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十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利津期末)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谈话”的发表
2.(2016八下·腾冲期中)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谈话 D.高举旗帜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2016八下·盐都月考)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6.(2017八下·新余月考)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比喻道:“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其中“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拨乱反正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南方谈话
7.“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8.(2017·兰陵模拟)《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中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9.(2017九下·如东月考)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 “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0.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着石头过河”
D.“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二、材料分析题
11.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1,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我们为什么把图3中的会议作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 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他拿着宪法悲愤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后来,他含冤去世。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 它是在何时何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二中情景发生在哪一事件中 说明了什么
(3)现如今,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请举出新时期我国的两部重要法律。
(4)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题干里的“1992年、深圳”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准确识记。
2.【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五大有关知识的识记。
3.【答案】C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B项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国国情创立的理论,C项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D项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江泽民提出的新思想,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识记能力,党史上有很多次会议,其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形成的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有: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写进党章并确立为指导思想。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4.【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三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选项,1982年9月1日至11日召开,邓小平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B选项,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赵紫阳向大会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工作报告,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选项,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D选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时期党的几次会议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把邓小平鲈伦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十五大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92年和“邓小平南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纠正了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方谈话。
7.【答案】B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九九二年”。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1980年,我国首批经济特区设立。香港和澳门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8.【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
9.【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决议,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材料“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反映了邓小平为当初“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而懊悔,因此,最能体现材料中邓小平思路的是D。
【点评】本题考查点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材料和分析问题能力。
11.【答案】(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3)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1)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依据题干中“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可以得出其是三大改造过程中通过赎买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解题时围绕“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分析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识。(2)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准确认识。(3)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认识。
12.【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3)如1982年第四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中的描述判断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根据材料二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判断该情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反映了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根据以上分析回答第(1)(2)题即可。(3)是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干的限定时间即可。(4)从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的角度切入,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十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利津期末)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谈话”的发表
【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题干里的“1992年、深圳”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准确识记。
2.(2016八下·腾冲期中)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谈话 D.高举旗帜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五大有关知识的识记。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C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B项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国国情创立的理论,C项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D项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江泽民提出的新思想,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识记能力,党史上有很多次会议,其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形成的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有: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写进党章并确立为指导思想。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4.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三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选项,1982年9月1日至11日召开,邓小平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B选项,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赵紫阳向大会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工作报告,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选项,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D选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时期党的几次会议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把邓小平鲈伦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2016八下·盐都月考)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十五大的相关知识。
6.(2017八下·新余月考)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比喻道:“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其中“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拨乱反正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南方谈话
【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92年和“邓小平南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纠正了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方谈话。
7.“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B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九九二年”。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1980年,我国首批经济特区设立。香港和澳门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8.(2017·兰陵模拟)《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中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
9.(2017九下·如东月考)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 “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决议,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着石头过河”
D.“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材料“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反映了邓小平为当初“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而懊悔,因此,最能体现材料中邓小平思路的是D。
【点评】本题考查点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材料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1.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1,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我们为什么把图3中的会议作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答案】(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3)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
【解析】【分析】(1)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依据题干中“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可以得出其是三大改造过程中通过赎买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解题时围绕“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分析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识。(2)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准确认识。(3)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认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 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他拿着宪法悲愤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后来,他含冤去世。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 它是在何时何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二中情景发生在哪一事件中 说明了什么
(3)现如今,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请举出新时期我国的两部重要法律。
(4)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3)如1982年第四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中的描述判断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根据材料二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判断该情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反映了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根据以上分析回答第(1)(2)题即可。(3)是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干的限定时间即可。(4)从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的角度切入,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