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翠园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8 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选项中各组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干瘪/瘪三 熨帖/熨斗 一沓沓/纷至沓来
B.濡养/懦弱 若凂/联袂 一宿/宿舍
C.扉页/蜚声 纤毫/纤细 云翳/苗裔
D.垝垣 /樯桅 绰号/船棹 华罗庚/华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一家五口,三代同堂,相濡以沫,生活其乐融融。
B. 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超过二百。
C.广东的丹霞山千姿百态,极具特色,可谓巧夺天工。
D.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21教育网
B.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21·cn·jy·com
C.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D.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集中全党智慧,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人民意愿,尊重改革规律,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部署、总动员,吹响了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旗帜。21·世纪*教育网
二、本大题10小题,共47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4-7小题(15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21*cnjy*com
4、下列四项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昼夜勤作息 作息:工作 B、大人故嫌迟 大人: 婆婆
C、何乃太区区 区区:见识短浅 D、举言谓新妇 新妇:新嫁娘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非为织作迟 \ 君家妇难为 B.还必相迎取 \ 会不相从许
C.府吏得闻之 \便可速遣之 D.吾今且报府 \ 洵美且异
6.与“恐年岁之不吾与”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俟我于城隅。 B. 何乃太区区!
C.何以解忧? D. 卿但暂还家
7.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2)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课外文言文段阅读 完成8-11小题(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 ( http: / / www.21cnjy.com )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岁通五经 通: 通晓
B.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 摘:挑剔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开辟
D.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 宰:县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以所业投贺知章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C.帝赐食,亲为调羹 吾属今为之虏矣。
D.白长笑而去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3分)
(2)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3分)
古代诗歌鉴赏,完成第12小题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惜 花 (唐 ) 于鹄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
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
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
(1)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本诗的三四联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默写,完成第13小题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题,多选只按前5题计分)(10分)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 。
(2) ,恐年岁之不吾与。 ,夕揽洲之宿莽。
(3)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
(4)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
(5)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6)青青河边草, 。远道不可思, 。
(7)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
三、本大题6小题,共28分。
课内现代文文段阅读,完成第14-16题。(14分)
①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www.21-cn-jy.com
②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③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 ( http: / / www.21cnjy.com )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 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www-2-1-cnjy-com
④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2-1-c-n-j-y
14.下面与文意不符的一项为:( )(3分)
A.作者总是到那园子去,为的是观察植物,从景物的观察中获得对生命的感悟。
B.作者驱赶着小昆虫,思索着自己和昆虫不知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彼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悲观。
C. “地坛”与“我”之间存在一种启示与被启示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相同点。
D. 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平静的自然关系。
15. 作者为什么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5分)
16.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是什么,这种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6分)
课外现代文文段阅读,完成第17-19题。(14分)
远去的蝉鸣(姚国禄)
①炎热的夏日午后,蝉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着它那薄薄的羽翼,像是在弹奏一曲动人的乡村音乐,琴音从树林里发出,像长了翅膀一样,旋即传遍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古井边的林子里,也有蝉的鸣叫声,从村庄到庄稼地,到处都是蝉的声音,这悠长而渺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这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蝉鸣充满了敬意,它们就像我童年飘飞的梦影,在我记忆的数据库里一幕幕地回放,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那时候的乡村,天青水蓝,芳草如茵,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聒噪的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许多时候,乡村的蝉鸣总会让我想起热烈的夏天来,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撩人心扉的蝉鸣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那声音甚至带着几分的虚假,虚假的蝉声怎么会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呢?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它们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做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应该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我们古代三十六计之一的“金蝉脱壳”,大概说的是蝉也会用一种假象来迷惑人,殊不知,蝉是没有那么高的智商的,甚至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它之所以脱去躯壳完全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次痛苦蜕变,这本不足为奇,只是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表象上。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它们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2·1·c·n·j·y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进一座寂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只有花香鸟语,溪水叮咚,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而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就像大山拟就的宣言,气壮山河,激越豪迈。我听着鸟声、蝉鸣,感受着自然的天籁之音,心中的红尘物欲正被这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所净化。 21*cnjy*com
