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单元分层测试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A卷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潍坊期中)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C.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得知化学反应的快慢,符合题意;
B、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上方标注的为反应条件,不符合题意;
C、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边为反应物,等号右边为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物质间质量关系。
2.(2022九上·薛城期中)下列图示是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并且氧原子比氢原子大,因此B模型可以表示1个水分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析。
3.(2018九上·民勤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 淀粉+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
A.碳元素 B.氢元素
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反应后也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氧气中只有氧元素,所以淀粉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4.(2022九上·鄱阳月考)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它由物质M与氯气反应制得,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则物质M可能是
A.Na B.NaOH C.Na2CO3 D.NaHCO3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物质M与氯气反应生成了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氯气中只有氯元素,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中有氯元素、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X中一定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M可能是NaOH。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据此分析。
5.(2020九上·德惠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有气体,反应后不用标气体符号,正确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C、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汞和氧气,方程式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
D、铜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后,不和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6.(2019九上·华坪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2H2 + O2 2H2O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C符合题意。
D.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7.(2019九上·昌平期末)完全电解18 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
A.2 g B.4 g C.16 g D.32 g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
36 32
18g x
x=16g。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水的质量结合水通电的方程式进行计算
8.(2018九上·丹徒期末)取Mg和MgO的混合物6.4g,加入一定质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0g(MgO+H2SO4=Mg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B.生成H2为0.2g
C.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40%
D.混合物中金属镁的质量为4.8g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镁和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溶质都是硫酸镁,所以24.0g都是硫酸镁,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则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1.6g。则氧化镁的质量为 。所以单质镁质量为:6.4g-4g=2.4g。设2.4g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y则:
Mg+H2SO4=MgSO4+ H2↑
24 2
2.4g y
根据:
解得y=0.2g。B符合题意;
C、由B 的计算可知,氧化镁的质量为4g,所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不符合题意;
D、由B的计算可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为2.4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9.(2023九上·汝州期末)实验室探究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在实验前称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为10克,反成了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8克,则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
A.4g B.4.5g C.5g D.5.5g
【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过程中,固体的质量是减少的,根据差量法可求出各物质的质量。设生成的CO2的质量为x
x=5.5g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铁固体的质量是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的,根据差量法可求出各物质的质量。
10.(2023九上·河北期末)在化学反应 A+2B=C+2D 中,已知 8gA 跟 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2 gC。又知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9 B.16 C.18 D.36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 A+2B=C+2D 中,已知 8gA 跟 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2 g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8g+32g-22g=18g,设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
11.(2023九上·宜良期末)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②中涉及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③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O2,N2有时也能支持燃烧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图中生产N2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①是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符合题意;
C、反应②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多变一”的特点,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③是镁条在氮气中燃烧,说明氮气气有时能支持燃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分析;
C、根据化合反应为“多变一”的反应分析;
D、根据镁在氮气中能燃烧分析。
12.(2023九上·道外期末)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2CO+O2=2CO2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Al + CuSO4=Cu + AlSO4
C.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C6H12O6 + 6O26CO2 + 6H2O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HCO3 + 2HCl=NaCl + H2O + CO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 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为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 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方程式为,故B不符合题意;
C.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葡萄糖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故C符合题意;
D.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是否正确;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13.(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下面是镁与空气中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
A.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三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三个反应中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D.三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时,生成镁的化合物的质量也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反应①、③均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点,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则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①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O化合价由0变为-2价;反应②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反应③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反应中均有化合价改变,故符合题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化学反应后分子均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相等,反应后Mg全部转化为Mg的化合物,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其化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也相等,MgO、Mg3N2中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则得到化合物MgO、Mg3N2的质量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4.(2023九上·防城期末)在化学方程式S+O2SO2中, 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A.1:1:1 B.1:2:3 C.32:16:48 D.32:32: 64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是数字为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为“1”时可省略不写,故S+O2 SO2中, 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配平系数即为分子个数比分析。
15.(2023九上·兴平期末)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的反应物有三种
B.反应Ⅱ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NO2与C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Ⅱ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删去反应I中两边相同的分子,则反应物只有和,共有两种,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Ⅱ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分子,则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反应Ⅱ中,反应物的分子为NO2和CO,反应物为N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NO2与CO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符合题意;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6.(2023九上·富县期末)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丙中硅、氟元素的质量比为7:19
