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课件)-高一数学同步备课(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课件)-高一数学同步备课(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30 14: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
2.3.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回顾:
是因式分解形式?
直接写解集


问题1.解不等式:(1) <0 (2)≥2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3x-2)(2x+3)<0.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移项通分得:≥0, 故原不等式
的解集为{x|x<-3,或x≥8}
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
,
转化与化归
形如>a, 方法总结
≥0
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
练一练
(1) ≥0 (2)<1
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答案:(1){x|}
问题2.解不等式:(1)(x+2)(1-x)(x-2)<0
(2)<0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x+2)(x-1)(x-2)>0.
令(x+2)(x-1)(x-2)=0,得各因式的根:x1=-2,
x2=1,x3=2;结合下图,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2
转化与化归
-2
2
1
x
问题2.解不等式:(1)(x+2)(1-x)(x-2)<0
(2)<0
解:(2)原不等式可化为(2x+5)(x-1)<0,且x≠-1.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2
转化与化归
-
1
-1
x
应用穿针引线法可快速求解高次不等式的解集. 穿针引线法的本质是实数的符号法则!在数轴上标注各因式的根,从右上方开始下穿x轴,当因式为奇数次时,遇其根就穿过x轴,偶次时,遇x轴返回,即奇穿偶回.
方法总结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2
练一练
(1)x(x+1)(x-3)<0 (2)≥0
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答案:(1){x|x<-1,或0(2){x|-2≤x≤1,或 x}
问题3.解不等式:>1
解:(1)显然,a=0时原不等式不成立;
(2)原不等式可化为-1>0,
即>0.
等价于[(a-1)x-(2a-1)](x-1)>0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2
转化与讨论
1)若a=1,则有x<1;
2)若a>1,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或x>};
3)若04)若a<0,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综合(1)(2),得: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或x>};
当0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2
转化与讨论
在求解此类问题时,既要讨论不等式中相关系数的符号,也要讨论相应方程两个根的大小.在不等式转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等价性;在比较两根的大小时,也要注意等价性,否则将导致分类讨论不完全面出错.
方法总结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2
问题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m-1)x2-x+1>0对一切
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当m=1时,显然不符;
(2)当m≠1时,由已知,二次函数y=(m-1)x2-x+1
开口朝上,且与x轴无公共点,即 m>1 , 且
1-4(m-1)<0,解得:m>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m|x>}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3
,
转化与化归
二次函数型恒成立问题的解答,要注意两点:
1.二次系数含字母的,要考虑系数是否会为零,
即要分类讨论;
2.将问题转化为判别式正负或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需要结合函数图像作具体分布,列出参数满足
的不等关系.
方法总结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3
练一练
已知y=x2-2ax+4,-1≤x≤1,若y≥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题要领:1.数形结合! 2.转化为ymin≥1
答案:{a|-2≤a≤2}
解:设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 xkm/h,根据题意,

>39.5 ,即x2+9x-7110>0
问题5.某种汽车在水泥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 m和汽车车速x km/h有如下关系: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测得这种车的刹车距离大于39.5 m,那么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多少?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4
抽象与建模
解:设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 xkm/h,根据题意,

>39.5 ,即x2+9x-7110>0
然后,画出二次函数 y = x2+9x-7110 的图象,
由图象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x|x<-88.94,或 x>}
因为x>0,所以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
79.94km/h .
抽象与建模
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步骤是:
(1)理解题意,搞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建立相应的不等关系模型,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
学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
(3)解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方法总结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3
练一练
政府收购某种农产品的原价是100元/担,其中征税标准为每100元征10元(即税率为10%),计划收购a万担;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现决定将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预计收购量可增加2x个百分点.要使此项税收在税率调节后不低于原计划的83.2%,试确定x的取值范围.
答案:不等关系化归得:x2+40x-84≤0,
解得-42≤x≤2,所以0即x的取值范围是(0,2].
分析:税收=征税总额×税率,先建立税收随税率降
低的百分点x变化的函数关系,再用不等式表
示不等关系即可.
课堂小结
一、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简单的分式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二、本节课提升的核心素养
逻辑推理
数学抽象
课堂小结
数学运算
数学建模
三、本节课训练的数学思想方法
函数结合
转化与化归
方程思想
课堂小结
分类讨论
01
基础作业: .
02
能力作业: .
03
拓展延伸:(选做)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