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过关练习(单元测试)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7.14545…的循环节是( )。
A.14 B.145 C.45 D.4545
2.幼儿园要给小朋友们买草莓作为元旦联欢会的水果,每个果盘最多可以装1.2kg草莓,幼儿园一次订购15kg草莓,最多够装( )个这种果盘。
A.11 B.12 C.13 D.14
3.27.6÷73的商精确到百分位是( )。
A.0.37 B.0.38 C.0.378 D.0.39
4.一根钢管长5.7米,李叔叔想把它锯成长为0.12米的小段,最多可以锯成( )段。
A.4段 B.47段 C.5段
5.同一种练习本,甲店7元3本,乙店8元4本,丙店9元5本,( )便宜.
A.甲 B.乙 C.丙
6.当商是5时,余数是( )。
A.0.6 B.6 C.0.06 D.0.006
二、填空题
7.7÷11的结果是( )小数,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第99位上的数字是( ),前99位的数字和是( )。
8.循环小数8.9696…也可以写作( ),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9.在括号里填上“>”“<”或“=”。
0.333( ) ( ) ( )
10.在( )里填上“>”“<”或“=”。
( )7.38 ( ) ( )
( )9.27 ( ) ( )
11.两数相乘积为10,其中一个因数是1.25,另一个因数是( ).
12.编一个中国结要用0.8m的绳子,编5个中国结需要( )m的绳子.有8.5m的绳子,最多可以编( )个中国结.
三、判断题
13.4.2除以一个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4.2小。( )
14.84÷0.01实际就是把8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15.4.83÷0.7、48.3÷7和483÷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
16.2.2×2÷2.2×2=1。( )
17.3÷0.3的商的最高位在个位上。(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a×0= 0.15÷0.3= 12.5×0.8=
2.4×5= 4.5÷0.2÷5= 1.2×6÷1.2×6=
19.列竖式计算。
2.18×0.35≈(保留两位小数) 4.32÷3.6=(用乘法验算)
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8×3.4+6.8×6.6 (2)4.85×99+4.85 (3)10.5÷[4.5-(1.8+2.4)]
五、解答题
21.美艺公司的4台编织机8.5小时编织了2227米彩绳,平均每台编织机每小时可以编织多少米彩绳?
22.某市出租车2千米起步,起步价3元(含2千米),超过2千米,每千米收费1.2元,赵阿姨从家乘出租车去公园,下车时恰好整千米,付了6.6元,她家离公园有多远?
23.张丽买了3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共用了8.4元,已知每本练习本1.2元,每支铅笔多少元?
24.50kg面粉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面塑?
25.笑笑最喜欢看的一种杂志叫《我们爱科学》,这种杂志是月刊(每月一期),每年的订阅费用是78元,淘气喜欢的《少年新天地》每期的价格是《我们爱科学》每期的价格的1.2倍。你能帮淘气算算《少年新天地》每期多少钱吗?
26.某超市甲种牙刷的售价是5支48.5元;乙种牙刷是“买5赠2”,售价是64.4元,哪种牙刷便宜?每支便宜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分析】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据此解答。
【详解】7.14545…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是45,因此7.14545…的循环节是(45)。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2.B
【分析】用草莓的总质量除以每个果盘最多可以装的质量即可,根据实际考虑,商的近似数要采用“去尾法”。
【详解】15÷1.2≈1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剩下的草莓不足以再装一个盘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以商的近似数要采用“去尾法”。
3.B
【分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27.6÷73的商,精确到百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千分位),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即可。
【详解】27.6÷73≈0.38
即27.6÷73的商精确到百分位是0.38。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近似数的求法。
4.B
【解析】用钢管的总长度除以每个小段的长度即可求出锯成的段数,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商的近似值要采用“去尾法”。
【详解】5.7÷0.12≈47(段)
故答案为:B。
【点睛】取商的近似值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进一法”或“去尾法”。
5.C
【解析】略
6.A
【分析】根据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用13.6-5×2.6即可求出余数,据此解答。
【详解】13.6-5×2.6
=13.6-13
=0.6
余数是0.6。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数、商、被除数和除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7. 循环 6 441
【分析】先计算出7÷11=0.6363……,以数字63为一组,每组2个数,用99÷2,如果没余数,第99位上的数字是3;前99位里有一个是整数,则算出(99-1)有几组,用组数×每组数字和+整数即可。
【详解】7÷11=0.6363……
99÷2=49……1
所以小数的小数点后第99位上的数字是3
(99-1)÷2
=98÷2
=49
49×(6+3)
=49×9
=441
441+0=441
【点睛】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是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格周期多n个,也就是余数是n,那么结果为下一个周期里的第n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例减掉不是循环的个数后,再继续计算。
8. 9.0 8.97
【分析】8.9696…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96,简写时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的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6,6>5,往前进一,所以保留一位小数是9.0;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是9,9>5,往前进一,所以保留两位小数是8.97。
【详解】循环小数8.9696…也可以写作;
8.9696…≈9.0
8.9696…≈8.97
【点睛】本题考查用简便形式表示循环小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9. < > <
【分析】循环小数记数时,在第一个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末一个数字上分别记上一个圆点(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的只记一个圆点)“· ”,表示这个循环小数的这几个(或一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圆点叫做“循环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0.333< > <
【点睛】关键是掌握循环小数的记数方法。
10. < > = < = >
【分析】(1)一个不为0的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把括号左右两边的除法算式转化为相同的被除数,比较除数的大小,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越大商越小;
(3)(6)先求出括号左右两边式子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4)被除数大于0时,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所得结果一定小于原来这个数;
(5)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括号左边的因数4.8转化为0.48,再比较大小。
【详解】(1)因为0.97<1,所以<7.38;
(2)=(96÷100)÷(1.6÷100)=0.96÷0.016,因为0.016<0.16,则0.96÷0.016>,所以>;
(3)=26,=26,则=;
(4)因为1.2>1,所以<9.27;
(5)=(4.8÷10)×(2.4×10)=0.48×24
(6)=1,=0.81,因为1>0.81,所以>。
【点睛】掌握积和乘数、商和被除数的关系以及积和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1.8
【详解】略
12. 4 10
【分析】用一个中国结需要绳子的长度×个数=需要的绳子总长度;用总长度除以每个中国结需要的长度=可以做的个数。
【详解】0.8×5=4(m)
8.5÷0.8=10(个)……0.5(米)
故答案为:4,10.
