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9 00:00: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缺陷(xiàn) 渺茫(miǎo) 吹毛求疵(cī)
B.汲取(zhǐ) 彷徨(páng) 锲而不舍(qì)
C.滞碍(zhì) 慨叹(kǎi) 豁然贯通(huò)
D.狡黠(xiá) 脂粉(zhī) 孜孜不倦(zī)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不求甚解;谈读书
【解析】【分析】“汲”应读“jí”,“锲”应读“qiè”。
故答案为:B
【点评】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 推敲 轻而一举 不言而喻
B.穿流不息 一帆风顺 脍炙人口 直接了当
C.劝诫 枯躁 伦理 羡慕
D.前仆后继 玄虚 慨叹 诬蔑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不求甚解;谈读书
【解析】【分析】A项,轻而易举;B项,川流不息,直截了当;C项,枯燥。
故答案为:D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要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
3.下面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三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学习成绩当然要比别人好得多了。
B.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C.读一些只要你“不求甚解”的书,你用了“熟读精思”的方法,那是浪费。
D.在伊朗到底是否在发展核武器的问题上,西方国家高谈阔论,但最终也没证实伊朗的非理性行为。
【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语义轻重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褒贬色彩辨析;不求甚解;谈读书
【解析】【分析】“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点评】考生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读书》一文的作者培根是法国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B.《谈读书》一文是篇随笔,向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和方法,同时还阐述了读书的功用。
C.《不求甚解》一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他原名邓拓,著有作品集《燕山夜话》。
D.《不求甚解》一文提出的“不求甚解”阐述的是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答案】A
【知识点】不求甚解;谈读书;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谈读书》一文的作者是培根,英国人。C、B、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谈读书》的作者是   ,他是   国   家、   家。他有一句关于知识的名言是:   。《谈读书》这篇文章主要谈了读书的   、   和   。《不求甚解》选自《   》,作者是   ,作者在文中批驳了“   ”的错误观点,全面阐释了“   ”的真正含义,提倡   。
【答案】培根;英;哲学家;作家;知识就是力量;目的;方法;作用;燕山夜话;马南鄙;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不求甚解;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知识点】不求甚解;谈读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读好书”这一理念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如今,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电子阅读已被很多人接受和喜爱,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请谈谈你的理由。(至少谈两点理由)
【答案】示例:我喜欢电子阅读,因为电子阅读的价格低廉,阅读方便.
【知识点】见解表述;谈读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本题来说,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都是可以的,只要理由合理即可。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喜欢电子阅读,可以从价格低廉和阅读方便表述理由.如果喜欢纸质阅读,可以从能随时做笔记和便于保存来表述理由。
【点评】在作答表述理由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然后陈述理由即可。
7.名著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以上是思想家    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    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为千万个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    。”
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   
【答案】培根;英;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突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们性格的影响之大。我们所学的各门学科,都是触类旁通的,学习不仅使我们获得知识与生存的能力,更可以让我们养成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我们要全面地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知识点】谈读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不难,学生对所要填空的知识比较了解,容易记忆。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 培根所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的经典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也就是要谈得到的启示。注意围绕后天的学习对人性格的巨大影响来谈。
【点评】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
8.课内文段阅读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②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解释下列词语
怡情    矫   
诘难    不求甚解   
(2)给甲文划分层次,并写出大意。
(3)乙文中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是:   ;作者自己的观点是:   。
(4)乙文第六段中加点的“这样”指:   。
(5)你能否为甲文划线的两个句子各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事实论据。
(6)以上两文中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
论据:
(7)结合两文的阅读,谈谈你对读书和怎样读书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和认识。
【答案】(1)使心情愉快;做作;诘问,为难;现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①开头至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书的方法③至结尾,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3)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4)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5)①乙文中的第二节或普列汉诺夫读书②诸葛亮读书
(6)略,论点论据一致即可
(7)略
【知识点】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谈读书;分论点;论据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怡情:使心情愉快。矫:做作。诘难:诘问,为难。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2)此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度段意的能力,①开头至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书的方法③至结尾: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3)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及作者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乙文中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是: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自己的观点是: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4)考查学生对代词的理解能力。乙文第六段中加点的“这样”指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5)考查学生依据论点查找论据的能力。①乙文中的第二节或普列汉诺夫读书②诸葛亮读书(6)考查学生以名言警句为论点,配上几个论据的能力。略,论点论据一致即可(7)考查学生结合两文的阅读,谈读书和怎样读书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和认识的能力。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2)此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度段意的能力。(3)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及作者自己的观点的能力。(4)考查学生对代词的理解能力。(5)考查学生依据论点查找论据的能力。(6)考查学生以名言警句为论点,配上几个论据的能力。(7)开放性试题,就某一观点谈体会。