⑥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听不到蝉在枝头歌唱,村庄的水塘干涸见底,没有了蛙鸣,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飘渺在村庄的蝉鸣了。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17.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将乡村的蝉声与城市的蝉声作比较,发现他们是不同版的,主要是因为蝉所处的环境不同。
B.“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是蝉用脱的壳来迷惑人,是它制造的一种假象。
C.当作者看到古代的诗人把蝉声写入自己的诗歌中,并把蝉声美化到一定高度时,他也模仿这些诗人的作品写了一些关于蝉声的诗歌。
D.文章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现在的乡村很难听到蝉鸣是令人伤感的,人们乱砍滥伐,污染环境,让蝉等物种失去栖身之所是令人痛心的。
18.请赏析文章第一段关于蝉声描写的表达效果。(5分)
19.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6分)
四、语言表达:完成第20小题。(6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档明星并不耀眼、孩子非常幼稚、节目名称朴素的《爸爸去哪儿》,居然成了热门综艺节目,这让很多“道中人”陷入迷惘:逮逮鱼、赶赶猪、烧烧饭、滑滑雪…… ① ?人们看惯了彩排百遍无懈可击的明星表演,在赞叹之余也会感到某种无趣;然而一旦看到舞台下爸爸孩子们手忙脚乱的表现,② 。这就让观众们产生了深深的共情,于是他们的笑点即刻点燃我们的笑点,他们的泪点也顿时触到我们的泪点。可见,善用明星资源,③ 。而走入平凡,须得走出舞台。
五、作文:完成第2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2000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警察发现,把他抓进警察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翠园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答案
1、答案:C fēi xiān yì
2、答案:D. 解析: A相濡以沫: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处《庄子》。是说泉水干涸了,鱼们靠在一起用唾沫相互湿润,以度难关。比喻在困境中的相依为命和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气氛,与语境不相吻合。
B生死攸关: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键。“生死攸关”是指生和死两个方面,而从整个句意来看,强调排雷工作的危险性,并不包含“生”,顾此失彼而造成失误。
C.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丹霞山是天然的。
D.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恰当。
3.【答案】B
A、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能否……是”改为“……是”,删去“能否”。
C、句式杂糅。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
D、搭配不当,“吹响”与“旗帜”不能搭配。
4、答案: D 新妇:媳妇。
5、B (3分)
解析:B 第二人称代词,你。
A 为:判断动词,是 / 动词,做
C 之:代词,代兰芝的诉说 /代词,指代兰芝
D且:副词,将要 / 连词,表并列,又
6 .C.都是宾语前置句。A状语后置句。B省略了主语。D一般陈述句
7. (1)(罗敷)体态可爱无比,母亲替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去提亲。(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兰芝)。(可怜:可爱1分,遣:休掉1分,大意1分)
(2)记得那一年冬末春初,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初阳岁1分,谢家1分,大意1分)
8 .C(“辟”应释为“征辟,征召”)
9.C(C组前“为”,介词,引进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以”均为介词,可译为“把”。D组两个“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10.D(李白曾有恩于郭子仪。)
11.(1)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
(2)(李白)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12. (1)抒发了诗人怜惜将凋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儿的情感(1分)。诗人看到花儿快凋零了,起了怜惜之心,(1分)早起闲眠(时时刻刻)都记挂着花儿,(1分)花儿凋零了,还约定明年再见。(1分)(三联分析各占1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最主要的手法是对比(反衬、衬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以看到花儿快要凋谢就离开的蜂蝶对比(反衬、衬托)跟花儿依依不舍相约再见的诗人(1分),表达诗人对花儿的爱惜(怜惜)之情(1分)。【来源:21cnj*y.co*m】
13.(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汨余若将不及兮,朝搴阰之木兰兮
(3)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
(4)慨当以慷,唯有杜康。
(5)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
(6)绵绵思远道,夙昔梦见之
(7)言笑晏晏,不思其反。
14.C项二者是有共同点的, “地坛”荒芜冷落,被人遗弃,与“我”失魂落魄,被社会遗弃,命运十分相似,可谓同病相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解析:(1).园子荒芜是指“地坛”是一座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2分)21cnjy.com
(2).园子并不衰败是指: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坛生存着一些小昆虫,像蜂儿、瓢虫、蚂蚁、蝉等,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都很卑微,可是它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在生存,使地坛充满了生命的涌动。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地坛不再“衰败”。(3分)
16. 解析:(1). 生是一个无可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分,生1分,死1分)
(2). 史铁生在双腿残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比任何人都贴近死亡。之后一段时间,他与褪去了昔日荣耀的地坛相怜相惜,地坛的一草一木都给思考生命感悟的他以启迪,他因此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热爱生命、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结合作者的经历来回答,尤其要紧紧扣住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经过来回答。)(4分,意思对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17.D.A项“主要是因为蝉所处的环境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误,主要是作者的主观感受。B,“是它制造的一种假象”错误,是它的一种生命规律。C,“他也模仿这些诗人的作品写了一些关于蝉声的诗歌”错误,原文为“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作者也想和古代的诗人一样寻找富有诗意的蝉鸣。【版权所有:21教育】
18.内容上,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蝉鸣的优美动听和蝉鸣的悠长、渺远,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蝉鸣的喜爱之情;(3分)结构上,照应了题目中的“蝉鸣”,引出下文对乡村蝉鸣的进一步描写。(2分)
19.悠长而渺远(2分);充满生机,不虚假,撩人心扉;(2分);激越豪迈,能净化人的心泉。(2分)
20.①至于让人那么着迷吗或:这种节目就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热门②就如同看到了自己或:就会感到亲切自然。③关键在于“与平凡接轨”或:更要突破平凡。 (每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相似,语意连贯,语句通顺,不超过字数即可给分)
21、(1)这则材料其实是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讲的“道德两难故事”,其立意的角度与选择的侧面都是多重的。从海因茨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规则和道德的冲突;生命价值与规则价值的冲突;生命价值是第一位的,生命高于一切;人应当自觉遵循社会规范;偷,却充满道德光辉。选择药剂师作为角度,立意可以是:商人不能唯利是图;赚钱,也应尊重生命;打击垄断,还消费者公平;自由自愿,市场交易;商人不是慈善家等。选择警察作为角度,立意有:法规高于一切;触犯法律,必受惩罚等。(2)这则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两难选择困境”,考生从单一角度立意是可以的,但如果能对道德、生命、规则、法律、价值等关系范畴进行一些辩证性思考,可适当提高得分。
附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