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必修1 3.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课时训练(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纯水中的c(H+)=c(OH-)=1×10-7mol·L-1
B.向水中加入NaCl,H+与Cl-结合生成HCl,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向水中加入HCl或者NaOH,水的电离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改变温度,Kw也会发生改变
2.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40℃时,纯水的pH=7
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c(H+)增大,c(OH-)减小
C.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
D.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
3.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体积均是20mL、浓度均为0.1000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顺序是HX>HY>HZ
B.由图象可知,HY为弱酸,其电离常数数量级为10-6
C.pH=2的HZ溶液加水稀释10倍,pH为3
D.加入20mLNaOH溶液时,只有HY溶液达到滴定终点
4.常温下,关于pH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H3COOH)>c(HCl)
B.c(CH3COO-)= c(Cl-)=c(H+)
C.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与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醋酸消耗的体积少
5.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c(H+)=10-3mol·L-1的醋酸 ②0.01mol·L-1的盐酸 ③0.1mol·L-1的NaOH溶液 ④c(OH-)=1mol·L-1氨水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
A.1000∶100∶10∶1 B.11∶12∶1∶0
C.11∶12∶13∶14 D.3∶2∶13∶14
6.25℃时,在体积均为1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温度恢复至室温,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随加入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HA> HB,且HA是强酸,HB是弱酸
B.由水电离出的c(H+ )的顺序:a<b<c<d
C.c点溶液中:c(H+)=c(B-)-c(HB) +c(OH-)
D.d点溶液中:c(B-)=c(Na+)>c(H+)=c(OH-)
7.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
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c(H+)增大,c(OH-)减小
C.4℃时,纯水的pH=7
D.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将pH=5的醋酸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pH=7
B.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3,则该温度下pH=6.5的溶液呈酸性
C.室温下,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相同
D.室温下,pH=3的盐酸和pH=1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Ag+、K+、NO3-、I-
B. =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C.K+、Na+、Br-、SiO32-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过量CO2后仍能大量共存
D.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10.25℃时,重水的离子积为,也可用与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均为条件下)( )
A.重水和水两种液体,的电离度大于
B.时中浓度比中离子浓度小,故显碱性
C.重水溶液,其
D.向重水溶液中,加入重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
11.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某兴趣小组准确量取待测浓度的盐酸于锥形瓶中,用的标准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以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使用酚酞为指示剂,当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
C.实验过程中某同学记录消耗的溶液的体积为
D.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到达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偏高
二、多选题
12.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H3PO3溶液(已知H3PO3为二元弱酸),溶液中pc(H2PO)和-lg或pc(HPO)和-lg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c=-lg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2表示pc(HPO)和-lg的关系
B.H3PO3的电离常数Ka2(H3PO3)的数量级为10-6
C.等浓度等体积的H3PO3溶液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c(HPO)>c(H3PO3)
D.c(H3PO3)=c(HPO)时,溶液显碱性
13.某温度下,分别向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CuCl2和ZnCl2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和-lgc(Zn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ZnS)>Ksp(CuS), 1g3≈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ZnCl2溶液中:c(Cl-)<2[c(Zn2+)+c(H+)]
B.由图像可以计算得出该温度下Ksp(ZnS)=10-35.4
C.a—b—e为滴定CuCl2溶液的曲线
D.d点纵坐标约为33.9
三、实验探究题
14.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100mL 0.10 mol·L-1 NaOH标准溶液。
②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请完成下列问题:
(1)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
(2)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3)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下图所示,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F.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
G.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
四、综合题
15.
(1)用amol·L-1的HCl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 。
(2)用标准碘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应选用 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是否需要选用指示剂 (填“是”或“否”),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16.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时,测得纯水中,则t (填“>”“<”或“=”),该温度下,溶液的 。
(2)时,浓度相同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则溶液中 。
(3)时,的某强酸和的某强碱按体积比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常温下,Kw= c(H+)×c(OH-)=1×10-14,所以纯水中的c(H+)=c(OH-)=1×10-7mol·L-1,A项不符合题意;
B.向水中加入NaCl,由于Na+与水电离出的OH-或Cl-与水电离出的H+均不形成弱电解质,则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B项符合题意;
C.向水中加入HCl或者NaOH,增大了H+或OH-的浓度,即增大了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C项不符合题意;
D.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反之,Kw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常温下水的Kw= c(H+)×c(OH-)=1×10-14;
B、氯化氢为强酸,水中氢离子和氯离子无法结合;
C、氢离子和氢氧根会抑制水的电离;
D、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2.【答案】C