C.空气中物质丁的体积分数约为78%
D.该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的微粒数之比为1:1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为SiF4,其中硅、氟元素的质量比为28:(19×4)=7:19,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丁为氮气,空气中物质丁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7.(2023九上·铁锋期末)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符合题意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可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
B.丙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甲、乙、丙三个实验中的天平仍然都保持平衡
【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磷不能和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丙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是一个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符合题意;
D、丙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天平不平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变化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分析。
18.(2023九上·赵县期末)哈大高速全程都是无缝铁轨。无缝铁轨不可能一次成型,它是在铺设时将短轨通过反应:2Al+X Al2O3 +2Fe焊接而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FeO B.Fe3O4 C.FeO2 D.Fe2O3
【答案】D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铝2,反应后为:铝2、氧3、铁2,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 Fe2O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9.(2023九上·西安期末)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丁可能是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
D.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1:3
【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分析可知: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多变1”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则丁一定是化合物,不是可能是化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甲、丙的质量之比。
20.(2023九上·巴中期末)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工业生产金属钛的过程中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SO4 B.SO2 C.H2SO3 D.SO3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Ti、F、H、S、O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8,生成物中Ti、F、H、S、O原子个数分别为1、4、4、0、2,故2X中有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即X中有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SO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二、填空题
21.(2021九上·天门期中)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NaCl+H2O+X↑,X 的化学式为
【答案】Cl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2HCl=NaCl+H2O+X↑,反应物中钠、氯、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3、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1、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2.(2019九上·平邑月考)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氮气;CH4 +2O2 CO2 +2H2O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氮气、CH4 +2O2 CO2 +2H2O
【分析】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23.(2019九上·黄石月考)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 克D物质,这是根据 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答案】6;质量守恒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同时生成D物质的质量为:5g+4g-3g=6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4.(2018九上·兰州期末)在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并生成二氧化碳。若制取3.2g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多少 ?(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6g/L))(体积保留2位小数)
【答案】4g;1.12L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取3.2g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x,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O + CuO Cu + CO2
80 64 44
x 3.2g y
80/x=64/3.2g x=4g
64/3.2g=44/y y=2.2g
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2g÷1.96g/L≈1.12L.
答:略
故答案为:4g;1.12L
【分析】可以结合方程式利用铜的质量计算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体积=质量密度解答
三、综合题
25.(2018九上·商河期末)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海水制得的纯碱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盐酸100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7.6g,计算: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其化学式为 ,纯碱是一种盐,易溶于水,水溶液呈 性。
(2)生成二氧化碳 g;
(3)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Na2CO3;碱性
(2)4.4g
(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2HCl+ Na2CO3=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x=10.6g
所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100%≈88.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又俗称纯碱;(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2g﹣107.6g=4.4g。
故答案为:Na2CO3;碱性;4.4g;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2HCl+ Na2CO3=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x=10.6g
所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100%≈88.3%。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新生成的物质总和,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26.(2023九上·顺义期末)美丽的溶洞是石灰岩(主要含CaCO3)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
(2)溶洞形成过程的反应之一是,请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前Ca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4个,H原子2个;反应后Ca原子1个,C原子2个,O原子6个,H原子2个,则_____处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化学式为CO2。
【分析】本题考点为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质量守恒的应用。
(1)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再除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得答案。
27.(2023九上·楚雄期末)“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进“碳中和”。发展“低碳经济”,其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下图为高纯硅的简易生产流程示意图。
(1)“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
(2)为了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 。
(3)流程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沸点
(2)HCl或氯化氢
(3)SiHCl3+H2Si+3HCl
【知识点】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故填:沸点。
(2)由流程图可知,HCl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可循环使用,故填:HCl。
(3)有流程图可知,流程⑤中发生的反应为SiHCl3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
【分析】(1)根据蒸馏知识分析;
(2)根据流程图示中属于反应物最终又属于生成物则属于可循环利用物质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四、计算题
28.(2020九上·二道期末)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将2g氢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求消耗掉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消耗掉氧气的质量是x
x=16g
答:消耗掉氧气的质量是1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氧气的质量:先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求出已知量和待求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比等于质量比,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
29.(2018九上·海南期中)称取某石灰石样品20g在高温条件下充分煅烧(杂质不反应),称得剩余固体为13.4g,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提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答案】7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3.4g=6.6g;设生成6.6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 CO2↑
100 44
x 6.6g
x=1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 / 1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单元分层测试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A卷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潍坊期中)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C.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2022九上·薛城期中)下列图示是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3.(2018九上·民勤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 淀粉+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
A.碳元素 B.氢元素
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4.(2022九上·鄱阳月考)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它由物质M与氯气反应制得,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则物质M可能是
A.Na B.NaOH C.Na2CO3 D.NaHCO3
5.(2020九上·德惠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6.(2019九上·华坪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2H2 + O2 2H2O B.