【点睛】找准数量关系,用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是本题关键。
13.×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详解】如:4.2÷0.6=7,7>4.2;
4.2÷2.1=2,2<4.2;
所以,4.2除以一个小数,所得的商不一定比4.2小。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根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知,先把除数变为整数,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相应扩大多少倍,0.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扩大100倍,被除数也扩大100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84÷0.01实际就是把8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认识与应用。
15.√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83÷0.7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变成48.3÷7,它们的商不变;
4.83÷0.7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变成483÷70,它们的商不变。
【详解】4.83÷0.7=(4.83×10)÷(0.7×10)=48.3÷7
4.83÷0.7=(4.83×100)÷(0.7×100)=483÷70
所以4.83÷0.7=48.3÷7=483÷70。
4.83÷0.7、48.3÷7和483÷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灵活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观察算式,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再比较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详解】2.2×2÷2.2×2
=4.4÷2.2×2
=2×2
=4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将原式转化为:30÷3,由此判断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详解】3÷0.3,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转化为:30÷3,被除数的十位上是3,等于3,由此得到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8.0;0.5;10
12;4.5;36
【详解】略
19.0.76;1.2
【分析】(1)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最后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2.18×0.35≈0.76(保留两位小数) 4.32÷3.6=1.2(用乘法验算)
验算:
20.(1)68;(2)485;(3)35
【分析】(1)(2)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6.8×3.4+6.8×6.6
=6.8×(3.4+6.6)
=6.8×10
=68
(2)4.85×99+4.85
=4.85×99+4.85×1
=4.85×(99+1)
=4.85×100
=485
(3)10.5÷[4.5-(1.8+2.4)]
=10.5÷[4.5-4.2]
=10.5÷0.3
=35
21.65.5米
【分析】要求平均每台编织机每小时可以编织多少米彩绳,可以用2227÷4先求出平均每台编织机8.5小时可以编织多少米彩绳,进而除以8.5,即可得解。
【详解】2227÷4÷8.5
=556.75÷8.5
=65.5(米)
答:平均每台编织机每小时可以编织65.5米彩绳。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除法的应用,解决此题也可以先求出4台编织机平均每小时编织彩绳的米数,再除以4即可得解。
22.5千米
【分析】可先用总钱数减去起步价3元钱,再除以1.2元,就得到起步路程之外出租车行驶的距离,最后加上2千米,就是赵阿姨家离公园的距离。
【详解】(6.6-3)÷1.2
=3.6÷1.2
=3(千米)
3+2=5(千米)
答:她家离公园有5千米远。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熟悉分段收费问题的基本规律,通常要有一个基本定价,此外还要有超过基本定价的额外价格规定,而行驶的总距离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计算。
23.0.8元
【分析】可先用总钱数减去练习本的花费,再除以铅笔的支数,就得到每支铅笔的单价。
【详解】(8.4-5×1.2)÷3
=(8.4-6)÷3
=2.4÷3
=0.8(元)
答:每支铅笔0.8元。
【点睛】本题应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依据关系式:单价=总价÷数量。
24.22个
【分析】用面粉的总质量除以做一个面塑需要的质量即可,根据实际考虑,商的近似数要采用“去尾法”。
【详解】50÷2.2≈22(个);
答:50kg面粉最多可以做22个这样的面塑。
【点睛】明确剩下的面粉不足以再做一个面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以商的近似数要采用“去尾法”。
25.7.8元
【分析】每年12期,用每年的订阅费用78元除以12求出每期费用,再根据《少年新天地》每期的价格=《我们爱科学》每期的价格×1.2,求出《少年新天地》每期的价格即可。
【详解】78÷12×1.2
=6.5×1.2
=7.8(元)
答:《少年新天地》每期7.8元钱。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6.乙种便宜;便宜0.5元
【分析】分别求出每种牙刷的单价,比较、求差即可;甲种牙刷:直接用总价÷数量=单价;乙种牙刷:先求出实际获得牙刷数量,总价÷实际数量=实际单价,据此分析。
【详解】48.5÷5=9.7(元)
64.4÷(5+2)
=64.4÷7
=9.2(元)
9.7>9.2
9.7-9.2=0.5(元)
答:乙种牙刷便宜,便宜0.5元。
【点睛】关键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