)诗是强烈感情的   ,它源于   的情感。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繁星(七一)》中   、   、   ,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   。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   。
(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   的修辞手法,用   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   的画卷。
二、阅读与写作
8.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   》,作者是苏联的   。
(2)这两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整体
(3)请续写第二节诗。
9.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美丽的晚霞,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蹿,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杖哩。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吗 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 哦,看到了,这不!一个结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欣赏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找出“我”在幻境里看到的东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    奇幻—   
好像—    坚实—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中“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②“神奇”就是“奇怪”的意思。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10.习作。
本单元中我们学生了诗人们用诗歌表达出自己情感的方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提示:完成习作前,先想一想自己家乡的哪些美景让你印象深刻,然后确定描写顺序,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繁星;藤萝;波涛;朦胧;寂静;朝霞;漫灭;膝盖;茸茸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繁、藤、萝、胧、寂、漫、膝、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繁星、藤萝、波涛、朦胧、寂静、朝霞、漫灭、膝盖、茸茸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cháng;xuàn;xiù;huī;zhà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cháng、xuàn、xiù、huī、zhàn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3.【答案】漫灭;膝盖;挥手;慢走;漆黑;光辉;绣花;徜徉;期末;透气;海洋;涂抹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漫灭、膝盖、挥手、慢走、漆黑、光辉、绣花、徜徉、期末、透气、海洋、涂抹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答案】(1)重叠;重合
(2)金晖;余晖
(3)磨灭;漫灭
【知识点】词义;语言表达;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故答案为:(1)重叠、重合;
(2)金晖、余晖;
(3)磨灭、漫灭;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漫灭;交叉;潇洒;朦胧;寂静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故答案为:①漫灭、②交叉、③潇洒、④朦胧、⑤寂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6.【答案】(1)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朝向理想的勇气
(2)生命全在节奏
(3)自然流露;宁静中回忆起来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考查对格言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补写符合要求的格言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朝向理想的勇气;
(2)生命全在节奏;
(3)自然流露、宁静中回忆起来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格言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7.【答案】(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拟人;比喻;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拟人;动态;雨后放晴的乡村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1、拟人; 2、比喻;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4、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1、拟人; 2、动态; 3、雨后放晴的乡村;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1)白桦;叶赛宁
(2)C
(3)亭亭玉立的树干,笔直地站着。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把“白桦”当做人来描写,是拟人,从整体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3)结合短文内容续写要符合原文特点。除了注意所写的内容,还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1)白桦、叶赛宁;
(2)C;
(3)亭亭玉立的树干,笔直地站着。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人、诗题、名句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续写句子的能力。
9.【答案】(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
(3)正确;错误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
(3)正确;错误;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0.【答案】略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③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1 / 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词语。
fán xīng téng luó bō tāo méng lóng jì jìng
                   
zhāo xiá màn miè xī gài róng róng
            毛   
【答案】繁星;藤萝;波涛;朦胧;寂静;朝霞;漫灭;膝盖;茸茸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繁、藤、萝、胧、寂、漫、膝、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繁星、藤萝、波涛、朦胧、寂静、朝霞、漫灭、膝盖、茸茸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徜徉   (cháng táng) 炫耀   (xuàn xuán) 绣花   (xuì
xiù)
余晖   (huī jūn) 绽开   (ding
zhàn)
【答案】cháng;xuàn;xiù;huī;zhà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cháng、xuàn、xiù、huī、zhàn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3.辨字组词。
漫    膝    挥   
慢    漆    辉   
绣    徉    末   
透    洋    抹   
【答案】漫灭;膝盖;挥手;慢走;漆黑;光辉;绣花;徜徉;期末;透气;海洋;涂抹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漫灭、膝盖、挥手、慢走、漆黑、光辉、绣花、徜徉、期末、透气、海洋、涂抹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选词填空。
(1)重叠 重合
①所有的绿,挤在一起,   在一起,交叉在一起。
②对称图形可以完全   。
(2)金晖 余晖
①白桦树在灿灿的   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②夕阳的   透过云霞,洒在江心。
(3)漫灭 磨灭
①人民教师为培育后代作出了不可   的贡献。
②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
【答案】(1)重叠;重合
(2)金晖;余晖
(3)磨灭;漫灭
【知识点】词义;语言表达;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故答案为:(1)重叠、重合;
(2)金晖、余晖;
(3)磨灭、漫灭;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磨灭,模糊难辨。   
②间隔穿插,互相穿过。   
③举止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④没有鲜明的轮廓或细节,勉强看见。   
⑤没有一点儿声音,非常安静。   
【答案】漫灭;交叉;潇洒;朦胧;寂静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故答案为:①漫灭、②交叉、③潇洒、④朦胧、⑤寂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6.日积月累。
(1)诗是   ,诗给人类以   。
(2)诗和音乐一样,   。
(3)诗是强烈感情的   ,它源于   的情感。
【答案】(1)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朝向理想的勇气
(2)生命全在节奏
(3)自然流露;宁静中回忆起来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考查对格言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补写符合要求的格言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朝向理想的勇气;
(2)生命全在节奏;
(3)自然流露、宁静中回忆起来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格言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繁星(七一)》中   、   、   ,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   。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   。
(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   的修辞手法,用   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   的画卷。
【答案】(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拟人;比喻;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拟人;动态;雨后放晴的乡村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1、拟人; 2、比喻;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4、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1、拟人; 2、动态; 3、雨后放晴的乡村;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二、阅读与写作
8.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   》,作者是苏联的   。
(2)这两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整体
(3)请续写第二节诗。
【答案】(1)白桦;叶赛宁
(2)C
(3)亭亭玉立的树干,笔直地站着。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把“白桦”当做人来描写,是拟人,从整体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3)结合短文内容续写要符合原文特点。除了注意所写的内容,还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1)白桦、叶赛宁;
(2)C;
(3)亭亭玉立的树干,笔直地站着。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人、诗题、名句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续写句子的能力。
9.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美丽的晚霞,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蹿,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杖哩。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吗 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 哦,看到了,这不!一个结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欣赏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找出“我”在幻境里看到的东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    奇幻—   
好像—    坚实—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中“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②“神奇”就是“奇怪”的意思。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答案】(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
(3)正确;错误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
(3)正确;错误;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0.习作。
本单元中我们学生了诗人们用诗歌表达出自己情感的方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提示:完成习作前,先想一想自己家乡的哪些美景让你印象深刻,然后确定描写顺序,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
【答案】略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③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