C. D.
7.(2019九上·昌平期末)完全电解18 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
A.2 g B.4 g C.16 g D.32 g
8.(2018九上·丹徒期末)取Mg和MgO的混合物6.4g,加入一定质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0g(MgO+H2SO4=Mg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B.生成H2为0.2g
C.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40%
D.混合物中金属镁的质量为4.8g
9.(2023九上·汝州期末)实验室探究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在实验前称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为10克,反成了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8克,则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
A.4g B.4.5g C.5g D.5.5g
10.(2023九上·河北期末)在化学反应 A+2B=C+2D 中,已知 8gA 跟 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2 gC。又知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9 B.16 C.18 D.36
11.(2023九上·宜良期末)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②中涉及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③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O2,N2有时也能支持燃烧
12.(2023九上·道外期末)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2CO+O2=2CO2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Al + CuSO4=Cu + AlSO4
C.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C6H12O6 + 6O26CO2 + 6H2O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HCO3 + 2HCl=NaCl + H2O + CO2↑
13.(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下面是镁与空气中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
A.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三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三个反应中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D.三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时,生成镁的化合物的质量也相同
14.(2023九上·防城期末)在化学方程式S+O2SO2中, 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A.1:1:1 B.1:2:3 C.32:16:48 D.32:32: 64
15.(2023九上·兴平期末)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的反应物有三种
B.反应Ⅱ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NO2与C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Ⅱ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
16.(2023九上·富县期末)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丙中硅、氟元素的质量比为7:19
C.空气中物质丁的体积分数约为78%
D.该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的微粒数之比为1:1
17.(2023九上·铁锋期末)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符合题意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可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
B.丙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甲、乙、丙三个实验中的天平仍然都保持平衡
18.(2023九上·赵县期末)哈大高速全程都是无缝铁轨。无缝铁轨不可能一次成型,它是在铺设时将短轨通过反应:2Al+X Al2O3 +2Fe焊接而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FeO B.Fe3O4 C.FeO2 D.Fe2O3
19.(2023九上·西安期末)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丁可能是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
D.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1:3
20.(2023九上·巴中期末)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工业生产金属钛的过程中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SO4 B.SO2 C.H2SO3 D.SO3
二、填空题
21.(2021九上·天门期中)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NaCl+H2O+X↑,X 的化学式为
22.(2019九上·平邑月考)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2019九上·黄石月考)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 克D物质,这是根据 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24.(2018九上·兰州期末)在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并生成二氧化碳。若制取3.2g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多少 ?(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6g/L))(体积保留2位小数)
三、综合题
25.(2018九上·商河期末)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海水制得的纯碱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盐酸100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7.6g,计算: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其化学式为 ,纯碱是一种盐,易溶于水,水溶液呈 性。
(2)生成二氧化碳 g;
(3)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6.(2023九上·顺义期末)美丽的溶洞是石灰岩(主要含CaCO3)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
(2)溶洞形成过程的反应之一是,请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2023九上·楚雄期末)“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进“碳中和”。发展“低碳经济”,其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下图为高纯硅的简易生产流程示意图。
(1)“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
(2)为了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 。
(3)流程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
28.(2020九上·二道期末)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将2g氢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求消耗掉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9.(2018九上·海南期中)称取某石灰石样品20g在高温条件下充分煅烧(杂质不反应),称得剩余固体为13.4g,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提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得知化学反应的快慢,符合题意;
B、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上方标注的为反应条件,不符合题意;
C、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边为反应物,等号右边为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物质间质量关系。
2.【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并且氧原子比氢原子大,因此B模型可以表示1个水分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反应后也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氧气中只有氧元素,所以淀粉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物质M与氯气反应生成了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氯气中只有氯元素,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中有氯元素、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X中一定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M可能是NaOH。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据此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有气体,反应后不用标气体符号,正确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C、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汞和氧气,方程式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
D、铜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后,不和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C符合题意。
D.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7.【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
36 32
18g x
x=16g。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水的质量结合水通电的方程式进行计算
8.【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镁和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溶质都是硫酸镁,所以24.0g都是硫酸镁,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则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1.6g。则氧化镁的质量为 。所以单质镁质量为:6.4g-4g=2.4g。设2.4g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y则:
Mg+H2SO4=MgSO4+ H2↑
24 2
2.4g y
根据:
解得y=0.2g。B符合题意;
C、由B 的计算可知,氧化镁的质量为4g,所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不符合题意;
D、由B的计算可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为2.4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9.【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过程中,固体的质量是减少的,根据差量法可求出各物质的质量。设生成的CO2的质量为x
x=5.5g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铁固体的质量是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的,根据差量法可求出各物质的质量。