9.读书与人生
①书,读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可育德行,可导人生。
②谁能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谁就会十分聪明;就会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行得顺;就更能经历伤痛,承受苦难,获得成功,取得成就;就能更加幸福快乐并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③如果无聊,请读书。历史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导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们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你如何制造奇迹:时间会告诉你,它公平地属于每一个人,当有人在悲叹人生苦短时,有的人却成就了永恒。
④如果空虚,请读书。至少你可以得到一条人生的格言,懂得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过攀援,即使滑下去后也会从头再来;而有的人一直在谷底徘徊,那是因为他们—跌倒就躺下不愿意起来,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呻吟连连,怨天尤人。
⑤如果寂寞,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寂寞,并教你怎样就不再寂寞。收藏家从不寂寞,艺术家从不寂寞,求知者从不寂寞。寂寞的人大多是无所事事的人,是游手好闲的人,是虚度年华的人,是浪费生命的人。
⑥如果有闲,请读书。书会告诉你,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穹书会让你明白,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
⑦如果苦闷,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苦闷过,只是他很快就拨开了黑暗,奔向了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他能尽快地冲出迷茫;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他没有被卑下拖进泥淖。人世间往往有些事身不由己,但有些事却全在乎自己。每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你拒绝,一次成钢的机会你又将错过。
⑧总之,读书能医愚,能治穷,能励志,能致远;读书能让人聪慧,让人学会怎样交友,怎样为人,怎样谈吐,怎样巧干,怎样活着才有味,怎样才能彰显人生光辉的价值…… (文章有删改)
(1)下面链接的材料中,与上文的主要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
A.他(孙中山)平生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闲读几页书。——朱光潜《谈读书》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
C.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佚名《理性的阅读》
D.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马南邮《不求甚解》
(2)段④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 请从段⑥中抄写一个同类写法的句子。
(3)请按照下面这个句式另外写一段话。(内容自选,不照抄上文,50字左右。)
“如果……,请读书。书会告诉你:……”
【答案】(1)B
(2)正反对比,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 (任写一句即可)
(3)如果你感到生活空虚,请读书。书什么告诉你:知识会让你充实。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不求甚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
【解析】【分析】注意提示,选一个话题,不一定是“读书”,“如果”是假设,“请”是引导如何去做,“会告诉你”指结果。比如:如果你要生活的快乐,请敞开扉与朋友交流,朋友们帮助你解除你的烦恼。”
【点评】仿写,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即可以达到分析句子的训练,又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缺陷(xiàn) 渺茫(miǎo) 吹毛求疵(cī)
B.汲取(zhǐ) 彷徨(páng) 锲而不舍(qì)
C.滞碍(zhì) 慨叹(kǎi) 豁然贯通(huò)
D.狡黠(xiá) 脂粉(zhī) 孜孜不倦(zī)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 推敲 轻而一举 不言而喻
B.穿流不息 一帆风顺 脍炙人口 直接了当
C.劝诫 枯躁 伦理 羡慕
D.前仆后继 玄虚 慨叹 诬蔑
3.下面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三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学习成绩当然要比别人好得多了。
B.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C.读一些只要你“不求甚解”的书,你用了“熟读精思”的方法,那是浪费。
D.在伊朗到底是否在发展核武器的问题上,西方国家高谈阔论,但最终也没证实伊朗的非理性行为。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读书》一文的作者培根是法国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B.《谈读书》一文是篇随笔,向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和方法,同时还阐述了读书的功用。
C.《不求甚解》一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他原名邓拓,著有作品集《燕山夜话》。
D.《不求甚解》一文提出的“不求甚解”阐述的是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5.《谈读书》的作者是   ,他是   国   家、   家。他有一句关于知识的名言是:   。《谈读书》这篇文章主要谈了读书的   、   和   。《不求甚解》选自《   》,作者是   ,作者在文中批驳了“   ”的错误观点,全面阐释了“   ”的真正含义,提倡   。
二、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读好书”这一理念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如今,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电子阅读已被很多人接受和喜爱,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请谈谈你的理由。(至少谈两点理由)
7.名著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以上是思想家    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    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为千万个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    。”
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   
三、现代文阅读
8.课内文段阅读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②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解释下列词语
怡情    矫   
诘难    不求甚解   
(2)给甲文划分层次,并写出大意。
(3)乙文中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是:   ;作者自己的观点是:   。
(4)乙文第六段中加点的“这样”指:   。
(5)你能否为甲文划线的两个句子各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事实论据。
(6)以上两文中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
论据:
(7)结合两文的阅读,谈谈你对读书和怎样读书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和认识。
9.读书与人生
①书,读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可育德行,可导人生。
②谁能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谁就会十分聪明;就会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行得顺;就更能经历伤痛,承受苦难,获得成功,取得成就;就能更加幸福快乐并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③如果无聊,请读书。历史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导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们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你如何制造奇迹:时间会告诉你,它公平地属于每一个人,当有人在悲叹人生苦短时,有的人却成就了永恒。
