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4 11: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简介:中国历史分期一、中国古代史:约距今170万年前~1840年1、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前2070年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石器时代2、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年
夏朝:夏禹——夏桀(前2070~前1600年)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朝:商汤——商纣(前1600~前1046年)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周武王——周幽王(前1046~前771年)镐(今陕西西安)


东周: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统一时期)(大分裂时期)3、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①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②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咸阳、长安、洛阳)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大分裂时期)(大统一时期)(第二次大分裂时期)(第三次大统一时期)(第三次大分裂时期)第四次大统一时期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③洋务运动(19C60’--90’)
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
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98年、1898--1900年)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政治制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1、夏朝的建立
(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王朝──夏。)
⑴启始创王位世袭制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⑴启始创王位世袭制
⑵特点: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方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⑶王位世袭制评价:
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被王位世袭制代替,政治权利交接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公天下向家天下过度。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2、商:
(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⑴商朝最高统治者称王,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即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方。商王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⑴商朝最高统治者称王,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课堂检测】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c⑴商朝最高统治者称王,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⑵商朝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设有相、卿、士等政务官,方国首领被封侯、伯等,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讨。
⑶相权大,王权还不集中;
(伊尹放太甲)
⑷王权与神权结合。 1、周朝的建立
★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西周都城在镐京(今西安)。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周朝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渐成熟。 二、西周的分封制 2、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
⑴概念:又称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候国。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
⑵概括:西周大分封第一次发生在武王灭商之后,第二次在周公东征之后。(周公系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孔子倡导的礼乐制度据说是周公制定。) ⑶内容:
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封国的爵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②诸候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实行在分封,形成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
⑷目的:
对王畿以外的土地进行有效地统治。“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⑸影响:
①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埋下分裂割据祸根,易于导致战乱和国家分裂。 ⑹结果:
西周后期,破坏;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时期-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破坏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西周后期,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
②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结合图片【思考】同姓的封国与异姓的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 特点:交错在一起,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三、西周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形成
⑴概念:用父亲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⑵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⑶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立嫡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⑷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
③家族等级关系(血缘纽带)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与“国”结合。⑸作用:
①把家和国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
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特权、爵位、财产权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⑸作用:
①把家和国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
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特权、爵位、财产权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对后世影响深远。
(成为古代传统思想之一。如“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等。但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也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 “宗派主义”。)【知识点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1、(2013·北京文综·T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
A.周 B.秦 C.汉 D.唐2、 (2013·广东文综·T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4、(2013·浙江文综·T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5、(2013·海南单科·T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6、(2013·上海单科·T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  )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
你”时,你就站在了最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