【解析】【解答】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常温下纯水的pH=7,40℃时,纯水的pH<7,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电离,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 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在常温下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7mol/L,因此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故C符合题意;
D.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水的电离平吸热的,升高温度水的离子常数变大;
B.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
C.水是极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很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
3.【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酸性强弱顺序是三种酸酸性强弱顺序是HX<HY<HZ,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HY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HY H++Y-,根据图象数据,0.1000mol/L的HY溶液pH=3,即该酸溶液中c(H+)=10-3mol/L,其电离常数数Ka= ≈10-5,故B不符合题意;
C.HZ是强酸,加水稀释10倍,即101倍,pH增大1,即pH=2的HZ溶液加水稀释10倍,pH为3,故C符合题意;
D.加入20 mL NaOH溶液时,三种溶液pH均发生突变,说明三种溶液均达到滴定终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0.1000 mol/L的HZ,pH=1,c(H+)=0.1000 mol/L,则c(HZ)=c(H+),则HZ为一元强酸,HX和HY的pH都大于1,则HX和HY都是一元弱酸,同浓度的三种酸酸性强弱关系为:HX<HY<HZ,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D
【解析】【解答】A.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是强电解质,所以在pH相等的条件下,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即c(CH3COOH)>c(HCl),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荷守恒,醋酸溶液中有:c(CH3COO-)+c(H+)=c(OH-),盐酸溶液中有:c(Cl-)+c(H+)=c(OH-),两溶液pH相同,则两溶液中c(H+)相同,c(OH-)相同。所以c(CH3COO-)=c(Cl-)=c(H+),故B不符合题意;
C.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都呈酸性,酸抑制水的电离,pH值相同,说明氢离子浓度相同,则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在pH相等的条件下,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的,醋酸的浓度大,与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醋酸的浓度较大,与NaOH反应消耗物质的量较大,据此解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1×10-14 可知:(1)c(H+)=10-3 mol·L-1的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OH ) = = 1×10-11 mol/L,故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等于c(OH ) = 1×10-11 mol/L;(2)0.01mol·L-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OH ) = = 1×10-12 mol/L,故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等于c(OH ) = 1×10-12 mol/L;(3)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 1×10-13 mol/L;(4)c(OH-)=1 mol·L-1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14 mol/L;
则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000:100:10:1,故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c(H+)×c(OH ),其中c(H+)是溶液中所有的氢离子的浓度,c(OH )是溶液中所有的氢氧离子的浓度,且在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酸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电离,碱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电离,据此分析作答。
6.【答案】C
【解析】【解答】A.25℃时,Kw=1×10-14,由图可知没有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a点0.1 mol/L HA溶液中,,可求得0.1 mol/L HA溶液中c(H+ )=0.1 mol/L,则HA为强酸;同理,由b点可知0.1 mol/L HB溶液中,c(H+)=0.01 mol/L,则HB为弱酸,故A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和上述计算可知,a点和b点均抑制水的电离,由于a点c(H+)更大,对水的抑制程度更大,c点和d点均为HB和NaB的混合溶液,由于d点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溶液中NaB的物质的量大,对水电离的促进大,则由水电离出的c(H+)的顺序为a<b<c<d,故B项不符合题意;
C.c点反应后为等浓度的HB和NaB溶液,根据电荷守恒:c(Na+)+c(H+)=c(B-)+c(OH-),根据物料守恒:2c(Na+)=c(B-)+c(HB),联立可得2c(H+)=c(B-)-c(HB)+2c(OH-),故C项符合题意;
D.d点c(H+)=c(OH-)=10-7 mol/L,根据电荷守恒:c(Na+)+c(H+)=c(B-)+c(OH-),则c(Na+)=c(B-),且远大于c(H+),故对应的溶液中,c(B-)=c(Na+)>c(H+)=c(OH-),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依据电离的程度判断强弱;
B.依据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C.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析;
D.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7.【答案】A
【解析】【解答】A. 水在常温下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10-7 mol/L,水电离程度很小,所以纯水中水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A符合题意;
B.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电离,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B不符合题意;
C. 温度降低,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1×10-7mol/L,所以4℃时,纯水的pH>7,C不符合题意
D. 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水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很小;
B.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C.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0-14mol2/L2,温度越低离子积常数越小,氢离子浓度越小,pH越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酸碱性无关。
8.【答案】D
【解析】【解答】A.常温下,酸溶液稀释后pH只能无限接近7,不可能等于7,故A不符合题意;
B.pH=6.5,根据 ,可得 = 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某温度下, ,解得 = = mol/L,即 ,溶液显中性,故B不符合题意;
C.酸溶液中的电离受到抑制, 溶液中因为铵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 pH=3的盐酸中 = ,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中 = ,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稀释不会变性;
B.根据 和 计算;
C.依据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D.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
9.【答案】B
【解析】【解答】A.ClO-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可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结合Kw=c(H+)×c(OH-)=10-14可知溶液中c(H+)=0.mol/L,溶液显酸性,各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由于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因此CO2能与SiO32-反应,二者不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10-7mol/L,溶液可能显酸性或碱性,若溶液显酸性,则H+和AlO2-、CO32-不可大量共存,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各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ClO-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
