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纸的发明
蔡伦 东汉时期,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新技术生产出大量轻便、便宜的纸。造纸术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增强民族自信心。
chuàng
创
造
携
手
xié
保
存
cún
蔡伦
cài lún
ōu zhōu
欧洲
shè
社
会
字词学习
累
(积累)
(硕果累累)
(劳累)
多 音 字
传承:
传授和继承。
促进:
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经验:
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记录:
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词 语 解 释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今湖南宋阳)人。官至中常侍,兼任尚方令,后被封为龙亭侯。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了造纸工艺,此法因原料易得,遂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本文讲的是我国的纸的发明,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可以边读边动笔,画出重点词句。
段落划分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指出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二部分(2—3):写蔡伦改进造纸术前,先民们对改进书写材料的尝试。
第三部分(4):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四部分(5):造纸术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造纸方法发明之前
后来
东汉时代
西汉时代
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
懂得用麻造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
总领全文:高度评价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先民们进行的这一系列尝试,为什么最终没有广泛流传下来?
青铜:过于贵重,平凡百姓不能享用
竹片、木片:不方便书写,且过于笨重,不方便携带
丝绸:过于昂贵,普通人消费不起。
思考:为什么要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
因为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大量制造,便宜轻便,满足需要,能够使更多人得到使用。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读了这篇课文,我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在纸的发明创造中,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思维导图
纸的发明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在甲骨和青铜上刻字
西汉时期——麻纸出现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