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直接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 ,获得土地。
(2)法律依据: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
(3)内容:废除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4)结果: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答案】(1)土地改革
(2)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地主阶级;农民
(4)1952;全国大陆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新中国成立后,占人口少数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贫民等却无地和少地,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于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故答案为:(1) 土地改革。
(2)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地主阶级;农民。
(4) 1952;全国大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史实。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消灭了地主阶级。
【答案】封建土地制度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封建土地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3. 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答案】农民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农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4.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 。为国家的 建设准备了条件。
【答案】农村生产力;工业化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故答案为:农村生产力;工业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二、选择题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于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A项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土地改革,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重要文件,进行土地改革,这一文件是( )
A.《中国人民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内容。
7.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留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这首歌曲反映的情况在全国大陆基本结束是在( )
A.1948年底 B.1950年底 C.1952年底 D.1956年底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运动主要目的是将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本题以1950--1952年运动,考查土地改革内容和意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史实。本题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8.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
A.使用权 B.管理权 C.经营权 D.所有权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我国开始了土地改革,1952底年完成了土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所有权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相关内容。识记土地改革的意义,熟记并理解土地改革的内容。
9.土地改革之前,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上述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前,土地改革前农村土地的占有情况,由此可知当时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正是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也就是土地改革的背景。
A项背景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背景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10.若为下面漫画的“?”处补上文字说明,可写上( )
A.消灭剥削 B.反对内战 C.全民抗战 D.抗美援朝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农民翻身得解放”“地主”被打倒,可知在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消灭了剥削。
A项消灭剥削可写在漫画的“?”处,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漫画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及学生的识图能力。找准漫画的切入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950—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产量出现连年增长,1950年增长率达到16.73%,1952年增长率为14.08%。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走集体化道路的优势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采用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50年——1952年,新中国粮食出现连年增产1950年增长率达16.73%,1952年增长14.08%”和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项走集体化道路的优势错误,不符合题意,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B项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是出现题干现象的原因,符合题意;
C项采用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错误,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但是,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现金的机械化农具;
D项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错误,不符合题意,提出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是在探索时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分到土地后,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整个倒了过来,地是我们的了,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这表明土地改革( )
①使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使农民与地主互换了角色
③得到了农民拥护
④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得到了农民的拥护,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项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史实。
1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推动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A项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
C项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题干作者旨在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非选择题
14.读图,回答问题。
(1)哪一事件改变了上述不合理局面?请写出其具体时间。这一事件是依据什么文件进行的?
(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案】(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新中国成立后,占人口少数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贫民等却无地和少地,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于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故答案为:(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表明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些阶级中进行?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为什么材料一中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答案】(1)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2)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表明土地改革主要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中进行。根据材料二“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改革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据所学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1)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2)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1 / 1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直接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 ,获得土地。
(2)法律依据: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
(3)内容:废除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4)结果: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消灭了地主阶级。
3. 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 。为国家的 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选择题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重要文件,进行土地改革,这一文件是( )
A.《中国人民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7.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留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这首歌曲反映的情况在全国大陆基本结束是在( )
A.1948年底 B.1950年底 C.1952年底 D.1956年底
8.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
A.使用权 B.管理权 C.经营权 D.所有权
9.土地改革之前,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上述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0.若为下面漫画的“?”处补上文字说明,可写上( )
A.消灭剥削 B.反对内战 C.全民抗战 D.抗美援朝
11.1950—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产量出现连年增长,1950年增长率达到16.73%,1952年增长率为14.08%。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走集体化道路的优势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采用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
12.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分到土地后,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整个倒了过来,地是我们的了,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这表明土地改革( )
①使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使农民与地主互换了角色
③得到了农民拥护
④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推动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三、非选择题
14.读图,回答问题。
(1)哪一事件改变了上述不合理局面?请写出其具体时间。这一事件是依据什么文件进行的?
(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表明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些阶级中进行?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为什么材料一中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土地改革
(2)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地主阶级;农民
(4)1952;全国大陆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新中国成立后,占人口少数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贫民等却无地和少地,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于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故答案为:(1) 土地改革。
(2)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地主阶级;农民。
(4) 1952;全国大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史实。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
2.【答案】封建土地制度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封建土地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3.【答案】农民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农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4.【答案】农村生产力;工业化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故答案为:农村生产力;工业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5.【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于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A项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土地改革,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内容。
7.【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运动主要目的是将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本题以1950--1952年运动,考查土地改革内容和意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史实。本题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8.【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我国开始了土地改革,1952底年完成了土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所有权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相关内容。识记土地改革的意义,熟记并理解土地改革的内容。
9.【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前,土地改革前农村土地的占有情况,由此可知当时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正是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也就是土地改革的背景。
A项背景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背景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农民翻身得解放”“地主”被打倒,可知在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消灭了剥削。
A项消灭剥削可写在漫画的“?”处,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漫画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及学生的识图能力。找准漫画的切入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50年——1952年,新中国粮食出现连年增产1950年增长率达16.73%,1952年增长14.08%”和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项走集体化道路的优势错误,不符合题意,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B项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是出现题干现象的原因,符合题意;
C项采用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错误,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但是,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现金的机械化农具;
D项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错误,不符合题意,提出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是在探索时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得到了农民的拥护,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项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史实。
13.【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A项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
C项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题干作者旨在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新中国成立后,占人口少数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贫民等却无地和少地,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于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故答案为:(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1)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2)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表明土地改革主要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中进行。根据材料二“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改革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据所学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1)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2)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