B.结合Kw=c(H+)×c(OH-)=10-14可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C.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结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分析;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10-7mol/L,溶液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10.【答案】D
【解析】【解答】A. 重水和水两种液体,的电离度小于 ,A不符合题意 ;
B. 时中溶液显中性,B不符合题意 ;
C. 重水溶液,其 ,,C不符合题意 ;
D.向重水溶液中,加入重水溶液,计算反应后剩余n(D+)=0.015mol,c(D+)=0.1mol/L,反应后溶液的,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A. 重水和水两种液体,的电离度小于 ;
B. 时中,溶液显中性 ;
C. 离子浓度的计算;
D.pH 的计算 。
11.【答案】D
【解析】【解答】A.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A不符合题意;
B.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B不符合题意;
C.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C不符合题意;
D.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说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以后,不需要润洗;
B.使用酚酞为指示剂,碱滴定酸,滴定终点变为红色;
C.滴定管的感量为0.01mL;
D.盛Na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到达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
12.【答案】A,C
【解析】【解答】A.根据亚磷酸二级电离可知,,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则,同理可得,因为,则,所以表示的直线应该在上方即L2,A符合题意;
B.,对应直线L2,将点(3,3.54)代入得,,,Ka2(H3PO3)的数量级为10-7,B不符合题意;
C.等浓度等体积的H3PO3溶液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生成NaH2PO3溶液,H2PO既电离又水解,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则c(HPO)>c(H3PO3),C符合题意;
D.,c(H3PO3)=c(HPO)时,,溶液显酸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A、结合二级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平衡常数的负对数计算;
B、电离平衡常数可以结合直线上的特殊点带入计算;
C、结合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判断;
D、结合一级电离平衡常数和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乘积计算氢离子的浓度。
13.【答案】A,D
【解析】【解答】A.a 点,ZnCl2溶液显酸性,电荷守恒,c(Cl-)= 2c(Zn2+)+c(H+)-c(OH-)< 2[c(Zn2+)+c(H+),A符合题意;
B.已知:Ksp(ZnS)>Ksp(CuS),由图像可以计算得出该温度下Ksp(CuS)=10-35.4,B不符合题意;
C.Ksp(ZnS) > Ksp(CuS),硫离子浓度相同时,-1gc(Cu2+)
D.a-c-d为氯化铜溶液滴定曲线,10 mL浓度,0.1mol/L的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 溶液,c点达到滴定终点,硫离子、铜离子浓度近似相等,则-lgc(Cu2+)=17.7,Ksp(CuS)=10-35.4,d点时,c(S2-)= 0.1mol/L,c(Cu2+)= =3×10-34.4,故d点纵坐标-1gc(Cu2+)=33.9,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Ksp(ZnS)>Ksp(CuS),沉淀类型相同,硫化铜溶解度小,故向等体积等浓度两溶液中分别滴入等体积、等浓度硫化钠溶液,硫化铜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时,阳离子沉淀更彻底,剩余阳离子浓度小,则此时,-lg c(Cu2+)>-lg c(Zn2+),则可判断a-c-d点所在曲线为CuCl2溶液中阳离子变化曲线。从而判断各选项情况。
14.【答案】(1)100mL容量瓶
(2)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0.11 mol·L-1
(4)丙
(5)D;E
【解析】【解答】(1)配制100mL 0.10 mol·L-1 NaOH标准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滴定时,当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即酚酞在酸中为无色,在碱中显浅红色,故答案为: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三组数据均有效,消耗氢氧化钠的平均体积为:=22.71mL,c(待测)===0.11 mol·L-1;
(4)碱式滴定管的气泡通常在橡胶管内,只要将滴定玻璃头朝上,并挤压橡皮管中的玻璃珠就可以将气泡冲出,故答案为:丙。
(5)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导致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则待测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选;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对消耗标准液体积不产生影响,待测液浓度准确,故B不选;
C.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导致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则待测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选;
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导致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待测溶液浓度偏高,故D选;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待测溶液浓度偏高,故E选;
F.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导致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则待测溶液浓度偏低,故F不选;
G.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根据钠守恒,对V(标准)无影响,待测液浓度准确,故G不选;
故答案为:DE。
【分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一定体积)、胶头滴管;
(2)依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
(3)舍弃误差大的数据,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用平均值计算;
(4)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应将尖嘴部分斜向上,用力挤压橡胶管内的玻璃球将气泡冲出;
(5)依据滴定的计算公式分析。
15.【答案】(1)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
(2)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否;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解析】【解答】(1)用amol·L-1的HCl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
(2)用标准碘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应选用淀粉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由于KMnO4溶液本身显紫红色,不需要选用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分析】(1)pH<8,酚酞呈无色,84.4,甲基橙呈黄色,3.1(2)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3)KMnO4溶液本身显紫红色;
16.【答案】(1)=;14
(2)106:1
(3)12
【解析】【解答】(1)时,测得纯水中,等于1×10-7mol L-1,则t=,该温度下,溶液,,-lg=14。故答案为:=;14;
(2)时,浓度相同的和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0.1:10-7=106:1。故答案为:106:1;
(3)时,的某强酸和的某强碱按体积比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10-a×1=10-14+b×100,-a=-14+b+2,则12。故答案为:12。
【分析】(1)常温时纯水中;根据-lg计算;
(2),溶液呈中性,;
(3)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有10-a×1=10-14+b×100,-a=-14+b+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