④如果空虚,请读书。至少你可以得到一条人生的格言,懂得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过攀援,即使滑下去后也会从头再来;而有的人一直在谷底徘徊,那是因为他们—跌倒就躺下不愿意起来,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呻吟连连,怨天尤人。
⑤如果寂寞,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寂寞,并教你怎样就不再寂寞。收藏家从不寂寞,艺术家从不寂寞,求知者从不寂寞。寂寞的人大多是无所事事的人,是游手好闲的人,是虚度年华的人,是浪费生命的人。
⑥如果有闲,请读书。书会告诉你,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穹书会让你明白,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
⑦如果苦闷,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苦闷过,只是他很快就拨开了黑暗,奔向了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他能尽快地冲出迷茫;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他没有被卑下拖进泥淖。人世间往往有些事身不由己,但有些事却全在乎自己。每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你拒绝,一次成钢的机会你又将错过。
⑧总之,读书能医愚,能治穷,能励志,能致远;读书能让人聪慧,让人学会怎样交友,怎样为人,怎样谈吐,怎样巧干,怎样活着才有味,怎样才能彰显人生光辉的价值…… (文章有删改)
(1)下面链接的材料中,与上文的主要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
A.他(孙中山)平生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闲读几页书。——朱光潜《谈读书》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
C.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佚名《理性的阅读》
D.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马南邮《不求甚解》
(2)段④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 请从段⑥中抄写一个同类写法的句子。
(3)请按照下面这个句式另外写一段话。(内容自选,不照抄上文,50字左右。)
“如果……,请读书。书会告诉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不求甚解;谈读书
【解析】【分析】“汲”应读“jí”,“锲”应读“qiè”。
故答案为:B
【点评】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2.【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不求甚解;谈读书
【解析】【分析】A项,轻而易举;B项,川流不息,直截了当;C项,枯燥。
故答案为:D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要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
3.【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语义轻重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褒贬色彩辨析;不求甚解;谈读书
【解析】【分析】“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点评】考生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4.【答案】A
【知识点】不求甚解;谈读书;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谈读书》一文的作者是培根,英国人。C、B、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答案】培根;英;哲学家;作家;知识就是力量;目的;方法;作用;燕山夜话;马南鄙;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不求甚解;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知识点】不求甚解;谈读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6.【答案】示例:我喜欢电子阅读,因为电子阅读的价格低廉,阅读方便.
【知识点】见解表述;谈读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本题来说,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都是可以的,只要理由合理即可。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喜欢电子阅读,可以从价格低廉和阅读方便表述理由.如果喜欢纸质阅读,可以从能随时做笔记和便于保存来表述理由。
【点评】在作答表述理由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然后陈述理由即可。
7.【答案】培根;英;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突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们性格的影响之大。我们所学的各门学科,都是触类旁通的,学习不仅使我们获得知识与生存的能力,更可以让我们养成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我们要全面地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知识点】谈读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不难,学生对所要填空的知识比较了解,容易记忆。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 培根所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的经典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也就是要谈得到的启示。注意围绕后天的学习对人性格的巨大影响来谈。
【点评】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8.【答案】(1)使心情愉快;做作;诘问,为难;现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①开头至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书的方法③至结尾,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3)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4)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5)①乙文中的第二节或普列汉诺夫读书②诸葛亮读书
(6)略,论点论据一致即可
(7)略
【知识点】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谈读书;分论点;论据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怡情:使心情愉快。矫:做作。诘难:诘问,为难。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2)此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度段意的能力,①开头至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书的方法③至结尾: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3)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及作者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乙文中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是: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自己的观点是: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4)考查学生对代词的理解能力。乙文第六段中加点的“这样”指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5)考查学生依据论点查找论据的能力。①乙文中的第二节或普列汉诺夫读书②诸葛亮读书(6)考查学生以名言警句为论点,配上几个论据的能力。略,论点论据一致即可(7)考查学生结合两文的阅读,谈读书和怎样读书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和认识的能力。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2)此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度段意的能力。(3)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及作者自己的观点的能力。(4)考查学生对代词的理解能力。(5)考查学生依据论点查找论据的能力。(6)考查学生以名言警句为论点,配上几个论据的能力。(7)开放性试题,就某一观点谈体会。
9.【答案】(1)B
(2)正反对比,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 (任写一句即可)
(3)如果你感到生活空虚,请读书。书什么告诉你:知识会让你充实。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不求甚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
【解析】【分析】注意提示,选一个话题,不一定是“读书”,“如果”是假设,“请”是引导如何去做,“会告诉你”指结果。比如:如果你要生活的快乐,请敞开扉与朋友交流,朋友们帮助你解除你的烦恼。”
【点评】仿写,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即可以达到分析句子的训练,又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