10.【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 A+2B=C+2D 中,已知 8gA 跟 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2 g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8g+32g-22g=18g,设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
1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图中生产N2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①是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符合题意;
C、反应②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多变一”的特点,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③是镁条在氮气中燃烧,说明氮气气有时能支持燃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分析;
C、根据化合反应为“多变一”的反应分析;
D、根据镁在氮气中能燃烧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 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为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 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方程式为,故B不符合题意;
C.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葡萄糖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故C符合题意;
D.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是否正确;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13.【答案】B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反应①、③均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点,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则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①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O化合价由0变为-2价;反应②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反应③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反应中均有化合价改变,故符合题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化学反应后分子均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相等,反应后Mg全部转化为Mg的化合物,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其化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也相等,MgO、Mg3N2中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则得到化合物MgO、Mg3N2的质量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4.【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是数字为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为“1”时可省略不写,故S+O2 SO2中, 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配平系数即为分子个数比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删去反应I中两边相同的分子,则反应物只有和,共有两种,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Ⅱ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分子,则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反应Ⅱ中,反应物的分子为NO2和CO,反应物为N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NO2与CO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符合题意;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6.【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为SiF4,其中硅、氟元素的质量比为28:(19×4)=7:19,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丁为氮气,空气中物质丁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7.【答案】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磷不能和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丙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是一个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符合题意;
D、丙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天平不平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变化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分析。
18.【答案】D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铝2,反应后为:铝2、氧3、铁2,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 Fe2O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9.【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分析可知: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多变1”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则丁一定是化合物,不是可能是化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甲、丙的质量之比。
20.【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Ti、F、H、S、O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8,生成物中Ti、F、H、S、O原子个数分别为1、4、4、0、2,故2X中有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即X中有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SO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21.【答案】Cl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2HCl=NaCl+H2O+X↑,反应物中钠、氯、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3、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1、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2.【答案】氮气;CH4 +2O2 CO2 +2H2O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氮气、CH4 +2O2 CO2 +2H2O
【分析】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23.【答案】6;质量守恒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同时生成D物质的质量为:5g+4g-3g=6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4.【答案】4g;1.12L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取3.2g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x,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O + CuO Cu + CO2
80 64 44
x 3.2g y
80/x=64/3.2g x=4g
64/3.2g=44/y y=2.2g
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2g÷1.96g/L≈1.12L.
答:略
故答案为:4g;1.12L
【分析】可以结合方程式利用铜的质量计算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体积=质量密度解答
25.【答案】(1)Na2CO3;碱性
(2)4.4g
(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2HCl+ Na2CO3=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x=10.6g
所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100%≈88.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又俗称纯碱;(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2g﹣107.6g=4.4g。
故答案为:Na2CO3;碱性;4.4g;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2HCl+ Na2CO3=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x=10.6g
所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100%≈88.3%。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新生成的物质总和,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26.【答案】(1)
(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前Ca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4个,H原子2个;反应后Ca原子1个,C原子2个,O原子6个,H原子2个,则_____处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化学式为CO2。
【分析】本题考点为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质量守恒的应用。
(1)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再除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得答案。
27.【答案】(1)沸点
(2)HCl或氯化氢
(3)SiHCl3+H2Si+3HCl
【知识点】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故填:沸点。
(2)由流程图可知,HCl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可循环使用,故填:HCl。
(3)有流程图可知,流程⑤中发生的反应为SiHCl3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
【分析】(1)根据蒸馏知识分析;
(2)根据流程图示中属于反应物最终又属于生成物则属于可循环利用物质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28.【答案】解:设消耗掉氧气的质量是x
x=16g
答:消耗掉氧气的质量是1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氧气的质量:先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求出已知量和待求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比等于质量比,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
29.【答案】7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3.4g=6.6g;设生成6.6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 CO2↑
100 44
x 6.6g
x=1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