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4 11: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导入陈独秀
1879-1942“终身反对派”1921.创党
1929.除籍
1932.入狱
1937.出狱
晚景.凄凉
巨资.修墓……
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探究1:历史已成远去,我们可以通过当时的新闻和图片来了解它。请结合课本和以下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社会新闻 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加紧进行尊孔活动,大造社会舆论。袁世凯正式颁发了《祭孔令》,恢复了前清的祭孔规定,亲自抵达孔庙,三跪九叩。袁世凯祭孔称帝,尊孔复古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政治新闻1915年5月9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漫画新闻《老猿百态图》政治危机、民族危机学习目标:新文化兴起的背景财经新闻 粤人冼冠生到上海淘金,一开始在戏院门口摆摊头卖陈皮梅和香港牛肉。1915业务迅速壮大,并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股份后,众多的社会名流都成了冠生园的新股东,资产达到10万元。而同时冠生园还第一次注册了生字牌的商标。其它新闻点击:
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
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学习目标:新文化兴起的背景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①政治: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但列强侵略,军阀专制,中国“双半”社会性质未变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黄金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发展民主政治③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传播,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升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学习目标:新文化兴起的背景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概况①兴起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办②代表人物③指导思想④中心基地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后改为《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前期:民主 科学
后期: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基本概况北京大学问题探究2:为什么北京大学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基本概况材料2.1材料2.2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结合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材料2.4材料2.3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提 倡 民 主
反 对 专 制 比一比,哪组快而准?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2. 内容材料3.1材料3.2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结合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材料3.4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材料3.3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打倒“孔家店”-吴虞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提 倡 科 学
反 对 迷 信比一比,哪组快而准?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材料3.1材料3.2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结合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材料3.4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材料3.3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打倒“孔家店”-吴虞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比一比,哪组快而准?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材料3.1材料3.2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结合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材料3.4材料3.3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打倒“孔家店”-吴虞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比一比,哪组快而准?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20世纪初“重病”之国民病症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封建专制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 医治“专制”良方——材料:国民政治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则未可实现民主讨论:
什么是民主?较之前在观念上有何改进?民主:不仅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也指(广大国民的)民主思想和理念。 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 他(小栓)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
愚昧 迷信病症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20世纪初“重病”之国民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 医治“愚昧”良方—— 材料:《新青年》目录、索引
《有鬼论质疑》--陈独秀 第四卷
《论迷信鬼神》--徐长统 第三卷
《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刘叔雅 第一卷
《科学与基督教》--陈独秀 第三卷 科学科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不盲从、不武断,用科学精神判断一切)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病症三:“靠不住”的漫画封建旧道德20世纪初“重病”之国民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旧道德:新道德:指资产阶级道德,追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李大钊:余……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打倒孔家店为什么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 医治“旧道德”良方——新道德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 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掉。 问题: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孔子创立的儒学经过演变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
但是,儒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应批判继承。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 文言文 白话文 《叫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月亮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思考:
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那首更容易传播?上邪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反封建的斗士学习目标:新文化的内容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不是要否弃“旧道德旧文化”,……而“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这是一桩大错,我就是首先认错的人”。
——陈独秀, 1920年。学习目标:新文化的评价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4.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性 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思想的文化
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学习目标:新文化的评价(2012·福建文综历史·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注意题干提及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这场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打倒偶像要求民主,启蒙要科学,不迷信,具有理想思考判断的精神。故选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
【答案】D范例演示D2、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在这里“科学”含义包括: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④宗教哲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练习尝试B1、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B3、鲁迅的《狂人日记》主要是批判
A.西方腐朽思想??? B.北洋政府???
C.旧道德??? D.儒家思想练习尝试CD4、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进行了思想动员,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 )
①削弱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②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④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新的发展?问题探究3:
阅读教材第三目,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学习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首倡——开始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 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1)撰写文章:1919、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湖南)
(3)建立组织: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创办刊物:《新青年》;《劳动界》;《劳动者》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政治成果:1921年、中共的诞生。学习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探究4: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主流思潮?这说明了什么?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思想纷纷破产;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解放了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积极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启迪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学习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初期后期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兴起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以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文化运动背景经济:民资’
政治:辛亥
袁复辟
文化:尊孔
复古(2011·北京文综·18)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十分黑暗。十月革命为黑暗中的中国人带来了光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们开始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所以出现材料中大部分受调查者赞成社会主义的现象。范例演示C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D练习尝试2、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再论问题与主义》C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战胜其他社会思潮的根本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B.五四运动促使了人们思想解放
C.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
D.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A
4.“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 )
A.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胡适 C单元总结: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民众的启蒙 思想的解放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贯穿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把握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
包括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文化1840186018951900191119151919两次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林魏)中体
西用
(李曾)维新思想君主立宪(康梁)民主革命民主共和(孙)民主科学思想启蒙(陈李)宣传马克思主义(陈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二十条”巴黎外交失败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族危机一步步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主题:救亡图存 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矣乐乎?”下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哟!谢谢,再见!